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代三部曲”看顾长卫的个体写作与生存困境

来源 :大众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rong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票房压倒一切的产业时代中,曾经给中国电影带来蓬勃生机的第五代导演已然开启了叙事上的革新,纷纷进入了大片的行列.而顾长卫的处女作《孔雀》则以文艺片的小火种,对先前第五代的叙事传统进行了颠覆.在第五代“群体主体性”觉醒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个体主体性”的崛起.开始对阵痛中的现实作病理切片.从创作环境、主题导向和商业价值取向来看,这样的自我挺进有些不合时代步伐,因此顾长卫注定要与寂寞为伍.
其他文献
文章以交际翻译理论为依托,以经贸新闻为信息型文本为切入点,并结合2021年《哈佛商业评论》第一期的It\'s time to replace the public corporation中的被动结构为语料,对英语中被动结构采用的三种汉译方式—汉语无主句、汉语主动句、汉语被动句,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其汉译策略.
城市形象宣传片通过集中展示文化旅游、自然景观、地标建筑、历史民俗等城市元素素,扩大城市知名度,提高城市影响力,是推广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传播载体.媒体融合改变了城市形象宣传片的传播环境,通过调研苏州城市宣传片部分案例,围绕城市宣传片的传播内容、传播客体、传播渠道、传播效率进行分析,提出融媒体背景下,苏州城市宣传片如何从内容创新入手,以受众为核心,充分利用媒体渠道制定有效传播策略,进一步塑造苏州城市品牌新形象.
在电视娱乐节目大行其道的今天,舞蹈作为高雅艺术也在以电视舞蹈节目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如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湖南卫视的《奇舞飞扬》、浙江卫视的《中国好舞蹈》,收视率都节节攀升,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喜爱.随着传播手段融合和媒介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化,舞蹈节目也必须不断创新才能持续吸引受众的眼球,不仅仅是舞台灯光、空间效果,还包括节目后期制作、选手人物舞蹈呈现等各方面,最大程度地发挥电视媒体的试听效果特点,呈现精彩绝伦的舞蹈节目.文章总结了电视舞蹈节目的创意传播策略,以供相关从业者和学者参考.
媒体融合时代广电播音主持工作需要紧跟形势的变化,了解到受众获取信息已经不仅仅通过电视这一唯一渠道,主动探寻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的特点、迎接面临的挑战.文章将主要探讨广电播音主持如何在媒体融合时代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以供参考.
在世界文化交流日益贯通的今天,纷繁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运用翻译美学理论,探讨翻译非遗文本的文化信息的策略,从再现非遗文本的音律美、方言美以及意象美三个方面,分析从整体上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的美感.从这一角度进行实践,实现用翻译架起各国文化相通的桥梁的目标.
近些年来,我们观察到在网络会话中出现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会话修正.这类会话修正往往通过简洁的表达方式使用词、句及表情等手段达到修正信息的目的,具有一种正话反说的效果.文章结合会话分析、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对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新型网络会话话语修正形成的动因及其机制.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和数字资产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内容的形式越来越简单,“虚拟角色”作为动画内容的前端化产品在市场上拥有着很好的前景.虽然“虚拟角色”设计的底层逻辑是从动画角色出发,其设计原理并没有随着市场和产品呈现形式而改变.但也根据不同的后台数据和应用场景及目的,虚拟角色拥有了更多的属性和功能.文章从虚拟角色的价值到虚拟角色的创作再到虚拟角色的运营,谈谈传统动画团队在创作“虚拟角色”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主旋律影视剧是引领现代主流意识的重要艺术作品,其中注重对时代精神以及民族精神的弘扬,是社会弘扬正气,树立新风尚的重要作品内容,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观赏性和思想教育性特点.现代主旋律影视剧的创造中通过对革命历史题材的创新以及艺术创作手法的突破,在艺术表达方面的优势更强.文章主要对主旋律影视剧的创作背景、限制因素以及创新策略进行分析.
文章从叙事结构、叙述视角、价值内涵、视觉风格、元素拼贴等方面,深入分析探讨科幻电影的后现代叙事与美学特征.科幻电影的碎片化非线性叙事结构和消解主人公主体地位的叙述视角体现了后现代叙事风格,反叛的内涵和解构的观念体现后现代精神特征.在艺术表现上,运用夸张冲突的艺术元素塑造后现代视觉风格,运用拼贴混合等手法丰富作品层次、增强互动.最后,文章从社会背景和文化思潮角度分析科幻电影呈现后现代特征的原因.
当前,随着抖音、快手及各类视频号的兴起,新媒体已逐渐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谓“无视频、不传播”即是当下新媒体传播状况的最好写照.文章通过对新媒体传播概念和特点的总结,梳理了近年来新媒体传播快进式、浅阅读、碎片化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传播的策略建议,希望能够为新媒体传播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