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3-000-01
摘 要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却存在有效性不足等诸多不良现象。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从不同方面,就如何提高体育教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 体育课 合作学习 策略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课程改革中逐渐显现出独特的优势和魅力。然而,由于各学科、各学段的特殊性,及教师对合作教学方法的片面认识,在教学中为了显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而“小组合作学习”,虽想把新观念落到实处而事实却流于形式,使合作学习“误入歧途”,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如何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杜绝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与表演化,笔者归纳总结了以下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和途径。
一、客观解读合作学习内涵,明确运用目标
我国教育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可以看出合作学习的真正涵义关键还是要从小组、合作、学习这三个词语及其关系去解读。小组是形式,合作是途径,学习是目的,只有这样去理解,才能客观解读合作学习内涵,在运用中做到有的放矢。理解内涵才能消除教师头脑中的形式主义,才能不让合作学习成为点缀课堂教学的“花瓶”。另外,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明确目标,不是证明你教师的组织能力有多强、水平有多高,而是有效地解决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二、依据不同合作模式,突出运用针对性
国内目前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有分层—合作学习模式、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建构—合作学习模式、自主—合作学习模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等五种。因此,教师在选择模式时首先要对教学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个详细的掌握与分析,最大化有针对性地选择。我们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权威心理”,要同学生一起讨论,一起交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到一个榜样效应。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该讲则讲,该点则点,该评则评,让学生在思维碰撞、方法共创的氛围里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真正含义。
三、掌握合作技能,培养良好习惯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常常看到,在同一个小组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你说你的,我练我的,不注意听他人意见;练习半天,还是不能统一认识……这些问题的出现,关键在于学生还没有合作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将合作的技能教给学生。首先要“会听”,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技能,教师要使学生明白这一点。其次要“会说”,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善于发言的能力及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还要“会评”,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如果仅仅会说和会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会相互评价,要让学生知道,评价不是一味地找碴儿,而是要一分为二地、客观地、公正地评价,既要看到人家的优点,又要看到人家的不足。这些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使其养成一种合作习惯的同时,具备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合理设计与布局,捕捉运用时机
合作学习的模式比较多,每一个模式运用时都需要合理设计与布局,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捕捉运用良机。以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为例,教师就要设计好多少人一组才最为合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所学习的时间如何确定等。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个详细的分析,那么我们选择合作学习模式运用时就轻而易举了。笔者建议,教师在做教学设计前先对合作学习的集中模式进行系统性的对比分析,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教师运用时能做到心中有数。
五、依据学生身心特点,彰显运用科学性
教学对象,这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要素是教师进行选择学法、教法过程前必须认真分析与解决的问题,盲目的选择后果只能是无功而返。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模式,如果教师不了解这些情况,随意性的选择合作学习模式,那么就极大地降低了我们运用的科学性。众所周知,兴趣是参与的原动力,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就是找到他们参与兴趣的源头所在,就是挖掘学生的参与源动力。
六、强化评价制度,提升运用有效性
在运用的实践中我们会有这样的体会,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建议不理不睬,依然我行我素。有时我们教师真是打破牙往自己肚子里咽,问题就出在我们没有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导致我们无法可依,最终势必导致合作学习无效性。因此,笔者建议我们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进行奖惩机制的完善,制定出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奖罚规则,不能出现“优生”挑大梁,“学困生”跑龙套的假合作学习。在对学生的评价问题上,要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使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强化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在对小组评价中,一般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自己对别人能够公允、客观地评价是学生自主性的体现。这样通过小组评价,小组内的同学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特别是原来一些得不到表扬的学生在小组内经常得到同组同学的鼓励,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摘 要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却存在有效性不足等诸多不良现象。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从不同方面,就如何提高体育教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 体育课 合作学习 策略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课程改革中逐渐显现出独特的优势和魅力。然而,由于各学科、各学段的特殊性,及教师对合作教学方法的片面认识,在教学中为了显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而“小组合作学习”,虽想把新观念落到实处而事实却流于形式,使合作学习“误入歧途”,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如何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杜绝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与表演化,笔者归纳总结了以下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和途径。
一、客观解读合作学习内涵,明确运用目标
我国教育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可以看出合作学习的真正涵义关键还是要从小组、合作、学习这三个词语及其关系去解读。小组是形式,合作是途径,学习是目的,只有这样去理解,才能客观解读合作学习内涵,在运用中做到有的放矢。理解内涵才能消除教师头脑中的形式主义,才能不让合作学习成为点缀课堂教学的“花瓶”。另外,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明确目标,不是证明你教师的组织能力有多强、水平有多高,而是有效地解决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二、依据不同合作模式,突出运用针对性
国内目前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有分层—合作学习模式、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建构—合作学习模式、自主—合作学习模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等五种。因此,教师在选择模式时首先要对教学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个详细的掌握与分析,最大化有针对性地选择。我们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权威心理”,要同学生一起讨论,一起交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到一个榜样效应。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该讲则讲,该点则点,该评则评,让学生在思维碰撞、方法共创的氛围里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真正含义。
三、掌握合作技能,培养良好习惯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常常看到,在同一个小组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你说你的,我练我的,不注意听他人意见;练习半天,还是不能统一认识……这些问题的出现,关键在于学生还没有合作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将合作的技能教给学生。首先要“会听”,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技能,教师要使学生明白这一点。其次要“会说”,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善于发言的能力及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还要“会评”,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如果仅仅会说和会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会相互评价,要让学生知道,评价不是一味地找碴儿,而是要一分为二地、客观地、公正地评价,既要看到人家的优点,又要看到人家的不足。这些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使其养成一种合作习惯的同时,具备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合理设计与布局,捕捉运用时机
合作学习的模式比较多,每一个模式运用时都需要合理设计与布局,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捕捉运用良机。以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为例,教师就要设计好多少人一组才最为合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所学习的时间如何确定等。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个详细的分析,那么我们选择合作学习模式运用时就轻而易举了。笔者建议,教师在做教学设计前先对合作学习的集中模式进行系统性的对比分析,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教师运用时能做到心中有数。
五、依据学生身心特点,彰显运用科学性
教学对象,这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要素是教师进行选择学法、教法过程前必须认真分析与解决的问题,盲目的选择后果只能是无功而返。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模式,如果教师不了解这些情况,随意性的选择合作学习模式,那么就极大地降低了我们运用的科学性。众所周知,兴趣是参与的原动力,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就是找到他们参与兴趣的源头所在,就是挖掘学生的参与源动力。
六、强化评价制度,提升运用有效性
在运用的实践中我们会有这样的体会,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建议不理不睬,依然我行我素。有时我们教师真是打破牙往自己肚子里咽,问题就出在我们没有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导致我们无法可依,最终势必导致合作学习无效性。因此,笔者建议我们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进行奖惩机制的完善,制定出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奖罚规则,不能出现“优生”挑大梁,“学困生”跑龙套的假合作学习。在对学生的评价问题上,要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使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强化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在对小组评价中,一般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自己对别人能够公允、客观地评价是学生自主性的体现。这样通过小组评价,小组内的同学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特别是原来一些得不到表扬的学生在小组内经常得到同组同学的鼓励,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