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烧心的秘密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sngmmsn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论患者文化程度如何,也不管有没有医学知识,当他们有这样的症状时都会告诉医生:烧心。英语中的烧心叫heartburn,直译出来是“心烧”。心被烧,人还能活得成?那到底烧的是什么呢?
  被“烧”的部位是食管
  已经确认,烧心是食管受刺激的表现。但从解剖上看,食管贯穿整个胸腔,是胸腔内主要脏器之一。心脏又是食管的“近邻”,两者关系密切,胃镜检查通过食管时,可以清楚地看到心脏在搏动。从这个角度,说烧心不是没有道理。
  烧心的直接原因是胃酸对食管上皮深层敏感神经末梢刺激所致,表现为剑突下或胸骨后烧灼感、刺痛或像心绞痛一样的感觉,有时可向上延伸直到喉咙或背部。其发作与加重常和姿势,如弯腰、屈曲、咳嗽、妊娠、用力排便、紧身衣服与腰带、头低位、仰卧位有关。如进食过量、酗酒、吃过甜食物,或饮茶(特别是浓茶)、咖啡、果汁,以及非甾体药物、阿司匹林等也可诱发或加重烧心。
  胃酸是烧心的“始作俑者”
  烧心损害的部位是食管黏膜。胃酸由胃黏膜产生,一般情况下并不损害胃黏膜,一旦反流到食管,就会损害不耐酸的食管黏膜。下面的事实足以证明这一点:
  (1)抑制或中和胃酸的药物,可以减轻甚至“治愈”烧心;
  (2)临床研究中有一种滴注酸试验,食管炎患者约半数可以出现烧心甚至胸痛;
  (3)抑制或中和酸的药物,可以修复黏膜的损害;
  (4)加强食管下括约肌张力的药物,因为可以减少胃酸的反流,可减轻烧心症状;反之,降低括约肌张力的药物与食物,可以加重烧心的症状。
  下食管括约肌张力降低,给胃酸反流大开方便之门。食管清除反流能力降低与胃排空能力下降等次要因素,则助长了反流。
  长期烧心提示疾病
  健康人一天之中偶而出现1~2次烧心(反酸),特别是在甜食、饱食后,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药物治疗。但长期、频繁、持续地烧心,则是病理症状,提示有某种疾病存在。
  出现烧心的主要疾病有:
  (1)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不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耳鼻喉疾病隐藏的“祸首”,也是烧心的主要原因。反流性食管炎根据临床与胃镜检查可做出诊断。
  (2)膈疝。膈疝是顽固性烧心而又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通过食管钡餐透视或胃镜可确诊。
  (3)胀气性消化不良。除了燒心,常伴有频繁的打嗝或/和放屁,有时腹部有气包,时现时消,腹部透视可见肠道内有大量气体。
  (4)溃疡病。饥饿时、夜间腹痛,进食后减轻是本病特点,胃镜或钡餐透视可确诊。
  (5)胃癌,主要是幽门或贲门癌。胃镜或钡餐透视可以确诊。
  虽然反流性食管炎是烧心最常见的原因,但正如上面说的那样,某些严重疾病也可以出现烧心。因此,如经常出现烧心,并伴有消瘦(体重减轻)、吞咽困难(不适)、呕吐、呕血及黑便等 “警报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因为烧心背后可能有重要病变,必须早确诊早治疗。
  治疗加调养,烧心不再来
  如果是单纯的烧心,采取药物治疗配合生活保健方面的措施,便可有效地抑制症状的发生。
  (1)药物治疗:主要目的是中和或抑制胃酸。
  中和胃酸类常用药物有氢氧化铝凝胶、铝镁加、硫糖铝等,此类药物作用较弱,服药次数较多。
  抑制胃酸生成类药物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药物,服药次数少,比较安全,按作用由弱到强排列,有雷利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以及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
  另外,加强括约肌张力的药物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如吗丁啉、莫沙必利、西沙必利等。
  (2)生活保健方面,奉献读者顺口溜一首,便于记忆:
  衣着宽松勿缠紧,吃饭只宜七分饱;饭后不要床上躺,行走百步反流少;少沾咖啡巧克力,烟酒浓茶要戒掉;油腻食物胃难消,减肥锻炼身体好;日常用药多留心,免对治疗起干扰;生活规律精神爽,烧心一定能治好。
其他文献
经常有患者问我:心衰了还能不能运动?中国老百姓有一个习惯,认为有病了就得养着,养着的意思就是不能动,生怕动一下就会出什么意外,其实这是错误的认知。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老先老腿”,意思就是说,人腿部肌肉力量逐渐丧失,慢慢人就老了。心力衰竭是一个慢性消耗性疾病,长久不动的患者都会出现食欲不振、消瘦、无力。心衰患者肌肉力量的丧失是很显著的,为保持肌肉的力量,同时促进心衰的康复,心衰患者一定要动。  
2004年英国首先提出把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世界临终关怀及缓和医疗日,这一提议得到了数十个国家医疗机构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临终关怀与缓和治疗虽然不是一个公众耳
我的侄子(6岁)患有脱肛,在大便的时候直肠外露大约5~6厘米,有时2~3厘米。请问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江西 梁先生  梁先生:  小儿脱肛在医学上称为直肠黏膜脱垂,多发生于1~5岁小儿,主要原因是由于素体虚弱多病,大便秘结,经常努挣排便;或长期腹泻;或经常咳嗽、哮喘、哭叫,腹压增高;或身体消瘦,直肠周围间隙组织瘦薄、松弛、缺乏支撑等。加上小儿发育未臻完善,直肠角较直,大便较易直接冲击直肠黏膜
不久前读到国外一篇报道,戏称中国是“世界最甜的国家”,当然这不是讲我国产糖多,而是说糖尿病发病率高,患者多,此话不假。一项全国性健康调查报告称,公职人员血糖异常者高达9.8%。这和业内人士估计国人糖尿病发病率在10%左右是一致的。  记得我当实习医生的时候,一位糖尿病患者常常被像我这样的“小大夫”问来问去很多遍,因为那时的糖尿病患者难得一见呀。20多年前,糖尿病发病率还在5%左右,现在一晃就飙升了
随着大家对养生的重视,打着“现场制作、无添加”的现磨“养生粉”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大枣、薏苡仁、黑芝麻、瓜籽,再加上百合、茯苓、山药、莲子等,放在机器里打磨1分钟,可“
前段时间的滑膜肉瘤患者魏某之死,迅速发酵成为微信刷屏的网络事件。那么,身患癌症的晚期患者,到底是在医院坚持治疗?还是在家里“居家宁养”?怎样呵护生命,进行临终关怀?  “带瘤生存”并非等死  传统的肿瘤治疗思路是“宁可错杀一千,绝不能放过一个”,但是,持续不规范的手术、放化疗治疗,可能出现临床上“过度治疗”。临床实践表明,病灶的完全缓解有时并不等于患者有良好的结局,少数患者因追求“无瘤生存”,甚至
我女婿今年39岁,之前一直在中学教书。今年年初,双耳突然失聪,到医院检查,听力已经无法恢复,现在准备佩戴助听器。请问专家,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他双耳失聪?四川王先生 王先生:嘈杂的
一天,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兴冲冲地闯进消化科,掏出几张肝功能化验单,喜形于色地对我说:“主任,我按您说的,什么药都没吃,肝功能很快正常了。我曾吃了好多好多种保肝护肝药,换来换去不停吃,肝功能每次检查总有些问题,尤其那个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ALT)总要高些,而且吃的药越多,转氨酶还越高。奇怪,我买的那些药用药说明写得多好,价格也不便宜。难道吃的是假药?”我看着化验单说:“不奇怪,药易损肝,
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据国外统计,人群中心衰患病率约为1.5%~2.0%,65岁以上可达6%~10%。房颤则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类型,也是多种心脏病最常合并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约为0.7%~1.0%。可以说,两者都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危重病。  两者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心衰可以触发房颤,房颤可以加剧心衰,两者互为因果,影响远期疗效。多项研究证明,房颤是心衰死亡和发病的独立预测因素。那
生白术300克,粉碎成极细末,每次服10克,每天3次,开水调服。主治便秘(虚证),可健脾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