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所谓教学有效性指教学质量好坏或者教学程度。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学有效性成为教师们为自己树立的目标。教学有效性不仅是检测教师教学质量的一项总的指标,而且是决定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三大问题出发,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学 有效性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执行者,既扮演编剧的角色,又演绎导演的角色。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除了自身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和教学艺术外,在教学目标、设计、开展等方面也一定是非常出色的。教学的有效性究其方法,可以从明确教学目标、精心做好教学设计、保证教学质量、及时做好教学总结与反思四大方面出发,但有效性程度关键在于教师的工作做得细不细、用不用心。
一、明确教学目标——教什么
教学目标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没有目标则不成方圆。每位教师都知道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学目标为活动开展的依据。所谓教学目标是指一个明确的教学方向,像是带领学生航行在知识海洋中的帆,引导知识的小船行驶的方向。
那么如何明确教学目标呢?首先做好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学生是教师进行教学策划和执行的核心,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开展的,因此教师必须足够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分析学生,才能明确适合“核心”发展的目标。教材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师要熟知教材内容,找到重点、难点和疑点,知道该教哪些内容并为这些内容的轻重划分层次。然后将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有效结合起来,并制定明确教学目标。例如:学习《体积与体积单位》时,根据六年级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状态了解多数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空间观念,知道教室是一个大的空间、楼梯阁楼是一个狭小的封闭空间、体育室是一个开阔的开放空间等,但是对于“体积”这个概念还难以理解,不太能将空间和体积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时,通过教材中的实践操作使学生在空间概念基础上理解体积概念,明确应该教什么,好的教学目标是一节有效课堂的良好开端。
二、精心做好教学设计——怎么教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关键策划,教学活动开展得好不好是建立在教学设计好不好的基础上的。在教学设计中,“怎么教”是一大核心问题,教学活动的展开是怎么教的具体体现。要怎样教才能教出一堂有效的数学课呢?首选是教学活动的导入方式。学生进入课堂之前,心可能还停留在有趣的游戏上、一口没吃完的面包上、一个未解决的小烦恼上、一件有趣的事情上等,如果直接进入新课,学生在心理上可能需要适应的过程,对老师讲的内容可能不容易感兴趣或者提起积极性,从而影响整堂课学习效率。
而课堂导入则可以使学生将心从课堂外收进来,将留在课堂外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从而尽快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因此,在“怎么教”的问题上,课程导入方式是基础。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枯燥、乏味、单一的教学模式,而要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例如:在《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过程中,就首先通过《乌鸦喝水》的小故事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分组实验法发挥学生实践能力、用自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和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丰富的教学过程不仅使课堂丰富多彩,而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保证教学质量——教到什么程度
教学质量就是教学的灵魂,没有质量的教学就是教而无用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抱有上完这堂课就完事的态度,还要保证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对教到什么程度心中有数。是否实现教学目标就是教到什么程度的参考,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多与学生互动、实践操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若发现学生对所讲的某一点知识没有理解时,教师要做好继续引导和讲解工作,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问,从而保证教学目标有效实现。例如:在《体积和体积单位》教程中,通过把小石头放入有水的量杯中,老师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确定学生是有基本空间概念的。然后把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分别放入同样多水的烧杯中,继续提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确定学生对空间的概念是有一定判断力的。在进行完了所有教学实验后,老师通过一些练习题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总之,教到什么程度是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体现,要保证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多了解学生,真正读懂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
四、及时做好教学总结与反思
教学总结与反思是教师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及时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教师才能不断改善,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学习完《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时,教师总结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发现提问一部分学生回答老师问题不是很自信,支支吾吾,虽然最后在同学提示下回答对了,但是根据回答问题的表现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是很深刻,因此导致回答问题时的不自信。下一堂课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跨过这一障碍,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并通过反复提问,使学生在课堂上就将问题牢记于心。另外,课堂中还要与学生建立融洽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一颗轻松学习的心态等。另外还要总结哪些知识点学生掌握的比较薄弱或者老师讲得不很明确,在下节课上重点对待。
除此之外,有效性教学还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并不断增强学习自信心,从而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郭其龙.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8(11).
[2]黄锦姝.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与重建[J].小学教学参考,2009(21).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学 有效性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执行者,既扮演编剧的角色,又演绎导演的角色。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除了自身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和教学艺术外,在教学目标、设计、开展等方面也一定是非常出色的。教学的有效性究其方法,可以从明确教学目标、精心做好教学设计、保证教学质量、及时做好教学总结与反思四大方面出发,但有效性程度关键在于教师的工作做得细不细、用不用心。
一、明确教学目标——教什么
教学目标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没有目标则不成方圆。每位教师都知道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学目标为活动开展的依据。所谓教学目标是指一个明确的教学方向,像是带领学生航行在知识海洋中的帆,引导知识的小船行驶的方向。
那么如何明确教学目标呢?首先做好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学生是教师进行教学策划和执行的核心,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开展的,因此教师必须足够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分析学生,才能明确适合“核心”发展的目标。教材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师要熟知教材内容,找到重点、难点和疑点,知道该教哪些内容并为这些内容的轻重划分层次。然后将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有效结合起来,并制定明确教学目标。例如:学习《体积与体积单位》时,根据六年级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状态了解多数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空间观念,知道教室是一个大的空间、楼梯阁楼是一个狭小的封闭空间、体育室是一个开阔的开放空间等,但是对于“体积”这个概念还难以理解,不太能将空间和体积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时,通过教材中的实践操作使学生在空间概念基础上理解体积概念,明确应该教什么,好的教学目标是一节有效课堂的良好开端。
二、精心做好教学设计——怎么教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关键策划,教学活动开展得好不好是建立在教学设计好不好的基础上的。在教学设计中,“怎么教”是一大核心问题,教学活动的展开是怎么教的具体体现。要怎样教才能教出一堂有效的数学课呢?首选是教学活动的导入方式。学生进入课堂之前,心可能还停留在有趣的游戏上、一口没吃完的面包上、一个未解决的小烦恼上、一件有趣的事情上等,如果直接进入新课,学生在心理上可能需要适应的过程,对老师讲的内容可能不容易感兴趣或者提起积极性,从而影响整堂课学习效率。
而课堂导入则可以使学生将心从课堂外收进来,将留在课堂外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从而尽快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因此,在“怎么教”的问题上,课程导入方式是基础。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枯燥、乏味、单一的教学模式,而要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例如:在《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过程中,就首先通过《乌鸦喝水》的小故事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分组实验法发挥学生实践能力、用自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和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丰富的教学过程不仅使课堂丰富多彩,而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保证教学质量——教到什么程度
教学质量就是教学的灵魂,没有质量的教学就是教而无用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抱有上完这堂课就完事的态度,还要保证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对教到什么程度心中有数。是否实现教学目标就是教到什么程度的参考,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多与学生互动、实践操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若发现学生对所讲的某一点知识没有理解时,教师要做好继续引导和讲解工作,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问,从而保证教学目标有效实现。例如:在《体积和体积单位》教程中,通过把小石头放入有水的量杯中,老师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确定学生是有基本空间概念的。然后把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分别放入同样多水的烧杯中,继续提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确定学生对空间的概念是有一定判断力的。在进行完了所有教学实验后,老师通过一些练习题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总之,教到什么程度是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体现,要保证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多了解学生,真正读懂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
四、及时做好教学总结与反思
教学总结与反思是教师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及时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教师才能不断改善,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学习完《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时,教师总结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发现提问一部分学生回答老师问题不是很自信,支支吾吾,虽然最后在同学提示下回答对了,但是根据回答问题的表现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是很深刻,因此导致回答问题时的不自信。下一堂课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跨过这一障碍,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并通过反复提问,使学生在课堂上就将问题牢记于心。另外,课堂中还要与学生建立融洽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一颗轻松学习的心态等。另外还要总结哪些知识点学生掌握的比较薄弱或者老师讲得不很明确,在下节课上重点对待。
除此之外,有效性教学还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并不断增强学习自信心,从而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郭其龙.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8(11).
[2]黄锦姝.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与重建[J].小学教学参考,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