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同时拥抱死亡”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韩东曾表示,他自己的诗歌与哲学“无关”。但是,从哲学是“对死亡的练习”这样一个角度来看,韩东的诗歌与哲学有密切的关系,是非常“哲学”的。陆扬说,“死亡促使人沉思,為人的一切思考提供了一个原生点,这就有了哲学。”韩东的诗歌可以说是在不断地练习“死亡”,是对“死亡”的诗性关照、洞彻和领悟。韩东曾在《扫墓兼带郊游》中说,“诗者虽已停工/但死亡并未完成”,“死亡主题”或者说“死亡意识”,构成了韩东诗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侧面,也成为理解韩东诗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
  我们知道,韩东诗歌中的“死亡练习”,与他的个人经历有着一定的关联。他在诗歌《叙事》中提到,“父亲青霉素过量/癌细胞也在寻找绝望的土地/有如虚无来到我心间”。他父亲的死亡,成为了横亘在他生命之中的一个巨大的事件。与此同时,韩东的这一文学观念,也是受到了存在主义的影响。他曾评论过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小说“一流”,而于坚也在诗歌《有朋自远方来》中提到韩东是“那个想当萨特的人”。可以说,存在主义那种将死亡视为存在唯一、绝对的真实,以及“向死而生”的“死亡练习”,对韩东的文学写作是有着一定影响的。进而,在《一个召唤》中韩东说,“我的文学只有这样一种激情:活着,同时拥抱死亡,在死亡的对照下,因死亡的刺激而无比生动。”“拥抱死亡”,就成为了韩东诗歌中独特的诗歌主题。胡桑也在《韩东论》中,注意到了韩东诗歌中的“死亡”。他分析韩东诗歌中的“死亡意识”,但同时认为“死亡是作为韩东诗歌的布景存在的”,忽视了“拥抱死亡”在韩东诗歌书写中的核心位置。
  只有从“拥抱死亡”的诗性书写入手,我们也才能更为深入地理解韩东早期诗歌的“经典之作”。从“拥抱死亡”这一角度来看,诗歌《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都是典型的“死亡之诗”。实际上,《有关大雁塔》在反崇高、反英雄之后,诗歌更为我们留下了象征着“死亡”本体的大雁塔。有关大雁塔,实际上就是有关“死亡”的追问,就是“死亡的练习”。由此,韩东为我们构造了“两种英雄”的生命方式或者说“死亡练习”。第一种英雄,在持续地“拥抱死亡”,是在不断地承受死亡,用存在主义的话来说,就是“向死而生”的英雄。而第二种英雄,无法承受“死亡之重”,坦然接受死亡,直接“拥抱死亡”。由此而超越死亡,成为了“真的”英雄。很显然,如果我们从“死亡”的方向来看,诗歌中更多的就不再是以反讽的姿态,去探索无聊的激情,以及寻找刺激庸俗生命样态。同样,我们所熟悉的《你见过大海》,其诗歌的核心也是“死亡”:“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就是这样/人人都这样”。此时诗歌中的“大海”,也可以说是“死亡”的象征,其主题也就是对“死亡”的直接思考。在洪子诚、刘登翰的《中国当代新诗史》中评论韩东,“平淡,甚至近于冷漠的陈述语调,对修饰语、形容词的清除所达到的诗的质地的具体。”于是我们所看到的韩东诗歌中的“平淡”,是对于“死亡”这样一个真实的客观呈现;他诗歌中的“冷漠”,是对“死亡”笼罩生命的冷静表达;而他诗歌所达到的“诗的质地的具体”,是将“死亡”还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说,韩东最初的诗歌书写,一出手便达到了他诗歌写作的顶峰。“拥抱死亡”是他此时诗歌庞然大物的一个重要基点。由此,在这初期诗歌中,韩东在“拥抱死亡”的诗歌书写中,把“死亡”还给了日常生活,把死亡还给了我们。死亡是我们每一个人面对的“唯一的、绝对的真实”,也是“活着的唯一指向”,这成为了他诗歌重要主题。
  与初期“死亡是唯一的、绝对的真实”的主题不同的是,在韩东此后的诗歌中,不仅持续地弥漫着浓厚的死亡氛围,而且还进一步放大了这种“拥抱死亡”的主题。在《冬至节》中,诗人就直接看到了消逝的“死者”,看到了“死亡本身”。此时,“死者”已经成为了他诗歌,或者说诗人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气真好/我走在街上/九月的阳光以及/万物/既美又浮华//美得过分、多余/空出了位置/就像和亲爱的死者/肩并着肩/和离去的生者/手挽着手”(《天气真好》)。于是,在他诗歌的“死亡练习”中,韩东叩问“活着”的本真:是存在与毁灭的拥抱,是生命与死亡的拥抱。在“拥抱死亡”的诗性之思中,日常生活的本真意义,普通人生命的本真意义,被释放出来。韩东近期的诗歌创作,也更加鲜明地展开了“拥抱死亡”这一主题。小海就提到过韩东近期诗歌的“死亡主题”。在韩东的《雪意》中,雪的寒冷,让诗人想到了滚烫的身体;而滚烫的身体,让诗人想到的却是冰冻的逝者:“走在路上看见下雪/待在房子里,意识到外面在下雪。/就像某晚喝醉了/也有不同。//酒后我浑身发寒/想念一个滚烫的身体。/而这会儿我是滚烫的/就想那层薄雪下冰冻的逝者。//寒热制造了无限距离。”如耸立的大雁塔、浩瀚的大海一样,那层薄雪也是“死亡机器”,也是对于生命之光的照亮。对于韩东诗歌中的“死亡”,柏桦有着不同的理解。他说,“在韩东这里,即便像死亡这个本来大有可为的主题,也跟一次落叶、一次雨夹雪一样,稀松平常。他克制,冷漠,零度以下。”但正如我们前面所述,韩东诗歌中的“拥抱死亡”的克制,冷漠,乃至零度以下,实际上正是他对“死亡”的还原和凸显。不过,相对于韩东早期诗歌中对于死亡客观、冷静的关照,此时他对死亡的思考有了一些“神性的转化”。如在诗歌《离去》中,我们看到,一次“离去”,就是一次“永别”,甚至就是一次“拥抱死亡”的过程。但面对如此真实的死亡,这“朋友”一样并没有更深的“交情”的死亡,却让诗人“变得干净了”。最终,面对着死亡这一绝对真理,诗人还是坦然面对了这生命的必然历程。不过,虽然诗人顺从了“死亡”,或者更紧地“拥抱死亡”,但他的生命却获得了“干净”的“神性”上升。获得了成为有尊严的人、自由的人、完整的人的可能。
  当我们深入的理解了韩东诗歌中的“死亡”,我们也才能还原出一个更多维、丰富而本真的韩东。在韩东的评价诸谱系之中,我们更关注他的“语言革命”。毫无疑问,韩东在1988年提出“诗到语言为止”,以及2008年提出的“中国诗歌到汉语为止”,对当代诗歌发展中的“语言本体”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正由于此,我们也就只摸到了韩东“诗歌之象”的一根象牙,或者一个鼻子、一条腿而已。韩东就说,“似乎我只能那么写,若有相似也不及当初,若有区别便是多此一举。作为一个写诗的,我们总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没有谁会真正耐心跟踪你持续的写作。”而韩东诗歌对“死亡”的思考,就是韩东多元、多维诗歌之思的一种表现。虽然“拥抱死亡”,是所有文学,乃至人类文明的一个核心主题,但韩东的“死亡之思”仍然有着他的时代性和重要性。在《三个世俗角色之后》中摆脱“卓越的政治动物、稀有的文化动物、深刻的历史动物”之后,韩东并非仅仅是在“反崇高”“反英雄”这一条路上高歌猛进。而是在“崇高”“英雄”之后,集中呈现出了“人是有死亡的动物”这样一个独有的诗学命题。因此,韩东诗歌中的“拥抱死亡”的练习,少有“死亡”所赋予的那种难以承受之重,并无荒谬、痛苦之感;没有儒家“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对“死亡”的道德性超越;也更没有基督式“新生”的对死亡的神性转化。由于当下的先锋文学也是在沉迷于“死亡叙事”,因而最终形成了一种“暴力美学”,这也并不是韩东诗歌中“拥抱死亡”所关注的重点。韩东在诗歌中,反崇高、反英雄、反意象,是为了清晰而坚定地发出一个声音:“人是拥抱死亡的动物!”而他近期诗歌中的“拥抱死亡”,则有着更深邃的视野:或许是他将海德格尔的言说“死亡是最本己的可能性”在诗歌中朗示,也或许是他在回应鲁迅之思:“我只很确切地知道一个终点,就是:坟。”
其他文献
武汉疫情发生后,文艺批评家阿多诺的一句话屡屡被引用。他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阿多诺的意思,不是要诗人们集体沉默,而是用一种极端的句式告诫写作者:“奥斯维辛之后,坚持文化批评已无可能,因为整个社会都空洞堕落,文化批评顷刻间就与它要批判的对象形成共谋,反被其掌控对象所拉拢。”(希利斯·米勒)这番话对诗人的启示是:灾难发生后,写诗的姿态是可疑的,如果诗人只是参与单一意的大合唱,或者写作轻飘
期刊
福建时期的我,写作爆发力很强,总结原因其实就是一个字——“气”。  有气、气足。“气”包罗万象,喜气、怒气、怨气、不平之气等等,有“气”,力量就大,好比氢气球,有气,才能够升腾起来,没气就瘪了。除了“气”,还有不安:不安分、不安心。其实我在福建也算小资阶层,好工作、好家庭,从世俗角度也是成功人士了,但我却老是不安,愤愤不平,觉得整个生活环境一片庸俗,非常的压抑、憋闷。那时的我,对国际大事很关注,对
期刊
法国当代哲学家雅克·朗西埃在《文学的政治》一书中论及法国诗人马拉美时,谈到一个概念,即詩人的“远古形象”(Ancient image)。近年来,我在当下汉语诗学语境中,多次把它衍生为诗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且我从当代一些重要诗人的身上已经体察和窥见了当代汉诗的“远古形象”。比如欧阳江河、柏桦、杨键、陈先发、杨典等,他们诗歌的精神行为与文化行为,正在试图借助诗歌内外的文化形象抵达这个“远古形象”
期刊
散文诗文本的“小中见大”,早在百年前的散文诗文本中就存在。比如第一组散文诗作品,是沈尹默刊登在1918年第4卷《新青年》上的《月夜》《鸽子》和《人力车夫》。特别是《月夜》只有两句:“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刘半农的《老牛》(1918)《賣萝卜的人》(1918)鲁迅《火与冰》《螃蟹》(1919)许地山《蝉》(1920)等等,都是百年前的短制。“以小见大
期刊
那一小句  ——隐括建筑师巴尔干、内滕广、琚宾  那一小句  如快刀切物  那一小句 如青眼剪拂  白眼看天时 万物缄默不语  六道中有此种种  我不寻找 我发现  出门路上  进一院落如进城池  观一建构如观一生所遇  观众生相 如观一人  观时间如观天堂地狱  皆在人间  在更长的时间中讨论  去读天空抽象的诗行  去读转折、围合、形式、逻辑  冷冰冰的诗行  灵感、私密、魔幻、惊异的基本词汇
期刊
2020年的春节是我的母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春节,我和爱人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七离开武汉回到老家的。  说是老家,由于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一栋偌大的房子,其实只有我和爱人两个人住,每天除了生火做饭,就是看闲书或在屋前的田野、屋后的山间闲逛。那时候武汉的传染性肺炎还处在一个传闻状态,虽然每日各种消息不断,但大家都觉得山高皇帝远,疫情不会对我们这个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小村庄产生什么影响。  我感到事态的严重性是从听
期刊
黑夜落在草原上,  晚饭吃完了,篝火快烧尽了,  疲倦的移民裹着毯子睡了;  我独自走着——我站着看星星,我想我以前从没了解过它们。  现在我吮吸着永生和安宁,  我赞美死亡,检验种种主张。  多么丰富!多么崇高!多么概括!  同一个老人与灵魂——同样的古老向往,同样的满足。  我一直认为白天最辉煌,直到我看见非白天展示的一切,  我一直认为这个星球足够了,直到无数别的星球跳出来如此静默地围绕我。
期刊
昌耀之所以能成为中国诗坛上的一位杰出诗人,离不开他人生的遭遇、天生的诗才和创作的勤勉。  此外,更不可忽视的是,在他成为杰出诗人的道路上,《星星》诗刊发挥了重要的推介作用。  一  1979年,是中国诗坛一个值得纪念的“诗人复出年”。一大批在反右斗争中被打成“右派分子”的诗人纷纷被平反,成为了“诗坛归来者”。其中,就有青海诗人昌耀。  由于身处文学期刊编辑部,掌握文坛诗坛信息比较及时,大约是197
期刊
中国的生态诗歌如今正蓬勃发展,渐成气候,成了中国当代诗百花园中鲜艳的一簇。考察梳理中国两千余年的诗歌发展史及诗歌理论,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从自然美到生态美的“自然”、“初醒”到“自觉”的脉络。  “自然为本”与“自然美”的中国前生态观与生态诗歌  古人的自然生态观,主要是“天地为本”“天地为重”“天人合一”。《礼记》说:“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
期刊
我四十岁以后,就可以不读诗了。但我觉得,人在十几岁的时候,则非读诗不可。理由很简单,诗是一种艺术,而和艺术打交道,有利于培养我们对美的敏感。如果一個人从小到大没有听过音乐,那该有多么遗憾呀。不仅遗憾,简直可以说是一种缺陷。从小听音乐的人和不听音乐的人是不一样的,听好音乐的人和听差音乐的人也是不一样的。读诗亦然,不读诗有可能造成我们性情和理解力上的不为人知的缺憾。这年头,不听音乐的孩子少了,但不读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