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学校体育大事记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8947816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自“扬州会议”以来,至“7号文件”下达,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中国学校体育也走过了一条曲折向前的发展之路。无论是体制改革、政策法规的贯彻、师资队伍建设,还是课程教学、纲要教材、考评制度、课余训练和科研工作的改革等,无不灌注了广大体育教师、学者和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心血。本期发表的部分专论文章,既是作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丰硕成果的贺意,又是启示广大同行从多角度、多方位来剖析总结我国学校体育的经验教训。诚然,面对这样一幅色彩斑斓的学校体育历史长卷,我们的梳理必然挂一漏万。然而,我们无法放弃作为一个媒体的思考和责任,深切的感悟和反复的探索,其目标就是一条:以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体系。任重而道远!
  
  ●扬州会议——学校体育发展的里程碑
  
  经国务院批准,1979年5月15日至22日,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体育、卫生部门和共青团的代表以及大中小学的代表300余人。会议交流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讨论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暂行规定。到会者一致认为,在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刻召开这样的会议,对进一步抓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扬州会议重点解决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进一步提高了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认识
  会议指出:由于林彪、“四人帮”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严重破坏,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重视不够,加上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不好,体育、卫生设备差,导致学生体质趋于下降。北京市西城區一项针对3053名中小学生的检查表明,各方面都合格的仅占11.86%;上海市的调查显示,1977年中学生近视率为15.3%,1978年上升到17.84%,年级越高,比率越大;广东省1977年高校、中专招生初选合格的48580名考生中,因各种疾病受专业限制的考生竟高达13924人,逾三分之一;河北省石家庄市1978年高考初选合格的学生中,因身体不合格受专业限制和未被录取的占34%,高校新生进行体格复查,还有不合格的。以上情况,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能否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关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前途,关系到中华民族强弱盛衰的大问题。学生健康状况不好,是“四人帮”摧残教育的严重后果之一。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学校抓了智育的提高,这是完全必要的,但还有不少学校放松了对体育、卫生工作的要求,部分学生认为有了智育就有了一切,因此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不注意身体健康等都是不对的。学校教育应该让学生懂得:“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身体好是思想好、学习好和将来工作好的必备条件。因此必须坚持“三好”方针,正确处理好德、智、体三者之间的关系,纠正忽视体育卫生工作的思想,摆正体育卫生工作的位置,切实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搞好,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会议认为,粉碎“四人帮”后,党的教育方针重新得到了贯彻,形势一片大好。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方面,教育部等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各级部门都要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领导
  与会者普遍认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做得不好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适当的机构和人员抓这项工作。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应建立一定的工作机构,调配必要的工作干部;各级体委、卫生、共青团组织也应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配备必要的干部,互相配合、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对体育卫生工作的领导。一是学校的主要领导必须关心和过问体育卫生工作,做到“三育”齐抓,同时应该有一位领导干部具体分管体育卫生工作,深入实际、及时解决工作中所必须解决的各种问题。二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对小学生更有决定性的影响。今后,应该把抓好学生的体育、卫生工作,明确规定在班主任工作职责范围之内,并把它作为评选优秀班主任教师的一项重要条件。三是体育教师、学校卫生人员和保健教师对于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和学生的身体健康负有直接的责任,要求他们把本职工作切实担当起来;各科的科任教师,应当努力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学校的教务部门,在文化科学知识学习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上要安排得当,注意师生的劳逸结合;学校的总务部门,在体育、卫生工作的器材设备和师生的生活上,要努力加以改善。
  三、积极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各项活动
  会议指出:学校开展体育卫生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因此,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上好体育课。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教材》,全面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从青少年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提高体育课的质量。小学体育课要防止“成人化”的教学。中学体育课应提倡男女分班教学,要充分注意女生的生理特点,女学生的课尽可能由女教师上。有条件的大学、中专和中学,力争按健康状况和技能水平分班(组)教学,做到区别对待。
  其次,要认真做好早操、课间操,提高做操质量。每周最少安排两节课外体育活动,列入课表,保证每天平均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
  再次,各类学校都要积极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要把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活动与体育教学、课外锻炼、运动竞赛结合起来。要做好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培养骨干,建立登记卡片,在经常锻炼的基础上认真组织测验。同时,要坚决防止突击达标的错误做法。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学校体育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和教师,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普及上。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努力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建立、健全业余竞赛制度。要定期举办校运动会,经常开展班级、年级和适当组织校际、区、市范围的业余竞赛活动,逐步建立业余竞赛制度。
  最后,要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注意体育和卫生相结合。学校体育工作和卫生工作,都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保护学生健康,两者必须结合起来。
  四、为抓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努力创造条件
  会议指出:要大力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体育教师和卫生人员队伍。由于全国各级学校体育师资和卫生人员,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要求各体育院、系尽快培养一批水平较高的体育师资;师范学校要办好体育班,有条件的可开设学校卫生人员训练班。要立足本地区和本单位,挑选有一定文化、体育专长和组织能力的人,经过必要的训练,充实体育教师队伍。
  各级卫生部门要尽快配备和充实卫生防疫站中的学校卫生专业人员。卫生学校的医士专业,也要讲授一些学校卫生课程,以便在毕业之后能很快胜任这项工作。各省、市、自治区在分配高、中级医学院校毕业生时,应照顾学校的需要,逐步充实学校卫生人员。
  要适当解决体育场地、器材和必要的卫生设备。在分配教育经费时,要安排一定的款项,用以购置和维修体育场地、器材和卫生设备。要提倡采取自力更生,勤俭办体育,勤俭办卫生,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土法上马的办法,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靠自己的力量,逐步解决体育、卫生设备。
  扬州会议举办至今已近30年了,此次会议可谓是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里程碑式的会议,它起到了以下作用:对学校体育的重要性予以了充分肯定,进一步提高了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提出了意见;对学校体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认真探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保障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扬州会议澄清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大问题,结束了学校体育无人主管、混乱不堪的严重局面,使学校体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中招体育考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
  
  1979年4月,上海市崇明中学(以寄宿生为主的县重点中学)首先进行了体育加试的尝试。至1981年,全国已有上海、山东、河南、辽宁、湖南、北京等6个省市进行了体育考试的试验工作。同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指出,中招体育考试的试验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精神和要求,方向完全正确,应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下去。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至此,体育课作为升学考试的科目以条例的形式被明确下来。
  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取得了以下效果:体育考试使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提高,保证了体育课的正常进行;促进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初三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有助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加强了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
  实践证明,体育考试在促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增强学生体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中招体育考试的进行,体育考试中的一些弊端也显露出来。主要是“应试现象”严重。许多地方和学校为了应付考试,每天只练考试的几个项目,体育课也脱离正常的教学大纲而围绕着几个考试项目进行,使得學生们仅体育考试的几项成绩突出,却未学会其他的体育项目,更遑论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体育考试的发展,也使体育考试受到方方面面的责难。改革体育考试,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体育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事实上,有关部门一直认为,一旦学生的体质得到根本改变,学生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中招体育考试就没有必要了。现阶段乃至很长一段时间中招体育考试还是十分必要的,但体育考试要加大改革的力度。体育考试的改革要遵循几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平时的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有利于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全面综合评价;有利于保证学生的安全、减轻学生的负担;考试的方法要简便易行、公正合理。
  1999年9月,经教育部体卫艺司批准,辽宁省营口市和浙江省嘉兴市等作为试点单位对体育考试进行了改革。
  改革后,体育考试成绩不仅仅取决于最终测试成绩,学生从初一至初三年级参加平时体育锻炼时间和上体育课的情况以及形态指标等都将纳入体育考试的范围,平时成绩将会占到总分的一半。以辽宁省营口市体育考试为例:考试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过程管理评价,采取学分制办法计分。初中三年每学年5分,三年满分为15分,由学校负责考试。二是目标效果测试,只限初中毕业生升学时一次性测试,满分为15分,由区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考试。
  为了更好体现体育考试的科学性,减少伤害事故等,改革后的体育考试改为体质健康测试。内容有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三大类。第一类身体形态,包括身高、体重,主要评价学生身体匀称度,重在引导学生重视膳食平衡,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第二类身体机能,包括肺活量、台阶试验,主要评价学生锻炼后心肺机能发生变化情况。第三类身体素质,包括跳绳、立定跳远、比握力等,主要评价学生经过三年锻炼身体素质提高情况。实际操作中,让学生最感头痛的长跑类(800米或1000米跑)和力量类(铅球或引体向上)将不再作为考试内容。但对过程管理,即交由学校打出的15分,许多体育考试管理者担心由学校掌握15分主观指标太多,打分者可能会将分任意送出。更有人认为,不能仅凭形态机能的变化,就给学生打一定的分,这里会出现许多问题,严重的可能滋生“腐败”现象。另外有人指出,连续三年的评价给基层同志增加了工作量,搞不好就会流于形式。
  由于对体育考试从内容、形式到组织都进行了改革,所选测试项目能较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综合身体状况,因而受到社会好评。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体育考试的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体育考试的评分标准科学化程度不够;测试的仪器、仪表等有待进一步改进;个别方面还存在不良现象。为了搞好中招体育考试,有关部门应在试点改革的基础上反复试验,不断充实和完善体育考试并形成制度,使之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体质、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目的。
  
  ●两个《条例》——使学校体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之路
  
  学校体育界公认,1990年3月,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联合发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的关于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最权威的行政法规,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走向正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对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相继出台,为学校体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与此同时,国家改革和调整了体育卫生工作管理机构,省、市、县级体育卫生行政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有利于各项行政法规和管理制度的落实。这些法制和制度的建设反映了国家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同时制度的确立也有利于促进地方教育部门更好地关注学校体育,学校的管理者也拥有了工作准则。
  为贯彻好两个《条例》,针对我国农村中小学总数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89%、学生数占全国中小学生总数的74%的现实,国家教委把推进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成为当时的一大亮点。从1990年开始,教育部先后在山西临汾、辽宁宽甸等地专门召开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研讨会议,加大了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推进力度,注重挖掘农村地区自身的潜力及调动当地干部、群众、学校和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在学校体育上做了大量工作后,学校体育工作总体上取得长足进展。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从上世纪90年代前后,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冲击越来越大,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在学习上加班加点,体育课时被压缩,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加上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的学生体力活动的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学生体质的下降,1985年至2005年间的几次全国体质监测都暴露了这一问题。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进中招体育考试改革、推广“大课间”活动等,以推进学校体育的开展。1999年教育部在辽宁营口召开会议,积极推动“大课间进校园”,希望以此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进入21世纪以后,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体现在学校体育中最直接的是新课改当中体育课时得到了增加。目前,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三至九年级每周3节,高中是2节。这种努力从课程计划上保证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到操场上,走到阳光下,开展体育锻炼。
  学校体育在规范中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都与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两个《条例》的实施密不可分。虽然,《条例》颁布实施后出台的各项措施在某些地方并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同时,诸多因素阻碍了学校体育的推进,如安全问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在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的道路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却是不争的事实。
  
  ●课余体育训练——学生健儿走向世界体坛
  
  为适应我国竞技体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做好参加世界大、中学生运动会的准备,原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于1985年12月27日至1986年1月1日,在山东掖县共同召开了全国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工作会。这次会议从宏观上研究了在学校如何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问题,并印发了《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
  开展课余训练20余年来,我国学校运动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涌现出不少健儿扬威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世界中学生运动会,清华大学的胡凯等人还代表中国队参加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
  目前,在我国58万所中小学,1000余所大学中,在训学生近600万人左右。自1988年原国家教委在全国高校和中学进行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大学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以来,相继批准了59所试点大学和320所试点中学,有2万多人受训,占全国大中小学生人数的2.6%左右。每年向优秀运动队输送4000余人,向高等院校输送5800余人。
  我国开展课余训练20年来,学校运动竞技水平逐年提高,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在高校,部分项目和部分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已能代表国家大学生代表团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些还代表国家队参加东亚运动会等世界性的大赛。
  20年间,随着课余训练工作的不断开展,体育场地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也发挥了原有场地设施的作用。清华大学建成包括篮球馆、跳水馆等全国一流的体育中心;上海新中中学通过承办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建成了一流的塑胶跑道田径场和体育馆;北京奥运会上,一批高校体育场馆如北京大学乒乓球馆、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成为了奥运会的比赛场馆。这些场馆不仅为课余训练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同时在搞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和促进全民健身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长期以来,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在青少年业余训练中始终是一对矛盾。近年来,一些地方如上海市将运动队办进学校,大学办一线队、中学办二线队、小学办三线队。变过去体育部门一家包揽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为体育、教育两家“资源共享、责任共担”,这无疑是对我国业余训练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也实现了教体结合的双赢,对于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有深刻意义。
  但在具体实践中,课余训练仍存在不少问题。社会上有“高水平运动员=低水平中学生”的说法,这反映了课余训练没有解决好与学习的矛盾。实际上许多学生运动员并非由于学习不好去从事课余体育训练,而是由于长期从事课余体育训练,影响了学习成绩。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运动级别越高,文化知识受到的影响也越大。从一般情况看,运动员等级越高,有文化成绩越低的倾向,因为运动成绩的取得与付出的时间、体力、精力是相对应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运动成绩好,学习成绩也优秀的学生,但只是凤毛麟角。
  当前看来,影响课余训练水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高水平教练员欠缺,训练质量难以保证;课余训练中存在不讲求科学性的问题;此外,课余训练经费不足,运动项目布局集中,招生处于无序状态,学籍管理不规范,竞赛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学训练等等,都制约了课余训练的发展。
  
  ●临汾会议——开创农村学校体育新局面
  
  1991年9月全国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暨全国千名农村优秀体育教师表彰会在山西临汾召开,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专题研究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会议。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委、体委干部和全国农村优秀体育教师代表16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会上总结出临汾的基本经验是:“一条途径、三个环节”。一条途径就是,班主任兼教体育课,这是解决当前农村学校体育师资缺乏的有效途径。三个环节是:在乡镇配备专职体育辅导员;自编农村学校体育教材;自力更生,自制体育器材。
  为进一步落实1991年“临汾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的精神,推动全国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1994年,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分别在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安徽省凤阳县和江苏省江宁县、甘肃省临泽县分片召开了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研讨会。同时,还对全国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上述工作,对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和形势有了全面的估计,也为今后如何根据当前的形势、任务和教育发展的条件,进一步推动全国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在临汾会议精神的推动和鼓舞下,在广大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为:
  1)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下,各级政府逐步把农村學校体育工作纳入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轨道,许多省、市、自治区召开了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会,使得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发达地区对农村学校体育的资金投入有所增加,促进了学校体育师资的配备和体育器材、设施的改善。根据调查,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学校体育课的开课率和坚持每天一小时锻炼的学校比例,中心小学和完小均能达到90%以上,不完全小学也能达到70%以上,基本达到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
  3)继临汾的经验以后,一批如江苏江宁、安徽凤阳、辽宁宽甸、河南扶沟、甘肃临泽、广东湛江等先进典型涌现出来,为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带头和示范作用。其经验也为不同地区如何开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了多种经验和模式。
  但在取得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1)经济发展水平从高低两个方面影响着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经济发展缓慢是一些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工作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也表明,除了一些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先进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是成正相关的。对学校体育投资的严重不足使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工作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受到经商热的冲击,出现体育教师的流失、教学质量下降等现象,学校体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
  2)受农村旧的思想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教育中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仍较为普遍。一些主管领导从思想上对学校体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还缺乏了解、认识模糊,在工作中态度消极,这是一些地区,特别是基础条件较好的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
  3)多数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教研工作落后,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单一。没有结合农村实际开展有特色的学校体育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校体育工作的评估和管理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标准,导致一部分地区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代替教学,或单以竞赛成绩来评价学校体育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正常的体育教学,使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4)各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工作都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就全国来看,有相当一部分边远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还是空白,对如何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在这类地区开展工作的经验也还不丰富,体育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教育部提出了关于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一是进一步明确农村学校体育的意义;二是认清当前教育发展的形势,利用时机,加紧工作,促使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加强调查研究,掌握现状,制订合理的发展规划、目标和工作重点,使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发展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四是全面理解体育的内涵,加强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因地制宜地做好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五是结合实际,充实和稳定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六是提倡多渠道筹集体育经费,以多种途径和方法改善农村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条件。
  
  ●7号文件颁布——迎来学校体育发展的春天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下发,提出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这个文件是建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就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下发的重要文件,也是学校体育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一个文件。《意见》认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以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意见》对增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出了三方面20条要求:一是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二是认真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从9个方面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进行了阐述。 三是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从8个方面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出了具体要求。
  中央7号文件之所以能够颁布实施,与2006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少年体育工作和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高度的重视密不可分。
  2006年12月23日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被许多人称作是“学校体育春天的到来”。此次会议向全社会发出了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动员令,提出要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这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全民族体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会议强调,必须把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真正把体育工作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上来,尽快改变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状况。各级政府首先要行动起来,切实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把提高青少年的健康素质纳入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纳入教育工作和体育工作规划。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要作为评价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各个方面加大学校体育的推进力度,尽快配齐体育教师,加强体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要千方百计改善农村学校的体育条件,高度重视体育活动中的安全問题,加强安全教育。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并完善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积极研究探索在高中毕业会考中增加体育考试。督导部门要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对学校综合督导的内容和评估指标体系。
  2007年4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学生体质和加强学校体育的问题。4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强调,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7年4月29日,“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启动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参加启动仪式。国务委员陈至立主持启动仪式。我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从2006年底到2008年,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各项重大举措,充分说明党和政府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和增强青少年体质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说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中央7号文件的颁布实施对我国教育工作,特别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必将产生划时代的意义。
其他文献
一、教学思想    运动教育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体育学者西登托普(siedentop)先生提出的一种课程与教学模式。它是以来自于游戏理论(PlayTheory)的运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师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为学习方法,以固定分组、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的、丰富的运动体验的教育模式。该模式提出后,以其在培养学生的运动
6月1日,新《公务员法》正式实施,这是国家治理現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这部新法将给公务员群体和国家治理带来怎样的变化?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为回答这一问题,本刊深入县乡一线,与基层公务员面对面交流,记述下他们对新法的所思所想所盼,以及即将带来的改变。  长期以来,在压力和痛点交织的现实之下,基层公务员群体缺乏激励和晋升机会,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但基层公务员是履行公共管理职能、为社会提供
打造“千亿县”,冲刺全国百强  《决策》:“十四五”时期,庐江定下了打造“千亿县”、实现“全省争五强、全国冲百强”的奋斗目标。庐江实现这个目标的底气和路径是什么?  许华为:近年来,庐江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融入大合肥、对接沪苏浙”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旅富民、大美庐江”三大战略,重点打造“两城”、“三区”
就在房地产开发商为房地产市场作别“黄金时代”,过渡到“白银时代”而感到落寞与不甘时,房地产市场的竞争也许已经悄然换了一条赛道,链家等房产中介正在取代地产开发商成为中国地产存量房时代的主角。“链家帝国”會成为什么模样?其对房地产市场乃至房价走势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编者按]  宿松在哪儿?在中国历史上,宿松是长江中下游名邑,建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名人輩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安徽版图上,宿松地处八百里皖江之首、三省通衢之地,自古就是皖西南重镇,尤其是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大战略下,宿松极具战略价值和区位优势;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作为生态大县和水资源大县,宿松的生态价值和环境优势日益凸显。  特别是近年来,宿松发展迈上新台阶,大力解放思想、主动作为,
一、本次课的教材选择    侗族摔跤源于明代,具有提摔、
俄罗斯《体育》课程国家教育标准是俄罗斯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实施的,由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利亚赫博士主持编写完成。由于俄罗斯的教育体系划分为1-4年级、5-9年级和10-11年级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着我国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所以(《体育》课程标准分别规定了三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在此将对三个阶段的内容分别进行介绍。  俄罗斯课程国家教育标准始于1992年《教育法》的颁布实施。1993年制定了(《体育》课
从管理办法开始实施的3月下旬至今,围绕门头牌匾郑州街头接连发生冲突,连带管理办法本身也受到各方质疑:统一门头牌匾就是文明了吗?门头牌匾政府可以介入吗?如果可以,那么应该如何介入呢?介入到什么程度呢?商户与政府,到底谁动了谁的奶酪?    4月6日中午,在“郑州市东西大街——郑汴路综合整治项目部”,经理司同义又一次接到了说情电话。司同义的另一个身份是郑州市市政局副局长。眼下,他最重要的工作是拆商铺的
“有了‘工具箱’,变干部‘端菜’为群众‘点菜’,实现了从‘等米下锅’到‘看谱点菜’的转变。”  因户施策,扶贫精细化  《决策》:黄山市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市情有一定的特殊性。从扶贫工作来看,黄山市虽然是非重点贫困地区,但任务同样艰巨。黄山市的贫困人口和脱贫攻坚工作有什么样的特点?  任泽锋:“十二五”期间,黄山市GDP年均增长9.4%,财政收入翻了一番多;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剩下的贫困地区多是区位较差、交通不便、生态脆弱的地区,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当前,我省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  “一字之差,一字千钧”  《决策》: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专门视察脱贫攻坚工作。我省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刘永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强调,“扶贫开发关键是要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