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小学数学新教材的理解和探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fon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小数学教师,我深知要教好这门功课,就必须对这门课完全理解和掌握。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新课标有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如何理解和使用它?几年来,我通过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理解新教材,再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和探究,谈谈我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挖掘教材资源,发挥教材效能
  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数学教与学的重要工具,是最便捷、最主要的数学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之本。我们现在使用的这套新教材是许多有经验的教育专家、教师依据新课标精神和理念,经过认真研究、反复推敲才确定的。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它在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要立足于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意图,吃透教材精神,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有效使用教材,使教材发挥它的最大效能。我们应如何挖掘教材资源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挖掘教材素材的趣味性、现实性、挑战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兴趣;挖掘教材内容的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挖掘教材编排的层次性、灵活性、过程性,培养学生多策略、个性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挖掘教材内容的人文性、科学性、教育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认真领会编者意图,对教材进行有效补白
  按照新课程理念编制的教材,是一种开放的、期待着教师去进一步开发、完善和创造的教材。教材中的大量留白,使教材不再是封闭的结构,它虽然有明确的导向,但没有唯一的答案,它使师生在互动中去探寻各种可能的意义和答案,也为教师和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如果说“留白”是新教材编写的艺术,那么,“补白”应该是新课堂教学的艺术。依照教材中的留白,教师可以拓展教学空间,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使得教师、学生、教材在教学活动共同成长。在教学中,发现教材的留白需要智慧,利用留白的资源进行补白更需要智慧。怎样才能对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有效补白呢?首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课标理念,教材,是每位教师都必须做且必须会做的事情。在读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读熟教材,更要能读懂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留白。只有读得出留白,才能想得到补白。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能读出教材的留白,还要能悟透教材的生长点、发展点和重难点,并从中寻觅出进行补白的有效对策。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使教学活动变成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材有许多关键地点,能向四面八方散发出无数条线,其中蕴涵着教师教学的巨大空间和学生学习的无尽潜能。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能读出教材中的这些点,而且能读出由此引出的线,真正弄清教材的每一个有价值的空间,发掘每一份宝贵的资源,让学生充满想象与创造,让课堂充满灵性与活力。
  三、发扬旧教材优点,弥补新教材不足
  新课标教材虽然具有旧教材不可比的优越性,但是教师们在使用时也发现它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及旧教材。所以使用新教材的教师更应该结合学生的情况,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新教材,因为对于学生而言,教材是他们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教师不应该把教材变成为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时的模仿对象,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加强教学反思、分析对比,找到新旧教材各自的优点,参照旧教材,取其精华,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合理、有效地组织教材进行教学,用旧教材的优点来弥补新教材的不足。这样,学生就学得生动活泼、扎实而富有成效,否则可能在传授知识技能,关注情感、体验的同时扼杀学生的灵性。如计算教学:旧教材侧重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培养,计算教学重心放在讲清算理,揭示规律,加强基本训练,打好计算基础,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上。而新教材更遵循课程标准对于计算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改革性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注重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并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究,发现使用新教材,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比以前的学生灵活了,创新能力增强了,但“双基”却远不如从前的学生,尤其是计算能力大大减弱了。难道计算能力就不重要了吗?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说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可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核心课程,首要目标是让学生获得“数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夯实了“双基”,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为“创新”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教着应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增加计算教学时间,补充、增加计算练习题,加大练习力度,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尤其是口算训练,以前几乎每节课都要进行口算练习,现在的课堂几乎看不到口算训练,一开课就是情境引入。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各年级都应重视口算训练,有了口算的基础,计算能力才会提高。
  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材需要教育工作者更新的理解和探讨,只要你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中去,我相信我们的工作会更加出色。
  【作者单位:大安市两家子镇中心小学 吉林】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帮助小学生熟练的掌握有效的语文学习和阅读方法是语文老师的主要任务。掌握有效的语文阅读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阅读时间的合理安排,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在现代课堂教学原则的指导下,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对语文教材的结构等进行调整,让学生在现有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阅读,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一、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判断  1、教学方法单一,无
<正>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开放连同原有广州在内的厦门、上海、宁波和福州等五个口岸对外通商。自此十余年间,中外贸易发生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中国对外贸易重心很快由广州向上海转移,使上海在近百年间踞于对外贸易的首要地位,并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近代经济史必须涉及的重要问题。
<正> 自秦汉以降,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对图志的收集和编修工作都十分重视,目的是为施政提供各种确凿的依据。特别是宋代,辟设书局,遴选文臣,把编纂图志纳入了正常的议事日程,仅北宋间成书的各类图志即逾十余种。但由于年深日久,屡遭兵燹,其多数已泯灭无考,《元丰九域志》则是幸存者之一。不过,《元丰九域志》自成书后,曾几经增修。尤其南宋以后,又经翻刻传钞,故版本不一,内容详略各异,有称《九域志》
<正> 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本《明史纪事本未》卷七八《李自成之乱》记崇祯十四年九月事有谓: 戊戌,督师丁启睿自商城北发,檄左良玉共击李自成。杨文岳收集散亡于陈州,兵稍集。自成、汝才合兵陷叶县,杀守将李国能。初,国能与自成、汝才同为贼,结兄弟。十二年,左良玉大败国能于陈州,国能率众万人降。汝才恨之,誓杀国能。至是,闻国能在叶,乘胜拔其城,执国能,责其负约,杀之。诏赠国能左都督(第1344页)。按此所记,崇祯十四年九月,明守将李国能在叶县被李自成、罗汝才农民军杀死。而这个李国能,是初与李自成、罗汝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指的就是以学生探究为根本要素的一类教学活动方式。详细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自主动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实际教材为根本探究内容,让学生能有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使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答疑惑实践活动,能够自主、独立地发掘问题,经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情
【正】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已经问世一百年了,这是一部伟大的社会主义文献。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总结了摩尔根对原始社会的研究成果,并且结合自己多年的科
<正> 李觏(1009—1059年)字泰伯,是北宋中期的一位思想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有关著作中,对其哲学思想已经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而对其闪射着唯物主义精神之花的经济思想研究似乎尚少。本文试对李觏经济思想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均田平赋论、理财论、农商关系论等)加以论述。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李觏出生在江西建昌军南城一个破落的衣冠之家。少年时代他发愤攻读,常常鸡鸣而起,更深不眠。既把富贵寓于读书之中,又把康国济民作为誓志不逾的夙愿。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二十三岁的李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的交流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对于低中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其年龄与认知水平有限,可通过训练其听说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来发展语言。因此,口语交际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结合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一、数学阅读的作用  “数学阅读”的作用从学习数学的角度、从应用数学的角度、从终生学习的角度等三个方面体现。  首先,数学阅读有利于培养数学交流能力,促进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普遍存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晰、简约地描述和表达,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交流水平和交流质量。因此,数学语言是数学交流的载体,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对于学生能否顺利进行课堂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
《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应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设计游戏的目的要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因此,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关注数学游戏这种教学手段,它不仅可以提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