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410843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是当前最受关注的教育话题。要想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寻求更为有效的方法,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对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本文以《散步》一文的问题设计为例,提出了问题设计应关注学生的起点、问题设计应抓住教材的重难点、问题设计应走近作者写作的原点的观点。
  问题设计 学生的起点 教材的重难点 作者写作的原点
  一、关于问题导学及问题设计
  新课改背景下,随着高效课堂的实施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发受到重视。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关注学生的“学”。教师也由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实施问题导学法。问题导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创设问题环境,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完成问题,获取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以往教师“硬灌”、学生“死学”的局面,真正体现“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新理念。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用“问题”启发学生来自学、钻研,促进学生从渴望知道到主动求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问题的设计者,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鼓励者。
  在问题导学法中,问题设计至关重要。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古语亦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提问是相当重要的。然而,并非所有的语文课堂教学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或形成有效的生成,尤其是当前语文教学遭到各方面的责难,其中课堂提问的失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些肤浅平庸的提问,零敲零打、毫无联系的提问,单调、陈旧、八股式的提问,置学生于被动地位的提问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学生智能目标背道而驰。这样的提问的结果,只能是得不到学生有效的生成。因此,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须先通过问题预设才能完成有效的阅读教学。
  好的问题设计是引起学习活动的强烈刺激信息,具有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它使学生定向思考,注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它能引导学生发现、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它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使师生交流思想感情、交流反馈信息;能发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作用;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加快教学的进程。
  问题设计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散步》一课的问题设计
  基于上面的认识,在执教《散步》一文时,我将教学主目标定为探究文章的主题。为了主目标的达成,我的问题设计分三大部分:
  (一)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快速抢答问题
  1.散步的时间
  2.散步的地点
  3.散步的人物
  4.散步中发生了什么?(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5.什么分歧?(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6.谁来解决分歧?
  7.为什么我来解决?(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8.我是如何解决的呢?(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9.最后是如何选择的?为什么?
  10.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幅画面?(读出来)
  11.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本文的主题。
  (二)在对课文有了初读感受之后,再次思考问题
  1.“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这种责任感课文中还有一段话有体现,哪一段?
  3.用另一个词语来概括本文的主题。
  (三)在学生再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合作探究问题
  “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二十年后说散步》,你能理解吗?
  链接材料:父死母垮
  回读课文,你是否处处读出了“生命”?
  三、《散步》问题设计引发的思考
  (一)问题设计应关注学生的起点
  “学生的学情永远是教师教的原始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应当成为教师的课堂生命姿态:教学的准备是‘学生’——以学生的眼光审视文本;教学的序幕是‘学生’——着眼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从学生的心头扬帆起航;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要贴着学生教;教学的归宿是‘学生’——让学生激动一阵子,更要管用一辈子。”
  所以,我们问题设计的切入点、难易度要紧扣住学生的认知点、兴趣点、情感点,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为起点,只有这样,教学才可能是高效的。而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问题,也正好遵循了传统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点。
  《散步》这一课问题设计的第一个部分,我关注的是学生的起点。
  《散步》一文出现在七年级上册(新版)第一单元,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单元学习要求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抓住重点难点问题,深化理解,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丰富多样的情感。根据刚进入初中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我设计的问题是快速抢答,抢答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问题的难度不大,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幅画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本文的主题。”这两个问题是第一部分中的提升,引导学生开始关注文章的主题。
  教学实践说明,这个环节效果特别好,学生们踊跃抢答,马上进入到课堂和课文之中;因为问题关注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很多学生都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就为第一部分中的最后两个小问题做好了铺垫,学生们发现,原来“跳一跳”,他们也能摘到“胜利的果实”,也会有收获。   (二)问题设计应抓住教材的重难点
  当然,如果我们的教学一直都停滞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上,那么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所以,问题设计还应该抓住教材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及语文素养。
  在问题设计时,教师要理解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要紧扣教学的重点设计问题。
  莫怀戚的《散步》一文,体现了一家三代四口人浓浓的亲情,但如果仅仅读出亲情这是远远不够的,亲情的背后,更宣扬了一个家庭的伦理道德及人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这是本文更深一层的主题,也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所以,我在本课的问题设计的第二部分,按序设计了3个小问题:
  1.“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这种责任感课文中还有一段话有体现,哪一段?
  3.用另一个词语来概括本文的主题。
  这3个小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从关键句子、段落品味课文所表达的主题,经过细细的品味,学生豁然开朗,原来文章别有洞天!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所以,抓住了重难点,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这样的问题可以直接挖掘文章的主题,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三)问题设计应走近作者写作的原点
  一般情况下,《散步》这一课学生能通过品读读出孝顺和责任,这篇课文也就到此为止了。
  但是,我总觉得还不够。这是一篇寓意深刻而言辞冲淡的文章,是一篇越读越想读、越品越有味的文章。“只见表层,不见深层,是肤浅;由表及里,方为深刻。”确实,深度常常就是一篇文章的亮点,只要在亮点上下工夫,文本的解读就会满目生辉。而教师解读文本的深度对学生解读文本起着向导作用。因此,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我们在问题设计的时候应尽可能地走近作者写作的原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及作者对话,以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多元解读。
  由于一些经典作品年代久远,学生在学习时会有许多障碍,从而对文本体验不深,理解不透,甚至产生曲解和误解。美学家朱光潜曾说:“文艺好比老酒,年代愈久,味道愈醇。但是時空的‘距离’如果太远,我们缺乏了解所必须的经验和知识,也就无从欣赏。”所以适时介绍作者和背景,引导学生知其人入其世,是欣赏作品必不可少的环节。
  莫怀戚曾这样说《散步》的写作契机:因为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此外,作者写这篇文章前刚刚经历父死母垮的家庭状况。基于此,我设计了第三部分的问题:
  “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二十年后说散步》,你能理解吗?
  链接材料:父死母垮
  回读课文,你是否处处读出了“生命”?
  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们马上沉静下去,在学生们独立思考过后,我让他们小组合作进行交流和再探究。这时,学生们似乎很有话说,讨论的非常激烈,一脸的兴奋劲。在接下来的全班交流时,我就听到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
  有同学说:“‘南方初春的田野,铺展着生命的新绿,嫩绿的芽孢,消融的春水……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一切都透着生机,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铺写的是自然生命,这么充满生机的大自然,让我们充满了对生的渴望。”
  有同学说:“‘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熬过了一个严冬……’,这个‘熬’字抒写的是人的生命,作者老母亲的生命如此珍贵,这个词充满了作者的担忧和庆幸之情。”
  有同学说:“母亲刚开始不愿出来,后来竟被春天的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及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所吸引而改变走小路,可以看出母亲重新燃起了对生的渴望!”
  还有同学说:“‘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两个‘蹲’和‘背’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生命之源头和生命之延续,生命之泉汩汩流淌,绵延不绝。”
  ……
  听着同学们的发言,我突然觉得很幸福,因为我看到了一个个独立而有思考生命,嗅到了来自生命的芬芳!
  四、结束语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觉得,在《散步》这一课的问题设计中,我做到了!
  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问题设计,如果我们可以时时关注学生的起点、抓住教材的重难点、走近作者写作的原点,把大问题分解成几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学生定能拾级而上,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修养将得到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范丽恒:《教师不良的课堂提问观及其改善策略》,《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8期
  [2]施良方、崔允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姜雪杰:《语文有效教学实施策略探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宋运来: 《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年5月
  [5]黄厚江: 《享受语文课堂》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年7月
  [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
其他文献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教与学这对矛盾看,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可见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一切“教”都毫无意义。课堂教学中只有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活动才会更有效的进行。可见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由教学过程的本质决定的。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主体地位  无论是教学过程的本质看,还是从落实
期刊
制约农村教育的因素主要有:国家教育体制和方针政策,学校硬、软件方面以及学生方面等问题。  制约 农村 教育 体制 硬件软件 读书无用。  农村学生的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8亿多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件大事,因而国家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实施全面义务教育的
期刊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正确使用汉字,不仅能更好地表情达意,也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象征。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地预防和纠正错别字就成为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语文 作业 错别字纠正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正确使用汉字,不仅能更好地表情达意,也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象征。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地预防和纠正错别字就成为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一、加强对错别字的认识  1、什么是错别字
期刊
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语文教学,促进改革进程,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认识活动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学生不但可以借助计算机阅读图、文、声、像并茂的电子读物,而且可以通过上网浏览丰富的百科知识,帮助落实“大语文”的教学观。再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实现视听结合,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增加学生的活动机会
期刊
小学数学大纲上说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决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它必定是许多知识和许多种思维能力交织而成的。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出跨世纪的人才。下面就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思维能力 思维训练思维意识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做了很大的调整,重新认识和确立了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
期刊
数学教学是幼儿教育的科目之一,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是一种启蒙式的教育,它对幼儿的思维、逻辑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价值。  幼儿 数学 教学  数学教学是幼儿教育的科目之一,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是一种启蒙式的教育,它对幼儿的思维、逻辑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价值。那么,如何进行幼儿数学的教学呢?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以有序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系统。从纵向的角度
期刊
地理课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地理学习方法  地理课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对此浅谈如下几点:  一、初中地理学习的特点  在初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
期刊
本文从三个方面围绕“政治课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展开论述。首先,强调教师要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然后,论述教学效率如何也与学生的配合程度紧密相连。最后,指出利用网络技术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政治课 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  我们现在面临着一方面狠抓理论知识、研读教学大纲、熟悉高考套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要有良好的师生互动,尝试探
期刊
培养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当前普通高中新课改下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关键所在。  历史 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当前普通高中新课改下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呢?  一、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  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遵循教育
期刊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其中包含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与培养。  一、以鼓舞激励为主,发展学生的自信心  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高中阶段是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语文教师要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