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来源 :江西建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fj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中通过对宁夏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发展情况和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宁夏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目前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政府完善相应检测行业政策和管理措施,强化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和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快提升检测机构核心竞争力.
其他文献
微细铣削加工过程中,刀具直径小且磨损较快,刀具磨损对微细铣削力有着明显的非线性影响,同时刀具跳动又对刀具每齿的磨损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效应,这些影响因素会导致加工过程的不稳定性和精度.然而,目前缺乏考虑具有刀具跳动和磨损效应的通用微细铣削力模型,研究了刀具跳动与刀具每齿磨损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同时包括刀具跳动和刀具磨损效应的新型的微细铣削力模型.该模型中,根据刀具每齿磨损量与切削位置的几何关系,改进了瞬时切削厚度模型,基于不同切削刃所对应的受力情况,同时将刀具直径方向上磨损变化量与力模型系数相关联,从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出CdS/RGO/MoS2复合材料,通过XRD、TEM、UV-Vis DRS、电化学阻抗(EIS)和瞬态光电流响应测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CdS/0.75%RGO/1.0%MoS2复合材料(百分数均为质量分数,以复合材料质量为基准)对甲基橙(MO)具有显著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和稳定性,其光降解速率(0.05777 min–1)分别是CdS(0.0051 min–1)、MoS2(0.0031 min–1)、CdS/0.75%RGO(0.0312 min–1)、CdS/1
高性能铝合金型材三维弯曲构件具有几何造型流畅、空气动力学性能优、结构强度高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高端装备的制造当中.该类制件往往具有几何非对称的特点,一般呈镜面对称的安装在载运工具上.对于此类零件的成形加工往往需要多套模具和设备,成形效率低下,且回弹变形难以预测和控制.为提高此类零件的成形效率,基于提出的多点三维拉压弯曲成形技术,以高铁列车车头窗口下梁的成对成形制造为例,将非对称三维结构件连接为整体对称构件,实现了镜面对称结构件的成对一次成形,提高了材料利用率6.79%,并提高生产效率一倍.此外,为实现该
以γ-Al2O3为载体,通过超声浸渍法制备了Mn-Ce/γ-Al2O3,以其为催化剂采用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高盐毒死蜱废水.通过FTIR、XRD、S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反应温度、pH、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对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采用均匀设计法对湿式催化氧化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13550 mg/L时,最优处理条件为反应温度230℃,反应时间2 h,进水pH=7,质量分数30%过氧化氢5.5 mL,Mn-Ce/γ-Al2O3用量0.4 g.在该条
航天器对接与捕获技术(Docking&capture technology,DCT)是实现航天器之间在轨连接、控制与分离,建立组合体间人员或资源交互的技术.对航天器对接与捕获技术的研究背景、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应用前景、技术内涵等内容进行了综述,首先从运载局限性催生对接技术发展、在轨服务需求爆发促进对接技术发展、空间碎片清理任务推动捕获技术发展等角度阐述了航天器对接与捕获技术的研究背景.从时间维度总结了该技术发展的三个历程,从技术途径角度概括了该技术的五个发展趋势.从在轨延寿、在轨手术、地外基建、轨道修正
将粗颗粒矿物从数千米的海底提升到水面是深海采矿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难题.以深海矿产的商业开采为背景,从技术原理的角度对当前几种典型的深海采矿提升系统进行研究,根据深海矿物商业开采的高产能高效率要求,从提升系统的工作机理、结构方案、输送能力、系统效率及实施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剖析,结果表明,机械式提升系统能量利用率高,但存在作业过程中缆绳可能发生缠绕,实现商业开采产能尚有难度;气力提升系统结构简单,但系统效率低且需采用大直径的提升管道,会增加管道布放回收及整个采矿系统运行的成本和难度;综合对比各方面,对于高扬
以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N-氯代丁二酰亚胺(NCS)分别为溴代、氯代试剂,醇类化合物作为反应原料及溶剂,实现了异香豆素类衍生物3,4-位的卤化烷氧基化反应.室温(25℃)下即可在3,4-位之间发生加成反应,合成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异色满-1-酮类衍生物.对4-溴-3-甲氧基-3-苯基异色满-1-酮(Ⅳa)的合成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n(NBS):n[3-苯基-4H-异色满-1-酮(Ⅲa)]=2.0:1、Ⅲa 0.09 mmol、甲醇为2 mL时,在25℃下反应7 h,产物Ⅳa的收率为90%
以蔗糖和无水三氯化铁为原料,以盐酸或氨水调节溶液pH(pH为2、4、6、8、10),采用水热-炭化法合成了一系列Fe/C复合材料(Fe/C-pH2、Fe/C-pH4、Fe/C-pH6、Fe/C-pH8、Fe/C-pH10),将Fe/C-pH10球磨成粒径在100~1000 nm的产物,记为Fe/C-pH10-Q.采用SEM、XRD、TG、N2吸附-脱附对Fe/C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三氯乙烯(TCE)的吸附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Fe/C复合材料中纳米零价铁(nZVI)和生物炭共同存在,nZVI随机
针对钛合金薄壁曲面工件磨粒流抛光后表面粗糙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磨粒流加工方法.基于SSTk-ω模型、OKA冲蚀模型,流体流动颗粒追踪模型,采用COMSOL有限元软件对不同电场布置下的液态金属-磨粒流动力学特性开展深入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电场的合理布置可以控制液态金属颗粒在流场中运动;合理的电场布置可以有效提高工件表面加工均匀性,并通过仿真得出了一组冲蚀较好的试验参数.基于仿真结果开展了液态金属-磨粒流加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液态金属-磨粒流加工方法可有效提高工件表面加工的均匀性.
以2-巯基苯并噻唑(MBT)为底物,四甲基氯化铵(TMAC)为甲基源,常温常压电解一锅合成2-甲硫基苯并噻唑(MTBT).取100 mL溶液电解时,电流密度为1.00×10–3 A/cm3、n(TMAC):n(MBT)=3:1、c(MBT)=0.1 mol/L、总电量为理论值(964.85 C)的1.5倍,产物MTBT的收率达88.6%.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认为,TMAC电还原产物三甲胺协助了MBT电氧化,而且促进了MTBT的形成,与实验结果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