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纸之前,皆为方策。方,版也,策,简也。纸之后,惟爱君笔底有烟霞,自拔金钗付酒家。
花草之间
有二人踏入纸祠。芳草香气拂面而来。四面摆有香草,上方悬有绿藤,眼前所见都为绿意满框,上好的宣纸都浸在盈盈之中。
“为何这纸要放入温室之中,像被供着一般?”
“万物皆有灵,纸置于花草之间,日久便有灵气,及时未下笔便能感到自然清芬之气。”
“花草的灵气,只是让它活起来。纸来于自然,又归于自然,它真正的价值和意义终是为人所用。而要想灵气长存,是归于为人如何用。”
走至一处,发现一绿草,而旁边有一与其相衬宣纸,纸上繪有一般无二的植株。
“这就是有灵气的纸吗?将绿草也画得如此生动,竟给我一种清瘦似梅花之感。”
果然,虽然纸上都为绿色,可其叶甚小、甚青,围绕绿叶心头仿佛拂过一丝清凉,舒爽之余却又感到不胜寂寥,眼前纸上都为淡然、微寒。
“纸的灵气也可因附上花草不同而有异。微寒之感就是这花附着在其上的。它并不是简单的绿草,而是绿萼。凡梅花,纣蒂皆绛紫色,惟此纯绿,枝梗亦青,特为清高。好事者比之‘九疑仙人萼绿华’。纸中的灵气便由此而来。”
“纸中灵气由其内涵之物而来,灵气不同,心境不同。就拿绿萼来说,天天浸入九疑仙人之中,由心向外必散发清寒之感。置于纸中,仿佛进入自然之中,花草之间,果然,笔底灵气不可小觑。”
满月之间
有二人置于书室,观历代名作。
手置于纸上,纸润滑如脂,白如冰纨,自有一股仙气萦绕,仿佛眼前是羊脂白玉,自带华贵雍容之感。
“不知为何,我看这纸便想起照夜白,一身雪白,犹如满月,却华贵至极,羡慕不已。真想看看照夜白画上是谁更胜一筹。”
“我觉得更给我一种感觉为南海水月观音现。纸之白,为未经染墨之白,清灵甚透,犹人未经世事,婴儿般纯洁无瑕。照夜白之感,为圣洁极贵,可望而不可即。南海水月观音之感,则为虚静,一眼看去亲近又似缥缈,定睛方能感其真实。”
“纸之色,并非纸上之色。只有放眼望穿,用清洁之心感纸之灵气,心中才能得有领悟,眼前方有意境。正像此纸。白如满月,又如南海水月观音,远观近看皆令人心处淡然,归于宁静。若心如满月,心入虚静,何境不可想,何画不可作?”
凌烟阁中
有二人置于画室,身处古人所作名画之中。“这些成卷的名画,虽作于不同的纸上,可效果却都是极好又相近的。这立持如意,与持表对菊,描清宫美人,虽颜色布以黄棕,却给人以悠远、美妙之感,背面美人图较之十二美人图颜色浅淡,美人更是以背面示人,却同样引人心弦,难见美人花容,陈楚南之‘痴心欲掉画图看’足以体现画境急心。而纸之择更为有观,深沉之色付与十二美人图之富贵,庄重,而与之相比较淡之色,则使背面美人更有娇俏之感。虽纸色不同,可选择都是最符画境之色,效果皆奇佳。”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年代已甚远,画上人物仍令人不敢与其对视,给人之深沉,肃正浓郁以致气息久不能平,这为其效果。再观之《古帝王卷》,虽选纸皆同,然帝王风羽气度各有所异,虽然于同纸上,气息尽不相同,可都将帝王风度展现一览无余,效果甚仪。”
“虽不敢与其对视,心中有再多诧异,终是纸上所承历史。凌烟阁之画本为缅怀之作,如今是供后人观摩,再惊奇,也已是过去之事,曾经之人。画上的这些人也早已不在这画上了,只是其观留在这纸上,使人记得曾有这人,曾有这事,不令人忘罢了。”
一枝阁下
有二人身处藏书阁,聊古今之嘉吟。
“看石道人的《春江图》,为他的‘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而感动。只是观自然之风景,心中愉悦,便执笔墨于纸上,心如白纸一般,清灵甚透,无他念或他想。也只有此时,能将心中所想皆描于白纸之上,心中慨叹皆附于山水画中。”
“若心如白纸,其内纯真,放我于自然万物之中,感其透彻与清凉,自然可观他人不能观之景,作他人不能作之画。只是所经事渐多,所历事渐凉,如何能始终如一,不忘初心呢!”
“曾听闻八大山人山水,见之方懂郑板桥之言,何为千年冰莲。这纸上之石,石间之水,山中之树,令人一眼看去乍生寒,却又不忍移眼于别处,这仿佛不只为一幅山水画,而是眼前之真实千里江山图,纸之框架在心中已不存在,早已融入这山水之中。只是历经明亡,其所作之画山水之间都透着悲国之感。”
“幼时我以为八大山人是八个人,明白后觉得幼时真是可笑,可如今才觉得是可爱,而我早已没有那时的初心了。”
“初心并不为逝去之物,也并不一定要心如白纸才为初心,只是心入虚静,能感其灵气,悟其深远,不为他物所控,只随心而融入。即便内心不再纯真,然只要认清心之所好,即为坚持初心。历事所得之心经,即为他物。为何以他物乱心?应静极入虚,清其浊物,方可达如纸之初心。”
归序
纸之千年,承载无数嘉吟名画。执笔者逝去已久,佳作也甚久远矣。今人观其作而慨叹。即便感其情,悟其道,也已成往事。然千年之久,早已形成纸韵,凝汇古人精神之魂,流至今日,使后人得以观千年河山,论以古人之情,而立于现世之道,展当今之抱负。
笔底自有烟霞,自有云气。人生亦如白纸一张,总归需绘上最适合之画。画作于笔底,泼墨而成。泼得好,便是一琼玉,泼得不好,再有灵气,仍为废纸一张,不可再来。纸上之物,由其执笔而定,皆看其性。若性皆优,则画亦清且敦。人生所历经之事阴晴不可定量,皆如纸上烟霞,作于其灵气与否,便已成过去之事,终需将纸卷延展,作后继之画,若将宠辱,乐悲皆看作山间云雾,风吹即散,便可观其静如动,得其中真意。
自古而今,有入世之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亦有隐世之人鹤骨清癯,蜗壳蘧芦,得安闲心自足。书画皆白纸而来,人生皆初生而始。无论可种人生,皆由自己执笔,绘过之图已成追忆,只能续画不断。然所绘内容,可定其灵性升华与否,何人甘愿十年一日终只画一水一石。惟有不忘初心,坚持心之所好,立鸿鹄之志,方能望北地胡风,南国炊烟,著千里江山。
人生百年,如梦如幻。生有何欢,死有何憾。卿只有一纸,只作一画,但求生死无憾,不负百年。画卷作完,仍爱君笔底有烟霞,自拔金钗付酒家。
花草之间
有二人踏入纸祠。芳草香气拂面而来。四面摆有香草,上方悬有绿藤,眼前所见都为绿意满框,上好的宣纸都浸在盈盈之中。
“为何这纸要放入温室之中,像被供着一般?”
“万物皆有灵,纸置于花草之间,日久便有灵气,及时未下笔便能感到自然清芬之气。”
“花草的灵气,只是让它活起来。纸来于自然,又归于自然,它真正的价值和意义终是为人所用。而要想灵气长存,是归于为人如何用。”
走至一处,发现一绿草,而旁边有一与其相衬宣纸,纸上繪有一般无二的植株。
“这就是有灵气的纸吗?将绿草也画得如此生动,竟给我一种清瘦似梅花之感。”
果然,虽然纸上都为绿色,可其叶甚小、甚青,围绕绿叶心头仿佛拂过一丝清凉,舒爽之余却又感到不胜寂寥,眼前纸上都为淡然、微寒。
“纸的灵气也可因附上花草不同而有异。微寒之感就是这花附着在其上的。它并不是简单的绿草,而是绿萼。凡梅花,纣蒂皆绛紫色,惟此纯绿,枝梗亦青,特为清高。好事者比之‘九疑仙人萼绿华’。纸中的灵气便由此而来。”
“纸中灵气由其内涵之物而来,灵气不同,心境不同。就拿绿萼来说,天天浸入九疑仙人之中,由心向外必散发清寒之感。置于纸中,仿佛进入自然之中,花草之间,果然,笔底灵气不可小觑。”
满月之间
有二人置于书室,观历代名作。
手置于纸上,纸润滑如脂,白如冰纨,自有一股仙气萦绕,仿佛眼前是羊脂白玉,自带华贵雍容之感。
“不知为何,我看这纸便想起照夜白,一身雪白,犹如满月,却华贵至极,羡慕不已。真想看看照夜白画上是谁更胜一筹。”
“我觉得更给我一种感觉为南海水月观音现。纸之白,为未经染墨之白,清灵甚透,犹人未经世事,婴儿般纯洁无瑕。照夜白之感,为圣洁极贵,可望而不可即。南海水月观音之感,则为虚静,一眼看去亲近又似缥缈,定睛方能感其真实。”
“纸之色,并非纸上之色。只有放眼望穿,用清洁之心感纸之灵气,心中才能得有领悟,眼前方有意境。正像此纸。白如满月,又如南海水月观音,远观近看皆令人心处淡然,归于宁静。若心如满月,心入虚静,何境不可想,何画不可作?”
凌烟阁中
有二人置于画室,身处古人所作名画之中。“这些成卷的名画,虽作于不同的纸上,可效果却都是极好又相近的。这立持如意,与持表对菊,描清宫美人,虽颜色布以黄棕,却给人以悠远、美妙之感,背面美人图较之十二美人图颜色浅淡,美人更是以背面示人,却同样引人心弦,难见美人花容,陈楚南之‘痴心欲掉画图看’足以体现画境急心。而纸之择更为有观,深沉之色付与十二美人图之富贵,庄重,而与之相比较淡之色,则使背面美人更有娇俏之感。虽纸色不同,可选择都是最符画境之色,效果皆奇佳。”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年代已甚远,画上人物仍令人不敢与其对视,给人之深沉,肃正浓郁以致气息久不能平,这为其效果。再观之《古帝王卷》,虽选纸皆同,然帝王风羽气度各有所异,虽然于同纸上,气息尽不相同,可都将帝王风度展现一览无余,效果甚仪。”
“虽不敢与其对视,心中有再多诧异,终是纸上所承历史。凌烟阁之画本为缅怀之作,如今是供后人观摩,再惊奇,也已是过去之事,曾经之人。画上的这些人也早已不在这画上了,只是其观留在这纸上,使人记得曾有这人,曾有这事,不令人忘罢了。”
一枝阁下
有二人身处藏书阁,聊古今之嘉吟。
“看石道人的《春江图》,为他的‘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而感动。只是观自然之风景,心中愉悦,便执笔墨于纸上,心如白纸一般,清灵甚透,无他念或他想。也只有此时,能将心中所想皆描于白纸之上,心中慨叹皆附于山水画中。”
“若心如白纸,其内纯真,放我于自然万物之中,感其透彻与清凉,自然可观他人不能观之景,作他人不能作之画。只是所经事渐多,所历事渐凉,如何能始终如一,不忘初心呢!”
“曾听闻八大山人山水,见之方懂郑板桥之言,何为千年冰莲。这纸上之石,石间之水,山中之树,令人一眼看去乍生寒,却又不忍移眼于别处,这仿佛不只为一幅山水画,而是眼前之真实千里江山图,纸之框架在心中已不存在,早已融入这山水之中。只是历经明亡,其所作之画山水之间都透着悲国之感。”
“幼时我以为八大山人是八个人,明白后觉得幼时真是可笑,可如今才觉得是可爱,而我早已没有那时的初心了。”
“初心并不为逝去之物,也并不一定要心如白纸才为初心,只是心入虚静,能感其灵气,悟其深远,不为他物所控,只随心而融入。即便内心不再纯真,然只要认清心之所好,即为坚持初心。历事所得之心经,即为他物。为何以他物乱心?应静极入虚,清其浊物,方可达如纸之初心。”
归序
纸之千年,承载无数嘉吟名画。执笔者逝去已久,佳作也甚久远矣。今人观其作而慨叹。即便感其情,悟其道,也已成往事。然千年之久,早已形成纸韵,凝汇古人精神之魂,流至今日,使后人得以观千年河山,论以古人之情,而立于现世之道,展当今之抱负。
笔底自有烟霞,自有云气。人生亦如白纸一张,总归需绘上最适合之画。画作于笔底,泼墨而成。泼得好,便是一琼玉,泼得不好,再有灵气,仍为废纸一张,不可再来。纸上之物,由其执笔而定,皆看其性。若性皆优,则画亦清且敦。人生所历经之事阴晴不可定量,皆如纸上烟霞,作于其灵气与否,便已成过去之事,终需将纸卷延展,作后继之画,若将宠辱,乐悲皆看作山间云雾,风吹即散,便可观其静如动,得其中真意。
自古而今,有入世之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亦有隐世之人鹤骨清癯,蜗壳蘧芦,得安闲心自足。书画皆白纸而来,人生皆初生而始。无论可种人生,皆由自己执笔,绘过之图已成追忆,只能续画不断。然所绘内容,可定其灵性升华与否,何人甘愿十年一日终只画一水一石。惟有不忘初心,坚持心之所好,立鸿鹄之志,方能望北地胡风,南国炊烟,著千里江山。
人生百年,如梦如幻。生有何欢,死有何憾。卿只有一纸,只作一画,但求生死无憾,不负百年。画卷作完,仍爱君笔底有烟霞,自拔金钗付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