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的高原特色农业建设内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化规模化农业产业基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发展,强化优势品牌建设,搞活市场流通,积极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产品上行,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打造“贫困户+合作社+电商平台”为主体的电商扶贫模式。让农产品插上“电商的翅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助力精准扶贫。
一、临翔区基本情况
临翔区是临沧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文化、信息中心。地处滇西南澜沧江与怒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上,东接景谷县,南邻景东、镇沅县,北交云县,西连双江、耿马县,东西横距55公里,南北纵距83公里,国土面积2652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街道),102个村民委员会(社区),有汉、傣、彝、拉祜等24个民族,总人口3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08万人,占总人口的71.5%。有森林面积283万亩,森林覆盖率76.2%,年平均气温17.2℃,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临翔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区,辖区土地特点是:山多坝少,94.4%的面积是山区;海拔落差悬殊,最低海拔730米,最高海拔3429米;坡耕地面积大,全区耕地面积37万亩,其中:水田13万亩,旱地23万亩。临翔资源富集,是滇西南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有龙胆草、石斛、重楼等药用植物106种,已累计建成核桃、茶叶、坚果、咖啡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230万亩。
二、主要做法
(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上下功夫
临翔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的高原特色农业建设内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结构调优、产业调强、品种调特、效益调高、生态调美。着力于强化规模化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淘汰低质低效农作物品种,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的农业产业;着力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
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基本农田地、机耕路、产业路及农田地水利设施建设;切实抓好2017年贫困村养殖小区(场)项目建设、海惠小母牛项目发展、扶贫产业养殖点建设工作。
(二)抓好科技信息进村入户,在提高农业科技信息运用水平上下功夫
结合蔬菜产业及畜牧养殖项目的实施,开展手机技术咨询、“三农通”信息发送、集中培训等方式开展蔬菜种植无公害技术培训、大棚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马铃薯种植、桑树栽植技术、生猪养殖技术、山地鸡养殖技术、疫病防控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培训220场次,10000多人受训。结合全区蔬菜产业发展项目到乡镇进行重点工作巡访21次,同时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菜单式”就业技能和引导性巡回科技培训。
(三)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在服务农产品上行上下功夫
一是充实电商工作力量。在区商务局加设“临翔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事业机构,具体负责落实临翔区电商发展工作任务;二是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区、乡、村三级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和大力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不断提升物流覆盖率,建设农村小飞哥物流配送试点,组建“飞鸽物流”合作社,解决农村“末端”物流不健全的问题;三是培育龙头电商企业自建O2O电商销售平台“临农e购”,统一管理区、乡两级电商平台,引进“自提柜”“自动售货机”等新型销售配套设备,完善同城配送服务,实现农产品进城网络化;四是全力营造农村电商发展良好氛围。打造临翔区电子商务创业街,区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调动乡镇主体作用,以“临翔区农特产品馆”集中展示的方式和服务型企业、时尚产业等其他新型电商业态入驻临翔区电商创业街,集中培育和展示电商企业;五是引进农村淘宝、菜鸟物流等国际知名电商企業进驻临翔,整合供销社项目资源,建设物流仓储中心和“冷链物流中心”,做大区级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电商服务进村入户,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打造“贫困户+合作社+电商平台”为主体的电商扶贫模式,让农产品插上“电商和科技的翅膀”。
(四)切实加强农业电商信息培训及服务,在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一是着力培养电商创业骨干和农村新型职业农民,举办农村青年电商暨科普带头人专题培训10期4800人次;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题培训10期800人次;联合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举办电子商务进农村专题培训8期400人次,累计培训6000余人次;二是依托企业组建一条土鸡和土鸡蛋的包装生产线,示范和带动农产品品牌化生产,以“云临尚品”生鲜食材品牌打造为主,引导农产品品牌化发展。通过引导和带动理解、认同电商,打造出一支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电商大军,实现电商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
201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区各部门共同努力,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上行”销售额1600万元。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产业化基地形成一定规模
目前,全区累计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32.74万亩,其中:茶叶23.43万亩,油菜7.3万亩,烤烟7.88万亩,核桃96万亩,甘蔗3.16万亩,蔬菜基地1.41万亩,咖啡5万亩,坚果20.13万亩,生物药业5.43万亩,竹木18万亩,全区特色产业基地效益逐渐凸显。一是茶叶产业巩固提升。产毛茶10010吨。邦东忙麓金瓜、昔归濮在2015年北京国际茶展中荣获金奖和特制金奖,全区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茶籽油等系列产品得到开发利用;二是油菜产业稳步发展。2016年平均亩产223千克,总产量1.62万吨,“三精”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覆盖全区10个乡(镇、街道)。连续三年创造了全国早熟油菜四项高产纪录。全区从事优质油加工企业4户,注册商标5个;加工油菜籽7500吨,实现加工总产值5780万元;三是“菜篮子”工程保障有力。完成蔬菜种植41796亩(复种面积),总产52389吨,实现产值1.7亿元。2016年全区生猪存栏32.2万头,出栏32.5万头;家禽存栏110.6万只,出栏171.5万只;禽蛋产量达372吨。全区肉类总产量达3.4万吨,畜牧业产值达9.4亿元。全区水产品养殖面积8160亩,总产量7520吨,实现渔业产值9912万元;四是5万亩咖啡产业成效初显。2016/2017季南塘分公司累计收购合格咖啡鲜果1908.95吨,次品果115.88吨,合计促进农户增收494.62万元;五是甘蔗产业稳步发展。种植甘蔗3.2万亩,农业产量12.2万吨,实现总产值5246万元。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工作有成效
临翔区按照“区级统筹、乡(镇)主体、村级管理、自然村具体实施”的原则,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9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种植业547个,养殖业287个,务工业89个。培育国家级示范社3个、省级示范社21个,入社社员全覆盖。通过注册登记、建章立制,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专家库”扶持合作社经营发展。同时,积极发展家庭农场,在工商部门依法注册26家家庭农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力带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通过示范带动,推广经验,促进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合作化方向健康发展。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推进
2017年末全区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含个体)501户,其中企业65户,个体工商户436户,从业人员5899人,实现总产值14亿元。全区有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1户,其中省级11户,市级10户。2017年新增1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12亿元。
(四)区、乡、村三级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稳步推进
目前,我区电子商务的支撑体系正在逐步健全,网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正在加快贫困地区光缆入乡、入村和入户的速度;快递物流也在向各个乡镇延伸。全区已建成1个区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8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依托“国资商城”等平台建成村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77个,预计2018年底实现全区8个乡(镇)服务站和89个村级服务点的全覆盖工作。一是培育龙头电商企业自建O2O电商销售平台“临农e购”,统一管理区、乡两级电商平台,引进“自提柜”“自动售货机”等新型销售配套设备完善同城配送服务;二是依托农村淘宝、菜鸟物流等国际知名电商企业进驻临翔,建成区级运营中心和物流仓储中心各1个,预计在50个村开设农村淘宝店;三是服务“国资商城”项目建设,配合农村电商服务运营;四是同中国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设“公益临翔”专业扶贫电商平台,通过将贫困户确定为销售方,以扶贫助理人助销方式进行配额销售,确保贫困户脱贫增收,目前报备的企业有22家,成功申请注册扶贫助理人27名,上架产品147个,试运营半年内销售产品714单次,销售额达215623.70元。
(五)助力群众脱贫
通过“临农e购”平台推广和京东、淘宝等第三方平台搭建,将临翔区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用“项目众筹”方式激活民间闲置资金投入农村经济建设,推进电商精准扶贫,助力群众脱贫。一是通过“临农e购”平台销售博尚博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土鸡、土鸡蛋,目前共销售土鸡10000余只,土鸡蛋30000多枚,实现销售收入53.2万元,直接带动农户59余户,累计增收5万多元;二是销售四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萝卜、腌菜、辣椒、豆腐、酸笋等多种酱菜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9万元,直接为农户增收3万多元;三是销售南美乡放山猪猪肉,实现销售收入16.4万元,带动15户贫困户养殖放山猪共增收6万余元;四是开展临沧源尚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泡核桃预售,2017年实现预售收入6万余元,间接带动博尚镇那招村50余户贫困农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推进高原特色产业建设。完成油菜种植7.5万亩,其中:推广油、烟早熟栽培模式7万亩,组织实施好油菜“三精”技术示范推广;大力推行标准化蔬菜种植、“玉米+蔬菜或冬马铃薯”种植、热带水果多样性种植、水产池塘精养、马铃薯与甘蔗套种、魔芋与粮食作物套种等模式建设;新建固定蔬菜基地2000亩、巩固零散基地15000亩、甜龙竹5000亩;协助咖啡公司組织抓好5万亩咖啡园的管护工作;积极推进“洁净田园”建设,推进蔗稍等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50%以上。
二是抓好畜牧渔业建设。积极发展畜牧业和以澜沧江为重点的水产养殖业。确保年末全区生猪存栏达40万头,出栏50万头,牛出栏1.6万头,羊出栏4.5万只,禽蛋产量547吨。实现肉类总产量4.6万吨,畜牧业产值达10.9亿元;渔业总产量8500吨,渔业总产值达11000万元。
三是抓好产业扶贫工作。继续以建档立卡3个贫困乡、28个贫困村为主战场,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重点发展农林经济产业,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生态猪、生态鸡养殖和特色产业种植,持续提升坚果、烤烟、油菜、核桃、茶叶、甘蔗、蔬菜等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2个产业发展项目,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个增收项目。
四是大力扶持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以“龙头企业+银行+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着力培育亲农、惠农、富农的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结合起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力带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五是完善电子商务网店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区电商服务中心、乡服务站和村服务点功能及配套设施,为贫困乡村网店开设和运营提供策划、培训、IT外包、美工、客服、代运营等专业服务,健全上下游服务链;依托国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各地电商产业园、创业孵化园,为贫困地区网商提供创业孵化服务。
六是建立网货供应监管体系。确定特色主业、主打产品,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销售的要求,加工适宜网络销售的优质产品。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带动贫困户从事网货生产加工,建立完善的供应体系。认证一批网货供应定点企业,为网店提供充足丰富的货源。加强农特产品网货监管,制定农特产品生产加工标准,指导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按标准种植、生产、加工、包装,从源头保证网货供应质量;抓好流通环节质量监管,建立网销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流通环节进行监测,杜绝质量隐患。
七是扩大网络物流体系。整合区供销社项目资源,建成临翔区电子商务仓储分拣物流中心,加快贫困乡村宽带网络建设,采取有线无线结合的办法,扩大网络覆盖面。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在贫困乡村设立服务网点,鼓励发展面向乡村的“草根物流”,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提高网货配送效率。
八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制定培训规划、方案,整合现有培训资源,构建由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团体、高等(职业)院校及电商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电商扶贫人才培训体系。
一、临翔区基本情况
临翔区是临沧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文化、信息中心。地处滇西南澜沧江与怒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上,东接景谷县,南邻景东、镇沅县,北交云县,西连双江、耿马县,东西横距55公里,南北纵距83公里,国土面积2652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街道),102个村民委员会(社区),有汉、傣、彝、拉祜等24个民族,总人口3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08万人,占总人口的71.5%。有森林面积283万亩,森林覆盖率76.2%,年平均气温17.2℃,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临翔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区,辖区土地特点是:山多坝少,94.4%的面积是山区;海拔落差悬殊,最低海拔730米,最高海拔3429米;坡耕地面积大,全区耕地面积37万亩,其中:水田13万亩,旱地23万亩。临翔资源富集,是滇西南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有龙胆草、石斛、重楼等药用植物106种,已累计建成核桃、茶叶、坚果、咖啡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230万亩。
二、主要做法
(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上下功夫
临翔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的高原特色农业建设内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结构调优、产业调强、品种调特、效益调高、生态调美。着力于强化规模化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淘汰低质低效农作物品种,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的农业产业;着力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
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基本农田地、机耕路、产业路及农田地水利设施建设;切实抓好2017年贫困村养殖小区(场)项目建设、海惠小母牛项目发展、扶贫产业养殖点建设工作。
(二)抓好科技信息进村入户,在提高农业科技信息运用水平上下功夫
结合蔬菜产业及畜牧养殖项目的实施,开展手机技术咨询、“三农通”信息发送、集中培训等方式开展蔬菜种植无公害技术培训、大棚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马铃薯种植、桑树栽植技术、生猪养殖技术、山地鸡养殖技术、疫病防控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培训220场次,10000多人受训。结合全区蔬菜产业发展项目到乡镇进行重点工作巡访21次,同时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菜单式”就业技能和引导性巡回科技培训。
(三)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在服务农产品上行上下功夫
一是充实电商工作力量。在区商务局加设“临翔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事业机构,具体负责落实临翔区电商发展工作任务;二是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区、乡、村三级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和大力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不断提升物流覆盖率,建设农村小飞哥物流配送试点,组建“飞鸽物流”合作社,解决农村“末端”物流不健全的问题;三是培育龙头电商企业自建O2O电商销售平台“临农e购”,统一管理区、乡两级电商平台,引进“自提柜”“自动售货机”等新型销售配套设备,完善同城配送服务,实现农产品进城网络化;四是全力营造农村电商发展良好氛围。打造临翔区电子商务创业街,区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调动乡镇主体作用,以“临翔区农特产品馆”集中展示的方式和服务型企业、时尚产业等其他新型电商业态入驻临翔区电商创业街,集中培育和展示电商企业;五是引进农村淘宝、菜鸟物流等国际知名电商企業进驻临翔,整合供销社项目资源,建设物流仓储中心和“冷链物流中心”,做大区级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电商服务进村入户,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打造“贫困户+合作社+电商平台”为主体的电商扶贫模式,让农产品插上“电商和科技的翅膀”。
(四)切实加强农业电商信息培训及服务,在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一是着力培养电商创业骨干和农村新型职业农民,举办农村青年电商暨科普带头人专题培训10期4800人次;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题培训10期800人次;联合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举办电子商务进农村专题培训8期400人次,累计培训6000余人次;二是依托企业组建一条土鸡和土鸡蛋的包装生产线,示范和带动农产品品牌化生产,以“云临尚品”生鲜食材品牌打造为主,引导农产品品牌化发展。通过引导和带动理解、认同电商,打造出一支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电商大军,实现电商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
201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区各部门共同努力,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上行”销售额1600万元。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产业化基地形成一定规模
目前,全区累计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32.74万亩,其中:茶叶23.43万亩,油菜7.3万亩,烤烟7.88万亩,核桃96万亩,甘蔗3.16万亩,蔬菜基地1.41万亩,咖啡5万亩,坚果20.13万亩,生物药业5.43万亩,竹木18万亩,全区特色产业基地效益逐渐凸显。一是茶叶产业巩固提升。产毛茶10010吨。邦东忙麓金瓜、昔归濮在2015年北京国际茶展中荣获金奖和特制金奖,全区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茶籽油等系列产品得到开发利用;二是油菜产业稳步发展。2016年平均亩产223千克,总产量1.62万吨,“三精”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覆盖全区10个乡(镇、街道)。连续三年创造了全国早熟油菜四项高产纪录。全区从事优质油加工企业4户,注册商标5个;加工油菜籽7500吨,实现加工总产值5780万元;三是“菜篮子”工程保障有力。完成蔬菜种植41796亩(复种面积),总产52389吨,实现产值1.7亿元。2016年全区生猪存栏32.2万头,出栏32.5万头;家禽存栏110.6万只,出栏171.5万只;禽蛋产量达372吨。全区肉类总产量达3.4万吨,畜牧业产值达9.4亿元。全区水产品养殖面积8160亩,总产量7520吨,实现渔业产值9912万元;四是5万亩咖啡产业成效初显。2016/2017季南塘分公司累计收购合格咖啡鲜果1908.95吨,次品果115.88吨,合计促进农户增收494.62万元;五是甘蔗产业稳步发展。种植甘蔗3.2万亩,农业产量12.2万吨,实现总产值5246万元。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工作有成效
临翔区按照“区级统筹、乡(镇)主体、村级管理、自然村具体实施”的原则,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9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种植业547个,养殖业287个,务工业89个。培育国家级示范社3个、省级示范社21个,入社社员全覆盖。通过注册登记、建章立制,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专家库”扶持合作社经营发展。同时,积极发展家庭农场,在工商部门依法注册26家家庭农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力带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通过示范带动,推广经验,促进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合作化方向健康发展。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推进
2017年末全区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含个体)501户,其中企业65户,个体工商户436户,从业人员5899人,实现总产值14亿元。全区有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1户,其中省级11户,市级10户。2017年新增1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12亿元。
(四)区、乡、村三级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稳步推进
目前,我区电子商务的支撑体系正在逐步健全,网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正在加快贫困地区光缆入乡、入村和入户的速度;快递物流也在向各个乡镇延伸。全区已建成1个区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8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依托“国资商城”等平台建成村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77个,预计2018年底实现全区8个乡(镇)服务站和89个村级服务点的全覆盖工作。一是培育龙头电商企业自建O2O电商销售平台“临农e购”,统一管理区、乡两级电商平台,引进“自提柜”“自动售货机”等新型销售配套设备完善同城配送服务;二是依托农村淘宝、菜鸟物流等国际知名电商企业进驻临翔,建成区级运营中心和物流仓储中心各1个,预计在50个村开设农村淘宝店;三是服务“国资商城”项目建设,配合农村电商服务运营;四是同中国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设“公益临翔”专业扶贫电商平台,通过将贫困户确定为销售方,以扶贫助理人助销方式进行配额销售,确保贫困户脱贫增收,目前报备的企业有22家,成功申请注册扶贫助理人27名,上架产品147个,试运营半年内销售产品714单次,销售额达215623.70元。
(五)助力群众脱贫
通过“临农e购”平台推广和京东、淘宝等第三方平台搭建,将临翔区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用“项目众筹”方式激活民间闲置资金投入农村经济建设,推进电商精准扶贫,助力群众脱贫。一是通过“临农e购”平台销售博尚博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土鸡、土鸡蛋,目前共销售土鸡10000余只,土鸡蛋30000多枚,实现销售收入53.2万元,直接带动农户59余户,累计增收5万多元;二是销售四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萝卜、腌菜、辣椒、豆腐、酸笋等多种酱菜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9万元,直接为农户增收3万多元;三是销售南美乡放山猪猪肉,实现销售收入16.4万元,带动15户贫困户养殖放山猪共增收6万余元;四是开展临沧源尚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泡核桃预售,2017年实现预售收入6万余元,间接带动博尚镇那招村50余户贫困农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推进高原特色产业建设。完成油菜种植7.5万亩,其中:推广油、烟早熟栽培模式7万亩,组织实施好油菜“三精”技术示范推广;大力推行标准化蔬菜种植、“玉米+蔬菜或冬马铃薯”种植、热带水果多样性种植、水产池塘精养、马铃薯与甘蔗套种、魔芋与粮食作物套种等模式建设;新建固定蔬菜基地2000亩、巩固零散基地15000亩、甜龙竹5000亩;协助咖啡公司組织抓好5万亩咖啡园的管护工作;积极推进“洁净田园”建设,推进蔗稍等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50%以上。
二是抓好畜牧渔业建设。积极发展畜牧业和以澜沧江为重点的水产养殖业。确保年末全区生猪存栏达40万头,出栏50万头,牛出栏1.6万头,羊出栏4.5万只,禽蛋产量547吨。实现肉类总产量4.6万吨,畜牧业产值达10.9亿元;渔业总产量8500吨,渔业总产值达11000万元。
三是抓好产业扶贫工作。继续以建档立卡3个贫困乡、28个贫困村为主战场,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重点发展农林经济产业,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生态猪、生态鸡养殖和特色产业种植,持续提升坚果、烤烟、油菜、核桃、茶叶、甘蔗、蔬菜等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2个产业发展项目,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个增收项目。
四是大力扶持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以“龙头企业+银行+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着力培育亲农、惠农、富农的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结合起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力带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五是完善电子商务网店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区电商服务中心、乡服务站和村服务点功能及配套设施,为贫困乡村网店开设和运营提供策划、培训、IT外包、美工、客服、代运营等专业服务,健全上下游服务链;依托国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各地电商产业园、创业孵化园,为贫困地区网商提供创业孵化服务。
六是建立网货供应监管体系。确定特色主业、主打产品,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销售的要求,加工适宜网络销售的优质产品。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带动贫困户从事网货生产加工,建立完善的供应体系。认证一批网货供应定点企业,为网店提供充足丰富的货源。加强农特产品网货监管,制定农特产品生产加工标准,指导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按标准种植、生产、加工、包装,从源头保证网货供应质量;抓好流通环节质量监管,建立网销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流通环节进行监测,杜绝质量隐患。
七是扩大网络物流体系。整合区供销社项目资源,建成临翔区电子商务仓储分拣物流中心,加快贫困乡村宽带网络建设,采取有线无线结合的办法,扩大网络覆盖面。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在贫困乡村设立服务网点,鼓励发展面向乡村的“草根物流”,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提高网货配送效率。
八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制定培训规划、方案,整合现有培训资源,构建由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团体、高等(职业)院校及电商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电商扶贫人才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