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反思是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有效途径,是追求自身完美的思维活动,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最终思维结果有意识地进行深入、细致、批判性地回顾、分析和检查,对自己所关注的问题主动地进行探究。反思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改善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反思是学生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反思是当前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学生成长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总结出了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七种教学策略:通过“问题教学”、“过程教学”、“变式教学”、运用思维导图、归因评价表、反思日志和指导学生书写小论文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指出了教师在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中的作用:教师要成为反思型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养成反思习惯,注意利用“零作业批改法”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关键词:新课程;反思能力;教学策略
科技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数学思维是创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而人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一定量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变—形成能力。能力的形成与知识技能教学的科学性有很大的关系。自古就有“教学有方,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之说,学校有限的时间不可能教给学生今后创造性工作必备的一切知识,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正如曾提出“全人教育”思想的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坏的教师只教给学生知识,好的教师是教给学生能力。”
一切能力的形成中,教师只是外力、外因,必须通过学生内因发生作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要以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为前提和归宿。这个过程的核心就是学生的反思。人贵总结,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认识世界的水平。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的有效学习不能像计算机那样复制和粘贴,而应是不断反思、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这样建立的认知结构才是富有情感体验、实践经验、生命活力和创造力的。
人的学习、教师的教不同于动物的训练。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对自己的认知过程是能动的、随时可以自我调节控制的。人对自我认知过程的自我监控能力是其认知水平的核心,而自我监控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反思,反思是对认知过程的再认知,它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一个人未来社会实践的水平,影响人的一生对社会的贡献。教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章建跃先生曾指出目前数学教学中缺乏对学习解题过程的反思及指导,是造成教学质量低下、思维发展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将严重阻碍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
反思本质上是对认知过程的再认知。反思是作为元认知核心要素的元认知监控的基本表现形式。事实上,反思能力是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过去较长一段时间的教育師生交流方式单一,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强调显性知识的教学,缺乏对隐性知识的反思,培养的人才一定程度上缺失理性思考,工作中易走极端,教训是深刻的。范良火先生也指出“自身的经验和反思”以及他们“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是教师“教学的课程知识”的最重要的来源。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我校部分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要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对他们今后的教学工作、学习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高职高专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教学现状,制定并在实验班教学中实施了下列教学策略。转变教育观念,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反思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一个习惯的养成。用反思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用良好习惯推动反思意识的不断强化,从而促进良好素养的形成是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追寻的目标。榜样的潜移默化。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培养学生习惯上要有方法,榜样示范就是很好的措施。对优等生取得好的成绩人人都羡慕,但在羡慕的同时,作为他们的同伴该反思些什么呢?教师可以让优等生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更应在细小之处让一般学生与优等生进行比较,反思自己的不足。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养成反思习惯。
1.认识反思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经过了十年的沉思,他说:“学习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伟大的思想家黑格尔在著书立说之前曾缄默了六年,不露锋芒;牛顿从苹果落地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有人问他有什么诀窍,牛顿说:“我并没有什么诀窍,只是对一件事情作长时间的思索罢了”;高斯被称为“数学王子”,而他谦虚地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续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们会做出同样的发现”。无数实事说明,反思是发明发现的途径。不光科学家需要深入反思,我们离开反思是也学不好,机械一记忆、生搬硬套只能取得平平常常的成绩,根源就在于缺少反思,造成分析问题时只考虑其一不考虑其二,只看到表面现象不去思考问题的本质,遇到难题不能转变思维途径,出现错误时不能想出避免再错的方法。
2.激发学生的灵感
人们在走投无路时,往往由于偶然机遇,受到启发突然闪现一个念头,想出一个办法,这种办法是那么的得心应手,好像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就是灵感。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为测一个金冠的体积,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有一次他进入澡盆洗澡时盆里的水就溢出来,他突然醒悟道:“溢出的水的体积不就是自己身体的体积吗?”由此,他发现了浮力定律。俄国的果戈里想写一部作品,描写沙皇统治下官僚的黑暗腐败,苦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故事去把材料串联起来,迟迟不能动笔,一天普希金说他曾到奥伦堡去搜集材料,人家把他当成了“私访”的“钦差大臣”,听了这则故事,果戈里突然找到了一个“突破点”,以不足两个月的时间,一挥而就写成了传世之作《钦差大臣》。在平时的学习中也需要有一点点灵感,灵感并不是可望不可及,它是长期反思的结果,即“长期积累,偶然得之”,谁反思的越多,谁的灵感就越灵,灵感与懒汉无缘。 3.激励学生的志向
反思需要学生自己诚心诚意地去思考,不是靠外界压迫能做到的。只有蓬勃向上的生命才有真正的反思,萎靡不振的生命谈不上反思,教师能做的是“激将”。
可利用尼采哲学思想的某些方面鼓励人奋进。一切能发挥个人内在生命力、本能、创造性、能动性的东西就是善,一切卑劣的、柔软的、循规蹈矩、没有创新的东西就是恶。强大就是至上的美德,柔软是最大的缺陷。有的学生一遇到化学计算题,不管是难还是容易,立即放弃,这是缺乏斗志的体现,以前主张“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学生与什么斗呢?与遗忘斗、与困难斗、与自己的不良学习习惯斗,克服等要靠的依赖思想、怕苦怕累的退缩思想、因循守旧的传统思想、不思变革的保守思想、被动学习的奴性思想,克服惰气、小气、暮气、娇气。
4.養成反思的习惯
在学生学会反思的时候,教师应当及时将反思培养成学生的一种习惯,让学生习惯反思,强化反思内容,从而养成良好的素养。将反思养成习惯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教师在培养学生反思习惯的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让他们潜移默化的养成学生反思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5.教师反思
教师在引导学生反思提高素养的同时,也要不断反思自己,提升自身素养。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老师与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课下要对自己在引导学生反思的过程进行反思,反思自身的短板,同样,也可以跟其他老师进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正确的反思会带来正确的答案,会让我们在学习上少走很多弯路,只有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才能做到不断提升自我素养,提高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在现实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深化反思、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学生反思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了解自我、不断提升自我、不断调整自我的一个过程,是数学学习素养不断养成的一个过程,所以培养数学反思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在现代教学中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题[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出版.
[2]刘旭.听课、说课、上课[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
[3]李志宏,王晓文.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M].北京:新华出版社.
作者简介
冯范(1990—),男,河南南阳人,南阳理工学院,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7年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7-JSJYYB-194)。
关键词:新课程;反思能力;教学策略
科技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数学思维是创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而人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一定量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变—形成能力。能力的形成与知识技能教学的科学性有很大的关系。自古就有“教学有方,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之说,学校有限的时间不可能教给学生今后创造性工作必备的一切知识,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正如曾提出“全人教育”思想的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坏的教师只教给学生知识,好的教师是教给学生能力。”
一切能力的形成中,教师只是外力、外因,必须通过学生内因发生作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要以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为前提和归宿。这个过程的核心就是学生的反思。人贵总结,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认识世界的水平。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的有效学习不能像计算机那样复制和粘贴,而应是不断反思、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这样建立的认知结构才是富有情感体验、实践经验、生命活力和创造力的。
人的学习、教师的教不同于动物的训练。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对自己的认知过程是能动的、随时可以自我调节控制的。人对自我认知过程的自我监控能力是其认知水平的核心,而自我监控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反思,反思是对认知过程的再认知,它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一个人未来社会实践的水平,影响人的一生对社会的贡献。教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章建跃先生曾指出目前数学教学中缺乏对学习解题过程的反思及指导,是造成教学质量低下、思维发展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将严重阻碍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
反思本质上是对认知过程的再认知。反思是作为元认知核心要素的元认知监控的基本表现形式。事实上,反思能力是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过去较长一段时间的教育師生交流方式单一,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强调显性知识的教学,缺乏对隐性知识的反思,培养的人才一定程度上缺失理性思考,工作中易走极端,教训是深刻的。范良火先生也指出“自身的经验和反思”以及他们“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是教师“教学的课程知识”的最重要的来源。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我校部分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要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对他们今后的教学工作、学习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高职高专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教学现状,制定并在实验班教学中实施了下列教学策略。转变教育观念,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反思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一个习惯的养成。用反思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用良好习惯推动反思意识的不断强化,从而促进良好素养的形成是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追寻的目标。榜样的潜移默化。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培养学生习惯上要有方法,榜样示范就是很好的措施。对优等生取得好的成绩人人都羡慕,但在羡慕的同时,作为他们的同伴该反思些什么呢?教师可以让优等生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更应在细小之处让一般学生与优等生进行比较,反思自己的不足。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养成反思习惯。
1.认识反思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经过了十年的沉思,他说:“学习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伟大的思想家黑格尔在著书立说之前曾缄默了六年,不露锋芒;牛顿从苹果落地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有人问他有什么诀窍,牛顿说:“我并没有什么诀窍,只是对一件事情作长时间的思索罢了”;高斯被称为“数学王子”,而他谦虚地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续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们会做出同样的发现”。无数实事说明,反思是发明发现的途径。不光科学家需要深入反思,我们离开反思是也学不好,机械一记忆、生搬硬套只能取得平平常常的成绩,根源就在于缺少反思,造成分析问题时只考虑其一不考虑其二,只看到表面现象不去思考问题的本质,遇到难题不能转变思维途径,出现错误时不能想出避免再错的方法。
2.激发学生的灵感
人们在走投无路时,往往由于偶然机遇,受到启发突然闪现一个念头,想出一个办法,这种办法是那么的得心应手,好像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就是灵感。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为测一个金冠的体积,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有一次他进入澡盆洗澡时盆里的水就溢出来,他突然醒悟道:“溢出的水的体积不就是自己身体的体积吗?”由此,他发现了浮力定律。俄国的果戈里想写一部作品,描写沙皇统治下官僚的黑暗腐败,苦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故事去把材料串联起来,迟迟不能动笔,一天普希金说他曾到奥伦堡去搜集材料,人家把他当成了“私访”的“钦差大臣”,听了这则故事,果戈里突然找到了一个“突破点”,以不足两个月的时间,一挥而就写成了传世之作《钦差大臣》。在平时的学习中也需要有一点点灵感,灵感并不是可望不可及,它是长期反思的结果,即“长期积累,偶然得之”,谁反思的越多,谁的灵感就越灵,灵感与懒汉无缘。 3.激励学生的志向
反思需要学生自己诚心诚意地去思考,不是靠外界压迫能做到的。只有蓬勃向上的生命才有真正的反思,萎靡不振的生命谈不上反思,教师能做的是“激将”。
可利用尼采哲学思想的某些方面鼓励人奋进。一切能发挥个人内在生命力、本能、创造性、能动性的东西就是善,一切卑劣的、柔软的、循规蹈矩、没有创新的东西就是恶。强大就是至上的美德,柔软是最大的缺陷。有的学生一遇到化学计算题,不管是难还是容易,立即放弃,这是缺乏斗志的体现,以前主张“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学生与什么斗呢?与遗忘斗、与困难斗、与自己的不良学习习惯斗,克服等要靠的依赖思想、怕苦怕累的退缩思想、因循守旧的传统思想、不思变革的保守思想、被动学习的奴性思想,克服惰气、小气、暮气、娇气。
4.養成反思的习惯
在学生学会反思的时候,教师应当及时将反思培养成学生的一种习惯,让学生习惯反思,强化反思内容,从而养成良好的素养。将反思养成习惯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教师在培养学生反思习惯的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让他们潜移默化的养成学生反思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5.教师反思
教师在引导学生反思提高素养的同时,也要不断反思自己,提升自身素养。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老师与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课下要对自己在引导学生反思的过程进行反思,反思自身的短板,同样,也可以跟其他老师进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正确的反思会带来正确的答案,会让我们在学习上少走很多弯路,只有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才能做到不断提升自我素养,提高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在现实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深化反思、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学生反思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了解自我、不断提升自我、不断调整自我的一个过程,是数学学习素养不断养成的一个过程,所以培养数学反思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在现代教学中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题[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出版.
[2]刘旭.听课、说课、上课[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
[3]李志宏,王晓文.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M].北京:新华出版社.
作者简介
冯范(1990—),男,河南南阳人,南阳理工学院,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7年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7-JSJYYB-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