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经学的新理学——论《贞元六书》的诠释学意蕴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odo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友兰的《贞元六书》,是要自觉地走出传统经学而转入新理学.这种自觉,基于他对传统经学的整体把握,也基于他立足时代背景下所拥有的历史意识.旧瓶新酒说、接着讲与照着讲的区分,都体现了这种自觉和追求.新理学作为宋明理学的接续,其实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后者大不相同,因为后者在本质上仍属于经学系统.清学和汉学则更具经学的典型特征,却成为冯友兰建构新理学时重点扬弃的对象.
其他文献
在现有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绿色转型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为解决发展中的污染问题政府采取环境规制政策进行干预,环境规制政策的评价标准不仅要保护环境同时也要兼顾经济发展.目前关于检验排污权交易政策对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基于中国2004—2018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DID)等实证检验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施效果和作用机制,并且采用PSM-DID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施不仅减少了污染物SO2的排放,而且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有效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
合理的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应符合农户利益预期和意愿.基于重庆10区县35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选择实验法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农业减量化的补偿方式偏好及异质性.结果表明:①各种补偿方式均能显著提高农户农业减量化的参与效用;②农户平均偏好程度最高的是农资补偿和现金补偿,其次是技术补偿,最低的是政策补偿;③农户对不同补偿方式存在显著的偏好异质性,并且部分偏好异质性来源于决策者特征、家庭经营/生计特征和区域因素.建议继续通过生态补偿有效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施用,但补偿方式应该结合不同农户的偏好采取差异
政企融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碳资产质押融资是助力绿色金融发展、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重要举措.然而多方努力下,控排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融资积极性尚未被完全激发,致使碳资产质押融资业务发展缓慢.本文拟考虑异质性减排政策,构建地方政府、控排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碳资产质押融资过程中各方主体的损益关系,并通过数值仿真探究相关参数对政企融协同创新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单一碳交易政策下强化推进碳减排政策有利于促进政企融协同创新.②复合碳减排政策对地方政府和控排企业双主体的策略选择影响较大,甚至致弱控排企业向质押策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区域之一,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CO2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已成为一个重要挑战.本研究基于2007年与2012年长三角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定量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省市间贸易引致的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转移特征和变化趋势.同时,运用产业关联系数法,从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双重视角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减缓CO2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关键行业.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的SO2、PM2.5排放总量表现为消费端大于生产端,CO2、NOx排放总量表现为生产端大于消费端.安徽省总体呈现为长三角地区贸易的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充分开发海洋碳汇的潜力.海洋施肥、人工海洋上升流、海洋碱化是三种旨在提升海洋碳汇的地球工程技术.本文从海洋地球工程活动合法性、海洋环境保护义务和气候变化公约体系三个方面论述海洋地球工程的国际法框架.首先,《伦敦倾倒公约》和《伦敦议定书》中关于“倾倒”的定义不适用于海洋地球工程活动涉及的以吸收二氧化碳为目的投放铁或碱性物粉末或放置管道的行为.《关于规制以海洋施肥和其他以海洋地球工程活动为目的投放物质的伦敦议定书修正案》将海洋施肥活动限制在通过了完整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合理科学研究”范围内.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田氏代齐之后于都城临淄设立的集学术研究和政事议论于一体的机构,是当时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中心.据文献记载,稷下学宫应位于临淄城西的稷门附近.稷门为春秋时期临淄城郭城的一座城门,或即为临淄齐故城大城西垣南首门,战国时因小城的修建而被毁弃,其名称顺势沿用至新建小城的西门上.“稷门”得名当与祭祀后稷有关,“稷下”或指稷山之下一个宽泛的地理范围.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临淄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南部区域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勘探、发掘,发现一组由壕沟和围墙环绕的战国时期大规模建筑基址.根据夯土基址的形制和布局,结
碳排放研究一直是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研究的热点,高质量的城镇化有利于碳排放减少及全球气候变化减缓.本文从人口、土地、经济三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对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域的高质量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三个维度高质量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维度的高质量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不同,当前的人口高质量城镇化具有显著碳减排效果,经济高质量城镇化也具有一定碳减排作用,但现阶段土地高质量城镇化增加了碳排放;不同维度的高质量城镇化与能
在绿色信贷引导资金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流向技术先进的新兴部门过程中,是否会倒逼重污染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于中国经济转向创新驱动意义重大.本文基于2009—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考察《绿色信贷指引》的发布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会显著抑制重污染企业的技术创新,这主要是通过长期债务融资约束及股权融资上升来抑制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而企业利润提升却有利于其技术创新;绿色信贷对大型及民营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抑制效应显著,但对小型及国有重污染企业的影响却不明
法律法规是湿地保护管理制度的基础.我国尚无湿地保护专门性法律,但是针对湿地中的多个要素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能否满足湿地保护的需要是湿地保护立法中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需求,系统分析了现行法律法规的满足情况和空缺情况,并提出湿地保护立法的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在13个方面的法律需求中,现行法律满足程度为“基本满足”的有3个方面,即湿地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湿地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外来物种管理;满足程度为“部分满足”的有4个方面,即湿地土地资源管理、湿地水资源管理、湿地水污染管理、湿地渔业
明代北京锦衣卫共产生进士230人,其中有223人为双籍地进士,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移民进士群体.该群体的发展历经空白期、产生与发展期、成熟与鼎盛期、衰落期等四个阶段,明显滞后于明代科举的整体发展历程.锦衣卫进士在户类和原籍地分布上表现出广泛性和不平衡性两个显著特点,尤以移民自南直隶、浙江等地的官籍类进士最具竞争力,占锦衣卫进士的绝大多数.明朝科举为合法的省际移民在移入地参加乡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经过数代繁衍,作为卫所官军后裔的锦衣卫进士,多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基本是在京师接受的文化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京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