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虎踞龙盘的金陵古都,有一所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东南大学,它的前身是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迄今已有110多年历史。东南大学素以工科见长,凭着严谨治学和勇于探索的优良学风,东南大学造就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综合实力在国内位居前列。
枯黄的落叶是飞舞的蝶,飘过眼眸的刹那,带走了留恋与彷徨。曾经穿过的织满了夕阳的林阴小路,追寻着那一抹淡淡的微笑,绿肥红瘦间,都是绚丽多姿的青春,在季节的轮回里飞舞。
如梦的青春
人生总是要经历了,才有收获。因为高考,我来到了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古城;因为高考,我迈进了东南大学这所重点高校;因为高考,我得以在美丽的校园中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
我喜欢在夕阳里寻找青春洋溢的身影,无论老师在台上讲些什么,我都会面带微笑地听着。因为,我喜欢这样静静地坐在靠窗的一隅,用夕阳与窈窕的身姿编织最美的梦,这梦里有所有青春的色彩,我喜欢用青春的色彩装点丰富多彩的梦。但在这大学的校园里,最让我窃喜的,不是五彩斑斓的梦,而是我在编织着这些梦的同时,还可以把功课较好地应付。于是,我这个在思想上经常偷懒的人,在这个我还未曾读懂的世界里,依然算是个好学生。
图书馆是我爱去的地方。在那里,我翻阅了很多文学名著;在那里,我第一次觉得原来文字是如此的奇妙;也是在那里,我邂逅了一个又一个让人佩服的名人……如果说大学校园是一个童话世界,那图书馆则无疑是这个童话世界的宫殿。在那converse官网里有一堆堆散发着墨香的书籍,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无忧无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里的故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同行的日子
如水的日子穿过大学校园那一排排杨柳,穿过那沁着馨香的花园,从我的指间飞逝。在时间的酝酿里,我与同学们的友情日益敦厚。
在风景如画的九龙湖畔,在苍劲依旧的六朝松旁,我们迎着朝阳在操场边的小径上晨跑,我们披着月光从李文正图书馆结伴而归。还记得路边不断成长的柳树轻盈的舞姿,还记得月牙湾前的波光中荡漾着我们的身影。在东大,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股浓厚的学术氛围,更多的是一种传承已久的浸润到灵魂深处的人文精神。
“止于至善”,每当看到校训的四个字,都有一种信仰和血液在胸口激荡,这是身为一个东大人的荣耀和追求。东大最值得自豪的并不是那些表面上看得见的,可以用数字去表示的成就,而是流传于口,传承于心的人文精神。110多年的风雨沧桑,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东大始终坚持着“止于至善”的作风,卓越追求,创造历史,以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为己任,稳健务实,自强不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许多曾与我们并肩同行的高校都偏离了自己本身的原则,时代在多元化发展,各种社会上不好的风气也侵蚀到了高校,学校之间互相攀比,不重视学生的培养而是热衷于外在的宣传。然而作为一个东大人,我很自豪自己的母校一直都是那么的纯净,那么的执着,“止于至善”这四个字从未改变,而且一直贯穿在各种实际行动中,这才是一个百年名校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还记得每晚灯火通明的焦廷标馆里上演的一场一场精彩的演出么?还记得场场爆满的人文大讲堂里各个领域的大师和学者们的精辟演讲么?还记得同学们在清晨的寒风中排着长队只为了聆听心目中的大师的教诲么?东大不仅是一座学术的殿堂,更是一个艺术与文化交融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不断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好戏,我们从其中接触和获得到了各种有思想、有新意的精神财富。我们有幸分享了杨振宁、丁肇中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奋斗历程;我们有幸体验到易中天、余秋雨、赵林这些文化大师们的哲学情怀;我们有幸欣赏到黄孝慈女士、六小龄童这些艺术大师们的精彩演出。从传统的京剧、昆剧等艺术形式,到青春偶像如韩庚、赵氏孤儿的全剧组的交流会;从国内的古典乐队组合,到比利时、美国等海外的交响乐团,无论是学者、科学家、艺术家、诗人,当他们站在东大的殿堂之上,总能够获得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的热爱和倾心。
展示的舞台
东大的校园里充溢着的是创新和自由的空气,每个人都在努力地表现自己,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包罗万象的社团和协会,无论是体育运动爱好者、传统艺术爱好者、电子竞技爱好者等等,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和天地,相同兴趣的人可以在一起互相交流和学习。然而交流又不仅仅局限于社团内部,各个社团每个学期都会在学校的支持下举办各种丰富的校园活动,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社团风采,以自己的方式给东大学子的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母校的精神力量如甘霖般浸润着我的心田,交融在我的内心深处不可分离,正是这种一脉相承了百年的人文思想精粹,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东大学子,百载文枢江左,东南辈出英豪,我们的身上已经不知不觉烙上了东大的印记,无论今后走到哪里,我们就是东大的精神与文化的一个又一个的化身。
你只看到我的校名,却没看到我百年的历史。你有你的响亮名头,我有我的止于至善。你嘲笑我低调不露声色,我可怜你盲从没有原则。你可以轻视我的学校,我们会证明今后是谁的时代!东南大学,注定是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东大学子,我为自己代言!
(转载自东南大学吧)
枯黄的落叶是飞舞的蝶,飘过眼眸的刹那,带走了留恋与彷徨。曾经穿过的织满了夕阳的林阴小路,追寻着那一抹淡淡的微笑,绿肥红瘦间,都是绚丽多姿的青春,在季节的轮回里飞舞。
如梦的青春
人生总是要经历了,才有收获。因为高考,我来到了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古城;因为高考,我迈进了东南大学这所重点高校;因为高考,我得以在美丽的校园中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
我喜欢在夕阳里寻找青春洋溢的身影,无论老师在台上讲些什么,我都会面带微笑地听着。因为,我喜欢这样静静地坐在靠窗的一隅,用夕阳与窈窕的身姿编织最美的梦,这梦里有所有青春的色彩,我喜欢用青春的色彩装点丰富多彩的梦。但在这大学的校园里,最让我窃喜的,不是五彩斑斓的梦,而是我在编织着这些梦的同时,还可以把功课较好地应付。于是,我这个在思想上经常偷懒的人,在这个我还未曾读懂的世界里,依然算是个好学生。
图书馆是我爱去的地方。在那里,我翻阅了很多文学名著;在那里,我第一次觉得原来文字是如此的奇妙;也是在那里,我邂逅了一个又一个让人佩服的名人……如果说大学校园是一个童话世界,那图书馆则无疑是这个童话世界的宫殿。在那converse官网里有一堆堆散发着墨香的书籍,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无忧无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里的故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同行的日子
如水的日子穿过大学校园那一排排杨柳,穿过那沁着馨香的花园,从我的指间飞逝。在时间的酝酿里,我与同学们的友情日益敦厚。
在风景如画的九龙湖畔,在苍劲依旧的六朝松旁,我们迎着朝阳在操场边的小径上晨跑,我们披着月光从李文正图书馆结伴而归。还记得路边不断成长的柳树轻盈的舞姿,还记得月牙湾前的波光中荡漾着我们的身影。在东大,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股浓厚的学术氛围,更多的是一种传承已久的浸润到灵魂深处的人文精神。
“止于至善”,每当看到校训的四个字,都有一种信仰和血液在胸口激荡,这是身为一个东大人的荣耀和追求。东大最值得自豪的并不是那些表面上看得见的,可以用数字去表示的成就,而是流传于口,传承于心的人文精神。110多年的风雨沧桑,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东大始终坚持着“止于至善”的作风,卓越追求,创造历史,以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为己任,稳健务实,自强不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许多曾与我们并肩同行的高校都偏离了自己本身的原则,时代在多元化发展,各种社会上不好的风气也侵蚀到了高校,学校之间互相攀比,不重视学生的培养而是热衷于外在的宣传。然而作为一个东大人,我很自豪自己的母校一直都是那么的纯净,那么的执着,“止于至善”这四个字从未改变,而且一直贯穿在各种实际行动中,这才是一个百年名校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还记得每晚灯火通明的焦廷标馆里上演的一场一场精彩的演出么?还记得场场爆满的人文大讲堂里各个领域的大师和学者们的精辟演讲么?还记得同学们在清晨的寒风中排着长队只为了聆听心目中的大师的教诲么?东大不仅是一座学术的殿堂,更是一个艺术与文化交融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不断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好戏,我们从其中接触和获得到了各种有思想、有新意的精神财富。我们有幸分享了杨振宁、丁肇中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奋斗历程;我们有幸体验到易中天、余秋雨、赵林这些文化大师们的哲学情怀;我们有幸欣赏到黄孝慈女士、六小龄童这些艺术大师们的精彩演出。从传统的京剧、昆剧等艺术形式,到青春偶像如韩庚、赵氏孤儿的全剧组的交流会;从国内的古典乐队组合,到比利时、美国等海外的交响乐团,无论是学者、科学家、艺术家、诗人,当他们站在东大的殿堂之上,总能够获得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的热爱和倾心。
展示的舞台
东大的校园里充溢着的是创新和自由的空气,每个人都在努力地表现自己,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包罗万象的社团和协会,无论是体育运动爱好者、传统艺术爱好者、电子竞技爱好者等等,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和天地,相同兴趣的人可以在一起互相交流和学习。然而交流又不仅仅局限于社团内部,各个社团每个学期都会在学校的支持下举办各种丰富的校园活动,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社团风采,以自己的方式给东大学子的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母校的精神力量如甘霖般浸润着我的心田,交融在我的内心深处不可分离,正是这种一脉相承了百年的人文思想精粹,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东大学子,百载文枢江左,东南辈出英豪,我们的身上已经不知不觉烙上了东大的印记,无论今后走到哪里,我们就是东大的精神与文化的一个又一个的化身。
你只看到我的校名,却没看到我百年的历史。你有你的响亮名头,我有我的止于至善。你嘲笑我低调不露声色,我可怜你盲从没有原则。你可以轻视我的学校,我们会证明今后是谁的时代!东南大学,注定是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东大学子,我为自己代言!
(转载自东南大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