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新教材中的音乐欣赏曲,大都以管弦乐曲为主,独唱合唱曲为辅,这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他们对很多欣赏曲并不是很感兴趣,更别说去表现它的情感,延伸它的内涵。
作为对新教材充满热情的音乐教育者,怎样引导学生对欣赏曲的情感内涵和音乐表现形式上整体把握,去发现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难题。若想要让小学生竖起小耳朵,用愉悦的心情学会听音乐,一个优秀的老师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新课程下的音乐欣赏课,统筹安排欣赏曲的教学方法,做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笔者对低段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有以下看法:
一、动起来
音乐欣赏课不一定只坐在那儿听,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动起来。学科综合是一个让学生动起来很有效的办法,包括音乐与美术、音乐与文学语言、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综合。在实验过程中,综合应把握好以音乐为教学主线,用其它学科的内容来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把握好“度”,让它更有效地为音乐欣赏课服务。
1、动起他的笔
我在给学生欣赏过一段音乐后,会引导学生用相应的图示表现出来。有时书中图示或者是线条已经给出,只要大家选择;有时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创造性地画出适合音乐情感的线条、图像、色块等等。别人猛一看还以为是一节美术课呢,可是这种教学方式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的作用,比老师讲述给学生音乐的内涵以及情感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喜爱,也更能说明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乐曲的理解。
2、说出他的话
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在音乐中失去优美、生动的语言,就会使其变得枯燥、乏味,失艺术魅力。俗话说“言为心声,音为心语”,音乐要借助想象,正因为想象的存在,音乐才会变化无穷。教师在教学时要一往情深,交流的语言、神态要充满对音乐的浓厚情趣,同时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安排好语境,在把握好语感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兴趣引到音乐中来,使学生产生高昂和振奋的心理状态,情不自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做好师生互动,达到以语激情、以情感人、以情激思。
3、唱起他的歌
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含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它或是快乐的,或是优美的,或是慷慨激昂的……),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体验。
二、敲起来
每个学生都是创造的天才,把一木棒交给他,他绝对会给你即兴敲出不同的节奏、声响、音色。这是他的潜能、他的兴趣,他在探索、他要表现,他要自我肯定。新课标有个针对一二年级的创造标准: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1、敲出情境
在教授《鸭子拌嘴》时,学生听得比较模糊,在介绍完乐曲所用乐器后,我让每位学生手里都拿支笔在铅笔盒上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来敲击感受音乐表达的不同情境,想象鸭子走路、喝水、捉鱼、拌嘴时所发生的不同声响,用不同的节奏来表达不同的情节。再由小组合作商量表现群鸭戏水、说悄悄话、吵闹时的情景,并注意提示学生所采用的节奏与音乐表现的内容相吻合。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作了一回打击乐手;在玩的过程中,理解了音乐的内涵,同时又增强了他们的节奏感。何乐而不为呢?
2、敲出创造
在聆听《我是人民的小骑兵》时涉及到编创不同的节奏、参与表现乐曲的练习。一般的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八分音符唱半拍”。这些概念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枯燥。我从学生内心感觉出发,制造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从而将“拍子”的抽象概念进行化解。具体是:①、让学生们分辨出不同的节奏:舞蹈节奏、马蹄声、枪声;②、用碰铃、双响筒、小锣来敲击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③、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敲击方式把听到的声音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节奏感知的过渡;④、为巩固已学的概念,我把几段风格各异的儿歌让学生按一定节拍创编,然后敲击出来。当他们亲自感知到节拍的时值概念时,就可以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牢牢掌握,从而灵活运用、自由创造。
三、唱起来
有的欣赏课不一定是单纯的器乐欣赏、歌曲欣赏,它体现的是一种综合课型。例如:在教学管弦乐《青蛙音乐会》时,我以青蛙作为故事主人公,设计参加青蛙音乐会的情境,教师扮演一只青蛙,给大家唱一首《小青蛙找家》(播放《青蛙音乐会》片段欣赏),接着又有一个小朋友跳出来给大家跳了一个青蛙舞(播放《青蛙音乐会》片段),再出来一群“青蛙”拍着手儿表演唱歌跳舞诠释这首乐曲。根据音乐的三部曲,我又设计了举办音乐会的活动。“动——敲——唱”,让学生以多种方式感受、体验音乐中快乐的情绪。这绝对做到了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师生同乐。
一堂好的欣赏课有时并不要搞得很花哨,但是也不能一条死胡同走下去。怎样能让低段的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音乐的情绪、开拓他们的视野、了解和熟悉音乐语言、领会和感悟音乐作品的内容、达到精神愉悦的效果,是我们每位音乐老师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作者单位:214251 江苏省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
作为对新教材充满热情的音乐教育者,怎样引导学生对欣赏曲的情感内涵和音乐表现形式上整体把握,去发现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难题。若想要让小学生竖起小耳朵,用愉悦的心情学会听音乐,一个优秀的老师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新课程下的音乐欣赏课,统筹安排欣赏曲的教学方法,做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笔者对低段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有以下看法:
一、动起来
音乐欣赏课不一定只坐在那儿听,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动起来。学科综合是一个让学生动起来很有效的办法,包括音乐与美术、音乐与文学语言、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综合。在实验过程中,综合应把握好以音乐为教学主线,用其它学科的内容来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把握好“度”,让它更有效地为音乐欣赏课服务。
1、动起他的笔
我在给学生欣赏过一段音乐后,会引导学生用相应的图示表现出来。有时书中图示或者是线条已经给出,只要大家选择;有时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创造性地画出适合音乐情感的线条、图像、色块等等。别人猛一看还以为是一节美术课呢,可是这种教学方式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的作用,比老师讲述给学生音乐的内涵以及情感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喜爱,也更能说明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乐曲的理解。
2、说出他的话
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在音乐中失去优美、生动的语言,就会使其变得枯燥、乏味,失艺术魅力。俗话说“言为心声,音为心语”,音乐要借助想象,正因为想象的存在,音乐才会变化无穷。教师在教学时要一往情深,交流的语言、神态要充满对音乐的浓厚情趣,同时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安排好语境,在把握好语感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兴趣引到音乐中来,使学生产生高昂和振奋的心理状态,情不自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做好师生互动,达到以语激情、以情感人、以情激思。
3、唱起他的歌
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含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它或是快乐的,或是优美的,或是慷慨激昂的……),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体验。
二、敲起来
每个学生都是创造的天才,把一木棒交给他,他绝对会给你即兴敲出不同的节奏、声响、音色。这是他的潜能、他的兴趣,他在探索、他要表现,他要自我肯定。新课标有个针对一二年级的创造标准: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1、敲出情境
在教授《鸭子拌嘴》时,学生听得比较模糊,在介绍完乐曲所用乐器后,我让每位学生手里都拿支笔在铅笔盒上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来敲击感受音乐表达的不同情境,想象鸭子走路、喝水、捉鱼、拌嘴时所发生的不同声响,用不同的节奏来表达不同的情节。再由小组合作商量表现群鸭戏水、说悄悄话、吵闹时的情景,并注意提示学生所采用的节奏与音乐表现的内容相吻合。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作了一回打击乐手;在玩的过程中,理解了音乐的内涵,同时又增强了他们的节奏感。何乐而不为呢?
2、敲出创造
在聆听《我是人民的小骑兵》时涉及到编创不同的节奏、参与表现乐曲的练习。一般的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八分音符唱半拍”。这些概念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枯燥。我从学生内心感觉出发,制造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从而将“拍子”的抽象概念进行化解。具体是:①、让学生们分辨出不同的节奏:舞蹈节奏、马蹄声、枪声;②、用碰铃、双响筒、小锣来敲击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③、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敲击方式把听到的声音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节奏感知的过渡;④、为巩固已学的概念,我把几段风格各异的儿歌让学生按一定节拍创编,然后敲击出来。当他们亲自感知到节拍的时值概念时,就可以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牢牢掌握,从而灵活运用、自由创造。
三、唱起来
有的欣赏课不一定是单纯的器乐欣赏、歌曲欣赏,它体现的是一种综合课型。例如:在教学管弦乐《青蛙音乐会》时,我以青蛙作为故事主人公,设计参加青蛙音乐会的情境,教师扮演一只青蛙,给大家唱一首《小青蛙找家》(播放《青蛙音乐会》片段欣赏),接着又有一个小朋友跳出来给大家跳了一个青蛙舞(播放《青蛙音乐会》片段),再出来一群“青蛙”拍着手儿表演唱歌跳舞诠释这首乐曲。根据音乐的三部曲,我又设计了举办音乐会的活动。“动——敲——唱”,让学生以多种方式感受、体验音乐中快乐的情绪。这绝对做到了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师生同乐。
一堂好的欣赏课有时并不要搞得很花哨,但是也不能一条死胡同走下去。怎样能让低段的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音乐的情绪、开拓他们的视野、了解和熟悉音乐语言、领会和感悟音乐作品的内容、达到精神愉悦的效果,是我们每位音乐老师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作者单位:214251 江苏省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