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伪命题”可以休矣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68471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伪命题”,是指不真实的命题.而“不真实”,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不符合客观事实;其二是不符合一般事理和科学道理.可惜,这种“不真实”的伪命题,竟出现在高考作文题目中.请看2012年安徽省的高考作文题材料: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
其他文献
1 过去的2013赛季,布沙尔飞速地跨过了一个个门槛,她取得了39胜24负的战绩,世界排名从年初的144位蹿升到32位。她共5次闯入巡回赛的八强,在斯特拉斯堡和魁北克进入四强,在东京站连克扬科维奇、斯蒂芬斯等多名好手,在大阪成为马里诺(2011年孟菲斯站)之后第一位闯入WTA决赛的加拿大女子网球选手。  在天才少女几乎绝迹的当今网坛,布沙尔32位的世界排名足以让她成为TOP35中最年轻的选手,那个
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将评价与课堂教学结合,在学生习作课后安排专门的“作文反思课”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评判,让反思回到原来的写作过程.作文反思课堂中,淡化学生习作的结论性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它对于课程改革的意义重大.
不同于小说和戏剧,从文体所决定的内容实质上看,和诗歌一样,散文呈现给我们的是社会与生活的一段剪影,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生命中的一段历程,也可能是滚滚红尘与漫漫长路之中
学生在常规的语文学科课程中接触的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它更强调基础和共性,学生从中主要获得具有普遍性的知识技能,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很好地满足学生在发展兴趣、体
一、诵读品味,感受体会作品呈现的情景特点,这是熟悉课文内容的基本前提要了解一篇课文,尤其是古代诗词篇目,若不先对它进行熟读和品味,是不可能抓住课文的写作特点的.因此,
一、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世界,体会编者的意图,探寻作品的原味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德国小说家.父母都是具有反法西斯倾向的天主教徒.1939年入科隆大学学习.二战爆发,被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计思路作过如下阐述: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
近年来,无论高考改革怎样进行,作文在高考试卷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学生都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但在日常教学中,作文教学却一直是最让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作文指导课空
一、命题要求 1.默写可选择,设题更科学.从题目设置看,要求全部默写的只有6套试卷,其他11套均可有选择地默写.在可选择的默写题中,又分为两大类型:①有限定的选择(有3套).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