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教学中的四轻四重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e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轻讲评,重诵读
  在传统的诗词教学中,我们是比较重视诵读的。要求学生对所学的诗词能熟读成诵,只是诵读时间大多安排在课外,课内相对就少,对诵读的指导也很少,在课内更多的是进行诗词内容的具体赏析。殊不知,诗词赏析的前提条件便是要熟识诗词的内容,否则还谈何赏析,而诵读便是熟识诗词内容的基本途径。赏析永远代替不了诵读,而诵读很多时候便已完成了赏析的任务。另外,笔者所说的诵读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熟读背诵,而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有目的有讲究的诵读,具体说有以下几个要求。首先诵读要不厌其烦,直至能熟读成诵。古人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笔者认为“诗读百遍,其情自溢,其韵自流”这只是诵读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它也不需要我们作什么指导。然而诗词的诵读,光停留在这一层面上是远不够的,它还要求学生能读出节奏和声韵及诗词蕴涵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作出指导。语文教材明确规定了要我们对诗词朗诵的节奏作出正确的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感知诗词的声韵美,并且指导他们读出这些诗词的声韵美。对诗词诵读的节奏应该说我们还不难作出指导,关键是要指出规律,让学生能自己感知诵读的节奏,并能做到举一反三。对于诗词的声韵美,一方面要教给学生一般的声韵知识,比如像格律诗的平仄押韵;另一方面更要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诗词蕴含的感情,进行有感情地诵读。那种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抑扬顿挫、充满感情的诵读往往能深深地感染他人,亦会深深地感染诵读者,使人不知不觉沉醉其中,要真是这样,我们的诗词教学少说也已成功了一半。
  二、轻教师的自我鉴赏,重鉴赏方法的指导,精当的点拨和学生的自我鉴赏
  在传统的诗词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会陶醉在自我鉴赏的快乐中,一堂课下来,教师滔滔不绝、摇头摆尾、绘声绘色、云里雾里、醉然其中,肯定地说这对学生也具有相当的感染力,一些学生也能因此悟出鉴赏诗词的一些思路来。然而要是有些教师本身的口头表达能力不甚突出,又缺乏绘声绘色的表演天赋,整堂课还是重在自我鉴赏,那学生不觉得索然无味以至昏昏欲睡那才怪呢!要真是这样,又怎能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美,又怎能让他们有兴趣去鉴赏诗词,又怎能提高他们诗词鉴赏的水平呢?所以笔者以为作为一般的教师,切不可自我包办鉴赏,要让学生自己学会鉴赏,这就需要我们重鉴赏方法的指导。一般而言,诗词鉴赏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知人;②论世;③品语言;④知典故;⑤明修辞;⑥懂技法。作为基本的鉴赏思路,我们只要有意识的多引导几次,学生便容易掌握,所以这不是每堂课的重点,我们的教学重点还是要根据这一基本的鉴赏思路,结合具体诗词的特点,给予学生鉴赏所需的一些必要的点拨、指导和帮助,主动提供一些学生进行自我鉴赏而不容易查找的资料。
  三、轻单一标准式教学,重多样化解读
  学生因为基础知识储备的欠缺,对一些诗词的理解不可能很深入,有时甚至是很肤浅、很片面的,我们不能一开始便给予过高要求,硬是把学生引到自己所谓的标准答案中来,这会让学生很难接受。长此以往,要么使学生的思维僵化,要么使学生对自己的思维失去自信,以致其干脆放弃思维,不愿思维,懒于思维,最终导致对诗词阅读没兴趣,直至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其实,我们知道,许多诗词的理解往往是多层面的,可多样化解读,而远不只一重理解,特别是现当代的一些朦胧诗作,教师不可作单一标准的解释,而应对学生不同层次的理解给予更多的包容和肯定。
  四、轻课外练习,重课外阅读的指导及兴趣的激发
  题海战术是舆论的众矢之的,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许多人依然我行我素,题海战术还是被他们视作法宝,以致离开它便不知该怎么办。笔者以为,在诗词的教学中,适当的练习还是有必要的,但拿题海作战术是万万要不得的,我们有责任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引导他们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扩大阅读量上,指导他们从哪里能找到什么作品来读。我想多读自会让人品尝到诗词的各种滋味,兴趣也便会上来,那就是所谓开卷有益吧。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扩大阅读量的效果是题海战术难以企及的。除了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量的同时,在课外开展与诗词有关的一系列活动也是颇为有效的。如举办诗歌朗诵会,开有关诗词知识的专题讲座,引导学生进行与诗词有关的课题研究,让学生尝试写诗。凡此种种,一切只为努力激发学生的读诗热情和赏诗兴趣,我们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他文献
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师被边缘化,这在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中已是不争的事实。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师要争地位出效果,唯有向课堂45分钟求高效,高三语文复习更是如此,然而反思目前高三语文教学仍然存在几个主要问题:1.教学目标游离。2.教学手段单一。3.复习课堂教学“满堂灌”屡见不鲜。4.师生交流与沟通不够。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呢?  第一,认真备课做足课前功,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
期刊
现代文阅读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难点。根据多年的教学和考试反映出来的情况,我们都了解这一点。根据对掌握的情况的分析,我认为目前学生在现代文阅读方面存在下列问题:  第一,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不够平衡。表现为学生对逻辑性比较强的说明文、表意清晰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基本能够把握,但对形象性比较强、表意比较含蓄的文艺性散文,普遍感到困难。  第二,学生的阅读经验,普遍不适应高考现代文阅读要求。目前学生阅读趣味不高
期刊
《窦娥冤》是我国十三世纪的伟大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它的悲剧力量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道出了悲剧的两个基本要素:首先,悲剧人物必须是“有价值的”,必须具有值得肯定的正面素质;其次,悲剧人物的结局总是毁灭,或者是理想和精神的毁灭。  悲剧根源:悲剧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悲剧性冲突。王国维认为:“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乃出于其主人翁的意志。”
期刊
《语文周报·教研版》(初中教研版邮发代号17—190高中教研版邮发代号17—191)作为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多年来,一直竭诚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服务。自2011年第一期始,该版进行了改版升级,并携手龙源期刊,所刊文章由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  教研版本次改版除继续保留教育教学论文板块外,还新增了学校采风、名师推介等板块。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订阅并投稿。  稿件要求:  1.论文内容:要求与语文教学
期刊
如何开展选修课?这已成为我们需要迫切研究的课题。新课程在对“选修课”提出的“实施建议”里说:“课程设计也要因地制宜,注意开发潜在的资源,如聘请校外行家兼课,选派教师进修,利用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和当地的人文、自然资源等条件,建设选修课。”可见,开设选修课,既没有一个既定的方案,也不存在现成的“捷径”。近几年国内学校的一些成功做法引起了我们注意,如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的特级教师黄玉峰开展的选修课,他走“
期刊
高一学生刚刚进入高中校园,他们还没有适应高中快节奏、大容量的学习生活。特别是一些学生,语文基础差,尤其怕写作文。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来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作文成绩,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一、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作文难写是事实,我们以前纯理论的作文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打击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学生谈作文色变。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我认为:可以降低写作的难度
期刊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来思考我的价值;我也不是歌手,没有动听的歌喉来歌咏我的岗位。但我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立志于让我对祖国的爱传承下去。  没有鲜花簇拥,没有荧光屏下的荣光,没有一呼百应的魅力,但是我拥有恬淡的精神世界,拥有一份托起祖国明天的伟大使命。因为祖国的花朵在我手下浇灌,民族的脊梁在我手中雕饰。  每束花都需要精心浇灌,每棵小草都需
期刊
高中语文学习在内容和要求上较初中有很大的不同:内容更多,要求更高,难度自然更大。要学好高中语文,除应有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目标与计划之外,还应具备三种品质:恒心、苦心、虚心。  高中语文具有四个特性:多样性、独立性、主观性、创造性。多样性主要表现在要求学习的知识和具备的方法与能力多种多样,从字音到交流,从词语到写作,从阅读到鉴赏,从语文学科到其他学科,从学习到生活,以校园到社会等等,似乎无所不包,可以
期刊
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语文课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然而,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这种现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展示语文课堂的情趣与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改革,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情感,更重要的
期刊
一、了解、赏识学生  1.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本位论,蹲下身子去看待学生,明确教育是唤醒,而不是对学生的给予;其次,要注重营造好“大家”,做好“家长”民主管理。通过组织各种类型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认识自我;再次,教师要细心、耐心地帮助每一位学生,从细小处入手,发现学生的优点、缺点,给予表扬或帮助改正,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最后,注重教育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