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只有“稳”方能操胜券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123123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教育故事,或许每一个为人师者都会感慨自己教育人生中众多的酸甜苦辣咸。而身为一名校长,尽管我的教育生涯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像星星般闪耀而又无法抹去的故事,但是,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我更想提的是当初成为一校之长时的感慨。
  2010年9月份,我走马上任山丹县东街小学校长。怀揣着对原工作岗位的不舍和对新岗位的疑虑,我拨通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的电话,老领导语重心长地说:了解和尊重,是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基石……。
  在第一个学期中,我把熟悉环境、融入东小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每天只做三件事:听听、看看、想想。”因为我觉得自己既然无力即刻高飞,不妨尝试平稳飞行,积攒动力。每一天,老师们按部就班,学校沿着原来的发展轨迹稳步前行。在第一个学期里,我经常在两栋教学楼之间来回穿梭着,我每天跟老师们谈论着、倾听着、记录着、思考着……一个学期过去了,我很快融入了东小的集体。
  上任的第一学期,恰逢山丹县进行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时间的紧迫,加上许多暴露出来的问题尚未得到合理解决,“新病旧痛”如何综合治疗?面对上级的催促,我开始失眠了。我想起了老领导的嘱托:尊重教师的意愿。于是,校办公室根据学校存在问题制定出了《绩效工资实施征求意见稿》并发放到年级组中进行讨论。一天后,征求意见稿收上来了,看着寥寥几笔的意见,且没有什么尖锐之处,我略显欣慰,或许是教师们对意见稿很满意吧,于是《绩效工资实施草案》出台了。为了充分显示学校办学的民主性,《草案》经过两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会议的讨论,最终确定了《实施方案》。学校书记向我提了个建议:还是开个教代会讨论通过吧。我正有此意,便默许了。
  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会场非常安静,经过对上级政策和学校实施方案的解读,教师们对学校的决策已经有了更深地了解,他们听得很认真,生怕漏掉某个字眼。会议的举手表决环节,大家都纷纷举手表示同意。看着大家这样负责任的态度,我倍感欣慰。很好,同意通过表决的远远超出半数。就在我准备长吁一口气时,一位上了年纪的女教师站了起来一陈老师,她情绪激动地问:校长,我有意见可不可以提?面对突如其来的提问,我有点纳闷:怎么回事?这不是分明扰乱秩序吗?按会议规定,在举手表决时只要超过50%的教师同意就通过该方案,这一点她是清楚的呀。当初不是下发了征求意见稿了吗?还有什么意见要提呢?这时,会场一片骚动,似乎也有个别人在旁边煽火的迹象。我定了定神,和气地对她说:有意见就应该提嘛,您说吧。她三步并两步走上主席台,激情洋溢地把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和建议说了出来。最后,她还特别强调:尊敬的荆校长,我知道您在南关小学时是一位真心为老师办事的校长。我为什么选择在今天,在这样的场合向学校领导提意见,是因为以往很多时候,我们老师提的意见,你们学校领导并不放在心上,我们希望您是一位听得进意见的校长。她的话语略显尖锐,台下开始有人发笑了,似乎在看我如何收场。这时,我才真正明白征求意见稿中寥寥几笔意见的原因。我思量着她的“弦外之音”,斟酌着她的意见,并无不妥,矛头直指方案中的缺乏人文性的评价机制。我突然警醒:制度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的体现,缺乏人文性的评价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谈何发展?我感谢她,感谢她能及时的“提醒”,我也很欣赏她,欣赏她敢说的气魄,欣赏她站在学校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敏锐洞察力。望着台下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我看了看时间,天色已经太晚,我对大家说:陈的意见提得非常好。这说明我们之前的工作没有做到位,针对陈老师刚才指出的问题和意见,我们一定认真考虑并加以修改。我建议,在充分征求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再召开一次教代会讨论通过该方案,争取做到客观、公平、公正。在此,我代表学校新的领导班子感谢陈老师提的宝贵意见,同时,郑重承诺:我们将诚恳地接受教职工们的监督和批评,也欢迎大家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对于你们的意见和建议,只要是对学校发展有利的,我们都将接纳……语毕,会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是老师们对我的肯定,更是老师们对我的期待。
  现在回想起老领导当初的那番话,我颇具感慨:“稳”方能操胜券。一个初为一校之长者,面临的必然是这样那样剪不断理还乱的事务,更需要“沉稳”。“稳”就要做到:“凌”而不“空”(既要具有领导的眼光和权威,又不能脱离群众,站在领导的高度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又要脚踏实地的研究和解决问题);“急”而不“躁”(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尽管是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不应该急躁,要做到心急而神不急,以自己的沉着稳住大局,冷静分析解决的方法。);“问”而不“责”(面对教师的过错,不能一味地指责。应该以同事的身份询问事情的缘由,并加以引导,给予鼓励。)
其他文献
一、实施扁平化管理的步骤和方法  1.进行以年级为单位的管理实体建设。将全校以年级为单位划分成三个管理实体,下移管理中心,下放管理权限,由副校长担任年级主任,掌管全年级事务,独立负责本年级的德育、教学、教研等,他们拥有对本年级教师的岗位聘用权、考核权、评优推荐权。年级组以年级主任为中心,执行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直接对校委会负责;同时他们又接受学校职能处室的指导和监督。  2.同步启动内部人事制度改
期刊
〔关键词〕 作文教学;材料;生活;电视网络;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5(A)—0054—01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也如这“半亩方塘”,如何让它如明镜一般清澈晶莹,是每一个语文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而答案其实就在这首诗中——欲让作文如“鉴”之“清”,就需要寻
期刊
如何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寄宿生管理水平,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是摆在所有寄宿制学校管理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引领下,经过全体师生的辛勤工作和共同努力,我校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一、在宿舍管理方面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实行生活老师负责制下的半封闭管理模式和生活教师与班主任双重管理模式。由生活教师负责填写《寄宿生管理日志》和寄宿生登记表
期刊
听:情意切切,言传身教播种爱  在课堂上,教师精彩的评价语言让我们看到学生那一张张阳光般灿烂的笑脸,听到学生的欢声笑语,感受到学生的个性在张扬。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爱。尊重,让爱在细微处流淌;关注,让爱在细微处折射;理解,让爱在细微处温馨;真情,让爱在细微处凝聚。让我们用精彩的评价荡起课堂中爱的层层涟漪!  我始终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关注每一位学生,总是寻找最佳机会给那些
期刊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避免不了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都想及时听到老师对关于他参与学习表现的评价。因此,如果课堂评价运用得好,对于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新的课程价值观关注人的生命发展,即教学所关心的不仅仅是人可以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而应是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得到彰显和扩展。融合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小学语文
期刊
一、营造氛围,艺术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愉快的学习氛围能消除学生胆怯和依赖的心理,使学生敢思、敢说、敢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色彩的见解。因此,我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时间和活动空间,热爱、信任和尊重每一个孩子,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同时,在教学中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帮他们树立对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好奇心,并逐步营造一种勇想、勇说、勇做、勇争论
期刊
谁能想到,有一种小鸟能够飞行几万里,成功地飞越太平洋,靠的却仅是一截简单的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它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那截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那截树枝上睡觉。试想,如果小鸟把鸟窝、食物等旅途中所需要的用品,一古脑儿全带在身上,那小鸟还飞得起来吗?  想想这只小鸟,再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不禁在想:孩子的一生飞越的又是怎样宽广的一个海洋呢?在飞的过程
期刊
预习,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准备阶段,是学生走向自学实践的初级形态;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在老师授课之前,独立感知新课内容、对新知识进行初步了解、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的一个环节,预习是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重要体现。  一、做好预习工作的准备  新学期伊始,我先让学生讨论分析预习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让学生在思想
期刊
一、充分利用农村学生生活中的现象,生成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达成教育目标  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启发学生领悟应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题。以我校为例,单是黑河节水,湿地保护,滴水灌溉,保护膜种植,人畜饮水改造,母亲水窖,就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等产生丰富的体验,这些体验与思想品德课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就可以生成一系列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比如:1.农业节水
期刊
课堂上,要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所以,我们就得精心设计好前置作业,让学生在自主预习和学习的基础上,很好地领会和把握所学内容,做到先学。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对“高效”课堂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突破性的进展。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角色转换,还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课堂呈现形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且具有生命延续的课堂。课堂无不浸透着绿色的生命气息,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