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建设标准发布

来源 :中国农村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LER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做好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的创建工作,1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管理办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建设标准》以及《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建设标准》.其中,《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从管理、发展、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服务等方面对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提出七方面共计四十二条具体要求.
其他文献
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加快生产数量以及提高产奶量,对于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奶牛配种的受胎率,影响着奶牛的生产和繁殖.在奶牛配种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受胎率的降低,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基于此,本文围绕着奶牛配种受胎展开讨论,分析影响奶牛配种受胎率的相关因素.明确影响奶牛配种受胎的原因,进而实施有效的管理策略,充分保障奶牛的健康生长、发育和繁殖,提高奶牛配种的操作技术水平.
目的 分析和探究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相对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方法 对我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收的100例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系统性的解决措施.结果 样品采集因素、人为因素、试剂因素以及仪器因素是造成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主要因素,所占比例分别为60.0%、22.0%、13.0%、5.0%.结论 在医学检验分析前,需要对常见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源头上避免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产生,这样既可以提高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还可以提高患
目的 探讨分析末梢血和静脉血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纳入研究.采集60例患者末梢血和静脉血,分别进行血常规检验,将末梢血检验结果纳入末梢组,将静脉血检验结果纳入静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疼痛程度、血常规检验结果及采血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 静脉组RBC、WBC、Hb、HCT、PLT优于末梢组,更接近参数平均值(P0.05).结论 和末梢血相比,静脉血采血可以提高血常规检验指标精准度,其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血细胞情况
免疫抑制性疾病对猪养殖产业具有较大威胁,降低猪群抗病能力,削弱疫苗免疫效果,不利于猪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日常养殖管理期间,需对猪免疫抑制性疾病加以防控.基于此,首先阐述了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种类及流行特征,分析猪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生原因,进一步提出防控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有效措施,旨在降低猪免疫抑制性疾病不利影响,完善疾病防控方案.
探讨甲基丁香酚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致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的影响及机制.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不同浓度甲基丁香酚对正常培养的及经H/R处理后的HK-2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甲基丁香酚对HK-2细胞形态的影响;2\'-7\'-二氯荧光素乙酸盐(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荧光染色法检测不同组细胞内活性氧含量;
目的 分析和探究提高医学临床检验质量的方法和控制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了我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40例患者作为对象进行临床检验质量分析,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检验方法,而实验组给予了一系列提高医学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检验准确率和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57%)、检验准确率(98.57%)和满意度(100.0%)均高于对照组(88.57%)、(88.57%)、(85.71%),两组患者间的研究所得数据差异具备统
本文通过梳理大数据技术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应用经验、存在的问题等,认为大数据技术可为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有力支持,有助于实现传染病疫情精准防控.建议卫生健康部门应尽快建立大数据技术应用思维,结合数字政府建设形成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工作机制,同时要注意信息安全.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它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复发率,大部分患者经手法复位治疗后效果较好.然而,有一小部分患者经过多次复位治疗后仍无法治愈.近年来,已有专家学者提出慢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概念,尽管此概念目前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此类患者确实存在,且国内外学者对此类患者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将从慢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定义、诊断标准、机制及临床干预等方面进行综述.
非洲猪瘟具有较强感染性,爆发后会造成生猪大面积死亡,影响生猪养殖业.为减少养殖户损失,文章以非洲猪瘟概述为切入点,阐述非洲猪瘟特征及症状,以此为基础,分析非洲猪瘟发病主要是由于养殖密度较大、气候助推病毒传播、生产管理不好的原因,提出非洲猪瘟防控及稳定生猪生产的对策,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随着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和因奶牛饲养规模逐步扩大带来的繁殖问题,应用在畜牧业和奶牛繁殖上的现代化设备随之持续更新,其中即包括B超.由于其方便组装与携带、诊断准确等优势,在家畜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日渐广泛,尤其被普遍用在奶牛繁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