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环境下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

来源 :学苑创造·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672369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提出在“互联网 ”环境下,如何改革高校学生就业教育和就业管理方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已成为各高校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 就业教育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c-0181-02
  “互联网 ”成为社会发展趋势,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入影响甚至改变生活。在互联网大环境背景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变化、课堂内容、课程和专业设置、学生管理、心理辅导、就业工作等方面,都必须应势变化。综观当前高校学生的就业和企业招聘情况,一边是学生就业满意度逐年下降、就业率不理想、未就业学生占比逐年提高、初次失业时间提前等,另一边却是企业招工难、岗位缺口大、员工能力和素质不达标等,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严重失衡,造成教育资源浪费,一定程度上给国家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一、当前高校学生就业教育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要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人才质量受到社会和企业肯定的目标,就必须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改革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但是,当前很多高校未认清当前形势变化,不可避免在学生的就业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两方面存在弊端,严重制约了教学效果和学生成才发展。
  (一)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不合理,就业心理教育欠缺。在很多高校中,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为公共必修课,1-2个学分,约40个课时,集中安排在二、三年级,专科类和本科类院校大多都在最后一个学年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就业指导课程大类。尽管各大院校在课程具体的安排上有差别,但从课程内容上不难发现,就业指导课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课时占比极低。也就是说,对于学生而言,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书面就业”,类似教条式、统一模式的教学,大多是就业通识学习。而真正就业,更多应着眼于学生特质,重在实践,要求学生在分析自我的基础上,走出校园、体会岗位能力要求,在实践中调整自我发展规划。单纯的课堂教学既不接地气,也不能真正使学生受益,自然教学效果不佳。从课程内容方面,就业政策、就业形势、职业发展趋势、就业方式、岗位能力需求等知识点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更新变化,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能抓住最新讯息,选择合适教学教材,但很多学校的教材更换频率很低,甚至数年一直沿用同一版本教材,课程内容陈旧死板,知识点不符合教学要求。此外,就业作为学生进入社会角色转换的关键点,心理适应也是一大坎,很多就业不理想的学生就有一部分的心理原因。因此,应该把学生的就业心理培养和教育列入就业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这也是当前很多学校在教学安排中容易忽略的方面。
  (二)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师数量有限,知识系统更新缓慢。就业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和其他专业课一样,成立专业教师团队,进行课程考核和教学团队能力考评。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均成立专门的就业师资队伍,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不定期举办就业课程交流培训、公開课评比、说课比赛等。从师资数量方面严格来说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但从师资质量、教学水平分析,弊端不容忽视,存在的问题有如下三点:一是专业出身教师数量有限,就业指导作为一门相对新兴的专业,不如专业课程那样有长久的发展历史和成熟的教学、管理模式,因此真正具备就业专业出身的教师很少。二是因受专业知识限制,无法达到所有任课老师都是专业出身,因而不得不由一部分行政人员或其他公共课老师兼职本课程的教学。其他公共课专任老师因具备专业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积累,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效果,但对于本就承担繁重的日常行政事务的行政兼课教师而言,在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方面的精力有限,甚至把每堂课当成“临时安排”,应付式教学。三是就业知识与社会发展变化紧密相关,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趋势很大程度影响到就业目标的实现,课程教师需具备更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紧跟信息化发展步伐,不断更新知识体系。而在这方面就业课程老师极度欠缺,大部分教师无法保持常学常新的状态,培训学习机会很有限。
  (三)辅导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不高,信息沟通渠道狭窄。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负责人,是学生在校期间重要的就业指导老师,承担了学生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心理疏导等任务。因此,辅导员做好班级建设和管理对学生自身学习、心理和能力培养均有重要影响。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高校的生师比为200:1,现实中很多辅导员都是在此基数上有所增加,即每位辅导员带班人数超过200人,日常繁杂琐碎的事务占据大部分时间,能够给予学生针对性、具体化的就业指导很有限,辅导员自身指导能力提升也成为了瓶颈。此外,辅导员作为基层管理人的身份,对接上级有二级学院就业专干、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学校就业管理部门,通常做法是由专干作为中间传达者,辅导员执行任务即可,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反馈渠道在形式上是畅通的,但很多辅导员往往采用的是由专干汇总再逐级传达,极大影响了反馈效果。
  (四)就业服务部门就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有限,缺乏各学科知识基础,开拓新兴市场能力不足。首先,就业管理服务部门作为全校就业导向性部门,负责就业指导、就业组织和就业管理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程度对学生就业选择有很大影响,就业数据统计和质量分析水平也对学生是否获得及时有效的就业指导有很大关系,因此就业管理服务部门的工作水平、信息化建设程度事关全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但很多高校的就业网站更新缓慢,仍然沿用传统逐级传达或者班级QQ群形式,信息传递速度慢,传播范围窄。其次,作为学校层面的就业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背景,了解学校各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岗位方向,如此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而目前就业部门在基层调研、了解各专业就业需求变化的工作不到位,就业工作人员本身的专业知识基础限制工作水平的提高。最后,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开发新的就业市场也是就业部门的职责之一,在年复一年高压的就业压力下,真正实现“走出去战略”确实举步维艰,很多学校只能停留在保持原有企业合作关系,对新的就业市场开拓不足。

二、思考及对策


  (一)调整课程设置,增加教学实践学时,加大就业心理指导力度。要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目标,学生必须亲身实践,去感悟就业的严峻形势,体验职业能力要求,在实践中激发就业动力和思考,将课堂学习到的理论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因此,学校在保持基本的理论教学学时基础上,一方面可增加学生到企业参观、意向岗位实习、招聘现场体验等内容,另一方面以人力资源专家、企业成功人士讲座或座谈形式,给予就业经验分享和指导。同时,将求职材料制作、面试环节作为教学校内实践课时,对求职材料进行批改和点评,实行每位学生参与模拟面试的考核模式,将就业前、就业中的实践前置。也可依托互联网的海量资源,通过学校购买就业网络课程,提供学生多种自主学习选择。另外,就业心理教学可融合学生心理课程,增加心理疏导、心理适应辅导,帮助学生建立就业心理准备,可应对就业恐惧、自卑心理,正确看待面试落榜、就业挫败。
  (二)引进专业教师,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制定专任教师学习、培养计划,实施教学水平提升工程。近年来,在互联网 环境下各种模拟创业大赛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由互联网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引发师生角色变化、学生知识获取途径广阔、教学形式信息化等挑战,对就业专业老师提出新难题。一方面,通过不断引进专业教师充实队伍数量和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又必须紧跟互联网发展变化,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结合生源结构、学生特质、信息渠道和教学技术的变化,不定期开展专题培训,保持教学方法常新、教学内容应时、教学效果实用,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从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角度,要制定教师发展计划,实施教师教学提升水平工程,开辟教师充实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反思能力的平台。
  (三)试行“专业课教师 辅导员”二元指导模式,注重就业价值观培养,给予学生综合性指导和服务。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学生信息接收途径多样、更新速度很快,一方面海量讯息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学生因此心智、甄别能力受限,对信息的遴选、判断难免有错。因此,互联网环境下,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双重的,既要求自身能保持与瞬息万变的社会接轨,又要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指导,在高校学生就业工作领域也是如此。所以,要真正提供学生有效、客观、全面的就业教育与服务,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应是相互合作,双管齐下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专业教师能从专业角度帮助学生做好行业发展态势分析、自我认知、求职材料制作、面试礼仪与技巧等,辅导员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解决学生就业心理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辅导员还能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最先最快发现学生思想异动状况,并通过与家长长期联系,全面帮助学生就业。
  (四)依托学校大数据平台,完善就业网站建设,加大“走出去战略”执行力度。众所周知,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以数据统计、对比、分析作为各校工作成效的考量方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学校的改革方向。目前很多学校已建成或正在建设本校的大数据库,各行政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也开辟自主网页。依托大数据平台基础,以网站作为宣传和工作公告窗口,实现了信息的广覆盖和快传播的目的。就业作为面向全校学生、全程性的服务窗口,既要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招聘信息、就业手续办理指导服务,又必须完成全校学生就业前期指导、就业技能辅导、就业理念培养等任务。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好就业网站,通过不断完善就业网站版块设置、完善信息、功能开发等,才能将就业服务辐射到每位学生。此外,就业管理服务部门要大胆走出校园,结合学生生源结构变化、专业调整、企业需求方向等因素,以积极姿态开拓就业市场,加强与各大优秀企业合作,拓宽学生就业途径。
  高校的就业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迅猛发展的互聯网环境下,学校必须认清社会形势,紧跟信息发展步伐,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课程改革,坚持师资队伍建设,激发辅导员和就业服务部门工作动力,在不断实践总结、经验思考中探索更有效的就业管理和服务方式,实现每位学生高质量就业,助力国家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忠华,周萍.“互联网 ”背景下的教育改革[J].教育学月刊,2016(12)
  【作者简介】莫丽娜(1987一),女,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丁梦)
其他文献
基于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长江三角洲数据共享平台提供的江苏省1990年至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库,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区划方法分析了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
对修井机井架进行有限元分析,同时对井架在工作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布进行分析。得出最大应力在前大腿与天车下第一层门框连接处,并针对危险截面的应力情况提出了更合理的设计
目前,在水稻中已克隆出GA受体GID1基因,其功能丧失会导致植株矮化。同时,在拟南芥中也克隆出3个相关的GA受体基因。根据它们氨基酸序列的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在不同作物中进行扩
英语课程标准中曾指出,英语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那么,教师应如何深刻领会课标精神,在教学中既体现英语语言的工具性特征,又挖掘学科的人文性呢?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
本文基于中职体育教学面临缺少先进教学理论、有效情境、互动交流、教学方法单一等困惑,在教学中结合建构性学习理论的优势和特点,采取营造情境、加强互动、拓展平台等策略,
本刊讯为加强对体外循环管道类产品生产过程中粘合剂、溶剂应用工艺的控制,保证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有关专家对生产企业提交的体外循环管道类产品再
山西大同大学教授张毅在《光明日报》2月23日第15版上撰文认为,深化我国语文教育改革,消除语文学科课程建设层面存在的缺陷,改变目前的语文课程形态或许是有效的做法,办法是重新思考中学语文内部合理的分课教学。比如,在语文学科中分出侧重于语用训练的阅读课、写作课、口语课、古文课,侧重于诗意启蒙的文学课,侧重于通过文化经典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经典论著选读课等,并且每一门课程要有明确的内容
9点30分不到,56岁的高家林老人就来到村部,作为江苏省东海县桃林镇上河村的村民代表,年初的一件重要事,就是审核村里的预算。“我们最关心的就是村里的钱用到哪里去了。”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感器技术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成本低、功耗低以及可分布计算等特点,因此被应用的较为广泛,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深入研究,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手术、病理诊断明确的291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1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中卵巢瘤样病变136例(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