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春秋左氏传》每有发论,假“君子”以称之。二《传》云“公羊子”“地《榖梁子”,《史记》云“太史公”。既而班固曰“贊”,荀悦曰“论”,《东观》曰“序”,谢承曰“诠”,陈寿曰“评”,王隐曰“议”,何法盛曰“述”,扬雄曰“撰”,刘晒曰“奏”,袁宏、裴子野自显姓名,皇甫谧、葛洪列其所号。史官所撰,通称史臣。其名万殊,其义一揆。必取便于时者,则总归论赞焉。 夫论者,所以辩疑惑,释凝滞。若愚智共了,固无俟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左氏传》每有发论,假“君子”以称之。二《传》云“公羊子”“地《榖梁子”,《史记》云“太史公”。既而班固曰“贊”,荀悦曰“论”,《东观》曰“序”,谢承曰“诠”,陈寿曰“评”,王隐曰“议”,何法盛曰“述”,扬雄曰“撰”,刘晒曰“奏”,袁宏、裴子野自显姓名,皇甫谧、葛洪列其所号。史官所撰,通称史臣。其名万殊,其义一揆。必取便于时者,则总归论赞焉。
夫论者,所以辩疑惑,释凝滞。若愚智共了,固无俟商榷。丘明“君子曰”者,其义实在于斯。司马迁始限以篇终,各书一论。必理有非要,则强生其文,史论之烦,实萌于此。夫拟《春秋》成史,持论尤宜阔略。其有本无疑事,辄设论以裁之,此皆私徇笔端,苟炫文彩,嘉辞美句,寄诸简册,岂知史书之大体,载削之指归者哉?
……
史之有论也,盖欲事无重出,文省可知。如太史公曰:观张良貌如美妇人;项羽重瞳,岂舜苗裔。此则别加他语,以补书中,所谓事无重出者也。又如班固赞曰:石建之浣衣,君子非之;杨王孙裸葬,贤于秦始皇远矣。此则片言如约,而诸义甚备,所谓文省可知者也。及后来赞语之作,多录纪传之言,其有所异,唯加文饰而已。至于甚者,则天子操行,具诸纪末,继以论曰,接武前修。纪论不殊,徒为再列。(节选自《内篇·论赞》)
《春秋左氏传》每次发表议论,都假借“君子”来表达。《公羊传》《毂梁传》称“公羊子”“毂梁子”,《史记》称“太史公”。然后班固称为“赞”,荀悦称为“论”,《东观汉记》称为“序”,谢承称为“诠”,陈寿称为“评”,王隐称为“议”,何法盛称为“述”,扬雄称为“撰”,刘昞称为“奏”,袁宏、裴子野显示自己的姓名来发论,皇甫谧、葛洪列出自己的名号来称呼。史官修撰的史书,通称为“史臣”。虽然它们的名称多种多样,本意却是一致的。一定要取便于当时人们叙述的名目,可以总称为论赞。
所谓论,是用来辨明疑惑,解释难以弄清的史实。如果所有的人都明白,当然就没有必要再讨论了。左丘明的“君子曰”,其本质意义就在于此。司马迁开始限定在各篇之末,各发表一段议论。如果事理上不是非有必要,就会勉强发表议论,史论的繁杂,正是萌芽于此。仿照《春秋》撰成史书,发论尤其应简明扼要。其中本无疑惑的事,动辄发表评论来评判,这是私自放纵笔端,盲目炫耀文采,把美妙漂亮的词句,写入史册,他们哪里知道史书的重要原则、编撰史书的宗旨呢?
……
史书中有论赞,是希望记事不重复出现,文字简省而含义丰富。如《史记》太史公曰:看张良相貌像个美丽的女子;项羽有双瞳仁,难道是舜帝的后裔。这是另外增加言论,来补充史书记载的不详,就是所谓事情不重复的例子。又如班固“赞曰”:石建年老头白而仍为父亲洗衣,君子们批评他;杨王孙要求死后裸身下葬,比秦始皇贤德多了。这就是片言只语貌似简约,却包含了多种意思,也就是所谓文字简省而含义丰富了。到了后来,论赞的创作更多的是摘录纪传中的内容,如果有所不同,只是增加了文字上的粉饰罢了。更有甚者,天子的品德行为,已详记于本纪之末,再接着用论曰,重复前面的内容。本纪和论赞就没有区别了,只是徒劳地重复而已。
其他文献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这个政权存在了268年。 1636年,皇太极将国号由“大金”改为“大清”,开始称帝,但政权仅局限于东北地区,国家机器多模仿明制。清军入关的前一年,皇太极病死,他的第九子、年仅6岁的福临继位(即顺治皇帝),由于皇帝年幼,由叔叔多尔衮摄政。当时的权力中枢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后来集中到内阁,康熙时转移到南书房,雍正时落
最近,探讨传统文化的话题热度持续。笔者以为,人生的根本,就是德;人生最大的财富便是良好的品德。比如《中国人应知的中华十德》这本書提到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十德”是个很高、很全、很美、很理想的目标,是崇高的境界,即使不可能彻底做到,也应该不懈努力,不断地接近!传统文化的核心——仁爱 先讲一个与孔子有关的故事:有一天,孔子家的马厩失火烧毁了。管家找到孔子,焦急地报告情况时,
在中国古代,“疫”通常指流行性传染病。《说文·广部》记载:“疫,民皆疾也。”“疾疫”“疠疫”即急性传染病的较大规模发生与传播,往往导致民生苦难、社会危机。 对于“疾疫”的发生,历朝政治史文献中往往予以郑重记载。《汉书·五行志》写道:“《公羊传》曰,大灾,疫也。”回顾先秦历史,《左传·昭公元年》载录“晋侯有疾”时子产的话:“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
孔子及其弟子留下的《论语》,“君子”共出现107次,是诸用语之首。其特点是常常将“君子”与“小人”对举,互相发明。 孔子对君子的品性、行事、戒惧以及在不同场合的作为,都有全面的、立体化的表述,背后也都有历史故事作为例证,用心良苦,以此为弟子确立一个如何做人的目标。 孔子一生开办民间私学,有教无类,培养出大批君子,为后世塑造青少年灵魂的教师群体树立了榜样。孔子论述君子与小人的话语中有两句最为典型
菜无油不香。各种动植物油脂是中式烹调中不可或缺的原料。然而,你知道吗,如今炒菜时离不开的“油”,它的最初含义却跟饮食无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油”这个字。 “油”的字形构造比较简单,由“水”和“由”组成,“水”表示字的意义跟水有关,“由”表示字的读音与之接近。 “油”最初是古代一条河流的名称。许慎《说文解字》记载:“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应为“北”)人江。”这段描述在北魏郦道元《水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全唐诗》卷二七一)【点评】 此诗讲一个花香雨细的夏夜里,一对久别倏逢的表兄弟于薄醉中话旧惜别之事。诗句写来直朴,读来却令人伤感。题中“宿表兄”,意思就是在表兄家住宿。古诗题中多有类此“宿某某人”的例子,如李白有《宿清溪主人》,刘长卿有《逢雪宿芙蓉山主
[清]刘大櫆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②,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③,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④。 临朐相国冯公⑤,其在廷时无可訾⑥,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日“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
弘农子游卞山之阴,遇乡叟巾不完,履不全,负薪仰天,吁而复号,因就讯诸:“抑有丧而未备乎,抑有冤而莫诉乎,何声之哀而情之苦耶?”叟致薪而泣曰:“逋助军之赋,男狱于县,绝粮者三日矣。今将省之。前日之逋,已货其耕犊矣;昨日之逋,又质其少女矣;今田瘠而贫,播之莫稔,货之靡售。且以为助军之赋,岂一一于军哉?今十未有二三及于戎费,余悉为外用。又黠吏贪官,盈索万变。去无所之,住无所资,非敢怀生,奈不死何!”弘农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①,明朝端午浴芳兰②。流香涨腻满晴川③。 彩线轻缠红玉臂④,小符斜挂绿云鬟⑤。佳人相见一千年。 (《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卷七)注释: ①碧紈(wán):绿色的薄绸。 ②芳兰:芳香的兰花。端午节有浴兰汤的习俗,以除毒避秽。 ③流香:指古代女子梳洗后,融进胭脂香粉的水。 ④彩线:五彩丝线,端午节时,人们将其缠在手臂上,以驱邪镇恶,又称长命缕、续命缕等。 ⑤“小符
古往今来,贤母多多。为让子孙正心诚意,志存高远,精忠报国,不虚此生,或三迁其舍,或为儿刺字,甚至有尚在孕时,即“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行胎中之教,冀他年之果。其殷殷之心,切切之意,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丽凯歌。在母亲对子女的教育中,唐代郑氏的捶楚之教虽显别样,却尤具严母的家教光辉。 《资治通鉴》记载:“郑氏,性严明,早寡,家贫,居于东都。诸子皆幼,母自教之。”独抚三子的郑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