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数学教学困境和寻求突破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职数学教学困境,对高职数学改革的方案进行了研究,发现针对不同专业的模块化数学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数学 教学困境 突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关于职教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大。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如若墨守成规,死守原有的教学模式,没有创新和变革,职业教育也无从发展。职教中的高职教育的变革更成了重中之重。
  就目前来看,高职教育无论从专业设置,培养计划的制定,还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配置,实训基地的选择都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而高职的数学教学作为基础理论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其教学内容方法等更是需要迫在眉睫的改变,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中国现有的国情,高职数学教学有诸多困境。
  一、高职数学教学困难重重
  1.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家长都期望子女走高中升大学的道路,即使很多高中的升学率不高,家长仍有美好的憧憬。因此,走进高职学校的初中生大多是中考的失意者,特别是数学基础比较差,这就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挑战。因为高职数学是在初中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而学生的初中基础本不牢靠,再希冀他们建造数学知识的大厦只能是空谈。
  2.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从学生的心理分析,学生走进高职院校,本身就带着无限的无奈。中考的失落加上父母的絮叨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不少学生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来上学,对学习缺乏兴趣,特别是怕数学,由畏而生厌,更别谈把数学学好了。
  3.教材编排缺乏针对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步履维艰。国家对其发展不重视,家长觉得孩子上职校没面子,学生自己更觉委屈。五年制高职的教材的编排更是未从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就数学而言,内容与高中教材相差无几且理论性较强,学生接受难度较大。另外,教学内容空而泛,没有针对不同的专业实施分层次。
  4.课时缩减,教学打折。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高职数学中加入的高等数学内容在不断扩充。但由于新课程的不断涌现,计算机等新学科的兴起,数学的教学时数一减再减,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只能将教学内容一删再删。如此,高职数学的教学效果便大打折扣。
  二、高职数学寻求突破
  高职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的宗旨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从而满足其适应社会、独立生存、开拓创新的需要。
  1.加强对学生数学学法指导。
  其实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的数学教学模式就是“老师讲我接受”,学生的学习方法被动且不善于思考。到了高职阶段,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数学,如何去思考,这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引导他们善问、会问且主动地探究,举一反三地联系。再熟悉的知识也会忘记,但学习过程中掌握的学习方法却会受益一生。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何调动不爱好数学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至关重要。但如何调动,通过何种方式呢?答案就是多媒体。许多的数学生动且有趣,但就一块黑板一只粉笔无法体现。教师可以用几何画板绘制美妙且富有动感的图片,让学生一目了然;用Flash制作动画,使学生通过观看更深切地体会概念,如关于椭圆的定义就可以采用此种方法。多媒体可以加大教学容量,省去板书的繁琐,实施分层次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不同级别的题,从而使课堂的教学更有效。
  3.穿插数学史知识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数学是精炼的语言,它简洁明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而在教学中如能适当加入一些数学史方面的小故事,学生会很感兴趣。如在集合的学习之前,介绍集合的创始人康托尔,使学生了解其曲折的发现真理的过程;在学习分段函数时,举学生手机短信包月付费的例子,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在学习由图像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时,引入周恩来同志“上坡路”“下坡路”的故事,使学生发现图像的直观性;在复数部分的引入可以讲数的发展史,使学生感受数的发展是随着社会而发展的;在数列部分可以由“国王与麦子”的故事引入;在极限部分可以简介极限思想的源远流长;在微积分部分可以介绍微积分的发展史;在常微分方程部分可以引入微分方程的现实意义是发现了一颗行星,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力量。
  4.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处理。
  教材是教学的指南针。改革教材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主体。针对学生的基础文化程度和以应用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要求,教师应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取舍和优化,在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前提下,按照专业的特点组织教学,使学生所学数学知识和专业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快感。例如针对土木系的学生,为加强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教师可在立体几何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建筑方面的应用知识;对电气系的学生,三角函数部分和复数部分的内容要深入,因其专业课三相交流电的内容直接用到这两部分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入专业应用的题;而环艺系和计算机系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弱化。同样的知识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有不同方面的侧重。
  三、结语
  总之,高职数学教育需要长期的关注。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数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手段的优化,学生个体的变化,高职数学的教学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地寻求突破和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叶尧城,向鹤梅.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郭永发.工科《高等数学》模块教学的实践与认识[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6):84.
  [3]陈琦.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J].教育研究与实践,1998,(3).
其他文献
不少初中时语文学得不错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尤其是一学期后即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反映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学生、家长和教师都感到不可理解:初中会考那么高的分数到了高中怎么一下子降那么多。个别学生甚至对语文逐渐失去信心,将精力转向数理化的演算。  我曾教过初中,这学期首次教高中语文,在短短的教学过程中切实感到搞好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对于高中阶段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全面增强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成熟,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了,许多教师灵活地运用这一先进的教学工具为课堂教学服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抽象的概念、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课堂教学省时、高效。但是,对于多媒体作用的认识和使用,似乎有走向过热甚至泛滥的趋势:不少教师“情人眼里出西施”,把多媒体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具备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从小学会在实践中主动地收集信息、获取知识,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对学生的学习乃至终身的学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动手收集信息并学会及时处理信息。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点滴感想。  一、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激发收集信息的兴趣  唤醒有时比方法更重要。比如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空间比较狭窄,教师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个人应具备的语文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情感”,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应付能力,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学校,还应该延伸到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  一、提高教学魅力,激发兴趣,学会倾听  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说教使
常言道:十分文章,三分写作,七分修改。可见,一篇成功的文章是离不开修改的。但平时学生往往文章一写完就交给老师,认为万事大吉了,评改是老师的任务。而教师白天改不完晚上改
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三组课文是一组说明性文章,不论是讲清楚植物的形态特征,还是说明动物的生活习性;不论是介绍新产品的使用方法,还是解释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都提到了一些说明的方法,并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后试着加以运用,即学写说明文。写说明文对从没接触过说明文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山区的孩子更是无从下手,且写作时抓不住重点,条理不清,语言不够准确生动,特别容易和记叙文混淆。那么该怎样指导学生写作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
随着语文教学及评价方式的改革,作文能力的考核占据了小学语文中的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地位。作文成绩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但毋庸置疑,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问题。对教师来说——作文难教、难改;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长期以来,在此种情绪的困扰下,作文成了夹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第三者”。经过长期的探讨,我认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
骨关节炎(O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以关节肿胀、疼痛、僵硬、弹响、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痹证”范畴.肾藏精,主骨生髓,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虚贯穿OA病程始终,故
根据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和发展的要求,本文提出,高职数学教学应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开展数学建模竞赛,并指出竞赛对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