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术后疼痛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症状之一,术后疼痛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影响较大,严重时可引起患者生理功能紊乱,因此术后疼痛的护理在临床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术后疼痛的护理不仅仅是术后的护理工作,应该认识到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缓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及术后及时给予镇痛药可使患者疼痛减轻。因此加强术后疼痛有关知识的学习,早期给予病人心理干预,及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可有效减轻病人疼痛,达到舒适护理。
关键词:术后疼痛,药物,护理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提出:疼痛是人体遭受伤害刺激产生的一种感觉,引起不适与疼痛,包括精神和肉体两个方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理现象,伴随有组织损伤和潜在的组织损伤[1]。手术本身对患者是一个打击,在围手术期术后疼痛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临床护理工作中,疼痛已经成为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4大生命体征后的第5个需要监测的生命体征,尤其是术后疼痛。严重的术后疼痛往往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因此能及时的评估术后疼痛以及积极干预术后疼痛已经成为每个护士重要的职责和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2]。
术后疼痛不同于一般的生理性疼痛,除了外科伤口对神经末梢的机械性损伤引起伤害性感受外,组织损伤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改变也是引起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同时,术后疼痛还会引起内脏的反应,这是对生理功能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主要与疼痛导致自主神经活动异常,血中儿茶酚胺升高有关,同时,疼痛还可使人体免疫球蛋白下降,影响术后康复[3]。术后疼痛的护理不仅包括术后疼痛的正确评估,及时干预,以及止痛药的应用,而且更重要的要重视术前宣教[4]。 因此根据术后疼痛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显得至关重要。
1针对术后疼痛的术前准备
术前宣教在术后疼痛护理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美国护士协会《手术室护士基本纲领》规定:手术室护理实践基准的第一阶段是进行术前访视,掌握病人的生理、社会、心理状态。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A0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5]。术前宣教不仅有助与让患者了解整个手术的流程,而且使得患者对术后疼痛发生有所准备,从而可以为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做好准备。
1.1术前访视
术前访视通过与病人的直接交流,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了交流的平台。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前相关准备的健康宣教,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心理护理,特别是对术后疼痛相关知识的宣教,了解其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做心理护理。及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后镇痛措施,使得患者对疼痛的恐惧程度有所下降,这样对术后护理有所帮助。护士做心理疏导时要耐心倾听病人的陈述,热情、和蔼、深入浅出地了解患者的多种疑问,同时强调手术的必要性,使患者能坦然平静的接受手术[6]。
1.2积极术前准备
首先,按照不同手术方案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如:腹股沟区手术的皮肤准备,胃肠手术的肠道准备等。其次,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安静,使患者术前有充分的休息,从而更好的接受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对手术以及手术疼痛有恐惧感,可适当给予镇静催眠剂。
2 术后疼痛的护理
2.1术后疼痛护理的评估
目前,还没有一种比较客观、精确的测量方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主要还是靠患者的主诉,疼痛测量首先要求患者意识清楚,才能进行下一步评估。常用的疼痛评定方法包括:第一,口述疼痛评分法:将疼痛分为无痛、轻度疼痛、重度疼痛、剧烈疼痛,此法不够精确,但简单易行,且病人患者容易理解;第二,术后病人患者临床表现疼痛分级法: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和术后病人患者临床表现,可将术后疼痛分为四级,即:无痛、轻痛、中痛、重痛。还有数字疼痛评分法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7]。
2.2了解影响术后疼痛的因素
一般说来,术后疼痛的程度和反映的大小取决患者于所经历手术的大小及部位,相比较而言,四肢小手术以及颅内手术引起的应激反映较小,而腹腔、胸腔大手术术后产生疼痛显著,并可诱发术后较显著的神经和内分泌应激反应。因此,患者进行术后疼痛评估后应该及时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影响术后疼痛的因素,从而更好的做好术后疼痛护理。第一,手术部位、性质和手术持续时间,以及切口及创伤的类型和程度,第二,病人的生理及精神状态,以及术前准备情况,第三,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第四,麻醉方式和麻醉用药,第五,手术前消除疼痛刺激的程度和术后的监护质量[7]。
2.3术后疼痛护理的干预措施
2.3.1心理干预
有研究表明,重视对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6] 。刘玉兰有关妇产科病人术后疼痛的心理干预提出,护理工作中护士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加安全感。从而降低不良应激反应,提高疼痛阈,既而缓解术后的疼痛,加速疾病的康复[8]。有人认为心理护理注意使是患者复杂的心理因素,从而因势利导,调动患者的积极心理因素。对可用可不用或不宜用止痛剂的患者采用多种措施通过心理效应启动其体内“抗痛系统”从而达到消除或减轻疼痛的目的,以受到最好的护理效果[9]。也有人认为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病人安全渡过麻醉和手术,乃至术后康复,甚至出院后的生活都将起到积极作用[5]。孟慧竹对25位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术后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然后对患者采取告知、心理暗示和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以及其他心理干预措施,结果术后两周,干预组患者的疼痛耐受力提高,对药物依赖性降低,对开始进行的功能锻炼提高了信心,由疼痛引起焦虑等不良心理因素消除,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10]。石爱俭等人也进行了心理干预对减轻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结果显示给予心理干预措施的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有所减少,并且手术后疼痛的程度也明显减轻[11]。综上所述,对手术后患者进行因人而异的心理干预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为患者告知手术及病情有关情况,为患者创造整洁、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并采取分散注意力、暗示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康复。因此,心理干预措施对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2.3.2药物镇痛护理
目前临床上术后镇痛最常用的药物仍然是阿片类药物,其中阿片类经典代表是吗啡,是阿片的天然生物碱。哌替啶是第一个合成的麻醉性镇痛药,作用机制和吗啡一样,镇痛效率相当于吗啡的十分之一。多年来采用麻醉性镇痛药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是由于对这类药的有效剂量和作用时间了解不够,以及用药后可能会产生呼吸抑制和和依赖性、成瘾性,常常造成药量不合理、镇痛不全[12]。随着镇痛技术的进步,对术后剧烈疼痛可能产生生理功能紊乱这一观点的认识,产生了其他药物镇痛方法,如:病人自控镇痛(PCA)、 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静脉自控镇痛( PCIA)、抗焦虑治疗等镇痛治疗方法。其中抗焦虑治疗可以减少镇痛药的使用,并且可以一定程度消除患者心理对疼痛的恐惧[13] 。朱香华[14] 报道,术后疼痛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 机体的痛阈越低, 因此,心理上对术后疼痛有恐惧的患者对术后疼痛的敏感性增高。
3.小结
综上所述,术后疼痛可以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因此术后疼痛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中,我们可以和患者讨论并且征求患者的意见如何给患者使用镇痛措施,尊重患者的选择,推荐较合适的镇痛方法,教会患者如何使用疼痛评分方法,以便及时了解患者术后疼痛情。药物镇痛只是临床上重要的一方面,可以迅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但是不能解除患者心理上的恐惧以及心理因素造成的疼痛加重,所以,术后护理过程中教会患者采用某些非药物方法减轻疼痛,如心理放松法,即是心理干预措施的一部分。因此,为了加强术后疼痛的护理成效,首先护士必须掌握疼痛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正确使用镇痛药;更应注重患者的心理、情感体会,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休息环境,有利于患者轻松渡过术后疼痛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长期卧床而产生的并发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 张琳,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9,14(5):296
[2] Victoria G. Pain care [J]. Nurse Care North American, 1994, 29(3) : 534-544.
[3] 战锐,浅谈术后疼痛护理及治疗[B],卫生职业教育,2010,21:47
[4] 毕娜,术后疼痛及止痛的进展[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 8(5):2ll一2l4
[5] 张帆,围手术期病人心理护理,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6-2
[6] 韩德文,普通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的心理护理,现代护士进修杂志,2010,20:103-104
[7]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上册,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8.10:472-473
[8] 刘玉兰,妇产科病人术后疼痛的心理干预,医药与保健,2010,4:12-14
[9] 王彩云,对疼痛病人的护理,科技信息,2010,27:417
[10] 孟慧竹,心理干预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25例临床护理,实用医技杂志,2008,9,15:3462-3463
[11] 石爱俭、路燕敏、常西海,心理干预对减轻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齐鲁护理杂志,2006,2(12):369
[12]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上册,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8.10:474-480
[13] 曾武雄. 围术期抗焦虑治疗对术后疼痛的影响评价[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7, 13 (5) : 393.
关键词:术后疼痛,药物,护理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提出:疼痛是人体遭受伤害刺激产生的一种感觉,引起不适与疼痛,包括精神和肉体两个方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理现象,伴随有组织损伤和潜在的组织损伤[1]。手术本身对患者是一个打击,在围手术期术后疼痛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临床护理工作中,疼痛已经成为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4大生命体征后的第5个需要监测的生命体征,尤其是术后疼痛。严重的术后疼痛往往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因此能及时的评估术后疼痛以及积极干预术后疼痛已经成为每个护士重要的职责和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2]。
术后疼痛不同于一般的生理性疼痛,除了外科伤口对神经末梢的机械性损伤引起伤害性感受外,组织损伤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改变也是引起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同时,术后疼痛还会引起内脏的反应,这是对生理功能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主要与疼痛导致自主神经活动异常,血中儿茶酚胺升高有关,同时,疼痛还可使人体免疫球蛋白下降,影响术后康复[3]。术后疼痛的护理不仅包括术后疼痛的正确评估,及时干预,以及止痛药的应用,而且更重要的要重视术前宣教[4]。 因此根据术后疼痛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显得至关重要。
1针对术后疼痛的术前准备
术前宣教在术后疼痛护理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美国护士协会《手术室护士基本纲领》规定:手术室护理实践基准的第一阶段是进行术前访视,掌握病人的生理、社会、心理状态。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A0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5]。术前宣教不仅有助与让患者了解整个手术的流程,而且使得患者对术后疼痛发生有所准备,从而可以为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做好准备。
1.1术前访视
术前访视通过与病人的直接交流,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了交流的平台。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前相关准备的健康宣教,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心理护理,特别是对术后疼痛相关知识的宣教,了解其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做心理护理。及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后镇痛措施,使得患者对疼痛的恐惧程度有所下降,这样对术后护理有所帮助。护士做心理疏导时要耐心倾听病人的陈述,热情、和蔼、深入浅出地了解患者的多种疑问,同时强调手术的必要性,使患者能坦然平静的接受手术[6]。
1.2积极术前准备
首先,按照不同手术方案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如:腹股沟区手术的皮肤准备,胃肠手术的肠道准备等。其次,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安静,使患者术前有充分的休息,从而更好的接受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对手术以及手术疼痛有恐惧感,可适当给予镇静催眠剂。
2 术后疼痛的护理
2.1术后疼痛护理的评估
目前,还没有一种比较客观、精确的测量方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主要还是靠患者的主诉,疼痛测量首先要求患者意识清楚,才能进行下一步评估。常用的疼痛评定方法包括:第一,口述疼痛评分法:将疼痛分为无痛、轻度疼痛、重度疼痛、剧烈疼痛,此法不够精确,但简单易行,且病人患者容易理解;第二,术后病人患者临床表现疼痛分级法: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和术后病人患者临床表现,可将术后疼痛分为四级,即:无痛、轻痛、中痛、重痛。还有数字疼痛评分法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7]。
2.2了解影响术后疼痛的因素
一般说来,术后疼痛的程度和反映的大小取决患者于所经历手术的大小及部位,相比较而言,四肢小手术以及颅内手术引起的应激反映较小,而腹腔、胸腔大手术术后产生疼痛显著,并可诱发术后较显著的神经和内分泌应激反应。因此,患者进行术后疼痛评估后应该及时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影响术后疼痛的因素,从而更好的做好术后疼痛护理。第一,手术部位、性质和手术持续时间,以及切口及创伤的类型和程度,第二,病人的生理及精神状态,以及术前准备情况,第三,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第四,麻醉方式和麻醉用药,第五,手术前消除疼痛刺激的程度和术后的监护质量[7]。
2.3术后疼痛护理的干预措施
2.3.1心理干预
有研究表明,重视对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6] 。刘玉兰有关妇产科病人术后疼痛的心理干预提出,护理工作中护士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加安全感。从而降低不良应激反应,提高疼痛阈,既而缓解术后的疼痛,加速疾病的康复[8]。有人认为心理护理注意使是患者复杂的心理因素,从而因势利导,调动患者的积极心理因素。对可用可不用或不宜用止痛剂的患者采用多种措施通过心理效应启动其体内“抗痛系统”从而达到消除或减轻疼痛的目的,以受到最好的护理效果[9]。也有人认为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病人安全渡过麻醉和手术,乃至术后康复,甚至出院后的生活都将起到积极作用[5]。孟慧竹对25位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术后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然后对患者采取告知、心理暗示和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以及其他心理干预措施,结果术后两周,干预组患者的疼痛耐受力提高,对药物依赖性降低,对开始进行的功能锻炼提高了信心,由疼痛引起焦虑等不良心理因素消除,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10]。石爱俭等人也进行了心理干预对减轻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结果显示给予心理干预措施的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有所减少,并且手术后疼痛的程度也明显减轻[11]。综上所述,对手术后患者进行因人而异的心理干预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为患者告知手术及病情有关情况,为患者创造整洁、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并采取分散注意力、暗示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康复。因此,心理干预措施对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2.3.2药物镇痛护理
目前临床上术后镇痛最常用的药物仍然是阿片类药物,其中阿片类经典代表是吗啡,是阿片的天然生物碱。哌替啶是第一个合成的麻醉性镇痛药,作用机制和吗啡一样,镇痛效率相当于吗啡的十分之一。多年来采用麻醉性镇痛药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是由于对这类药的有效剂量和作用时间了解不够,以及用药后可能会产生呼吸抑制和和依赖性、成瘾性,常常造成药量不合理、镇痛不全[12]。随着镇痛技术的进步,对术后剧烈疼痛可能产生生理功能紊乱这一观点的认识,产生了其他药物镇痛方法,如:病人自控镇痛(PCA)、 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静脉自控镇痛( PCIA)、抗焦虑治疗等镇痛治疗方法。其中抗焦虑治疗可以减少镇痛药的使用,并且可以一定程度消除患者心理对疼痛的恐惧[13] 。朱香华[14] 报道,术后疼痛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 机体的痛阈越低, 因此,心理上对术后疼痛有恐惧的患者对术后疼痛的敏感性增高。
3.小结
综上所述,术后疼痛可以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因此术后疼痛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中,我们可以和患者讨论并且征求患者的意见如何给患者使用镇痛措施,尊重患者的选择,推荐较合适的镇痛方法,教会患者如何使用疼痛评分方法,以便及时了解患者术后疼痛情。药物镇痛只是临床上重要的一方面,可以迅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但是不能解除患者心理上的恐惧以及心理因素造成的疼痛加重,所以,术后护理过程中教会患者采用某些非药物方法减轻疼痛,如心理放松法,即是心理干预措施的一部分。因此,为了加强术后疼痛的护理成效,首先护士必须掌握疼痛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正确使用镇痛药;更应注重患者的心理、情感体会,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休息环境,有利于患者轻松渡过术后疼痛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长期卧床而产生的并发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 张琳,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9,14(5):296
[2] Victoria G. Pain care [J]. Nurse Care North American, 1994, 29(3) : 534-544.
[3] 战锐,浅谈术后疼痛护理及治疗[B],卫生职业教育,2010,21:47
[4] 毕娜,术后疼痛及止痛的进展[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 8(5):2ll一2l4
[5] 张帆,围手术期病人心理护理,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6-2
[6] 韩德文,普通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的心理护理,现代护士进修杂志,2010,20:103-104
[7]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上册,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8.10:472-473
[8] 刘玉兰,妇产科病人术后疼痛的心理干预,医药与保健,2010,4:12-14
[9] 王彩云,对疼痛病人的护理,科技信息,2010,27:417
[10] 孟慧竹,心理干预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25例临床护理,实用医技杂志,2008,9,15:3462-3463
[11] 石爱俭、路燕敏、常西海,心理干预对减轻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齐鲁护理杂志,2006,2(12):369
[12]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上册,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8.10:474-480
[13] 曾武雄. 围术期抗焦虑治疗对术后疼痛的影响评价[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7, 13 (5) :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