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名家遭遇“自己”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en87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遭遇“鲁迅”


  1928年2月25日,鲁迅先生意外地接到一名素不相识的女士的来信。信中有“自一月十日在杭孤山别后,至今已多久没有见面了。前蒙先生允萍时常通讯及指导”云云,弄得鲁迅莫名其妙。
  为负责起见,鲁迅马上写了一封回信,告诉这名马姓女士,自己已有将近十年未去过杭州,因此不可能在孤山与人作别,她见到的一定是另一个人。
  到了3月17日,这个名为马湘影的女士约上以前听过鲁迅课的一个学生去拜访鲁迅先生。见面后经过详谈,才知道当时与马女士在孤山交谈的,的确是假鲁迅。那人曾允为马女士指导并希望常常通信,所以就有了马女士的写信之举。当时马女士并不知道鲁迅的通信地址,她是寄到开明书店,托他们转交的。
  交谈中,马女士还给鲁迅看了杭州“鲁迅”在苏曼殊墓旁写的四句诗:
  我来君寂居,唤醒谁氏魂?
  飘萍山林迹,待到它年随公去。
  见此,鲁迅不仅觉得莫名其妙,也有些生气。这诗不仅不通,那腔调也太可笑了。为了弄清事实,鲁迅给当时在杭州教书的许钦文写了一封信,请他帮忙了解一下杭州“鲁迅”的情况。
  当时在杭州的鲁迅的朋友,有许钦文、川岛等人。他们也听到学生们盛传,说“鲁迅”到了杭州,甚至有人亲眼见过此人在苏曼殊墓前的题诗。许钦文接到鲁迅的信后,便向了解情况的学生打听。那些学生说,“鲁迅”就在离西湖不远的松木场小学教书。他和川岛等人便决定前去拜访。
  到了松木场小学,他们果真见到了“鲁迅”。这人大约三十多岁,脸瘦长,上嘴唇如鲁迅一样,也留着一些短须。
  许钦文与川岛等人去时,此“鲁迅”手里拿着一条教鞭正在上课。见面之后,相互通了姓名,很巧的是,这个“鲁迅”也姓周。为了了解情况,许钦文他们未报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只说是慕名拜访。
  那人一听,便自称鲁迅,谈话的口气里,表现出对当时世风不甚满意,又表现出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还说世事如此,所以只能隐姓埋名到乡下来教小学生。此人说话时,眼睛四处乱看,目光发直,指手畫脚。川岛当时还觉得此人精神有点不正常。了解了大致情况,许钦文他们便告辞了。“鲁迅”还热心地约他们以后再来,还说有什么事可以问他,他都乐于指导。
  回去之后,许钦文便将了解的情况写信告诉了鲁迅,又将事情经过托朋友告知当时杭州市一位姓陈的教育界负责人,请他转劝这个也姓周的“鲁迅”不要再假装下去了。

朱光潜遭遇“朱光潸”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在欧洲留学期间,他以书信的形式,为开明书店的《一般》和后来的《中学生》杂志写稿。由于作者当时也是青年,深切了解青年的内心情感冲突,他的笔调又委婉亲切,故而文章引起极大反响。这些文字后来结集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出版,风靡一时,成为当时最流行的书之一。
  过了不久,朱光潜先生在写出专著《文艺心理学》之后,又抛开教科书的形式,写出一本亲切自在的《谈美》小册子。这本书,朱光潜仍是以书信形式展开,书店在出版时,为使读者将其与先前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相联系,便在《谈美》封面附注“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字样。书出版之后受到广泛欢迎。
  可是,就在《谈美》出版后不久的1936年年初,上海书摊上出现了一本署名“朱光潸”、题为《致青年》的书。书名接近、姓名难辨不说,该书竟也有一个副题:“给青年的十三封信”——相比朱光潜先生的著作副题只少一个“第”字,打眼看去,没有什么分别;封面设计也追踪摹形:书名字形、位置相仿,连一些直线中间嵌一些星星的版式都一样,所以,一个朋友把这本书寄给朱光潜后,连朱光潜自己也没一眼看出来,还以为是自己的作品。
  待看清楚后,朱光潜弄懂了其中“借尸还魂”的花样。无可奈何之余,朱光潜先生竟然给“朱光潸”写了一封信,跟这个几乎与自己同名的人谈起心来。首先,他请朱光潸原谅,说他误将此书认作自己写的了。接下来他说道:
  “光潸先生,我不认识你,但是你的面貌、言动、姿态、性格等等,为了以上所说的一点偶然的因缘,引动了我很大的好奇心……不认识你而写信给你,似乎有些唐突,请你记得我是你的一个读者。如果这个资格不够,那只得怪你姓朱名光潸,而又写《给青年的十三封信》了!”
  接下,朱光潜先生将自己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时的情形略作回溯,认为当时“稚气和愚 ”,但因坦坦白白流露,才得到青年的喜爱。这话的潜台词大约是告诉“朱光潸”,人得坦坦白白、老老实实做人,否则就算一时得逞,也难免长久不被人戳穿,落得个不道德的名声。
  这种事的结局,是正人君子很难斗赢那些无孔不入的钻营者。“朱光潸”的《给青年的十三封信》仍然四处销售,甚至从上海销到成都,甚至多年后还在印行。可见其“借光”到位,销路不错。作为一位学者,朱光潜先生这次被人当“唐僧”抓住,借他的“肉”大大吃了一回!
其他文献
写作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个没有手脚的人,只在嘴里叼着一根铅笔。  ——库尔特·冯内古特  我病了。我想写作,可是心烦意乱——散文让我作呕。  ——亚历山大·普希金  我不知道副动词后面该写什么,我怎么也挑不出一個主句来,虽说我是文学家。  ——安东·契诃夫  没什么好写的……只有想到有人比我更痛苦时,我才感到一丝安慰。  ——弗吉尼亚·伍尔夫  脑子里没有任何思路。我刚用“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作
期刊
古典美的核心是理想,甚至是梦想。  古典诗歌中对消极性的表达,如《北征》《羌村三首》等,其文字的消解能力和文字后面的意境情懷,使你仍然向往你是那个说话者,因为他对苦难的态度,对博大情怀的关注,会使你向往。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杜甫碰见李龟年的情景。  想当年李龟年是第一歌手,唱诵诗人们的诗词,他是贵族府邸的贵宾、皇宫的座上客。后来出事了,这么一个明星就四下流落。他代表着文艺的雅致、生活的富贵,
期刊
尼采论但丁:“一只在墓头上写诗的土狼。”  纳博科夫论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缺乏品位。他对那些患上弗洛伊德情结的人物做着单调处理,他沉溺于描写人类尊严的悲剧性厄运——所有这一切都令人难以欣赏。”  H.G.威尔斯论萧伯纳:“一个在医院尖叫的白痴儿。”  康拉德论劳伦斯:“肮脏。除了下流什么也没有。”  爱默生论奥斯丁:“奥斯丁小姐的小说……在我看来似乎音调粗俗,艺术创新贫瘠,禁锢在英国社
期刊
秦少游与苏东坡制墨斗谜,秦少游作诗曰:  “吾有一间房,半间赁与转轮王;有时放出一线光,天下邪魔不敢当。”  东坡随即答诗曰:  “吾有一张琴,五条丝弦藏在腹;有时将来马上弹,尽出天下无声曲。”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人的理性与感性,也说明了生命自有其原则与趣味,而在生活里,人格与风格同样重要。  人的心中有一具墨斗,雖然里面有个轮子转得很快,墨线却是一丝不苟的。这是说人对生命要有不可
期刊
东坡自云,他饮酒终日也不过半升,天下之不善酒者,再也没有比他酒量小的了。但闲居时未尝一日无客,有客未尝一日无酒,他喜欢看别人喝。看人举杯徐引,他心中就浩浩焉、落落焉,油然而生一种酣畅淋漓的兴味,比客人的快意有过之而无不及,天下之好飲者,没有能超过他的。  东坡还说,天底下最快乐的,莫如身无病而心无忧。可他身无病而常备药,不能饮而常酿酒,有人不解,问他这都是为了什么。东坡笑了:“病者得药,我为之体轻
期刊
把衬衫塞在裤子里合理吗  和《丁丁历险记》中的阿道克船长在睡觉时因应该把胡子放在被子里还是被子外而烦恼一样,现代人也经常会自问:“应该把衬衫塞在裤子里还是放在裤子外?”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可以,有些衬衫是被特意设计为要塞进裤子里的,而另一些被设计成要放在裤子外面。想要区分这两种衬衫,不仅要够聪明,还要有品位。因此,如果你突然想把一件厚衬衫塞进裤子里,就会发现腰部出现了叠起的布料,和把一件羊绒披肩
期刊
12歲的阿卜杜和妈妈、5个兄弟姐妹一起生活在新疆和田,母子7人靠政府每月发放的低保金和妈妈打零工的收入维持生活。阿卜杜7岁那年,不慎触电,生命垂危,前后做了8次手术才保住性命,却永远失去了右臂。在经历了这么多的痛苦和变故之后,阿卜杜依然活泼开朗,让妈妈很是欣慰。  可是当阿卜杜进入校园后,却逐渐变得内向起来,一天到晚总是低着头,不爱说话,即便回家和兄弟姐妹在一起,也显得无精打采,有时还装病不想去上
期刊
相爱?相杀?  类型学摄影的代表人物贝歇夫妇说:“我们的照片会给人们留下工业时代的记忆,这些记忆将随着建筑物的拆除而消失。”在20世纪60年代,夫妻二人在灰暗的天空下用无情感、无表情、无瑕疵的构图拍攝面临关闭的重工业建筑群,这项拍摄活动持续了40年。  他们于1957年相识,1961年结婚,从此开始了长达一生的摄影之旅。作为“贝歇学派”的创始人,贝歇夫妇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任教20年。他们影响了一
期刊
在月亮里洗沙 在月亮的深处   牵出一匹马 打开栅栏 看见阳关之上   刁斗高悬 法号庄严   人世间又开始了一场春风拂面   于是 在月亮里種花 在一池   闪烁的金鱼中 找见那一只   走失的仙鹤 请它秘密地施法   辞退戈壁 拿走砾石和泪水   让长路上的人们 饮下   步步生莲的朝露与晚霞 接着   在月亮里写经 在月亮的身上   伐下一株丹桂 供奉在莫高窟以西  
期刊
四月,白粉粉的杏花已经谢了。躲藏在绿叶间的毛茸茸的青杏,羞怯地望着这个似曾相识的中年人。  他站在这杏树下,静静地垂着两条胳膊,满含深情地看着这株粗壮的果树。故乡山野的风夹带着春天的温暖,轻轻抚摩着他夹杂着几根银丝的乱发,抚摩着他的脸颊,抚摩着他的心。  “杏树,你应该认识我。尽管我们分别了许多年,但我从来没有忘记你。当我在别处看到杨树、柳树、松树……的时候,我就想起了你,杏树;想起了她,小萍;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