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建筑设计中的适宜技术运用研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bo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球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技术也悄然进入各行各业,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建筑设计师对这种技术也倍受青睐,如何能在建筑行业发挥它的最大价值,还需要建筑师设计师的不懈努力,从适宜技术开始,逐渐探索出数字化技术与建筑设计之间的结合点,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新型道路。本文就从实际出发,分析数字化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研究怎样在建筑设计中有效运用数字化适宜技术,发挥双方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数字化;建筑设计;适宜技术
  引言:
  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地高速发展,加快了我们迈向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步伐,促进了各行各业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运用到设计初期的灵感构思,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施工管理等各个方面,对建筑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研究这些深层次的内涵之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数字化”技术以及“适宜技术”的概念。
  1、数字化技术和适宜技术的概念
  (一)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主要是进行数据的搜集、处理和输出,但这一切都必须依靠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来完成。计算机将搜集到的大数据进行处理,转化成计算机语言和信号,再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传输,这些技术的相互融合和创新,丰富了信息流通的载体和媒介,提高了信息的处理和交换效率,也拉近了各行业之间的交流和信息置换,实现多赢的局面[1]。
  (二)适宜技术
  数字化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建筑体本身,相较于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它能给建筑师提供一些新的设计思路,从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再到建筑物的视觉效果等方面都能达到惊奇的效果。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材料使用不当,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而影响建筑的整体效果,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在设计之初没有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和施工技术。在这样不断的探索与磨合中逐渐形成了适宜技术理论,旨在运用最合理的材料和技术,使双方的价值达都达到最大化。
  2、数字化建筑中适宜技术的设计方法
  (一)让设计适应环境和技术
  建筑设计师在设计之初,熟悉建筑物所处的地形环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当地环境和施工技术的了解,才能根据当地环境特点和施工技术做出最合适的设计方案,而不是把自己擅长的或者喜欢的风格放在第一位,这样就违背了建筑设计适宜技术理论。这种方法需要在标准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创新,把设计理念与当地环境充分融合,利用差异化进行创新,形成独有的特色,而不是消除差异化。我国建筑大师刘家琨在进行“鹿野苑石刻博物馆”设计时,因为当地施工人员工艺技术的限制无法理解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达到整体现浇混凝土承重墙的施工技术,他经过研究创新,最终发明了非承重的清水混凝土墙与页岩砖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同样的效果,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让设计适应当地环境和技术的案例。
  (二)先设计后建造的思维模式
  建筑设计中的适宜技术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就有一个明确的出发点,充分考虑到建造过程中的技术要素,施工技术有保障才能实现项目的发展。比如,日本的建筑师坂茂用纸板这种材质实现轻质结构的建筑设计;瑞士的建筑师卒姆托注重建筑材料和细节构造来变现建筑特点。这些例子都表明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定好出发点,考虑技术的可行性,保证设计的完成度[2]。
  (三)时刻关注新技术的发展,提高创新意识
  可以看出,在当下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的很多技术并不是最新的技术,成熟的施工技术需要经过反复的实验才能运用到实际施工中,导致建筑行业技术的滞后性,很多新技术在个其他行业能够很快的运用,但在建筑行业却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所以,建筑设计师要对新型技术的发展有敏锐的洞察力,不仅要对建筑行业的技术发展,还有进行不同行业的跨界交流,多思考怎样能将新技术运用到建筑行业,创新出新的施工技术,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数字化建筑设计中适宜技术的具体运用
  (一)将适宜技术融入到建筑设计构思开始阶段
  适宜技术必须在建筑设计最开始的构思阶段就开始融入,从整体的设计框架,材料选择,细节构造还有最重要的施工技术,这些都会影响最终建筑的完成情况,每一项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考虑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也不能因为这些因素而限制了设计思路和想象力,一切从实际出发,了解当地环境,施工技术,业主诉求,当着一切组合起来的时候往往会激发出设计师的灵感,创造出新的技术[3]。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导致现实技术达不到设计要求,这个时候一方面需要设计师和施工人员进行现场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也是提醒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不能做绝对的设计,要留有一定的空间来应对现场的突发状况,最终保证功能性,观赏性和技术性统一的效果。
  (二)不断挖掘数字化建筑设计的潜能
  目前在建筑行业已经运用了诸多数字化技术,比如人工智能装配,3D打印技术,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这些技术受到很多设计师的青睐,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这些新技术的运用仍处于传统技术到新技术的过渡时期,在运用的过程中,设计师要充分发挥它们已有的特性,同时也要发挥想象力,结合设计思路,挖掘出这些材料和技術的新特性。建筑材料不仅仅是没有生命力的物体,设计师要结合现实条件把材料变得具有生命力和延展性[4]。这些都需要建筑设计具有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增强对建筑物本身和数字化技术的理解,挖掘出双方的变化强能,做出更具有创意又具有实用效果的建筑作品。
  (三)增强跨界技术交流的可能性
  很多新技术的出新并不仅仅适用于某一个行业,而是需要不同行业专家的积极探索和创新,把新技术巧妙地为自己所用,在研究初期可能会花费一定的成本,但是当新技术真正地运用到自己行业的时候便会发挥出巨大的价值,创造出更大的效益。建筑设计师也要多进行跨行业的交流,提高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和创新意识,发挥出新技术的自大价值。
  4、结束语
  数字化技术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深入到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它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从思想理念到技术操作都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衍生出很多新型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师要充分理解适宜技术理论,运用到实际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中,使看似没有生命的建筑物变得更加合理化和人性化。
  参考文献:
  [1]何伟,刘海香.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7,43(16):30-31.
  [2]孙澄.数字化建筑设计与建造[J].城市建筑,2017,(04):3.
  [3]陈国珍.关于数字化建筑设计中适宜技术运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19):102-103.
  [4]王瑞.数字化建筑设计中的适宜技术运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要:有人说过一个优秀的设计人员首先应该是一名合格的施工人员。也有人说过设计,施工都是创造性的工作,是行业的左手和右手,既是相生共荣,又需要竭力互补,这足以说明设计和施工作为建筑领域两大模块间的重要性。下面简要分析影响设计和施工在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原因;  关键词:设计和施工;建设工程,关系;重要性  设计与施工脱节,施工图纸不能指导现场施工。设计人员未能充分踏勘现场,了解现场具体环境。对地下管
PPP模式因为具有消化政府存量债务、分散风险、优化社会效益等多种优势而被广泛采用,但因其同时也具有法律保障体系尚不健全、项目决策及审批流程较长等风险而为各方所顾虑.
文章首次全面地对辽代的律令进行了钩稽考索,列出现存辽令44通,并就令的产生、执行以及和唐律的关系、价值等展开了分析,认为辽代的令与唐律没有根本关系,尤其是针对辽代实际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的不断发展,也促使会计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均会影响到企业最终的决策,也会对企业品牌塑造以及队伍形象树立产生重要影响.内部控
《龙门心法》秉承三教合一思想的发展理路.本文首先梳理和提炼《龙门心法》全篇重要的佛学思想,再通过引用佛教经典或者通过佛学义理的阐释,对之进行溯源性探微和比较性论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相应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于一些企业的经营者而言,近几年就尤为的重视管理方面有关的工作.因为做好管理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不仅仅是中国在世界上的一次扬名立万,它的背后更蕴藏着700亿美元的巨大商机。众多商家莫不觊觎这块商机大饼,台商更是积极抢占商机,并已锁定了他
摘要:21世纪以来,节能环保成为了全人类所共同关心的话题,生态建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所提出的。为了实现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需要设计师对生态建筑的设计手法有所了解,并能因地制宜的利用好生态建筑的设计技术。本文以文献综述的方式,对生态建筑典型的设计手法进行了归纳,并对各种设计手法的使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予设计师有益的启示,为生态建筑的推广做出贡献。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手法;自然通风;保温节能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科学界和政府实际工作部门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就是“模式”或“某某地方发展模式”,“模式”正像如今的“现代性”、“后现代”一样成为报刊、杂志
摘要:在医疗政策不断改革条件下,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医疗服务行业也推出来新的发展政策。医院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是医院运营和发展过程中重要内容,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会计核算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医疗机构的发展需求,医院想要在这种形势下稳定发展,就需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变革和创新,完善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才可以为医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