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p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力之教授《<楚辞>与中古文献考说》是二部逻辑严密、材料翔实的论文集,三十二篇论文分别在《楚辞》和中古文献领域构建起完整的研究体系。全书始终站在“以古还古”的立场上,在历史语境中考察问题。该书特点大要有三,曰:探共性,辨众说,溯源头。
  关键词:《楚辞》 引文 文献学 力之
  中图分类号:K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3-12-14
  
  流水无痕,历史却留下了不知多少沉沙的折戟。力之教授始终关注着文学史河流中“未销”的“折戟”,并通过对之细细的磨洗来辨认“前朝”的真相。其成果之一,即《(楚辞)与中古文献考说》(巴蜀书社2005年版)。该书共收论文三十二篇,分《<楚辞>考说》与《中古文献考说》两部分。前者如毛庆先生序该书所说:“当你阅读其中某篇论文时,表面上是在看一篇文章,实际却是面对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又是精心构建、逻辑严密、材料翔实的。”力之教授构建的这个系统最重要的方法是其所说的“以古还古”,就这一点说,后者与前者是一致的。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是其建构这个系统过程中最值得称道的。
  是书诸论文涉及的问题不但有聚讼不已之疑难“杂症”,也有启迪后来的辟路之作。但不论是辨成说之是非,还是创新说,力之教授始终站在“以古还古”的立场上,在历史语境中考察问题。其特点大要有三,曰:探共性,辨众说,溯源头。
  其一,探共性。当我们孤立地看待某个矛盾重重的问题时,总觉得不可理解。但当该“问题”广泛存在时,它还算是问题吗?力之教授以其宽阔的学术视野,还原特定问题的历史语境,纵横驰骋,广搜博述,将相似问题列出,轻松消弭疑问。如楚辞学研究者长期以来质疑屈原、宋玉部分作品的真实性,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便是“(《卜居》《渔父》)开口就说‘屈原既放’,显然是旁人的记载”。并以为“后人的记事虽也有假托第三位的口吻的,但那是因为误认《卜居》《渔父》为屈原作品而模仿的,不能引以为证”。而力之教授在《论以他称写己称与自我称扬》一文中(P78-87)拈出自《诗经》以至《庄子》的多个先秦事例,证明“以他称写己称”乃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而断“不少学者因屈原《卜居》《渔父》及《文选》所载宋玉诸赋以第三人称口吻写而否定其似极有道理,却实思非缜密,经不起推敲”(P87)。“事实胜于雄辩”,此一佳例也。但解决屈宋作品真伪问题,又并非力之教授的终极目的,于是,他又拈出自前汉东方朔《答客难》至清季民初之章太炎《徐锡麟传》的三十多个例子,证明这一笔法之源远而流长。这一方面,是探求近代以前诗文(主要是“文”)写作之人称上的某种共性;另一方面,又为今后相关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又如在《关于(七月)之作者问题》一文中,作者亦以《大雅·生民》中的细节描写及曹丕《燕歌行》等作品的拟代例子,证金履祥、方玉润、崔述等学者以农事非周公所“躬亲”为由以否定其作《七月》为“远非圆照”。
  以前辈学人的功力,未必没有触及这些问题。但所谓“司空见惯每不怪”,甚多问题就在我们的熟视无睹中悄悄溜走。牛顿以前,无数人见到苹果掉向地面,而唯独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对普遍现象的抉剔爬梳往往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常被视作笨功夫。但如果不对普遍现象进行梳理,文史研究又往往会堕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窘境。由此得出的结论又焉能“不刊”?
  其二,辨众说。力之教授不仅在为考察特定问题而收集材料时,往往如任中敏先生“总是用‘涸泽而渔’的方式”“‘上穷碧落下黄泉’,不放过有关研究对象的蛛丝马迹”;其于前贤时彦之说亦然——穷远而究近。如《(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之真伪辨》即列詹镁、杨明照、周汝昌等大家之说,而一一辨之。这里我们还见到力之教授在学术研究中的公允持平。其批评对象外不避大家,内不讳尊亲(力之乃杨明照公再传弟子),一切以学理为依归。正如毛庆先生所说:力之之文“几乎篇篇文章都要与人辩论”,“与人商榷的态度,虽不敢说时时处处却可以肯定绝大多数时候是真切诚恳的,绝不搞人身攻击”(P4-5)。亚里士多德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力之先生有诸!
  力之教授之辨众说,从方法论层面言,正如陈恩维博士所说:“常常采用的是釜底抽薪的办法”——“一是追寻文献的来源;二是以古还古的考察方法”。如在《(文选·长门赋>为司马相如作无疑辨》一文中,其说:《长门赋》为司马相如作说,“晚明以前似无异议,异议盖起自清初之顾炎武”。接着举何焯、黄侃、骆鸿凯、程千帆、叶瑛、殷孟伦、赵振铎、张君炎诸家与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的否定或怀疑之说后说:“类似之说尚多,然综而言之,理由不外三点:一,南齐陆厥已说《长门》《上林》非一家之赋;二,《长门赋》(实为《长门赋序》)所云‘陈皇后复得亲幸’与实际不符,且相如先于汉武帝辞世而此开篇即说‘孝武皇帝’;三,不载本传。”然后,作者以古还古,以有坚实的文献支撑之理一一驳之,从而得出“《文选·长门赋》为司马相如所作之说,本无所疑”这一令人信服的结论(陈宏天等主编的《昭明文选译注》2007年版之《长门赋》[题解],即用其说)。
  而在本文的结尾,力之教授说:“亭林、季刚、闲堂诸名家,素以博学、识灼与谨严为学林所推崇,然其文尚难免微瑕;见窄识小如愚者,何足道哉!小文之不当处,祈海内外之方家不吝以斧之。”其辨众说之态度与为文之纯以学术为依归,于斯可以概见。
  其三,溯源头。《中古文献考说》部分,太半是建立在对文献出处的考察基础上的。如《(史记)引文札记与后世引文问题说略》《<史记><汉书><后汉书>札记》《<艺文类聚>的问题种种》等等,皆其显例。而其中对引文研究最值得学界重视。
  在研究中国古代的文史中,引文问题正如牛顿的苹果。在是书中,力之教授多次提及“前人引书不严”的问题。这一问题似乎早为学界所熟知,并非问题。然其实,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而且其向来得不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在当代,力之教授便是最着力于这一问题的学者之一。他指出:“学界对古人引文所存在之问题向似不够重视,而由于对古人引文之情形缺乏深入之研究,误解古人、以非为是之情况,便不时发生”;“前人引文有时较为随便,后人如每以‘严谨’视之,失便亦有时”。
  在《楚辞学三题》中,他总结道:“有以传当经者”,“有以后人之序当原作品者”,“有以首篇代其所在之全体者”。这些规律性的认识并非摆设,对解决实际问题常起着重要作用,如《(艺文类聚)的问题种种》第一节《以注充正文》即“有以传当经者”在《艺文类聚》中的体现。《关于(楚辞章句)“序文”的作者问题》《试论赋之范围与汉赋“序文”之作者问题》即对“有以后人之序当原作品者”的进一步补充,均其佳例。
  《<史记>引文札记与后世引文问题说略》,又就“以引者所引为引者语”的引文问题再三申说。“我们在引用文献时一定要核对原文”,这是笔者在多所学校,反复听到的。可以说,这是个学术规则,但我们常常仅止于核对原文,在引文时却未能注意该文来源。如此一来,将甲引乙之言,当成是甲之言,由此论证甲之思想,或剥夺乙的“著作权”的情况就时常出现了。古人编书亦常有又辗转摘句成篇者,而不明于此就会犯刘勰所云“刘向明不歌而颂”的错误。概言之,对引文问题,力之教授往往言人之所周知,而独得众人之所未能得。
  或许有人会说“探共性,辨众说,溯源头,这些方法是优秀的文史研究者皆需具备的”。的确,就方法论的层面言,力之先生继承了甚多前辈学者行之有效的治学路径。但“知易行难”,要始终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站在“以古还古”的立场上,在历史语境中考察问题谈何容易?一些不为人注意的问题往往会成为撬动学术杠杆,发千古之覆的关键。例如孙振田君提到的力之教授对《楚辞》成书体例问题在屈学研究上的贡献,体例问题往往是成书的关键,但前辈学者并未明确提出,力之教授第一个认定“(《楚辞》)囊括了中国文学史土第一位伟大作家屈原之所有作品,而他人之作之入录条件乃代屈原设言”(P138)。准此以考察具体的问题,便对《招魂》《远游》等篇的作者问题有定谳之功。
  所谓“以古还古”,即是既注重原典的研读,又注重相关背景之考察。研读原典,对文献的全面梳理,对同一条文献多角度进行解读,注重考察相关背景。窃以为对文献的全面梳理,靠的是功力;对同一条文献多角度的解读,靠的是理论思维。文献是证据,是基础;理论思维是方法,是动力。例如对《文心雕龙》不提陶渊明的问题,力之教授就是在细读原典的基础上,分析《文心雕龙》的所衡对象的入选标准,综合同一时期陶渊明的文学地位而得出该书不提陶乃因其已入刘宋,不在论述之域中。而长期以来,多少学者为陶渊明鸣不平,以为《文心雕龙》不收他是刘勰的“失明”;《诗品》置之“中品”是钟嵘“无识”。此若站在“以古还古”的基础上考察,又何至于此?
  力之教授的研究虽取径考证,却不拘泥于此。该书虽以“考说”名之,然并非枯燥琐碎,力之思维之特独,行文之出人意表,其妙处读者可自知。力之教授的研究实绩亦是仁山智水,远近高低各观其不同,而书中乾坤读者可自得之。
  
  责任编辑 黄万机
其他文献
摘要:贵州作家冉正万以诙谐、幽默的笔法勾勒着黔北地域的风土人情。他以一种热忱与坚持书写着故土,以具有浓烈乡土特色的黔北民间语言塑造了“冉姓坝”系列小说。在对乡土文学的传承与创新中,赋予了文本新的视角。通过独特的乡土叙事艺术来表达对农村、农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故乡与祖国的深沉热爱。  关键词:冉正万 叙事艺术 乡土情怀  中图分类号:1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3
期刊
摘要:人人共享文明成果,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追求。如何达到这一目的,是公众考古学(publicarchaeology)讨论的范畴。这是国内目前方兴未艾的一个考古学分支,各方都在积极讨论与尝试。2012年度,依托土司城堡海龙囤的发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公众考古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本文即以之为例,对公众考古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海龙囤 公众考古 实践  中国分类号:K874 文献标
期刊
摘要:近年来,有关中国近代佛教复兴问题的讨论成为热门话题,撰写的论文及论著亦日渐增多,但他们所认为的复兴一般是一系列的革新运动或居士佛学的复兴。笔者认为,只有出家人才是佛教的真正主人,佛教的兴衰应以僧人为主要评价标准。但近代以来,作为僧人载体的僧团混乱不举、僧人整体佛学修持低下,僧人和佛教甚至毫无任何社会地位可言,以至失却了整个社会的信仰。凡此种种都说明,佛教不但没有复兴,反而处于更加艰难的困境。
期刊
摘要:乌江流域地处西南边陲,境内少数民族众多,宋廷因地制宜,组建了多支少数民族军队。这些地方武力主要由御前屯驻大军和乡军组成,在南宋抗蒙(元)战争中贡献卓著,并与宋朝国祚相始终。此外,它在保卫边防、稳定当地秩序、开发边疆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南宋 乌江流域 少数民族 武力  中图分类号:K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3)04-50-54  南宋乌江流域
期刊
摘要:糠灯是满族先民所使用的照明用具。盛京皇宫的清宁宫内曾摆放着一盏糠灯,它是皇太极生前所使用过的。入关后,此灯也一直存放在盛京皇宫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每每东巡盛京,始终都把“恭瞻”遗物作为一项例行的制度。清代十分重视对幼帝的教育,除了学习汉文化、继承本族传统文化之外,更注重以物育子。从多位皇帝的诗篇中不难发现,糠灯是“溯述家风”的民族传统教育的一件经典实物。  关键词:糠灯 先祖遗物
期刊
摘要:道成之际,经世致用之风重新兴起,西北史地研究渐成“显学”。龚自珍、魏源关于西北史地的研究以及开发西北、经营西北的思想体现了他们的经世意识,也具有一些近代意识。二人西北研究的经世目的、政策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也由于经历与时代的不完全相同而在经营西北、抵制侵略的策略上有明显差异。他们关于西北的历史、地理、风俗、制度、人口、文化的基础性研究,不仅对于历史、今天的西部开发有重要价值,而且为后世树立了榜
期刊
摘要:赵翼的自寿诗不仅丰富内容,而且功能多样,它为我们展示出诗人生命之旅、人生理想的样态以及曲折的心路历程。这类诗歌具有真实性、议论性、历史性与学术性等特点。赵翼对自寿诗的功能开拓甚广,而其特征的形成是诗人多重身份、卓荦个性以及乾嘉年间特殊的学术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全面审视赵翼的自寿诗,对于了解、把握自寿诗以及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皆有助益,同时这对寻绎乾嘉考据之风、常州地域诗风乃至赵翼人生经历与其诗
期刊
内容提要:道德与法律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手段倍受汉代统治阶级重视。在汉代道德与法律两者之间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并存关系,其中在汉代道德观念中体现着深刻的法律思想,而在汉代法律思想和司法实践中同样体现着厚重的道德观念,而汉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也处在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汉代社会之中。而本文通过对汉代“劫质”案的考察就集中体现了笔者对汉代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的一种诠释。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笔者以“地理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观点,从历史的角度来解析地理环境对贵州人人格特质的影响。  关键词:历史 贵州人 人格特质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3)01-90-95  《地理环境影响着该地域民族的气质与个性的理论,在中国早就已流行,“地灵人杰”四字就有很深的意涵。二十世纪初叶,梁启超先生将这种史论以形象生动的例证来解释不同地域人类的性格特
期刊
内容提要:班纳迪克?安德森认为所谓庞大的很多國家,实际上只不过是通过想象构成的一个共同体,并不具有实质國家的意义;杜赞奇说,我们不要用现代的民族國家的概念来讨论历史问题,要把历史从民族國家里救出来;施坚雅而以城市为研究对象,改变了将中國作为整体来研究的方式,改变了政治行政区域为单位的研究;日本、韩國强调亚洲史、东亚史,弱化中國与中國史,认为中國不是一个“历史单位”;1996年以后“新清史”诞生,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