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要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施新课程中,英语学困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他们对学好英语缺乏信心,垂头丧气,学习中怕苦怕难。如何转化他们,促进他们的发展,既是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更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新课程 学困生 发展原则 策略
一、促进学困生发展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立的人、独特的人。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给学生一个追求梦想的天空,每个学生都是教师关注的对象。关注的核心就是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激励学生成长,使学生的知识与人格都得以提升,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只有差异,没有差生,要始终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能找到教好他的方法。”
2、全面发展的原则:“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的人,学困生同样具有很大的潜能,只是一时还没有发挥出来,学生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学生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和谐发展,创造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成才,坚持“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的评价观念,新课程的评价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3、成功体验原则:成功能促进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成功的体验能带来学生情感的愉悦,还可以促使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利用不同的场合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某一方面的成功,特别是学困生,应该先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去回答,让他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那怕是一个小小的成功,教师就要抓住契机,及时给以表扬和鼓励。
4、学会学习的原则:学困生的成绩不佳,其主要原因是,绝大多数学困生不会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要超越提升自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学习代替者变成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促进学困生发展的策略
1、激趣:成功的秘诀是兴趣。现代教育理论特别强调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乐学的习惯。游戏激趣,英语中的游戏是知识性、趣味性、竞争性的统一体,它顺应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它能变“乏味”为“有趣”。学困生也能在这充满激情与欢乐的游戏中创设生活情景来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生活是思维的源泉,应该让学生懂得知识就在生活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如购物、看病、问路、借书等。学生感到熟悉、有趣,就会乐学。教师还要创设英语语言环境来激趣,在课堂上要鼓励学困生大胆说或者读,把知识呈现方式多元化、趣味化,让学困生活动中锻炼表达、学会表面。通过各种激趣,让兴趣最大限度地吸引学困生。
2、激励:教师要帮助学困生树立“成功是成功之母”的观念,充分发挥教师评价对改善学困生个性心理的杠杆作用,创新教学的原则,只激励,不指责,学困生需要激励,没有激励,就没有自信,没有自信,就没有成功,也就没有希望。教师要综合运用情感激励、目标激励、成功激励等激励方式,诱发学困生形成积极、持久的学习动机。情感能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态度和体验。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的情感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内驱力,师生间只有情感相通、和谐才能使学困生的学习心理处于最佳状态,达到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的目的。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困生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学有所获。目标激励用“跳起来能摸着”的原则,引导、鼓励学困生制定近期目标和具体目标,教师要帮助他们勇于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成功激励让学困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由于学困生多次失败,使他们抬不起头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因势利导,不断给他们提供创造的机会,让他们也能获得成功。在课堂提问题、布置作业、考试评价等方面都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同样有成功的体验。
3、交流: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感情的共鸣(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教师要经常地、主动地与学困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就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增强了亲和力。在课堂,教师对学困生要用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我常用简单的语言给学困生以鼓励性评价(如:Good,Excellent,Wonderful,Goodidea,Betterthanlast,Tryitagain)。除此以外,教师要多给学困生一个启发式手势,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期盼的目光,一个欣赏的姿态……这也是一种交流。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三中学)
关键词:新课程 学困生 发展原则 策略
一、促进学困生发展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立的人、独特的人。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给学生一个追求梦想的天空,每个学生都是教师关注的对象。关注的核心就是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激励学生成长,使学生的知识与人格都得以提升,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只有差异,没有差生,要始终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能找到教好他的方法。”
2、全面发展的原则:“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的人,学困生同样具有很大的潜能,只是一时还没有发挥出来,学生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学生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和谐发展,创造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成才,坚持“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的评价观念,新课程的评价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3、成功体验原则:成功能促进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成功的体验能带来学生情感的愉悦,还可以促使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利用不同的场合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某一方面的成功,特别是学困生,应该先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去回答,让他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那怕是一个小小的成功,教师就要抓住契机,及时给以表扬和鼓励。
4、学会学习的原则:学困生的成绩不佳,其主要原因是,绝大多数学困生不会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要超越提升自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学习代替者变成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促进学困生发展的策略
1、激趣:成功的秘诀是兴趣。现代教育理论特别强调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乐学的习惯。游戏激趣,英语中的游戏是知识性、趣味性、竞争性的统一体,它顺应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它能变“乏味”为“有趣”。学困生也能在这充满激情与欢乐的游戏中创设生活情景来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生活是思维的源泉,应该让学生懂得知识就在生活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如购物、看病、问路、借书等。学生感到熟悉、有趣,就会乐学。教师还要创设英语语言环境来激趣,在课堂上要鼓励学困生大胆说或者读,把知识呈现方式多元化、趣味化,让学困生活动中锻炼表达、学会表面。通过各种激趣,让兴趣最大限度地吸引学困生。
2、激励:教师要帮助学困生树立“成功是成功之母”的观念,充分发挥教师评价对改善学困生个性心理的杠杆作用,创新教学的原则,只激励,不指责,学困生需要激励,没有激励,就没有自信,没有自信,就没有成功,也就没有希望。教师要综合运用情感激励、目标激励、成功激励等激励方式,诱发学困生形成积极、持久的学习动机。情感能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态度和体验。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的情感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内驱力,师生间只有情感相通、和谐才能使学困生的学习心理处于最佳状态,达到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的目的。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困生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学有所获。目标激励用“跳起来能摸着”的原则,引导、鼓励学困生制定近期目标和具体目标,教师要帮助他们勇于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成功激励让学困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由于学困生多次失败,使他们抬不起头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因势利导,不断给他们提供创造的机会,让他们也能获得成功。在课堂提问题、布置作业、考试评价等方面都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同样有成功的体验。
3、交流: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感情的共鸣(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教师要经常地、主动地与学困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就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增强了亲和力。在课堂,教师对学困生要用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我常用简单的语言给学困生以鼓励性评价(如:Good,Excellent,Wonderful,Goodidea,Betterthanlast,Tryitagain)。除此以外,教师要多给学困生一个启发式手势,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期盼的目光,一个欣赏的姿态……这也是一种交流。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