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scafe_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可以说,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随着语文素养教学的发展,朗读却呈现出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导致朗读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因此,重视朗读教学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季羡林先生对汉语言文字特点分析中指出:中国的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现代汉语的综合性依然存在,因而模糊性依然存在,多义性依然存在。学习汉语,还得重视语感。可见,培养良好语感的重要性。
  朗读是一种调动口、耳、眼、脑等器官一起参与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通过将文字转化成声音的方式,直接感受语言。在全文诵读中,获得对课本的整体感知,进而在分段落或单句朗读中,感受文章的语气、节奏,体会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思想和感情。那些感情色彩强烈的文字,通过朗读,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二、情感朗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实践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首先出示了图片,让同学们直观上感受到美,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围绕桂林山水的特点来着重朗读,通过范读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起到了引导、启发、激励和感染的作用,在朗读课文时,自然就能够读出感情。又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我播放了有关的图片,同时观看了与地震相关的视频,以便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到地震带来的巨大灾害,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使学生印象深刻,增加了文章对学生的感染力,从而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加以指导朗读重点句子进入意境,如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他一边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一边跪在地上大哭起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引导学生从这些句子来体会父亲对儿子感人至深的爱,在训练学生朗读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这样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从而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使朗读达到最高境界。
  三、良好的朗读习惯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着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一些弊端和不良习惯:1.“唱读”; 2.一板一眼,速度过快或过慢;3.朗读时漫不经心,常有多字漏字的情况;4.毫无感情 根据这些情况的出现,我尝试用“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比赛朗读、配乐朗读、想象朗读”等多种形式来训练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句中的大停顿与小停顿,借助学生模仿能力强,好胜心强的优点,用“范读”和“比赛读”的方式来加强趣味性朗读训练,克服朗读中“拖腔拖调”的现象;在教学《语言的魅力》一文时,我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感情,在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和点拨后,学生能够进入角色,读出了老人的悲伤无助,得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对于后进生来说,朗读也是锻炼思维、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在朗读时,后进生比较没有自信,怕在同学们面前出丑,没有养成大声回答的好习惯,甚至有些学生都不敢举手,这时候小组读便可以派上很好的用场了,利用小组朗读的方式带动后进生,能让学生克服害怕心理,在对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后,让学生觉得朗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感到学习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时还要让这种乐趣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动力,从而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朗读能陶冶学生个人的高雅情操
  青少年正处在兴趣高峰的时期,对许多问题都感兴趣,这个时期要善于将其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高雅的生活情操。
  据了解,朗读除了可以放松身心,调节心理外,朗读过程中的代入感使大脑充满活力,还可使人在短时间内消除压力。在朗读中,让学生领略《大海的歌》的艺术魅力,感受《麻雀》母爱的震撼力量,体会《端午节的传说》的人文传统,欣赏《观潮》的气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朗读的兴趣大大高涨,书声琅琅的课堂使教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都得到了心灵和语言的升华。朗读时,语调的轻重,语速的快慢,情感的起伏迂回,能够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拨动他们的心弦,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并且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不经意中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在这方面的收益,相信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有同样的感受。
  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是学习语言知识所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另外,朗读是学习语言文字,驾驭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表达思想、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只有重视小学生的朗读,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想法设法地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让学生觉得朗读是一件快乐的事,同时让这种乐趣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动力,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
其他文献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地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解決各种问题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物理实验教学环节应成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教育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好这块资源培养学生的能力,下面是我在近几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所进行的一些尝试。  一、注意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物理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他是一门把知识
期刊
因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抱有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念,即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只奔着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去,导致有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毫无兴趣、学习被动,甚至会做出影响教学的行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有听之任之的态度。但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愈发重视及新教育理念的推行和实施,仅以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现在学生的发展需求,要想打造更高效的中学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在教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数学中的解决问题是指学生综合地运用掌握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目标要求。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总是出现一些顽固错误。为了改进问题解决方面的教学现状,提高学生数学解决
期刊
时代的前进,科技的飞速发展,在教学的这块领域里,也同时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不再是一块黑板、一根粉笔的时代,多媒体的引进,为语文这一门学科带来了极其重大的好处!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第一初级中学从2013开始,引进了了计算机的各种设备,课堂上也带来了多媒体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深感多媒体教学对于语文的重要作用!我将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作用。  第一,直观性,多媒体集中了声音、图
期刊
一、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相互转化  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互相转化的训练,是培养聋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在聋生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他们去掉事件的叙述,讲出题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再变为文字题叙述出来。例如,有90名师生去秋游,老师有9人,学生有81人,老师的人数是学生的几倍?分析题意,引导聋生抽象出问题的实质并叙述出来:“求的是81里面有几个9”,而“有9
期刊
一、体育存在的弊端  近年来,教学改革对体育教学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体育教育为了发挥其特殊的教育作用,通过实践探索研究,先后提出了“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挫折体育”“保健体育”等一些新的教学理论观点和方法,丰富拓展了体育教学理论。但是这么多形式的体育课都注重外在的形式而没有注重体育课所具有的重要教学目的—育人,也就是德育教育。同时,学到了体育健身,却没有学到应有的体育文化。  近几年,全国
期刊
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说:“作为教育心理学家,教师扮演的主要角色之一是人的关系的艺术家——用多样的技巧和力量进行工作以产生刺激学习的情境。”教育情境是由我们的信念、态度、期望和行为投射而成的,它必然蕴含着教师的价值追求、意愿、旨趣和个体所特有的方式。学习情境包括师生关系、课堂环境等。就构成良好的学习情境而言,在诸学科中,语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交往,简言之,就是课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语言、感
期刊
说到阅读,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语文科。阅读理解是自学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涉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在数学中阅读是我们教师值得重视的问题。数学教材严谨、简洁,没有接受过数学阅读指导的学生很多时候读不出字里行间蕴藏的精髓,更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独到的体会及创新见解。目前的数学课堂有两种现象,一是教师上课时用光盘或课件,连学生读题的环节都由电脑代替了;二是课改以来,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老师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也就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很重要,是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花大力气培养的一种基本的语文能力。然而,小学语文教学毕竟不能只训练阅读这一项能力,阅读只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的一项。学生的语文能力,除了体现在能够读文章外,还应该体现在运用语言的能力上。评价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标志主要不是理解语言,而是运用语言。具体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从儿童学习语言的心理特点看
期刊
高效课堂是近年来我们致力打造的教学模式,“一三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一线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备课方面要求教师课前准备更加充分;在上课时要求教师要更合理地分配课堂时间;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或者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讨论探究学到知识。  在高效课堂中有一个必修动作就是——小组合作探究。这是一种新的小组探讨模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