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有效的课堂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应是创立与开发的过程。同时是教师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动态的教学因素,并随之进行重组与调控,促进教学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当然,有效的生成必须以充分的预设作为铺垫,否则生成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课堂不能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而应是高水平“预设”与即时“生成”的和谐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只有两者并重,和谐统一,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
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在课堂教学中常会生成一些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其中既有教师预设的成果,也有在课堂教学中意料之外的“生成”,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这种意料之外的“生成”要比预定的、计划的生成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关注课堂生成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主体意识应得到充分地体现。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要求教师善于抓住有价值的生成,并顺着学生的思维,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实现课堂生成的价值提升。
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复习课时,设计这样一道题:“某绿化队去年植杨树、柳树、松树共2400棵,杨树占植树总数的45%,柳树占植树总数的40%,松树占植树总数的15%,杨树比松树多百分之几?”按常规解题思路,教学预设为:先求杨树和松树各几棵?杨树:2400×45%=1080(棵)松树:2400×15%=360(棵)再求相差数1080-360=720(棵),最后求出杨树比松树多百分之几?720÷360=200%,课堂施教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这样列式解答:45%-15%=30%。这是意料之中的生成。教师请一位这样做的同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解释说:杨树占植树总数的45%减去松树占植树总数的15%就求得相差的百分数。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幡然醒悟:“45%-15%不对,这时相差的百分数的单位‘1’是植树总数,而问题的单位‘1’却是松树呀。”他在叙述自己的想法时反思了自己的解答方法,发现了错误,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单位“1”的意义,促进了知识的构建。教师抓住时机发问:“是不是就不能用45%-15%列式求解呢?”继而组织学生分小组沿着这条思路继续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得出打破“常规思路”的解答方法:(45%-15%)÷15%或45%÷15%-1等有创意的解法。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以预设为基础,发挥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让学生在陈述自我解答方法的过程中“顿悟”,发现错误,促进了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在小组活动中,巧妙地将这一“错误”转化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引领学生去思考、探究、亲身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灵动的生成即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延伸、超越,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没有精彩的生成,课堂上也就少了亮点和令人怦然心动之处,因此,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发展与升华。
二、巧用错误资源,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
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应将及时捕捉这些“弹性灵活的成分、始料未及的信息”等生成性资源,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之中,从而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
如,在“化简比”练习中,一位学生在化简■∶■时,直接写出答案:■∶■=7∶15。讲评时,老师请这位学生将解题过程写到黑板上。才一写完,就引起全班学生的非议。教师亲切地对这位学生说:“你能说说这样做是怎样想的吗?”学生阐述:“我发现前项和后项的分子相同,所以比就是前项和后项分母这两个数的比。”师:“你的想法很独特,善于观察,爱动脑筋。请大家认真想一想,化简后的比与前后项的分母到底有没有联系?有怎样的关系?”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纷纷举手。生1:“我们发现■∶■应将前后项的分母调换位置写成15∶7,就是■∶■的最简整数比了。”生2:“对,我还可举出几个例子,如■∶■=4∶5,■∶■=13∶9。”生3:“我发现凡是分子相同的两个比,它们的最简比就是分母调换位置的那个比。”教师称赞:“真是太妙了。同学们发现了同分子分数化简的简便方法,真了不起。”
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虽然打乱了教师的预设,也似乎扰乱了教学程序,但教师没有把预设外的资源武断搁置,而是及时调整思维角度,将“错误”当做生成性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通过学生自我阐述,小组讨论探究,让学生从“学数学”变成“做数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变“节外生枝”为“锦上添花”。
三、发挥教学机智,促进精彩生成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教学最大的技巧是教师要善于因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生成动态可变、丰富多彩的,它需要“以学生为本”的预设,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去调节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的和谐统一。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难免会出现错误、疑问和其他特殊情况,教师应善于发现课堂教学“意外”隐含的教育价值,将这些“意外”作为生成性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引领学生从中悟出真知。
如,在“比的意义”教学中,当学生归纳出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时,一位学生提问:“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决赛,西班牙与荷兰比赛的结果是‘1∶0’这是不是比?”这是教师教学预设之外的问题,是学生对“比的意义”还不理解的表现。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请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中形成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一场足球比赛结果“1∶0”是比,一种认为足球比赛结果“1∶0”不是比。教师因势利导,把认为“1∶0”是比的规定为正方,认为不是比的规定为反方,进行辩论。正方:我们认为“1∶0”符合比的读写法,所以它是比。反方:怎么可能呢?若是比,那比的意义是什么呢?正方: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反方:一场足球比赛“1∶0”这两个数是不是相除关系。正方:不是相除关系。反方:那是两个队的比分,是两个队的进球数。正方:(点点头)对。反方:再说假如两个数相除关系,除数不能为0,也就是比的后项不能为0,所以,一场足球比赛“1∶0”不是比。正方心服口服。新知在课堂意外生成的辨析之中得以深化。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并没有回避学生的问题,也未固守原先的教学设计,而是根据课堂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适时调控教学,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促进了知识的生成,既“红了樱花”又“绿了芭蕉”。
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有时会让你啼笑皆非,有时会让你措手不及,有时又会让你受益匪浅。因为我们不知道学生什么时候会迸发出什么样的奇思妙想。教师既要对课堂做好充分的预调,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又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应对课堂上未曾预设的生成,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自己在课堂上方寸大乱。生成,离不开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促成生成。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当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时,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充满灵动的激情。
作者单位
文山州实验小学、文山师院
◇责任编辑:曹 文◇
一、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
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在课堂教学中常会生成一些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其中既有教师预设的成果,也有在课堂教学中意料之外的“生成”,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这种意料之外的“生成”要比预定的、计划的生成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关注课堂生成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主体意识应得到充分地体现。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要求教师善于抓住有价值的生成,并顺着学生的思维,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实现课堂生成的价值提升。
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复习课时,设计这样一道题:“某绿化队去年植杨树、柳树、松树共2400棵,杨树占植树总数的45%,柳树占植树总数的40%,松树占植树总数的15%,杨树比松树多百分之几?”按常规解题思路,教学预设为:先求杨树和松树各几棵?杨树:2400×45%=1080(棵)松树:2400×15%=360(棵)再求相差数1080-360=720(棵),最后求出杨树比松树多百分之几?720÷360=200%,课堂施教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这样列式解答:45%-15%=30%。这是意料之中的生成。教师请一位这样做的同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解释说:杨树占植树总数的45%减去松树占植树总数的15%就求得相差的百分数。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幡然醒悟:“45%-15%不对,这时相差的百分数的单位‘1’是植树总数,而问题的单位‘1’却是松树呀。”他在叙述自己的想法时反思了自己的解答方法,发现了错误,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单位“1”的意义,促进了知识的构建。教师抓住时机发问:“是不是就不能用45%-15%列式求解呢?”继而组织学生分小组沿着这条思路继续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得出打破“常规思路”的解答方法:(45%-15%)÷15%或45%÷15%-1等有创意的解法。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以预设为基础,发挥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让学生在陈述自我解答方法的过程中“顿悟”,发现错误,促进了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在小组活动中,巧妙地将这一“错误”转化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引领学生去思考、探究、亲身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灵动的生成即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延伸、超越,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没有精彩的生成,课堂上也就少了亮点和令人怦然心动之处,因此,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发展与升华。
二、巧用错误资源,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
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应将及时捕捉这些“弹性灵活的成分、始料未及的信息”等生成性资源,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之中,从而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
如,在“化简比”练习中,一位学生在化简■∶■时,直接写出答案:■∶■=7∶15。讲评时,老师请这位学生将解题过程写到黑板上。才一写完,就引起全班学生的非议。教师亲切地对这位学生说:“你能说说这样做是怎样想的吗?”学生阐述:“我发现前项和后项的分子相同,所以比就是前项和后项分母这两个数的比。”师:“你的想法很独特,善于观察,爱动脑筋。请大家认真想一想,化简后的比与前后项的分母到底有没有联系?有怎样的关系?”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纷纷举手。生1:“我们发现■∶■应将前后项的分母调换位置写成15∶7,就是■∶■的最简整数比了。”生2:“对,我还可举出几个例子,如■∶■=4∶5,■∶■=13∶9。”生3:“我发现凡是分子相同的两个比,它们的最简比就是分母调换位置的那个比。”教师称赞:“真是太妙了。同学们发现了同分子分数化简的简便方法,真了不起。”
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虽然打乱了教师的预设,也似乎扰乱了教学程序,但教师没有把预设外的资源武断搁置,而是及时调整思维角度,将“错误”当做生成性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通过学生自我阐述,小组讨论探究,让学生从“学数学”变成“做数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变“节外生枝”为“锦上添花”。
三、发挥教学机智,促进精彩生成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教学最大的技巧是教师要善于因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生成动态可变、丰富多彩的,它需要“以学生为本”的预设,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去调节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的和谐统一。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难免会出现错误、疑问和其他特殊情况,教师应善于发现课堂教学“意外”隐含的教育价值,将这些“意外”作为生成性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引领学生从中悟出真知。
如,在“比的意义”教学中,当学生归纳出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时,一位学生提问:“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决赛,西班牙与荷兰比赛的结果是‘1∶0’这是不是比?”这是教师教学预设之外的问题,是学生对“比的意义”还不理解的表现。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请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中形成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一场足球比赛结果“1∶0”是比,一种认为足球比赛结果“1∶0”不是比。教师因势利导,把认为“1∶0”是比的规定为正方,认为不是比的规定为反方,进行辩论。正方:我们认为“1∶0”符合比的读写法,所以它是比。反方:怎么可能呢?若是比,那比的意义是什么呢?正方: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反方:一场足球比赛“1∶0”这两个数是不是相除关系。正方:不是相除关系。反方:那是两个队的比分,是两个队的进球数。正方:(点点头)对。反方:再说假如两个数相除关系,除数不能为0,也就是比的后项不能为0,所以,一场足球比赛“1∶0”不是比。正方心服口服。新知在课堂意外生成的辨析之中得以深化。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并没有回避学生的问题,也未固守原先的教学设计,而是根据课堂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适时调控教学,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促进了知识的生成,既“红了樱花”又“绿了芭蕉”。
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有时会让你啼笑皆非,有时会让你措手不及,有时又会让你受益匪浅。因为我们不知道学生什么时候会迸发出什么样的奇思妙想。教师既要对课堂做好充分的预调,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又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应对课堂上未曾预设的生成,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自己在课堂上方寸大乱。生成,离不开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促成生成。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当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时,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充满灵动的激情。
作者单位
文山州实验小学、文山师院
◇责任编辑:曹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