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演化及其分析

来源 :今日湖北·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112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企业组织产生至今,其结构经历了职能型和流程型两个阶段,并最终显现出二者整合的趋势,以此来兼顾效率和整体性,使其更好的应对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高,现有实践和理论单纯地从职能和流程设计出发,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我们要使两者互动从而有效地应对组织结构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企业组织 组织演化 主导因素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010-02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人类活动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断提高,这使得组织及组织环境的复杂性也不断增加。如今没有哪种组织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只有客观认识其复杂性,对外部环境做出及时反应并开拓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对企业组织演化的理论解析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其基本认知是,企业组织作为开放性系统,其生存环境具有多变性及变化的不确定性,因而组织结构应该是变化的,组织演化便是组织结构对于环境的动态适应性变化。
  二、企业组织形态的演化历程
  组织所经历的各种形态向我们展示了企业组织的外在演化历程。l6世纪中叶出现的以简单的横向和纵向一体化为特征的组织形式,是组织形态的最初表现方式,并成为组织结构演化的起点。亚当•斯密提出的社会分工的思想,对这一演进过程产生过极大的促进作用。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大量的工人集中起来进行分工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渐出现了直线制组织形式。泰勒把这种生产领域的分工引入到管理中,开始设置职能部门,其后法约尔提出管理的五大职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泰勒的职能制。组织理论之父韦伯从权利的角度构建了现代组织的蓝图,导致了科层体制的诞生,此时,职能制走向了成熟。在这两种形态之后,又结合二者创立了直线职能制,并在现代组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职能制组织之所以在整个19世纪居于主导地位,与当时相对封闭的市场和环境的相对确定性有直接关系。
  20世纪前后,随着环境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以及企业组织规模和数量的飞速增长,出现了“基于契约的合作形式”的组织。这一时期企业的基本形态主要有H型、U型、M型、矩阵制以及多维立体组织结构等。H型结构即母子集团公司;u型结构是一种中央集权式结构;M型结构是事业部制分权组织;矩阵制是在M型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一条横向通道;多维立体组织结构是M型结构与矩阵结构的混合。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了基于流程的众多新型组织形态。这些基于流程管理方法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打破传统职能制对组织的分解,主张组织按流程来重新组合,以便更好地进行横向沟通和协作。现在的组织大都进行职能与流程的整合,以求达到职能的效率和流程的整体性。
  三、企业组织演化的条件
  企业组织系统的开放性分析:企业组织系统包括人力、资本、科技、信息以及企业文化等很多要素,它不断地从市场中获取新的要素并反馈信息,还受到政府调控、社会宏观经济状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这说明企业组织系统是一个与外部环境不断地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并通过反馈进行调节的开放系统。
  企业组织系统的非平衡性分析:现实中,企业组织的发展是平衡—— 打破平衡—— 平衡的循环过程。首先,企业面临着打破其平衡状态的外部环境,例如市场需求的变化、政府政策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等,都可以造成企业系统的非平衡状态;同时,企业也面临着打破其平衡状态的内部力量,比如新技术的引进、新产品的研制以及员工素质和态度的变化等。而且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突破障碍,打破原来僵化的平衡局面,实现发展。
  企业组织系统的非线性分析:作为技术转换系统,投入和产出是非线性的。作为社会系统,外部、内部存在着竞争关系,在系统内部,投资者、员工等相关行动者会在资源、权力上彼此竞争,各个企业之间也会为市场、技术上的有利态势而相互争夺,这就造成非平衡的竞争运动,从而推进企业组织系统演化;而通过协同,系统内各个行动者、各个部分又整合起来,这种作用被放大而产生系统整体行为,产生了单个要素独立存在所不具备的新质,从而产生出支配系统自组织有序演化的模式。
  企业组织的形成演化过程,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旧结构到新结构的自组织演化过程,因此,认识与把握自组织的企业演化,将为企业组织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理解企业组织形成与进化过程、机制与条件,从而更好的掌握组织管理的规律性。
  四、企业组织形态演化的主导因素
  纵观组织结构发展的历程,这些形态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受一些共同的因素所主导。在组织理论的发展历史中,对这些因素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一)外部环境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企业组织边界之外,并对企业组织具有潜在的直接影响的所有因素,如顾客、供应商、工会组织、投资和金融机构、政府机构等。外部经济环境对结构的影响:经济扩张可能会导致分权,反之集权度越高;市场竞争越激烈,集权度也会越高。民族文化的差异也会造成组织结构的不同,在这一领域中,跨国组织是比较重要的载体。政治因素对组织结构的影响: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和集权模式,造成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同。
  (二)内部条件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内部因素包括组织目的、组织技术、组织文化、规模和生产周期等。
  (1)组织目的对结构的影响。一个组织存在的目的是向消费者提供最终产品或服务,它决定着一个企业所在的行业、生产的产品和需要的技术。比如信息业和服务业,信息业在结构方面强调沟通与协作,重视知识的转移和再创新;服务业的经营范围很广,而且很多情况下是无形的,它关注的是市场需求,企业服务文化和战略,结构上强调以人为本,创造文化,维系文化。
  (2)组织技术对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管理水平的技术和运用的设备及思想水平的技术。
  (3)组织文化对结构的影响。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组织文化与组织结构有着必然的联系。组织文化有激励功能、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调试功能和辐射功能等,它作为重要的因素,在有形无形中对组织结构产生影响。同时,组织的结构系统又是塑造组织文化的重要工具。作为组织结构所面临的环境,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其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组织结构。
  (三)组织战略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战略与组织结构需要有效匹配,而战略是决定组织结构的基本因素,组织结构需要适应战略目标。在影响组织结构的所有因素中,战略是最为直接的决定因素之一,它不仅决定着一个组织的最初结构形态,而且随着自身的变化会对组织结构产生持续的影响。
  五、未来组织结构面临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组织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环境的变化给组织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主要的变化和冲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扩大了组织的外部环境范围,使得企业的顾客、竞争对手、市场等都发生了改变,国内企业也受到来自国外的更多竞争对手的冲击。企业的战略与结构只有在全球化视觉的改变中才能生存。从结构方面来看,经济全球化对组织的冲击主要表现在组织与组织之间越来越多的战略合作,外部新的思想和管理模式的介入,以及应对更多更强的竞争对手。
  (二)顾客选择的多样化
  现在的消费者是全球范围的,产品的多元化使得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市场结构从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现在的交易是企业必须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这就要求企业的结构必须能够快速地反馈外部的需求及其变化,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三)市场竞争的激烈化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消费者市场等全方位的竞争,随着市场越来越完善,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会空前增加,如何应对内外部变化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从结构方面来说,灵活的合作网络与联盟,集中发展并强化自己的优势成为企业生存的必由之路。
  (四)技术创新的突变化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技术创新方式已从渐变转化为突变,一个企业要建立和保持技术优势,就不仅要重视技术创新,还要注重自己的技术创新模式,而组建创新团队成为企业的选择。此外,企业必须考虑人在创新中的影响,从而构建合理的绩效体系和激励模式,同时要考虑企业文化的重要影响。然而,环境还在变化,社会还在发展,技术还在进步,来自环境和人的不确定性并不会随着组织结构的相对确定而减少,而是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走向更高的不确定,因此组织结构面临着来自整体性、应变性和不确定性的三重挑战。
  六、结束语
  实践中组织结构所涌现出的新形式(如COE、学习型组织、虚拟组织等),向我们提供了上述挑战的应对策略:
  第一,使结构的职能化与流程化整合。这样可以符合消费者对商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员工也可以有横向协作和沟通,同时还能使个人工作通过向前和向后延伸而不断丰富化,在产品和项目层次上实现技术的精简和最好资源的共享,在价值链层次上实现和外部资源的整合。
  第二,注重组织学习。心理学家将组织学习看成是个体学习的类比,但组织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个体学习的加总,也不是被动的只受个体学习的影响,它是一个有机整体并可以主动影响其成员的学习。组织按照自己的认知来理解其内外环境,并按组织的价值尺度对全体成员的价值观进行整合,因此组织学习是具有共同思维模式的个体行为的结果,是一种组织行为的改进。
  因此,组织可采取内部以适应性和自组织,外部以适宜性和交互性为主的双界面动态管理。这就可以使组织应对复杂问题时迅速地调整组织结构,突破和修改原有的惯例和规则,并以此获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张晓军,席酉民.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组织演化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6).
  [2] 刘洪.组织结构变革的复杂适应系统观.南开管理评论,2004,7(3):51-56.
  [3] 席酉民,尚玉钒.和谐管理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 任浩,李信民,陶向宗等.企业组织设计.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325.
  [5] 孟宪国.基于流程和战略的组织设计.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14 -145.
  [6] 和谐管理研究课题组.和谐管理理论的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工作.武汉:管理学报,2005,2(2):145-152.
其他文献
2008年末以来,山西省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对煤矿实行国有化体制,引发了全国的关注.本文是由此次山西煤矿整合事件为背景,对我国的煤矿安全事故进行分析,认为煤矿事故的发生与
本文从杭州图书馆不拒乞丐的行动指出,社会包容是公共图书馆的使命之一.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包容的重要载体,对促进社会和谐和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人作为社会的主体,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旋律。自我管理与人的现代化具有相通的出发点和一致的目的。人的现代化过程要善于自我管理,并考虑到影响因素。  [关键词]自我管理 人的现代化 微观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76-02    一、自我管理和人的现代化概念  郭海龙博士对自我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纳税人的数量逐年增长.税收管理员"人少户多"矛盾带来的管理缺失,以及少数纳税人恶意套取发票等问题,给税收管理人员带来极大的执法风险.落实信息管
秘书这个职位在用人单位里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秘书人员的口语表达,在秘书的商务活动中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现代社会,文秘人员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衡量文秘人员工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不仅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挫折耐力和心理承受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发展自我的方法和
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电子政务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由于我国电子政务起步较晚,在投资建设和运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具体的实践困境.因此,必须从创新体制,深化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解决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如何创新就业指导模式,将成为民办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学校就业工作实践,全面分析了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毕业生 就业指导 民办高校  作者简介:孙鸿,广东培正学院经济系辅导员,助理职业指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指从项目决策阶段开始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为止的各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本文对全过程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很多社会问题也凸现出来.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我国开始跨入一个不可逆转的人口老龄化社会.我国已经到了必须从根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