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把子”的岁月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通信发达的今天,见证过电话从“摇把子”到程控电话再到5G的我,唯独对65―1型携带式磁石电话机有着深深的情怀。
  65―1型携带式磁石电话机,俗名摇把子,它由永久磁石组成发电机,电池、耳机和机件装在盒内,盒的侧面有一个摇把子,盒上有两个接线柱连接外线,用耳机通话。
  我第一次看到真实的摇把子电话,是在读小学二年级时。村大队部装了一台电话,和抗战电影里看到的一个模样,黑颜色,块头很大,底座四四方方,右侧有一个摇把子,话筒支在顶部上面。当时,这个时髦的物件摆在那里,给大队部增添了不少神秘感。
  有一天,我见队部没人,便偷偷走进屋里,心惊胆战地抓起摇把子就摇了起来,不一会儿工夫,话筒里传来女话务员的声音,问我要哪里,吓得我支支吾吾,不知该说啥,慌忙扔下话筒,狼狈地跑了。
  再次与摇把子电话接触是在1957年,我刚参加工作,是铁道部西北干线铁路工程局电务工程队的一名通信工,从事架设铁路新线的通信电线路和设备维护,以及故障处理。
  通信工最怕的是夜间有突发事件的抢修工作。
  于我而言,第一次的电话故障处理是永远忘不掉的日子。59年前的一个冬夜,队部调度室电话通知我处理天祝至龙沟站1874号至1878号电杆之间各站线混线。放下电话,我背上工具就出发了,大约走了三公里,遇到一只狼。听师父讲,通信工夜间处理故障容易碰见狼的事经常发生。碰见狼时不要慌,不要背对着它,不要转向逃跑,而是用手电对着狼闪烁,拿出脚扣,慢慢后退到电杆前,用脚扣在电杆上使劲敲击吓跑它。可眼前的狼根本不害怕,我退一步它进一步,闪动着绿眼珠,咧着嘴,一副凶相,身上的毛竖立着,后屁股半蹲在地上,尾巴耷拉在地,前爪直立,跟我对峙着,随时准备向我进攻。见吓不走它,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脑子里飞快地想着如何脱身。我把一只脚扣丢在地上伸脚套上,深吸一口气,将另一只脚扣向狼扔去,趁狼躲避时,抱着电杆开始往上爬。
  虽然我爬上了电杆,但狼仍然没有走的意思,而是号叫着,虎视眈眈地看着我。我知道狼不会上树,以为高枕无忧了,谁知道不大一会儿又来了三只狼,其中一只狼的背上还趴着一个胖嘟嘟似狼非狼,前爪很短的生物。这个胖嘟嘟似狼非狼的生物一直盯着电杆上的我,过了一会儿,四头狼围在这个小短腿生物旁边,好像在商量什么事情一样,片刻以后狼群被分成了两排,开始不断地啃电杆,一只狼啃一口就换下一只狼接着啃。我慌了,这才想起来,这短腿的生物莫非是传说中的狈?狈相当于狼群中的军师,非常聪明,平日靠狼群供养,為狼群出谋划策,可谓十分狡诈,但此生物极其稀少,只在传说中听闻过,我也是第一次看见,想到此处,赶紧用摇把子电话接通队部的电话进行求救。看着狼群,自己却无能为力,眼里充满了恐惧。就在我筋疲力尽快绝望时,队部的汽车从远处开来……
  关键时刻,摇把子电话救了我一命。我与它,就像夫妻一样,谁也离不开谁。
  1953年盛夏,甘谷山区连降大雨,导致山洪暴发,洪水冲断了天兰线渭南镇至甘谷间的路基,冲断了多处站与站之间,站与局之间的通信联络。在那个年代,电话线就是与洪水搏斗的生命线。电话不通,一切救援工作将难以开展。
  根据局抗洪电报的要求,队部党委第一时间调集骨干力量组成“党员抢修突击队”。
  故障地点在一个三十米高的山坡上。暴雨中,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洪流,对于突击队来说是致命的,抢修难度极大。
  师父宋虎任突击队队长,这个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转业军人,始终走在前面,带领我们爬山。出征前队领导原本没通知他,因为他的妻子病重正在住院,他是自己偷着来的。他说:“我是党员,抗洪抢险我得上!”
  故障地点在一个三十米高的山坡上(蒸汽机车时代铁路涵洞跨径超过1000米是不能在里面架设通信线路的,不利于检修,只能走外线)。暴雨中,含有大量泥沙及石块的洪流,对于突击队员是致命的。师父宋虎始终走在前面,带领我们在风雨中艰难前行。其间,队员们多次因路滑而摔倒,手、腿、脚都划出了累累伤痕,脸上身上已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但是他们没有退缩,仍义无反顾地继续前进。
  终于来到故障区域,呈凹形的山顶,三根电杆倾倒在水中。这种情况是雨水沉积浸泡线杆根基导致的,正常检修是用水泵将凹形里的水抽出,重新挖坑栽杆,暴雨中,正常检修显然不可能,不知道凹形里的水有多深,人也不能迂回到对面,因山凹形边沿很窄且异常湿滑,稍有不慎就会滑倒而滚下山,只能背着电线游到对面。师父宋虎从我手中抢过电话线,背在肩上,对我们说:“大家不要争,我是党员,又是队长,我先下水!如果我有意外,钱发明任队长。”言罢,他跳入水中,边放线边向对面游去……终于,他游到对面把断线接通,就在我们松了一口气的过程中,师父宋虎站的地方突然遭遇山体滑坡,他来不及躲避被摔下山坡……师父宋虎就这样离开了我们,他的“我是党员,又是队长,我先下水”的话一直伴随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
  师父和我共同使用的摇把子电话机一直形影不离地陪伴着我。摇把子电话机留下了一个时代的印记,留下了一段沧桑岁月的故事,也留下了我对它的情和爱。每年师父的忌日,我都把家人叫来,把电话“摇”给他们看,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父亲、爷爷当年用的是怎样的摇把子电话,经历的又是怎样一段令人难忘的岁月。
其他文献
由于比邻的地缘格局和相近的文化传统,东亚各国在饮食习惯上有着很多共性。比如用筷子、喝粮食酒、蘸酱油调味、吃辣椒酱、吃腌渍蔬菜、吃白米饭、吃狗肉……几乎所有被中国人打上了鲜明标签的本民族餐桌元素,都能在朝鲜、韩国、日本、越南找到共鸣。腐乳,也许是唯一的例外。  这种由豆腐腌制发酵而来的小菜,廉价、鲜美、用途广泛。同时,它还完美解决了豆制品不耐存储和运输的问题,是中国各地最常见的小菜之一。但神奇的是,
我看他很像刘强,可是我很快就否了这个想法,他怎么可能是刘强呢?他一头卷曲的长发,穿着一件多口袋劳动布马甲,脖子上挂着一架照相机,跑前跑后的为同学们摄影,并没有能引起我特别注意的地方,只是我看他像刘强才多看了他几眼。  我们是多年前深藏在黑龙江林区的一所职业高中的毕业生,一个班级六七十人吧——当时学校的确非常兴旺,毕业时恰好是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们片刻未停留,全员投入社会。三十多年过去了,同学们都在
这是一部厚实缜密,有品质有意义的小说。丰沛的细节、克制的情绪、清醒的逻辑、体恤的目光,以及理想主义光芒,体现出作家对小说独特的美学追求与文学格局。  如果说这是一部创作手法新颖的小说,那么,作品中人物的穿插移动,环境的更替变幻,精神的执着追求,火车的时隐时现,都能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小说这个独立的世界,和现实生活,真就不一样。  小说以“双树生花”结构叙事。不知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某种巧合,小说奇数
林小杏出生的时候,赤红的霞堆满了天。  接生婆王姨在土炕旁卖力了足足四个钟头,黄昏时分终于把这个满脸褶皱的小家伙迎了出来。  “是个丫头。”王姨闷声说,好像对没能拿到的猪脸子感到惋惜。在这个大山深处的村落里,能接个大胖小子,东家礼数自不會少。猪头是要有的,再不济,也能分到一对猪耳朵给家里的馋猴子过过嘴瘾。庄户人家,但凡有一星半点的肉吃,都是要端到家门口有滋有味吧唧一阵的,更何况王姨手里有这通技术呢
我的母亲出生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与新中国同龄。那时我的外祖母生育有多个子女,体弱多病,加上外祖父工作繁忙并经常出差,几乎无法顾家,母亲作为家中长女,十岁出头就得挑起七口之家的生活重担,挑水、劈柴、洗衣、做饭、帮助父母携带幼年弟弟妹妹,样样都得干,年纪轻轻就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1968年,母亲刚刚从南宁第六中学初中毕业,主动报名要求去农村。母亲被分配到南宁郊区原三塘乡柳杨村插队,开始了“上山下
伏案写下这篇随笔时,我才从武汉接受完高铁职业培训回到北京不久。此时窗外星罗棋布,月的气息从浩瀚宇宙的尽头缓缓降下,香柯树朦胧的枝影向四面八方蔓延,投在花园中凹凸斑驳的青石板路上。浪漫而氤氲的夜色如同Grimshaw的唯美主义油画《月光之美》,带我进入一个光怪陆离的异世界,充斥着超现实的奇幻意象。也唯有这样的深夜才能让我沉醉下来,暂时神离这座灯火幻灭的钢铁都市,安静梳理脑海中的记忆碎片,缅怀身边的人
列车印象  车厢中,骏马从二胡的一端奔跑  古老的声音  像祖国的另一种抒情  列车和黄土高原重逢  窑洞和树林落下麻雀翅膀上的谷粒  有时光的亮斑  从黄河到黄河,文明走过一尺  山丹丹开花红在一张白纸,和十年、   二十年后  从这里出发的列车  身體都住下一场北方的雨季  和越走越大的祖国  这场演奏,需要更多黄土喂养的词语  与我的伤口对话  需要按下一小块时间的暂停  让我充分准备  在
1947年12月29日这天,我的家乡北票,彻底解放。就是从这天开始,北票的天真真切切地变成了一首歌里唱的“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了。  也就在这天,当时懵懂年少的父亲,刚好迎来他十四周岁的生日。父亲站在冠山矿那个著名的煤烟池旁,跟一群休班的矿工在满脸幸福地看热闹,看着几个戴狗皮帽子穿粗布军装的独立第三师军人押着一队被缴了械的国民党军队,他似乎一下子知道了穷苦人的好日子马上就要到来了。此时的父亲被人
喜 悦  月亮落进去了,太阳也落进去了  梨花挥舞皮鞭,赶着耕牛也进去了  水桶托着毛驴也进去了  鸣叫声落进去了,蹄音也陷进去了  父亲额头的三条皱纹到底有多深  毛家沟也说不出来  但在他六十六岁时,成为移民  搬迁出大山的喜悦,慢慢流淌出来  遗 言  父亲给儿子说,有一天  他去世了,抬時要轻轻地抬  慢慢地放进坟坑,要轻轻地填土  他说他是一枚钉子,活着时比较柔弱  死了肯定坚硬  当众
不要告诉别人,  清晨,浸润在春天的梦里,  叶子茂盛的方向,  心中的红鲤要游向哪里。  不要告诉别人,  天空的影子,  选择、遗弃,慈祥而宽容,  抑或不得而知的结局。  不要告诉别人,  透过历史与现实的窗棂,  你望见纯净、简洁,  甚至固守忠贞和温暖……  黎 明  她挽了挽乌黑的发髻,  坦然地行走在温暖的黎明里。  尘世的喧哗、虚妄、孤独,抑或寥落,  都已随风远去……  她窥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