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进入了一个具有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多角度的崭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40后、50后到现在的80后、90后,他们的文化素养、理论素质都有了飞跃性地提升,以说理为最大特点和基本手段以及本之所在的思想政治工作这门科学,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不断增强其艺术性思想性、科学性和文化底蕴,进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说出话来使人心悦诚服,茅塞顿开,有的说得口干舌燥,却不能使人受到感染和触动,原因是我们发出的“信息”对方没有接收和接受,其关键还是技巧层面上的问题。怎么才能精度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说理技巧,把大道理讲实,把小道理升华,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入耳、入脑、入心呢?我想,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
区别对象,因人施“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说理,应该区别对象,因人而异,这是符合矛盾特殊性的规律的。区别对象,首先要熟悉对象。一个说理者不熟悉自己的工作对象,就失去了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纵有好的愿望,也难以成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熟悉自己的工作对象,必须要多调查,多研究与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人多接触,多交谈,掌握第一手资料。熟悉对象,区别对象,作为说理者,关键是要研究和掌握不同对象的心理特点。
寓情于理,以情动“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理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感情艺术。情通则理达,感情相悖,即使金玉良言,人家也未必听得下去。俗话说的好,一句话能把人说的笑起来,一句话也能把人说的跳起来。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样是讲道理,有的人讲,群众就爱听;有的人讲,群众就不爱听,甚至很反感。同时一个人犯了错误,有的领导去批评,尽管言词很尖锐,态度很严厉,他都乐于接受;有的领导即使只是拐弯抹角地点上几句,他也会一触即跳,闹个不可开交。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后者和群众没有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群众不信服他。当然,思想政治工作者之情,应该比母爱更细腻,比父爱更广博,比情爱更质朴,比其它一发亲情之爱更纯洁、更高尚。建立同志间的纯洁感情,重要的是始于平时、发自内心。在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领导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很注意,都很敏感。当然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仅仅依靠“以情感化”是绝对难做到的。要澄清思想上的糊涂观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觀,主要还是要靠真理的力量,靠“以理教化”。它辩证地告诉我们,说理不能停留在“动之以情”,也不要局限于“晓之以理”,而应将情与理有机“化合”,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以理为主,使说理更富有摄取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实中求是,是中求“真”。摆事实、讲道理,既要以理服人,又要靠事实说真话。不搞空洞无物的说教,不落就事论事的俗套,真正做到就事论理,事理合一,把事办好,把理讲透。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说理的一个基本方法,是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强大威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事论理,关键是要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首先是对事实本身,要客观、准确的掌握,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更不怀有偏见。然后再作具体分析,全面、发展、辩证地看问题。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该讲什么道理就去讲什么道理。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原理的。毛泽东同志阐述了实事求是的含义时指出,“实事”,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即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讲的就事论理的道理。那种既不认真学习理论,又不去做艰苦的调查和深入地研究,而仅仅靠“习惯”办事,照“本本”说题,肯定是不能取得好效果的。
设身处地,理利相“融”。重视物质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曾经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可见,忽视物质利益的说理者,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样,只强调物质利益,忽视精神作用,也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的。重视物质利益,就要关心群众生活。思想政治工作者给人讲道理,就是要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而很多思想问题,是由实际问题引出来的。所谓实际问题,主要是指显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本人难以处理的实际矛盾。如家庭经济、住房困难、就业、子女上学入托困难、工作中遭到误解而关系紧张、离婚失恋感情受到创伤等等。我们在做这些同志的思想工作时,就要注意同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能仅仅是表示同情,还要尽心尽力帮他一把。重视物质利益,提倡理利相济,并不意味着对个人主义的纵容,对“越轨”现象迁就;并不意味着以“利”去换取廉价的欢愉和贪心的满足。思想政治工作重在说理,思想工作者所言的“利”,应该是连通心灵的桥梁,使人受“理”的催化剂。以“利”催化,则以“情”感化一样,绝不能代替以“理”教化。
真诚相待,能言善“导”。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工作对象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诚挚的同志友谊,并善于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这是说理艺术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也是一种态度、方法、艺术。首先,要坦率真诚,广交朋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诲人”,必须善“交友”。没有可信赖的友谊,说理就很难奏效。交友,一要以诚相交,肝胆相照;二要平等相待,平易近人;三要多多益善,既交“益友”,又交“损友”。只有这样,才能把正确的道理渗透到各个层次中去使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地发挥作用,带领大家共同进步。同时,要注意把理讲实,不“训”、不“哄”。人若诚,心必直,言必实。能不能说实话,讲真理,直接关系思想政治工作的威信和说理的效果。此外,还要讲究一点语言表达技巧,理靠“说”而达于心。从实际效果来看,直说、干说,有时不如巧说、趣说。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同是找一个人谈心,有的人可以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有的则话难投机,一谈就崩。若找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与语言表达技巧有关。思想工作者要做到交友诲人,能言善导,就要使自己的说理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运用生动的事例,鲜明的对比,恰当的譬喻,精到的典故,通过周密严谨的逻辑力量和隽永凝练的语言,去启迪人们的思想,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使大家听之有趣,学之有识,思之有理,行之有据,情通意达。
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说出话来使人心悦诚服,茅塞顿开,有的说得口干舌燥,却不能使人受到感染和触动,原因是我们发出的“信息”对方没有接收和接受,其关键还是技巧层面上的问题。怎么才能精度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说理技巧,把大道理讲实,把小道理升华,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入耳、入脑、入心呢?我想,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
区别对象,因人施“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说理,应该区别对象,因人而异,这是符合矛盾特殊性的规律的。区别对象,首先要熟悉对象。一个说理者不熟悉自己的工作对象,就失去了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纵有好的愿望,也难以成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熟悉自己的工作对象,必须要多调查,多研究与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人多接触,多交谈,掌握第一手资料。熟悉对象,区别对象,作为说理者,关键是要研究和掌握不同对象的心理特点。
寓情于理,以情动“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理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感情艺术。情通则理达,感情相悖,即使金玉良言,人家也未必听得下去。俗话说的好,一句话能把人说的笑起来,一句话也能把人说的跳起来。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样是讲道理,有的人讲,群众就爱听;有的人讲,群众就不爱听,甚至很反感。同时一个人犯了错误,有的领导去批评,尽管言词很尖锐,态度很严厉,他都乐于接受;有的领导即使只是拐弯抹角地点上几句,他也会一触即跳,闹个不可开交。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后者和群众没有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群众不信服他。当然,思想政治工作者之情,应该比母爱更细腻,比父爱更广博,比情爱更质朴,比其它一发亲情之爱更纯洁、更高尚。建立同志间的纯洁感情,重要的是始于平时、发自内心。在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领导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很注意,都很敏感。当然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仅仅依靠“以情感化”是绝对难做到的。要澄清思想上的糊涂观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觀,主要还是要靠真理的力量,靠“以理教化”。它辩证地告诉我们,说理不能停留在“动之以情”,也不要局限于“晓之以理”,而应将情与理有机“化合”,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以理为主,使说理更富有摄取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实中求是,是中求“真”。摆事实、讲道理,既要以理服人,又要靠事实说真话。不搞空洞无物的说教,不落就事论事的俗套,真正做到就事论理,事理合一,把事办好,把理讲透。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说理的一个基本方法,是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强大威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事论理,关键是要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首先是对事实本身,要客观、准确的掌握,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更不怀有偏见。然后再作具体分析,全面、发展、辩证地看问题。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该讲什么道理就去讲什么道理。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原理的。毛泽东同志阐述了实事求是的含义时指出,“实事”,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即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讲的就事论理的道理。那种既不认真学习理论,又不去做艰苦的调查和深入地研究,而仅仅靠“习惯”办事,照“本本”说题,肯定是不能取得好效果的。
设身处地,理利相“融”。重视物质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曾经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可见,忽视物质利益的说理者,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样,只强调物质利益,忽视精神作用,也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的。重视物质利益,就要关心群众生活。思想政治工作者给人讲道理,就是要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而很多思想问题,是由实际问题引出来的。所谓实际问题,主要是指显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本人难以处理的实际矛盾。如家庭经济、住房困难、就业、子女上学入托困难、工作中遭到误解而关系紧张、离婚失恋感情受到创伤等等。我们在做这些同志的思想工作时,就要注意同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能仅仅是表示同情,还要尽心尽力帮他一把。重视物质利益,提倡理利相济,并不意味着对个人主义的纵容,对“越轨”现象迁就;并不意味着以“利”去换取廉价的欢愉和贪心的满足。思想政治工作重在说理,思想工作者所言的“利”,应该是连通心灵的桥梁,使人受“理”的催化剂。以“利”催化,则以“情”感化一样,绝不能代替以“理”教化。
真诚相待,能言善“导”。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工作对象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诚挚的同志友谊,并善于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这是说理艺术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也是一种态度、方法、艺术。首先,要坦率真诚,广交朋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诲人”,必须善“交友”。没有可信赖的友谊,说理就很难奏效。交友,一要以诚相交,肝胆相照;二要平等相待,平易近人;三要多多益善,既交“益友”,又交“损友”。只有这样,才能把正确的道理渗透到各个层次中去使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地发挥作用,带领大家共同进步。同时,要注意把理讲实,不“训”、不“哄”。人若诚,心必直,言必实。能不能说实话,讲真理,直接关系思想政治工作的威信和说理的效果。此外,还要讲究一点语言表达技巧,理靠“说”而达于心。从实际效果来看,直说、干说,有时不如巧说、趣说。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同是找一个人谈心,有的人可以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有的则话难投机,一谈就崩。若找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与语言表达技巧有关。思想工作者要做到交友诲人,能言善导,就要使自己的说理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运用生动的事例,鲜明的对比,恰当的譬喻,精到的典故,通过周密严谨的逻辑力量和隽永凝练的语言,去启迪人们的思想,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使大家听之有趣,学之有识,思之有理,行之有据,情通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