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小数学教师,我深知要教好这门功课,就必须对这门课完全理解和掌握。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新课标有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如何理解和使用它?几年来,我通过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理解新教材,再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和探究,谈谈我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挖掘教材资源,发挥教材效能
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数学教与学的重要工具,是最便捷、最主要的数学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之本。我们现在使用的这套新教材是许多有经验的教育专家、教师依据新课标精神和理念,经过认真研究、反复推敲才确定的。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它在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要立足于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意图,吃透教材精神,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有效使用教材,使教材发挥它的最大效能。我们应如何挖掘教材资源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挖掘教材素材的趣味性、现实性、挑战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兴趣;挖掘教材内容的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挖掘教材编排的层次性、灵活性、过程性,培养学生多策略、个性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挖掘教材内容的人文性、科学性、教育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认真领会编者意图,对教材进行有效补白
按照新课程理念编制的教材,是一种开放的、期待着教师去进一步开发、完善和创造的教材。教材中的大量留白,使教材不再是封闭的结构,它虽然有明确的导向,但没有唯一的答案,它使师生在互动中去探寻各种可能的意义和答案,也为教师和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如果说“留白”是新教材编写的艺术,那么,“补白”应该是新课堂教学的艺术。依照教材中的留白,教师可以拓展教学空间,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使得教师、学生、教材在教学活动共同成长。在教学中,发现教材的留白需要智慧,利用留白的资源进行补白更需要智慧。怎样才能对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有效补白呢?首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课标理念,教材,是每位教师都必须做且必须会做的事情。在读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读熟教材,更要能读懂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留白。只有读得出留白,才能想得到补白。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能读出教材的留白,还要能悟透教材的生长点、发展点和重难点,并从中寻觅出进行补白的有效对策。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使教学活动变成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材有许多关键地点,能向四面八方散发出无数条线,其中蕴涵着教师教学的巨大空间和学生学习的无尽潜能。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能读出教材中的这些点,而且能读出由此引出的线,真正弄清教材的每一个有价值的空间,发掘每一份宝贵的资源,让学生充满想象与创造,让课堂充满灵性与活力。
三、发扬旧教材优点,弥补新教材不足
新课标教材虽然具有旧教材不可比的优越性,但是教师们在使用时也发现它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及旧教材。所以使用新教材的教师更应该结合学生的情况,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新教材,因为对于学生而言,教材是他们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教师不应该把教材变成为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时的模仿对象,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加强教学反思、分析对比,找到新旧教材各自的优点,参照旧教材,取其精华,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合理、有效地组织教材进行教学,用旧教材的优点来弥补新教材的不足。这样,学生就学得生动活泼、扎实而富有成效,否则可能在传授知识技能,关注情感、体验的同时扼杀学生的灵性。如计算教学:旧教材侧重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培养,计算教学重心放在讲清算理,揭示规律,加强基本训练,打好计算基础,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上。而新教材更遵循课程标准对于计算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改革性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注重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并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究,发现使用新教材,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比以前的学生灵活了,创新能力增强了,但“双基”却远不如从前的学生,尤其是计算能力大大减弱了。难道计算能力就不重要了吗?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说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可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核心课程,首要目标是让学生获得“数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夯实了“双基”,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为“创新”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教着应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增加计算教学时间,补充、增加计算练习题,加大练习力度,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尤其是口算训练,以前几乎每节课都要进行口算练习,现在的课堂几乎看不到口算训练,一开课就是情境引入。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各年级都应重视口算训练,有了口算的基础,计算能力才会提高。
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材需要教育工作者更新的理解和探讨,只要你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中去,我相信我们的工作会更加出色。
【作者单位:大安市两家子镇中心小学 吉林】
一、挖掘教材资源,发挥教材效能
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数学教与学的重要工具,是最便捷、最主要的数学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之本。我们现在使用的这套新教材是许多有经验的教育专家、教师依据新课标精神和理念,经过认真研究、反复推敲才确定的。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它在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要立足于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意图,吃透教材精神,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有效使用教材,使教材发挥它的最大效能。我们应如何挖掘教材资源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挖掘教材素材的趣味性、现实性、挑战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兴趣;挖掘教材内容的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挖掘教材编排的层次性、灵活性、过程性,培养学生多策略、个性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挖掘教材内容的人文性、科学性、教育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认真领会编者意图,对教材进行有效补白
按照新课程理念编制的教材,是一种开放的、期待着教师去进一步开发、完善和创造的教材。教材中的大量留白,使教材不再是封闭的结构,它虽然有明确的导向,但没有唯一的答案,它使师生在互动中去探寻各种可能的意义和答案,也为教师和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如果说“留白”是新教材编写的艺术,那么,“补白”应该是新课堂教学的艺术。依照教材中的留白,教师可以拓展教学空间,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使得教师、学生、教材在教学活动共同成长。在教学中,发现教材的留白需要智慧,利用留白的资源进行补白更需要智慧。怎样才能对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有效补白呢?首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课标理念,教材,是每位教师都必须做且必须会做的事情。在读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读熟教材,更要能读懂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留白。只有读得出留白,才能想得到补白。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能读出教材的留白,还要能悟透教材的生长点、发展点和重难点,并从中寻觅出进行补白的有效对策。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使教学活动变成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材有许多关键地点,能向四面八方散发出无数条线,其中蕴涵着教师教学的巨大空间和学生学习的无尽潜能。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能读出教材中的这些点,而且能读出由此引出的线,真正弄清教材的每一个有价值的空间,发掘每一份宝贵的资源,让学生充满想象与创造,让课堂充满灵性与活力。
三、发扬旧教材优点,弥补新教材不足
新课标教材虽然具有旧教材不可比的优越性,但是教师们在使用时也发现它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及旧教材。所以使用新教材的教师更应该结合学生的情况,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新教材,因为对于学生而言,教材是他们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教师不应该把教材变成为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时的模仿对象,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加强教学反思、分析对比,找到新旧教材各自的优点,参照旧教材,取其精华,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合理、有效地组织教材进行教学,用旧教材的优点来弥补新教材的不足。这样,学生就学得生动活泼、扎实而富有成效,否则可能在传授知识技能,关注情感、体验的同时扼杀学生的灵性。如计算教学:旧教材侧重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培养,计算教学重心放在讲清算理,揭示规律,加强基本训练,打好计算基础,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上。而新教材更遵循课程标准对于计算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改革性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注重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并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究,发现使用新教材,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比以前的学生灵活了,创新能力增强了,但“双基”却远不如从前的学生,尤其是计算能力大大减弱了。难道计算能力就不重要了吗?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说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可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核心课程,首要目标是让学生获得“数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夯实了“双基”,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为“创新”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教着应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增加计算教学时间,补充、增加计算练习题,加大练习力度,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尤其是口算训练,以前几乎每节课都要进行口算练习,现在的课堂几乎看不到口算训练,一开课就是情境引入。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各年级都应重视口算训练,有了口算的基础,计算能力才会提高。
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材需要教育工作者更新的理解和探讨,只要你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中去,我相信我们的工作会更加出色。
【作者单位:大安市两家子镇中心小学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