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l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迫切需要变革。文章从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和特点、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的构建、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现实意义等方面对本科生导师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 本科生 导师制
  [作者简介]秦家沛(1972- ),男,江苏淮阴人,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淮安223001)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6-0038-02
  
  近年来,在经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以后,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所在。在新形势下,高校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迫切需要变革。本科生导师制为高校本科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是适应学分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和特点
  
  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在本科生教育阶段,在坚持辅导员制的基础上,以制度的形式要求专业教师和具有专业背景的党政管理人员负责对一定数量的本科生进行学习、研究、思想及发展方面的个别指导,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对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导师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个别指导,因材施教。现代教育日益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导师制使群体教学与个别指导互为补充,在向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和基本标准的同时,由导师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己有水平和潜质以及导师的学术专长,共同协商,制订学生的学习计划、创业计划、就业计划等,并据此展开个别化的学与教,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华得以显现,成为有健全人格且“充分发展”“自我实现”的人。
  2.德育和智育并重。在导师制模式下,学生在学期间与导师联系紧密,接触频繁,大多数导师在专业学术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敬重,在学生心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实行导师制,导师能够以其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真挚的情感、高尚的人格以及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学会“做人”和“做事”。
  3.发挥教师的专业性和创造性。导师可以发挥专业特长,针对每个学生的特殊需求,帮助学生选定专业图书和报纸杂志,介绍专业知识结构、专业课学习方法、国内外学术动态,带领学生从事一定的学术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撰写毕业论文等,使学生提高专业知识的学习效率。
  4.促进教学相长。在导师制教学中,既强调师生间的交互影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也注重师生关系的融洽和沟通。导师制下的师生被特定地联系起来,通过交流彼此了解,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受到教育和激励,提高各方面素质。此外,导师制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培养和再教育,有利于教师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情况下,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体系的更新,促进教学相长和师资队伍的自我优化。
  
  二、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的构建
  
  1.明确导师的工作职责。(1)思想教导。就是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鼓励学生立志成才。(2)学业辅导。就是要按照学分制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特长和志向,指导学生合理安排选课计划,帮助学生制订个性化修业方案,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3)生活督导。就是要督促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家庭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4)心理疏导。就是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5)就业指导。就是要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设计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扶持学生自主创业。
  2.建立导师工作的制度形式。(1)集中指导,解惑答疑。规定导师定期通过集中指导的方式与学生探讨人生哲理,研习专业动态,并做好相应工作记录。(2)个别辅导。对学习、生活有困难或心理上有障碍倾向的学生,导师要不定期给予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要加强师生互动,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导师要经常深入学生班级、教室、宿舍,充分利用现代通信工具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各方面的动态,同时鼓励学生登门请教,增加“面对面”的交流机会。(3)指导学生参与科研课题、举办学术论坛和讲座。导师可以吸纳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学术论坛、讲座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加强专业领域内的交流与切磋。(4)鼓励多名导师成立导师组。发挥导师的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强化导师工作的考核。导师的考核工作在考核对象上分为对导师的考核和对被指导学生的考核;在考核周期上分为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在考核内容上分为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能力素质等考核;在考核方法上,对导师的考核采用导师自评与被指导学生民主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对学生的考核采用导师评定与对照考核指标和指导计划书相结合、平时检查督促与学生总评相结合的办法。
  其一,对导师人格影响的考察。主要包括:导师是否有现代教育理念,是否有较强的钻研精神;导师是否能够为人师表,师德高尚;导师是否能够在人生理想、为人处世等方面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二,对导师工作态度和方法的考核。主要包括:导师是否熟悉、了解所带学生的情况并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导师对学生的集中指导与个别交流是否达到规定次数;导师是否能针对学生实际,在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指导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导师是否能够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给予学生专业学习方面的咨询、辅导;导师指导学生的方法、方式是否体现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原则。
  其三,对导师工作效果的考核。主要包括:被导学生有较为健全的人格、思想健康、积极向上;被导学生学习主动、学风优良、专业方向明确;被导学生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成效;被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进步的幅度;被导学生有无违规、违纪行为或恶性事件发生;被导学生对导师的评价。
  
  三、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贯彻“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思想理念。导师对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心理、就业等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帮助,并通过自身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严谨的治学精神以及优秀的人格品质影响学生成长、成才。导师对学生多方面的指导体现着教育过程是发展提高人的价值的过程,这种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和以学生为本的宗旨。
  在傳统的培养模式下,教师培养学生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导师制弥补了当前本科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缺陷。导师从思想品德、专业学习、身体心理等方面指导、教育学生,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学生与导师之间建立了明确的、相对固定的、连续的指导和学习关系,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在高校办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有利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深入和细化。近年来,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高校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在传统的“辅导员—班主任制”管理模式下,1名辅导员要带200多名学生,班主任管理的班级少则1个,多则2~3个,辅导员、班主任难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导师制模式下,1名导师指导的学生一般为10 个左右,对学生的个别指导频率高、针对性强、内容层次上有深度,成效要好得多。同时,辅导员通过认真听取导师的意见,与导师共同探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自然会逐渐深入、细化。
  3.有利于高校全员育人格局的形成。在坚持导师选配标准的前提下,专业教师和有专业背景的党政干部都可以担任导师。实行导师制后,几乎所有的干部、教师都成了学生的导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人人有份。担任导师的干部、教师会更加理解、支持专职学工人员的工作,和谐的“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格局才能真正实现。
  4.有利于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导师制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柔性培养机制,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一方面,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业,帮助学生强化所学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实践,培养就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导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增加,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导学”过程中,导師的言行举止、工作态度、治学精神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真正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结合,人才的培养质量得到保证。
  
  四、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转变思想观念。随着学分制改革的深入,高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进行思考,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本科生导师制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自身竞争力起到的促进作用。要开展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大讨论,使广大教职员工自觉地强化责任意识,自觉参与到导师制工作中来。
  2.加强对导师制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明确责任,齐抓共管。要建立本科生导师制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导师的职责、选任、待遇、评价、考核、奖惩都要按章办事,规范管理,力求实效。建立科学可行的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开展导师工作考核评价,进一步明确职责,提高认识,更加规范、系统地开展导学活动。
  3.注重导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实施导师制的关键是要有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导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质和教育能力,不仅要知道“指导什么”,而且要懂得“怎样指导”。导师不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引导、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并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导师要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楷模,不断更新自我知识储备,不断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4.协调好导师与辅导员的工作关系。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要真正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的育人模式,真正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在导师制模式下,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学生的共性教育、集体事务管理方面做好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导师的共同协调,做到分工协作,互有侧重,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翟理祥,史俏蓉.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药学教育,2002(2).
  [2]刘振彪,陈晓红.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3(4).
  [3]曾凡东.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10).
  [4]王明明.高等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江苏高教研究,2005(1).
  [5]谭士元.发挥导师制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J].高校理论战线,2005(2).
  [6]王艳锋.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2).
其他文献
泥炮是炼钢厂中控制炼钢炉钢水出口的一部分设备,系统较庞大,工序较复杂,用常规控制较难实现,而采用PLC可对其进行控制.该系统共有38点数字量人、33点数字量出、1路模拟信号(
生物柴油是用动植物油脂或长链脂肪酸与甲醇等低碳醇合成的脂肪酸甲酯,是一种替代能源,脂肪酸单甘油酯、脂肪酸糖酯、聚甘油脂肪酸酯和长链脂肪酸蜡酯是重要的生物表面活性剂
[目的]了解我国患者对医疗信息的知悉情况。[方法]按照医院级别、科室类型力求均衡地选择患者,调查其对所患疾病、采取的医疗措施、医疗措施的好处和风险、替代医疗措施的知悉
本文针对实习课的特点,提出了实习课教学的"点、线、面"概念,就实习课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提供了一个可比照模式,就如何准备实习课教学,如何提高实习教学的质量,提出几点看法
利用相对拓扑可以研究拓扑空间的一些性质,在拓扑学家A.V.Arhangel'skii等人对于相对拓扑的研究基础上,定义了与δ-正规空间有关的一些相对拓扑性质,并作了较为深入的研
真正的机械CAD系统软件离不开对数据库的操作。结合小型数据库MirosoftAccess,针对用VisualC ++开发机械CAD系统软件时进行数据库操作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基于对ODBC和DAO的比较认识 ,介绍了如何用DAO直接读取单表数据库以及如何用DAO和ODBC读取ODBC所管理的单表数据库 ;基于对多表操作进行的一些探讨 ,提出了处理多表操作的两种方法 ;此外还对ODBC的自动注
考虑两期纯剪切变形成因的骨节状石香肠。假设骨节缝处香肠层的厚度近似等于香肠层的原始厚度,再根据等面积法原理恢复骨节状石香肠层的原始长度,求得石香肠层的拉伸有限应变,并采用物理模拟方法对骨节状石香肠等面积法进行了检验,误差范围分别为3.23%,2.84%,3.94%和6.82%。将该种方法应用于湖北铁山含骨节状石香肠岩石的有限应变测量,得到石香肠层的伸长有限应变值为33.80%~48.22%。再利用
提出一种基于低压脉冲反射法进行贯通地线故障诊断的应用架构,设计贯通地线故障监测系统,结合低压脉冲反射测试法和智能电桥测试法,测试地线断线故障,并进行地线故障判距。通
研究了一种基于PIC单片机的管道焊接机器人的人机对话接口.基于SPI方式设计了以键盘为输入工具,多组数码管进行显示的软硬件系统.该系统与焊接机器人的各种功能相匹配,使管道
面临21世纪竞争的挑战,教育首当其冲。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教育必须改革,必须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现代化的素质教育转轨,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重大课题。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