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年是人寿短,房子寿长。有钱人家给后代留下的最大遗产大多是房产,提起祖宗留下的老宅,起码也都是百年老屋;要是讲点质量,建成像乔家大院那样,距今足有300年了,仍然不算危房;要是建成故宫那样,我估计比乌龟都“长寿”了。按照当今住宅建筑质量50年的标准,早就该拆了,拆了建,建了拆,乔家大院也得折腾六次了,再家大业大也折腾穷了。
今人盖房子不知犯了什么病,怎么都建成了短寿的窝。如今七十年代建的住宅几乎都快拆光了,反倒是百年以上的一些老建筑巍然屹立,傲视群楼。一些老楼历经战争、地震后,都没有残破的迹象,反倒成了文物。而一些新楼却成了危楼,上海倒塌的那一大排高层住宅楼,崭新得还没拿到出生证,就寿终正寝了。
相关部门也意识到“人寿长了,窝寿短了”,非常关注住宅的建造质量。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陈重和副司长吴慧娟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切实做好检查工作确保在建住宅工程质量”这一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谈道:“我们要求房屋要有设计使用的年限,比如住宅一般是50年。”我的天呀,他要不说我心里还舒服点,权威人士这么一解释,我半辈子奋斗出来的“成就感”就成了悲哀感了。一栋房子达到国家的质量标准才有50年的寿命,甚至不如乡下人集资盖的一座关帝庙长寿。是现代的钢筋水泥不如乡下的砖头瓦块坚固呢?还是我们的建筑质量要求降低了?还是相关部门诚心在加速住宅的更新速度,以此拉动消费呢?真是令人不解。
我们买房、建房,拿到产权证之后都有70年的使用权,可如今的质量标准定在50年,那么50年的质量标准与70年使用权,这相差的20年使用权谁来给我们找房子住?继续住在没有质量保证的危房中,砸断了胳膊腿,丧失了小命找谁说?
中国老百姓从来把住宅视为第一大家产,买房都是“百年大计”,如今被有关专家一个“打折”,就减去了一半的寿命。如今的人都长寿,总不能活到退休,刚刚把前半生的房贷还完,又要开始一次“夕阳红”之后的新按揭晚年生活吧。
如此让人心灰意冷的未来,就是这“50年”的质量标准给制造的,在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上,相关部门要真心为百姓着想,既然房屋有70年的使用权,至少应有70年的质量保证才吻合。
其实在祖国的大地上,住了二三百年还是好房子的,哪个地方都有,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保质保量,相关部门不妨组织专家去民间取经,温故知新,别总惦记着没完没了地拆人家的房子。人长寿了是好事,房子长寿了也绝不是坏事。(摘自《贵阳日报》)
编辑家英宏
今人盖房子不知犯了什么病,怎么都建成了短寿的窝。如今七十年代建的住宅几乎都快拆光了,反倒是百年以上的一些老建筑巍然屹立,傲视群楼。一些老楼历经战争、地震后,都没有残破的迹象,反倒成了文物。而一些新楼却成了危楼,上海倒塌的那一大排高层住宅楼,崭新得还没拿到出生证,就寿终正寝了。
相关部门也意识到“人寿长了,窝寿短了”,非常关注住宅的建造质量。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陈重和副司长吴慧娟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切实做好检查工作确保在建住宅工程质量”这一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谈道:“我们要求房屋要有设计使用的年限,比如住宅一般是50年。”我的天呀,他要不说我心里还舒服点,权威人士这么一解释,我半辈子奋斗出来的“成就感”就成了悲哀感了。一栋房子达到国家的质量标准才有50年的寿命,甚至不如乡下人集资盖的一座关帝庙长寿。是现代的钢筋水泥不如乡下的砖头瓦块坚固呢?还是我们的建筑质量要求降低了?还是相关部门诚心在加速住宅的更新速度,以此拉动消费呢?真是令人不解。
我们买房、建房,拿到产权证之后都有70年的使用权,可如今的质量标准定在50年,那么50年的质量标准与70年使用权,这相差的20年使用权谁来给我们找房子住?继续住在没有质量保证的危房中,砸断了胳膊腿,丧失了小命找谁说?
中国老百姓从来把住宅视为第一大家产,买房都是“百年大计”,如今被有关专家一个“打折”,就减去了一半的寿命。如今的人都长寿,总不能活到退休,刚刚把前半生的房贷还完,又要开始一次“夕阳红”之后的新按揭晚年生活吧。
如此让人心灰意冷的未来,就是这“50年”的质量标准给制造的,在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上,相关部门要真心为百姓着想,既然房屋有70年的使用权,至少应有70年的质量保证才吻合。
其实在祖国的大地上,住了二三百年还是好房子的,哪个地方都有,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保质保量,相关部门不妨组织专家去民间取经,温故知新,别总惦记着没完没了地拆人家的房子。人长寿了是好事,房子长寿了也绝不是坏事。(摘自《贵阳日报》)
编辑家英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