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何以成为古代最知名的画家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debaot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贺野 1927年生,江苏滨海县人。早年参加革命,从事美术工作,1949年随军南下来苏州,在苏、沪报刊上发表多幅美术作品。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即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历任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副校长、苏州丝绸工学院美术系主任。从1951年起任苏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长、主席40余年。现为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名誉理事。长期从事素描、水粉和国画创作,也兼事美术史论研究,现致力于油画创作。
  
  唐寅字伯虎,生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的苏州,正逢淇武时期颇受朝廷赏识的“浙派”绘画呈现颓势的年代,他和同邑画家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吴门四家”,为世所公认。人们赞道:“画至文、沈、唐、仇,天地精英尽矣。”(《壮陶阁书画集》)直到清代,人们还说:“推名家者,惟文、沈、唐、仇诸公,为掩前绝后。”(王鉴《染香斋画论》)唐寅在四家中排列第三,可王稚登在《吴郡丹青志》、何良俊在《四友斋画论》中部将唐寅列於文前。《石渠宝笈·续篇》甚至还将沈、唐并列,还夸唐能“独树赤帜”。在“明四家”“吴门四家”基础上出现的“吴门画派”,唐寅名列其中,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可到了现代,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一方面,大部分美术史家,几乎都因袭董其昌的说法,不同意将唐寅和仇英列入吴门画派。不能就此说在贬低他们艺术,但至少将他们看作当时吴门画风的另类或负面,也是不争的事实。可另一方面,唐寅却又在吴门画家中名气极响,甚至成为我国古代画家夜空中一颗最为光芒耀眼的明星。苏州已故作家周瘦鹃吟得好:“古代画家谁有名,数来数去唐伯虎。”走遍大江南北,凡是稍知绘画的人,都不会反对这样说法。是他画技超越所有前人吗?绘画圈子里的人不会同意。是“点秋香”、什么“九美”“八美”街头唱词造成的吗?严肃的人也是不会相信,下文将有述及。这巨大的反差决非偶然,可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我看来,这是研究美术史诸公,一开始就陷入重大误区。他们认为吴门画派必须是纯而又纯的元人画风的画派。如果是这样,实际也就没有号称“吴门”这个画派。因为“派”的含义是“别流也”(见《说文解字》),大家一个面孔,何以言派?吴门代表画家确是以远追董巨、近学“元四家”为己任。以沈周来为例,《吴郡丹青志》就说“其画至唐宋名流及胜国诸贤,上下千载,纵横百辈,先生兼总条贯,莫不揽其精微。”原来他不仅学“胜国”(即元)诸大家,也要学“唐宋名流”。他78岁时,犹“摩(夏圭画)副本”,同年又在《怀鹤图》题道:“怀远兄从广陵购得马远画一帧,珍重什袭,以为奇遇。”夏圭、马远为南宋“院画”两大代表画家,沈暮年如此推崇,可见他们对学习宋人画的重视。文徵明也是如此。74岁时,多次仿宋画之后,再仿郭熙画,题曰:
  余观郭河阳真迹,峰峦溪壑,苍润淋漓,深得唐二李将军笔法。昔年余在京师,友人持河阳《问山积雪图》卷出示,时观之不觉令人洒然而醒,燕京风尘,不觉洗尽。距今思之,已隔二十余年矣。追忆此卷,神情欲飞,辄洗草摹一遍,凡三阅寒暑始就。自谅技拙,不敢媲美古人,更不免效颦之意。嗟嗟,仅可得之皮毛,未能得其神骨耳。后日若欲仿佛此图,前有余之膺本也。(《武古堂书画汇考书》)
  唐寅师从周臣,学宋自不必说,可他是不是也学元人画呢?这里举他于正德五年(1510年)作摹古画册,题云:
  余性嗜古人名画,而不能多藏。闻吴江史氏储蓄甚富,因与德弘走阅数日,因尽发其帐中之秘,归而不忘。暇日辄忆所记,图为一册,共为一十余帧。不知古人胜我,我胜前人。因以贻德弘,使其评一胜负。德弘反谓青於蓝者大半,殆爱我而誉我也。二十五日题识。
  史氏即史鉴,沈周挚友,常在沈画上题咏,是酷爱元画之人,所藏必多元画。德宏为其子,即沈周婿,也深受元画熏陶。唐寅膺服元画之情,于此可见一斑。难怪《图绘宝鉴续篡》说他“虽得刘松年、李唏古之皴法。其笔资秀雅,青出于蓝也”。刘、李均南、北宋之大家,说唐寅的“秀雅”超过他们,是很有分量的话。清代盛大士还将唐寅和高逸作品代表人物倪瓒并列,并有段精辟论述:“云林、伯虎,笔精墨趣,皆师荆、关而能变化之,故云林有北苑之气韵,伯虎参松雪之精华。”(《溪山卧游录》)这里还需提一下,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不应忽略的重要点,即文徵明的细笔画后来还给唐寅很大影响。
  由上可见,吴门画派艺术本不限于继承元人,也学宋人。明代徐守知评价吴门画家画风有很准确的四个字:“变宋化元。”(《西山书画合册·跋》)鲁迅也说:“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论“旧形式的采用”》)昊门派正是在继承元的基础上汲取宋画的“周密不苟”,但还不止此,更应该值得我们注意、也更为重要的是,吴门画派画家因领受时代和卖画的潜移默化,也就不得不变元之“高雅脱俗的文人画”为自己独特的“雅俗共赏的文人画”,这才是“吴门画派”的自己面目。
  走出这一误区,也就明白唐寅本应占吴门画派一席之地,但他所以能独标青史,就因为唐寅的书画不仅最能体现昊门画派的艺术特点,而且还最能关心民间疾苦,敢于将笔端直指当时封建朝廷。沈周虽然也关心国难民情,文徵明的画“生平三不肯应:宗藩、中贵(即太监)、外国也”(见徐沁《明画录》),但在书画上都奉行中和温厚之道,不独沈、文如此,晚一辈如陈道复、陆治、文伯仁等皆然。唐寅又何以达到这一高度,也许和他具有以下有别于其它吴门大师不同点大有关联。
  首先,唐寅的出身和沈周、文徵明大不相同(仇英出身工匠,在画家中极其例外,这里且不论)。他生于比较卑微的小商之家,居皋桥西昊趋里。“其父广德,商业而士行”(祝允明《唐子畏墓志铭》),“士行”可能只是客套活。唐寅自言:“计仆少年,居身屠酤,鼓刀涤吼。”(《与文徵明书》)“昔仆穿土击革,缠鸡握雉,身杂舆隶屠贩之中。”(同上)看来他家开的是小酒食店,少时也参加杀鸡洗碗之类劳动。文徵明《饮子畏小楼》咏道:“君家在皋桥,喧阗井市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看来他家还是上楼下铺面常见的临街房。至于他所构建的桃花庵别业,是唐寅34岁时生活比较安定,买了舍北400年前南宋章栥别墅废园的一角。这桃花庵究竟怎样,始终未见有具体描写。壬鋆曾到此做客,并吟诗一首,中有句云:“清溪诘曲频回棹,矮屋虚明浅送杯。生计城东三亩菜,吟怀墙角一枝梅。”也就是小河、矮屋、菜田、一枝梅,桃花坞当时还是人烟稀少之地,想来此说不会太离谱。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说唐晚年:“家住昊趋坊,常住临街一小楼,惟求画者携酒造之,则酣畅竟目。”可见他很可能还是住那临街铺面房。现传为“唐寅读书处”的黛瓦明窗,窗下荷池荡漾,天晓得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再看沈周,生于湘城读书望族,祖父沈澄,洪武中授以官,未成,号征士。父和伯父虽读书不仕,但广有田亩,本文作者在沈周墓前发现当时残碑,记载他家虽非当地头号地 主,但也有良田数百亩之多。明初规定东南诸省,每纳粮万石为一区,其中纳粮最多者为“粮长”。沈周父子均曾为“粮长”。此时虽此制执行稍驰,但仍见其家富甲一方,其家和别业规模之大,也就自不待言了。
  文徵明家世代为宫,祖父为涞水教谕、太仆寺丞,父文洪累官至温府知府。卒于任上。他为宫清廉,看来没有多少积蓄。可是文徵明54岁时,因江苏巡抚李光嗣荐进京为翰林待诏,这年4月,暂寓庆寿寺西廊园巨和尚处时,随身有仆狄谦、文通、永付3人,6月欲迁家来京,给妻(吴三小姐)信中道:“来时措置些盘费来方好。盖此间俸禄,皂隶之类,仅可给日遂使费耳。”可见其经济水平非吴趋里店铺可比了。
  其次,3人所受教育、交友也不相同。沈周祖父是王蒙挚友,沈周除父辈指点外,启蒙老师为陆德蕴,后拜陈宽为师,陈以学问渊博著称。后又从同里赵同鲁,赵承家学,精鉴赏,后又与父辈从杜琼学画。后交友甚多,有刘珏、昊宽、史鉴、朱存理、杨循吉等人,均是远追董巨的著名书画家。文微明少时并不聪慧,11岁读外塾,16岁与唐寅订交,向都穆学诗。后从沈周学画,从吴宽学古文,从李应祯学书。与徐桢卿、汤珍、蔡羽、王守、王宠兄弟、何良俊等均常与唱和。
  我们再看唐寅,皆说他13岁时闭户读书,不交一友。看来他读的不外是常见私塾之类,无名塾师。也就不足记了。但早年从周臣学画,却对他有着深刻影响。周是当时苏州著名的民间“院体”画家,时人谓之可追戴进,却又深谙民间疾苦,现仅介绍他画的一套《乞食图》册页(现分别藏于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和檀香山美术馆)。图中共画20个乞丐形象,老幼妇壮都有。或伏地行乞,或临街扫地,或啃馒填饥,或自唱莲花,或玩猴戏,凄惨之影,不一而足。周臣的原跋云:“正德丙子七月,闲窗无事。偶记素见市道丐者往往态度,乘笔墨之便,率尔图写,虽无足观,亦可以助警励世俗云。东部周臣记。”册末有文嘉跋:“昔唐六如(按这时已辞世)每见周笔,辄称日周先生,盖神伏其神妙不可及。若此册者,信非他人可能而有符于六如之心伏矣。”周对唐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唐友辈大致和文、沈相同,也就不专门列出。文徵明虽是唐的终生挚友,但二人行为举止上并不是完全契合,俩人一度还中断了往来。而行为举止完全契合、对唐至少在早年影响巨大的却有张灵和祝允明两人,不能不记:
  张灵,字梦晋,也住吴趋里,和唐年岁相当,志气雅合,茂才相敌,又俱善画,故契深椒兰,两人曾赤立泮水中,以手激水相斗作水戏(见王稚登《吴郡丹青志》)。二人曾在虎丘与商人相谑,有客登山赋诗,伯虎作乞儿状,戏谓曰:“诸君今日赋诗,能容乞子属和乎?”客大诧,已而戏曰:“试为之。”伯虎索纸笔,大书“一”字毕遂行。客大笑追究之,伯虎垒书一“上”字毕,求去,客曰:“吾固知乞儿无能为也。”伯虎笑曰:“吾性嗜酒,必饮而后作诗,君能惠我以酒乎?”客遂浮白示之曰:“若能赋,当令若尽醉,不然,难免若责也。”伯虎复大书又“一上”三字,客抚掌相谓曰:“此谓诗邪?”益穷之。伯虎复书一“上”二字,诸客皆绝倒。伯虎进曰:“吾待饮久矣,真欲先生作诗乎否邪?”遂举一饮辄尽,援笔续成一绝云:“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客大奇之,相与即席尽醉而返,竟不知其何许人也。”(《说圃识余》)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也说到他。粱维枢《玉剑尊闻》卷九有两则,一则说:“伯虎尝夏月访祝枝山,枝山适大醉,裸体纵笔疾书,了不为谢。伯虎戏谓曰:‘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枝山遽答曰:‘岂日无衣,与子同袍。’”另一则说:“唐子畏、祝希暂浪游维扬,赀用乏绝,谓盐使者课税甚饶,乃伪作道士玄妙观募缘。盐使者檄下长、吴二邑,资金五百为葺观费。唐、祝更修刺谒二尹,诈为道士关说。得金如数,用悉召诸妓女及所与游者,畅饮数日而尽。”《外纪》还说,“伯虎与张梦晋、祝允明皆任达放诞,尝雨雪中作乞儿鼓节,唱莲花落,得钱沽酒野寺中痛饮,曰:‘此乐惜不令太自知之。’”这些可能只是瓜棚下谈天之传闻,但也可见唐寅三人均有游戏人间的幽默豁达性格,也可见他们喜与商贾往来无间。其实他们本身也是市民,不是么?
  第三,从吴门四家命运来看,唐寅和沈周、文徵明命运不同,可说一生最为坎坷。我们先说沈周,他虽一生不为官、不从道、不远游,安于乡村画师,但名高望重。苏州太守曹凤上任不久不识沈周,使沈为差役。曹到京后,侍郎吴宽这才告诉曹,沈“名重朝瑞,五侯七贵,不足齿也。”他回苏立即登沈门谢罪。沈平静生活到82岁卒。
  文徵明被荐为官,不久即告退回苏,《无声诗史》记:“先生暇则出一游近地佳山水,听至奉迎恐后。居间客过从,焚幽煮茗,谈古书画彝鼎,品水石,道昊中耆旧,使人往返,如是者余三十年。年九十而卒。卒时犹为人书志石,停笔栩然若蝶化者。”
  唐寅本出生寒素,时人说他“家赀徵羡,餍习优汰”(徐桢卿:《新倩笈》),也就是家道殷实之意。16岁和文徵明同时考试,文未中,唐中秀才,“四海惊讶之”,这电是沈周所没有的。但25岁左右,父、母、妻、妹接踵而殁。家中只剩小七岁弟唐申,他写给文徵明信中说:“丧车屡驾,黄口嗷嗷。”后4字乃雏鸟张着大口待食之状,店铺当然已无法营业,以致“鞠秽日积,门户衰废,柴车索带,遂及褴褛”(同上)。可见已到达十分贫困之境。幸好唐寅善文,可为人写墓志铭之类为生。正由于此,因州官不喜欢他的古文词,经人举荐才得以参加乡试,得中解元,即举人第一名。这是他人生第一得意时期,可是30岁时赴京会考,因一同赴京的江阴徐经贿考连累下狱。狱中倍受煎熬,出狱后发放为吏,唐已“惨毒万状,眉目改观,愧色满面。衣敝不可伸,履缺不可纳。僮仆据案,夫妻反目,旧有狞狗,当户而噬。反视室中,瓶瓯破缺,衣履之外,靡有长物。西风鸣枯,萧然羁客。嗟嗟咄咄,计无所出。目愿一餐,盖不谋其夕也”。(《与文徵明书》)这是他人生第二次重大打击。从而自暴自弃,纵隋声色,好酒去妻,不久和弟亦异炊。但此时“乃托之丹青自娱”,努力作画,也出入青楼,这在当时文人也并不少见,当然有品行极为端庄的文徵明,可连被同辈奉为楷模的老夫子沈周,也有过词赠青楼女子的事。唐一时纵情声色,也自有他的真性情在。如《哭妓徐素》云:“月明花向灯前落,春尽人从梦里逢;再托来生侬未老,好叫相见梦姿容。”《寄妓》云:“云笼楚馆虚金屋,凤入巫山奏玉箫;明月河桥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遥。”可是到了46岁时,应南昌宁王宸濠之聘,不久发现宁王要谋反,即时脱身回苏。不久,宸濠事发,虽未直接牵连,不仅惊吓非常,更觉无脸见人。这是他人生第三次打击。赴南昌前,已归心佛乘,这时更自号六如,取《金刚经》中世事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之意。晚年贫困异常,后世传他什么“九美图”“十美图”,不妨看他的真实生活,现录其当时自述:“阴雨浃旬,厨烟不继,涤砚吮笔,萧条若僧,因题旬八首,奉寄孙思和。”诗如下:“十朝风雨若昏迷,八口 妻孥并告饥,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青山自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荒村风雨杂鸣鸡,轑釜朝厨媿老妻,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肯嫌斗栗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儒生作计大痴呆,业在毛锥与砚台,问字昔人皆载酒,写诗亦望买鱼来。”“抱膝腾腾一卷书,衣无重褚食无鱼,旁人笑我谋生拙,拙在谋生乐有余。”“白板门扉红槿篱,比邻鹅鸭对妻儿,天然兴趣难模写,三日无烟不觉饥。”“领解皇都第一名,猖披归卧旧茆蘅,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风流才子饥饿之状,数百年之后读之,令人同声一叹。他不久即在贫病中卒,享年54岁,这是“吴门四家”中最短寿者(仇英享年不详,看来也比唐寅寿长)。
  第四,说到这里,有必要说明传说中的“三笑”之类,实与他本人毫不相干。天启四年(1624年),即唐寅逝世(1523年)后100年,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刊印,其中就有《唐解元一笑姻缘》一篇,奠定了后来“三笑”的格局。其实,所谓才子之一的周文彬实无此人,无锡倒确有一位华学士,名叫华察(字子潜,号鸿山),但他小唐寅26岁,中进土时,唐寅已经逝世2年。到华察任侍读学士,掌南院事,也就是做“太师”时,已是唐寅身后30年的事了。华确有子,名伯阳,登科第为官,决非大呆、二呆。至于三笑、点秋香等等,也只能是乌有国中之事了。据近人蒋瑞藻考证,冯梦龙是取自周元炜所著的《泾林杂记》,这本书中就开始有唐寅这段“艳事”,其根据是王行甫著《耳谈》中所载的苏州一贵公子陈元超私装僮仆、娶一婢女的实事;还有姚旅《露书》所记,当时江阴也有一贵公子,叫做吉道人,也同样追一婢女,正好名叫秋香,后被主人发现,“具数百金,送秋香归之”。这两位贵公子的风流艳事,竟双双硬加到唐寅头上,不亦冤乎?(见《清廉考证》)以后虽然各种笔记,如《坚瓠集》《花航缘》《剧说》《文星现》《朝野闻录》《两般秋雨庵随笔》《茶香室丛钞》等持相异说法,但终不敌小说力量之大,此风终于愈刮愈烈。随之还有小说《四杰传》《八美图》《换空箱》《九美图》等问世,也就是唐寅后来拥有9位娇妻美妾,但流传最广的还是“三笑”。到了清嘉庆五年(1800年),重刻的清乾隆五十年的《新编重辑曲调三笑姻缘》,嘉庆十八年(1813年),金山张堰人吴敏昌的弹词唱本《三笑姻缘》刊印,一直到今天。正如清代王弢所谓“黄金两袖泪痕鲜,来听山塘《一笑缘》”(《淞滨琐话》)。这虚构出的清弹低唱,曾逗过多少人的笑靥,赢得多少人的眼泪和遐思啊!但令人费解的是,冯梦龙是苏州人,且生于万历二年(1574年),离开唐寅逝世不过50年,从他写的《唐解元一笑姻缘》来看,在记载唐寅应考等等史实等还是比较翔实,为什么后来却采用荒诞之说呢?看来还是《明史》的两段话,似乎更能深刻地指出这一秘密,一段是:“吴中自枝山辈放诞不羁为世所指目,而文才轻艳,仰动流辈,传说者增益而附丽之,往往出名教外。”又说:“寅诗文,初尚才情,晚年颓然自放,谓后人和我不在此。论者伤之。”话中除贬意等词外,倒近于本文作者的看法了。但事情还未完,因“秋香”此名为妇女多用,沈周又偏偏为南京一妓女秋香为了什么“姐妹会”写过一词《鹊桥仙》,引发了人们和唐寅有关的玄想,其实与唐寅毫不相干。祝枝山也有《秋香便面》一诗提及秋香,徐电发注曰:“秋香,成化间南京旧院妓也。”另《无声诗史》还说此秋香姓林名奴儿,还学过画,绝非“华太师”家婢也。
  最后,让我们来看唐寅不平静的生活产生的不平静的艺术,也就是他和后人心灵相连的纽带。唐寅读书多,看来并不次于沈、文,还好藏书,曾校《杜氏通典》、疏《庄子》等宋版书,更能关心民生、涉猎时事和追求诗画通俗之风。1972年举行的苏州出土文物展,展出他的《水乡图》,上题:“群飞自鹭啭黄鹂,四月江南戽水时。青袄儿郎红袄女,一群歌唱韵呦咿。”使人如见江南三月之景,闻水乡吴依之音。再举他的代表作《幽人燕坐图》轴,此图山水叠嶂,草亭人物,细笔勾就,清幽深远。画家自题曰:“幽人燕坐处,高阁挂斜曛;何物供吟眺,青山与白云。”一派文人雅逸之气,跃于纸上,置之文徵明细笔画中,几莫能辨。他还痛切时弊,早年过伍子胥庙在壁上题诗云:“白马曾骑踏海潮,由来吴地说前朝。眼前多少不平事,愿与将军借宝刀。”这是其它吴人画家所未曾有的。如《陶谷赠诗图》轴,画一官吏端坐,一腿高搁,红烛高烧,一官妓抚琵琶唱曲。唐寅题诗云:“一曲姻缘逆旅中,短词聊以识泥鸿。当时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面发红。”原来这是指北宋大臣陶毂出使南唐,对李后主出言不逊,南唐众臣颇为愤怒,暗遣一宫妓夜去陶处吟唱,陶坠入色网。次日,陶在宴会上摆足架子时,宫妓出奏琵琶,顿使陶面红耳赤。唐寅对这位正人君子进行了辛辣鞭挞。这时正值严嵩当道,此画所指也就十分清楚了。
  可人们尚未想到,唐寅还敢用画影指皇帝。这里介绍他的代表作:《王蜀宫妓图》轴(藏故宫博物院)。图中画盛装宫妓4人,分别着绿衣、白衣、蓝衣和红衣,相对闲话。一人回首盼望,一人手执酒食托盘,似欲翩翩起舞之状。人物衣饰都用精秀细劲的线勾出,设色妍丽明洁。画上自书:
  莲花冠子道人衣,日待君王宴翠微。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蜀后主每于宫中襄小巾,命宫妓道长,冠莲花冠,自寻花柳以侍酣宴。蜀之谣已溢耳矣,而主之不能挹注之,竞至酣觞。俾后想摇头之令,不胜扼腕。唐寅。
  此画无题,曾名《孟蜀宫妓图》,实误。应为《王蜀宫妓图》。据史籍记载,前蜀后主王衍使宫人着道服,戴莲花冠,“咸康元年(925)九月,衍奉其母徐妃同游于青城山,驻于上清宫,对宫人皆衣道服,顶金莲花冠,衣画云霞,望之若神仙,及侍宴,皆免冠而退,则其髻髽然”(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欧阳修《新五代史》谓:“(衍)又作怡神亭,与诸狎客、妇人日夜酣饮其中。……又好裹尖中,其状如锥。而后宫皆戴金莲花冠,衣道士服,酒酣免冠,其髻髽然,更施朱粉,号‘醉妆’。”唐寅在画上所题“蜀之谣已溢耳矣”几句,乃指王衍在位时,把政事悉委于宦官,一心沉醉声色。有人劝他“宜以社稷为念,少节宴饮”,他竟以“有酒不醉真痴人”相答。还作《醉妆词》:“这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这边走,奠厌金盃酒。”就是唐寅所说的“滥觞”。“摇头之令”即是这个“醉妆词”。“不胜扼腕”,是指王衍后来的悲惨结局:在位一年即亡,并在迎降途中不仅自己被杀,后唐庄宗还“尽杀衍宗族”。唐寅此画,表面上画的是一群佳丽,锦装素裹,即使是一般鉴赏者,也乐于欣赏,而不知其中深厚的讽喻之意在焉。明代皇帝很多多年不上朝,重用宦官,在后宫如王衍昏庸荒淫者。这在当时需要多大的勇气!
  唐寅也有极为雅俗共赏之作,如人物画《东方朔》。《汉书》称东方朔为“滑稽之雄”,“童儿牧 竖,莫不眩耀,而后世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语,附著之朔”。唐寅画的就是这位为“童儿牧竖”所加工过的神话人物。只见一位面含微笑、生着“寿眉”的老者,衣冠整齐,手执一桃,提衣弯腰行走,似刚刚做什么见不得人事。且看作者题曰:
  王母东邻劣小儿,偷桃三度到瑶池。
  群仙无处追踪迹,却自持来荐寿卮。
  唐寅为守斋索奉马守庵寿。
  人们至此方恍然大悟。原来画中这位荒诞神话故事人物,在偷着蟠桃献给“守庵”先生,不禁使人莞然。这一笑,“童儿牧竖”也可,文人雅士也可。前者之笑,因它的滑稽有趣;后者之笑,也觉得诗画隽永。
  唐寅还有十分撩人情欲的风月之作。如两幅画有半身美人,他题道:“天姿袅娜十分娇,可惜风流半截腰。却恨画工无见识,动人情处不曾描。”“谁将妙笔写风流,写到风流处便休。记得昔年曾识面,桃花深处短墙头。”画得这样艳丽,诗又明白如画。陈继儒还说唐还有书作青楼游戏语,但他也未之见。近代荷兰汉学家、外交官高罗佩发现明代情色故事集《僧尼孽海》一书,署名为“南陵风魔解元唐伯虎选辑”,春宫画《风流绝畅图》据说按唐寅所作重刻,即断言皆为唐作品。明代此类作品有一条雷打不动的规律,即不署真名。《金瓶梅》仅有部分色情描写,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至今不知作者为谁。今堂而皇之、大书“风魔解元”唐寅画的作品,却断言为唐所作,实令人不能信服。退一步说,即使断言是真的,也不禁使人想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薄迦丘的《十日谈》,这不是十分显现市民崛起、人文主义精神大兴么?难怪乾隆下江南时御制《桃花坞》诗曰:“春日桃花满坞披,六如图尚有遗诗。长歌拟仿乐天白,白俗谓他信过之。”皇帝看来既对唐寅的画也对唐的诗,断语为“俗”,也就很自然的了。唐寅还擅写散曲,更为绮丽动人,这里也就不写了。
  上举的唐寅有关几点,可见他不愧是风流才子,无比豪放又无比悲惨集于一生。他既有自咏的悲歌,又敢于对朝廷的讽嘲;善于对生活的颂歌,又向人民贡献了众多令人喜爱的诗和画。这些诗画,有可能是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城市中(见吴晗《明史·简述》)出现的富有人文色彩的作品。在这一点上,为其它昊门画家所不及,也是以前画家们所没有的。因而人们尊敬他、纪念他、还附丽于他,也许这就是他千古独步的所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骨化三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5例IgA肾病随机分为骨化三醇(VD3)组、厄贝沙坦(ARB)组和联合治疗(ARB+VD3)组,观察8周。检测治疗
了解一位艺术家,首先应从其作品开始。了解徐文藻即是先识其画,再识其人。新千年以来,我们相继在国内外各种画展中,发现徐文藻的国画。其既深厚华滋又灵动飘逸的风格,在极力保持传
之所以要做这本书,第一个原因是源于喜欢。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欢读书,喜欢写东西。第二个原因是多年的一个夙愿。写了一些文章,自然就想集结成册。其实写得最多的是评论、批评文章
目的:研究局麻下内科胸腔镜术中心脏并发症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对策。方法:监测15例接受开放式胸腔镜术患者术前术中血压、心率、动脉血气指标(pH值、PaO2、SaO2、BE、PaCO2),、
近年来.男性冠心病的病死率不断下降,女性反有所增加.且女性患者相对预后更差。造成这种性别差异的原因,以往的观点认为是对女性的健康状况关注不够、女性缺乏就诊意识、院前拖延
邢秋桂 江苏南京市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书法)专业。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甲骨文学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南京米南宫书画院副院长、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兼职教授、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大型活动部特邀评委。出版《邢秋桂书法作品集》。    我在书法这条大道上,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后,才刚刚悟出一点味道。人生在于淡薄,心静才能悟道,而书法之意境在于用心,在于沉寂悟机。年轻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I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关节镜辅助治疗23例内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对所
<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