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亟需一场“教室文化变革”——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angchuan2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理想的教室是什么样子的?教室应该具备哪些育人功能?学生在教室里只是听、说和做习题吗?教室里的课桌椅都要一样吗?基于近20年对国内外课堂教学的观察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提出了"教室文化"这一概念。他强调,教室文化必须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需求和欲望,"可以肯定地说,当学生在教室里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的时候,其生活绝不只是拿一本教材坐在课桌前的生活,其需求也绝不仅仅是听老师讲课,其欲望更不仅限于在家长和老师面前考一个高分"。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煤矿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视频图像采集、压缩、传输技术的发展,煤矿井下生产过程视频图像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煤矿井下无人值守区域都已覆盖有视频图像采集终端。由于井下存在不均匀光照及煤灰粉尘遮挡的影响,井下人员脸部存在煤灰随机性遮挡,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只能依靠摄像头将采集到的视频数据传送至集控室进行人工识别记录,严重阻碍了煤矿智能化的进程。本文针对井下人员脸部存在煤灰随机性遮挡问题,设计并开发了
各地科技创新人才政策的颁布为人才发展战略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构建“政策工具—服务保障—政策目标—政策成效”四维分析框架,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西安、成都七地为样本城市,借助NVivo软件对七地2010—2020年间出台的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并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政策工具、服务保障及政策目标视角下,七地人才政策发展态势各异;在政策成效方面,广深两地在
作为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具有非强制性,非接触性,并发性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支付,安防,娱乐等领域。由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成为人脸识别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其中心任务是如何提高特征的判别性。然而深度人脸识别在面对遮挡,侧脸,模糊等难样本人脸图像时仍然难以获得理想的识别结果。为了获得更具判别性的深度人脸特征,本文在边距损失和挖
<正>饮食是国计民生的根本。凝聚着中华民族思想理念与精神意识的传统饮食文化,更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华历史文明的悠久深厚。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饮食文明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具有良好的历史传承价值。立足新时代,在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如何挖掘我国饮食文化精髓,促进经典饮食习俗与菜系的传承发展,
期刊
山东省泰安三合自来水厂于2013年建成产水,工艺为“混凝沉淀+浸没式超滤”。目前原有的浸没式超滤膜已经超过实际设计使用寿命,出现了各种问题。通过更换新型浸没式膜组器,并采用虹吸产水方式,在提高产水水量和水质的同时,还可以节省电能。新型浸没式超滤膜改造完成后经过3个月的运行,各自运行参数均达到设计要求,产水流量高于16 700 m3/d,运行时间为90 min,产水浊度为0.06~0.08 NTU,
媒体深度融合形势下,要想更好地巩固新闻舆论阵地,传统媒体就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实现转型发展。而在媒体融合进程中,传统媒体的可视化生产传播成为有效触及受众的一个突破口。本文从新京报可视化新闻探索入手,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新闻可视化对传统媒体深度推进媒体融合的意义及价值,并对可视化新闻的发展作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文章以畲族服饰为例阐释了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文创产品中的设计思维路径和设计实现方法。总结出迁移再现、趣味变形、拼贴重组、替换填充四种主要的设计手法,并通过图例分析法和设计实践法对畲族服饰图形装饰特征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综合性的设计实践研究。
秦腔文化是兴起于中国陕北地区的传统戏剧,陕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秦腔文化从西周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分析秦腔文化的地域特征以及介绍秦腔文化的基本信息来凸显出秦腔文化的意义价值,体现传承和发展秦腔文化的必要性。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MRI指标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1—2021-01诊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采用PTED治疗(观察组),49例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