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g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广西柳州高职院校、企业、政府等三方实施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存在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与社会地位不相匹配、专业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級的适应性不强、产业融合机制缺乏等问题,提出构建“产教融合园”、企业人力资源质量发展联盟、教学资源库等具体解决措施,以推动产教融合健康发展。
  【关键词】柳州市 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5-0022-03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路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柳州市职业院校一直以来坚持产教融合的办学思路,创建大量具有实践性和实效性的办学模式,有效促进了产业与教学的精准对接。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对产教融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产业和企业的转型升级对产教融合的“深度”提出需要高精尖的人才以满足产业对技术革新和技术转型的需求;另一方面国家越来越重视产教融合,对产教融合的“广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都反映了中央对地方高职院校加快落实产教融合的更高要求。
  一、柳州市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柳州市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与社会地位不相匹配;二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不强;三是缺乏产教融合机制。
  (一)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与社会地位不相匹配
  职业教育在现实产业发展的地位极其重要,但在人们的观念中职业教育地位不高。职业教育最大的作用是为产业和企业提供大量的专业性人才,为企业节省业内培训的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企业和员工的满意度,提高社会的认可度,这本应该是正向的反馈。但社会中存在着宁愿选择低薪“白领”也不选择高薪“蓝领”的观念,学生不愿选择高职院校,学生不愿接受职业教育,企业不愿聘用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导致产业与教育需求的精准耦合被扭曲,高职院校的社会口碑进一步下降。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不强
  1.发展理念相对落后,不能满足社会的真正需求
  柳州高职院校发展理念存在的问题:一是院校建设重“表”不重“里”,学校较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对学科发展、教师队伍的培养不够重视;二是学生培养重“表”不重“里”,只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长久为之,学生的学习思维、德育素养甚至身体素质将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单一陈旧的发展理念很难适应产业转型的需要。
  2.盲目设置重复率高的学科专业,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
  柳州市高职院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存在同质化的现象,院校设置学科以就业状况为导向是可取的,但不可盲目。全市5所高职院校中只有1所没有设置计算机专业,另外4所院校中计算机专业成为大类学科,广西IT产业的发展远远不如北上广深,过多开设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柳州市高职院校学科专业设置没有兼顾地方产业需求,没有形成专业化、特色化的教学模式,学科专业同质化现象严重。
  3.重点产业相关的专业难以招生,人才输送减少
  长久以来“重视学历文凭,轻视职业技能”的社会择业观念使一些专业招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如林业防护、服装设计、楼宇智能化工程等专业报到人数仅占填报人数的一半左右,有些专业报到率只有一两成。这严重影响了产业人才的培养,使重点产业发展受阻。
  (三)缺乏产教融合机制
  柳州市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虽然在不断发展,但缺少有效机制,发展前景受到限制。从目前的发展看,主要缺少两方面的机制,一是对产教融合的贡献者缺少合理的补贴和激励政策,对大力开展产教融合事业的高职院校的财政支持不充分,对身体力行的教师的激励奖励不充足;在产业方面,对主动参与教学进程的企业给予的财政补贴不足以激发企业参与的热情。二是对产教融合的主导者缺乏有力的评价机制和制约机制,企业作为掌握大部分社会资源的主导者,在产教融合的实践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态度散漫而又缺少约束,产教融合就很容易流于形式,成为一个表面工程。要想建立良好的机制,需要地方政府做好宏观调控和合理预算开支,并建立相关的制度框架。
  二、柳州市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柳州市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发现存在政府激发高校改革的体制机制不健全,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发挥足够的引领作用,企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效机制尚未建立等方面的问题。
  (一)政府激发高校改革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1.政府经费支持力度不足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一大阻碍
  建设一个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加大了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但投入各类高校的财政资金不足以支撑高职院校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规划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资金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发展。
  2.民办职业技术学校难以发展,办学格局单一
  随着办学方式的改革,许多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应运而生。面对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和愈发巨大的经费压力,柳州民办职业技术学校依旧举步维艰:没有编制和良好的社会福利留住教师,无法有效界定院校的产权以保有资本注入,缺乏健全的政府政策以获得资本支持,没有范例体系与高校协同合作开展办学。在柳州虽有如柳州工学院、广西技师学院等成功的典范,但想让民办职业技术学校真正大范围地开展,依旧困难重重。
  3.就业准入制度难以真正实施
  柳州就业市场的状况是企业往往会聘用虽然专业知识素养不高但不要求高工资的员工,而不是聘用来自高职院校的人才。一份报告显示2010年柳州有300余万名行业员工,但只有1/5接受过初中以上的教育。这实际上是由于企业出于逐利心理,为节省成本的结果,但越是追逐低成本,越是降低对高职院校人才的认可度,企业也越难以转型发展,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二)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发挥足够的引领作用
  柳州市现有一定数量的高职院校,从个体上看,其中许多高职院校的“质量”是不达標的,具体体现为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计划不严谨、教学目的不明确、旧学科设置无法满足时代需要、新学科设置同质化严重、培养方案不注重素质教育等问题;从整体上看,柳州市的高职院校并没有很好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各自分立、散而不强的格局,一边是对生源和资金的恶性竞争,一边是高职院校之间无法开展有效合作,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整而不合、散而不强的高等职业院校格局,注定无法发挥足够的引领作用。
  (三)企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效机制尚未建立
  产教融合之所以无法充分发展,究其根本还是由于产业和企业没有真正与教学发展融合,企业协会没有积极主动参与产教融合制度的建设,从而使产业与教育的结合缺乏必要保障。
  1.企业协会未能正确引导
  柳州的企业协会和行业协会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高职院校的发展,但缺少对职业教育的实效性指导,这就导致柳州市的高职院校实际上无法从行业协会获得行业的变化情况,往往滞后于市场的动态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迭。信息获取滞后的连锁反应就是教学的滞后,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混乱老旧,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学习的知识与产业要求不相匹配,无法适应需求侧的需要。
  2.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机制不健全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主要主体有企业、学校、政府,三方主体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学校方面,一些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方案和课程专业设计不合理,教师团队水平不符合要求,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企业方面,出于利益考量认为将精力和财力投入产教融合中不能快速获得回报,或是担心培养的人才最终会脱离该企业提供的岗位,参与热情有限;政府方面,财政投入和规范制定都不能让学校和企业满足,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机制亟待完善。
  3.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尚未建立
  高职院校想要培养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就必须要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状况对人才需求进行考量和预测,对专业设置要不断调整以符合市场需要。柳州市在这些方面的机制尚未建立,人才调查不积极、不科学、不深入,数据研究不充分;专业设置存在普遍的短视,只设置当下热门的专业而不重视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状况,不能合理预测地方发展趋势,造成办学资源的浪费;缺乏对本院校核心发展内涵的思考,无法判断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办学规划混乱盲目。
  三、柳州市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创新途径
  (一)构建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等多方主体的“产教融合园”
  地方政府是产教融合园的“营养供应者”,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产业和教育的融合提供必要的帮助,要协调产业与教育融合的各项指标。如在财政上划拨财政款项,为高职院校提供财政资金,为行业企业提供政策补贴;在制度上出台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划定校企双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调解校企双方的纠纷,并建立相关的奖惩机制、评估机制。切实履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科教文化事业发展的职能,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的服务效能。
  职业院校是产教融合的土壤,高职院校是产教融合的一片沃土,为产教融合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高职院校大多为公办学校,由政府直属管辖,并在这种上下级的组织体系中获得资源的倾斜,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之中可以利用自身所具有的硬件设施与组织优势,转变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式,构建长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为企业减少运营成本,为政府减轻财政负担。
  企业在产教融合园中的角色是园丁,因其所掌握的市场资源和技术资源,企业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但企业毕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利益最大化是企业永恒不变的追求,因此,产教融合短期内带来的低效益使众多企业望而却步。但从长远利益看,产教融合绝对是一项有价值的投资,这就需要企业多一点长远筹划,多一些责任意识,认识到参与产教融合对企业的声望与利益大有裨益。
  (二)构建企业人力资源质量发展联盟,助推高职产教深度融合
  企业人力资源质量发展联盟是以龙头企业为主轴,以政府与行业协会为核心枢纽的发展联盟。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联盟具有很强的约束效力和优化效力,能够有效监督整个产业链条的运行,并促进资源在学校、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优化配置,从而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增添发展新动能。
  构建企业人力资源质量发展联盟要以积分制的形式进行。联盟人才培养积分制是有效量化人才培养绩效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企业在产教融合中参与人才培养的程度赋予积分,获得高积分的则可以在产品进入市场流通的各个阶段享受到相应的优待和特惠。这不仅仅是一种激励手段,更是有效避免重复投入、减少无效投入的关键。
  构建企业人力资源质量发展联盟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和激励体系。联盟若没有完善的监督体系则可能是市场失序,这是产教融合过程中的一大隐患。合理约束和激励可以使联盟的规模优势进一步扩大。在联盟内部可以团结各个企业,实现整体发展,便利政府部门和企业内部监管的同时也更有利于满足激励政策的支持条件;在联盟外部,整合有序的企业联盟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信任,为构建多样的投资渠道提供契机,有利于产教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企业人力资源质量发展联盟必须长远规划。长久有效的发展机制一定是不断向上发展的。以骨干龙头企业为核心,利用大型企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吸引配套相关的中小型企业入驻,从而扩大联盟的规模。规模效应下吸引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集聚,良好的发展氛围下龙头企业不断加入,联盟向着各个领域铺开,如此良性循环以促进产教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产教度融合的教学资源库,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对接
  教学资源库是一个信息资源管理平台,首先,它是一个信息资源的储存库,收集行业内最具时效性的资源并分类储存。其次,它拥有资源管理的功能,筛选和分类不同类型的资源信息并有效输入教学教育的各个节点,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最后,它是一个资源评价的平台,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   产教融合要培养具备精尖技术、具备完善技能的人才。产业端需要优质的人才满足生产方面的需要,教育端培养出一批批优质的人才进行供给,这就是教育链与产业链在需求侧的有机对接。同样的,在供给侧,教育资源同行业信息进行无缝对接,也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优质人才,想要在供给侧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流动,建设教学资源库是最佳的选择。
  在日常教学中,教学资源库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它是体系化、单元化的教学资源,体现在其高度的专业性上,不同的专业可以适配各自的专业资源,且从理论层面到实际应用层面都可以从资源库中得到帮助,符合专业类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它是覆盖面广大的教学资源,可以覆盖从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的整个教学流程。它是便捷有效的教学资源,数量庞大的线上教学资源全时段开放,供学生下载学习,且资源的来源比起以往有了更多的空间,不仅仅是名师讲授,更有跨地域、处在行业信息尖端、处在技术尖端的大师为学生提供线上授课,符合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的教育资源不断增加,使学生拓展自身专业素养的途径变得更加多样,为进入社会的高职院校学生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国家教学资源库的出现拓宽了学生学习广度,促进了师生交流,为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各产业链条与教育教学精准对接提供了窗口和平台。它终将成为实现职业教育领域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力保障和重要载体。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是柳州市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在现有的社会条件和教育条件下,想要顺利实现教育与产业的精准对接依旧困难重重。所以,要加速推进有关机制和体系的构建,保障柳州市产教融合事业在合理有序的状态下平稳健康地发展,从而实现柳州市教育事业与行业发展共同发展、齐头并进,为柳州市社会与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张建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园:内涵、动力及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20(11).
  [2]庄姝婷.泉州市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学,2019.
  [3]林乾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0.
  [4]韦端.企业人力资源质量发展联盟助推产教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20(4).
  注:柳州市哲学科学规划课题“柳州市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发展策略研究”(20CSL12);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科研课题“柳州市智能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2020KYA02)
  【作者简介】梁生强(1982— ),男,汉族,广西柳州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与教学工作;赵佳萌(1981— ),女,汉族,广西柳州人,研究生,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与教学工作;李育刚(1963— ),男,汉族,广西柳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与教学工作。
  (责编 苏 林)
其他文献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实森林草原防火专项整治责任。1月9日和1月10日,阿坝州“两会”相继召开,为营造良好森林草原防火氛围,提高代表、委员、干部职工和农牧民群众森林草原防火意识,1月12日上午,阿坝州林业和草原局联合马尔康国有林保护局、马尔康市林业和草原局采取上街道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宣传内容丰富,包括《森林法》《草原法》《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发放防火挂历、防火常识、围腰、挎包、书包等800余份(个),宣传讲解防火知识200余人次。
2010—2015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常住人口共增加553.87万人,而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却增加了722.69万人,从那时起,长三角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进入大众视野。近几年,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两个主要因素的叠加之下,长三角医疗资源的缺口愈发严重。作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区域,长三角地区该如何在“一体化”的政策背景下实现医疗资源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分散局部地区医养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着重分析长三角三省一市医疗水平和相关政策的差异性,并提出分为
依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当前工作的重点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高校毕业生作为创新创业的新生力量,是创新改革的重要引擎。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各高校的首要任务。在研究武汉文理学院现状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校园文化、师资力量和协调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探析,并提出“四个强化”的建议措施,即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师资力量、强化合作平台构建、强化校企政三方联动机制,以期对其他应用型高校有所启示。
为探明缓释肥施用时期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苏玉糯11号为材料,在等量施肥条件下,以常规施肥方式(N15CK,基施复合肥+六叶期追施尿素)和不施肥为对照,研究缓释肥于播种期(SN15-0)、三叶期(SN15-3)和六叶期(SN15-6)一次性施用对鲜食糯玉米鲜果穗和鲜籽粒产量,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碘结合力、热力学特性和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肥处理的鲜果穗产量和鲜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常规肥处理,且SN15-6和SN15-3的鲜果穗产量分别比SN15-0提高14.0%和7.4%,鲜籽粒
Rectal cancer is the second commonest cause of cancer death within the United Kingdom.Utilization of national screening programmes have resulted in a greater proportion of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early-stage disease.The technique of transanal endoscopic
在职业院校中开展实训教学能够突出职业教育的内涵,促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通过不断的开发与研究,我国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学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相关教育者可以通过加大课程开发力度、提高实训教学的内容设置水平、完善课程设计等方式来发展实训教学。此外,职业院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素质,在实训教学中不应该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本文依托“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提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升级课堂流程;借助虚拟实验,创设物理情意;鼓励学生参与活动,收获课堂体验;抓住知识的本质,提升能力高度。
本文以高中化学重要的理论性知识——电解池为例,基于WWHW教学模式,以化学知识的本质来源为依据,从学生认知理论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提出根本上转变教学形式、构建模型认知、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等策略。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教学片段为例,分析培养问题意识的意义,论述“以问促学”在高中化学线上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升线上教学的质量。
本文以桂林市第十九中学生本云课堂教学改革为例,论述有效构建生本云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狠抓常规,做好活动,实施生本教学;在学习、实践、反思中强化生本教学;依托评价,在展示、讨论、检测中优化生本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