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伦理学中的道德法则与自然法则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cher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德伦理学以区别两类法则即自然法则和道德法则为前提.但在康德对于道德法则或道德义务的论证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情形:一方面,就人的生命本体的欲求(体现着自然生命内在的合目的性)而言,康德认为人的理性应当超越它而追求不以自己的幸福为目的的道德自由,或把履行道德义务看成是高于对自己幸福追求的职事.另一方面,康德则采用合于人的自然生命本体的自然法则,来论证或证成道德法则.在康德证成道德义务的四个著名个案中,有三个个案都是以自然法则来进行辩护的.这些"自然法则"对于人的有机生命本体的关注面虽然不一样,但都是从这样一个自然本体出发.因此,为康德所拒绝的又被康德召唤回来.康德伦理学对待人的自然生命本体及其法则的两面态度,是其伦理学中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理论问题.
其他文献
"吴姓"是中古时期江东本土士族的统称,其多兴起于汉末,在六朝政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自孙吴到东晋,这些士族虽然大多在建康出仕,然其家族重心往往还在乡曲.但进入了南朝之后,他们普遍把家族重心转移到建康,家族成员开始向建康迁徙.在此过程中,作为个体的吴姓士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生活地理空间的变化导致他们在社交范围、价值观念、知识获得等方面都和前代有所不同,而这些不同又直接反映在了他们关于家园认同的文学书写中.在这些转变中,吴姓士人的地方性趋于模糊,逐渐融入都城社会之中.
一般来说,后代诗人年老时才会喜爱内容平凡、风格平淡的陶诗.北宋最喜陶诗的苏轼、黄庭坚莫不如此.陆游却是例外,他与陶渊明的关系经历了合、离、合的复杂过程.陆游少年时即已深喜陶诗,中年出仕后与陶诗比较疏离,晚年退隐故乡后则以陶诗为诗歌创作的典范.本文从历史背景、人生遭际和文学观念等角度揭示了这个现象的原因及其意义.
以公元1719至1949年间甘肃金塔县水利事务为主线,可以分析这一因屯田而兴起的边疆社会在两百余年间的演化特征.清代屯田时期,金塔县水利事务完全由政府控制,屯田结束后逐渐转向民间自行管理;但政府却出于对边疆地区民众领袖易引发社会不稳定的成见,刻意将士绅集团排斥于水利管理事务之外.民国时期随着外源性水利危机的爆发,向外部"争水"成为决定区域社会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政府转而支持士绅阶层积极"争水",士绅由此控制了全县水利事务."争水"成功的士绅阶层很快涣散并劣化,致使金塔内部水利逐渐废弛、社会矛盾
东汉以后,"文人无行"成为针对文人群体的主要批评话语.东汉时"文人无行"话语主要侧重于批评文人为求官不择手段,"苟容取幸"的行为;南朝以后,"文人无行"的侧重点转为批评文人倚仗文才傲视他人,"恃才傲物"的行为."文人无行"批评话语的演化,反映出两汉到魏晋南北朝取士标准由"以德取士"到"以文取士"的转变,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拥有社会地位却缺少相应权力保障的生存状况.
印欧语的起源与扩散研究从首次提出至今已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当前学术界主要集中于库尔干假说和安纳托利亚假说,对于印欧语的起源及扩散路径,国内外研究丰富且说法庞杂,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本文从考古学、语言学和遗传学多角度出发,梳理了有关印欧语系起源和扩散问题的主要假说,评述和对比了各学科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综合多学科证据,我们推断印欧语起源于高加索山南部地区到安纳托利亚一带,经由东欧早期的农业人群传入东欧大草原,尔后经由以颜那亚文化为代表的青铜时代早中期的东欧草原游牧人群传播至欧洲、中国西北(吐火罗语)和南
清末世纪之交,在读书人中间,分化出一批激进的革命者.他们的出现,有两方面的因素,其一,科举制度废除前后,从帝国秩序里面游离出边缘的知识人,自立军起义失败、庚子赔款的刺激和学潮的出现,让他们从变法走向了革命,其二,这些边缘知识人抛弃了儒家的意识形态,思想深处的虚无主义、破坏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激进乌托邦与反满的族群意识结合,再加上唯意志论的催化,形成了视死如归的志士精神,从而掀起了20世纪第一波革命的狂澜.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立,并以上海为重要活动基地,长期将中央机关设在上海,与近代上海城市强大的集聚功能有关,与上海奇特的城市空间有关,与五方杂处、华洋混处社会结构有关,与先进知识分子对于上海城市特点的清晰认识与有效利用有关.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制度创新、思想创新,归根到底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创新.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既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历代志士仁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改造中国、振兴中华思想持续演进、升华的结果,也是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马克思
社会偏好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解释经济学实验中观察到的非自利行为,通过拓展微观分析的效用最大化框架以包含公平、互惠、利他、差异厌恶等因素而发展出的一个热门研究话题.近年来,行为经济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对已有的理论模型提出了挑战,团队认同、社会文化背景、生理和心理特征等因素对于社会偏好的影响亦被纳入分析框架.与此同时,桑塔费学派的经济学家从族群进化和制度演进的角度,认为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利他、合作和互惠能够作为一种维系种群生存的制度得以演进和存续,继而成为一种稳定的社会规范
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出现的"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现象,是由于农均耕地面积过小引起的规模经营不足.这背后,是户籍制度造成的城市化滞后以及针对外来人口的公共服务不平等.同时,政府大力补贴农业和农村,提高了农民向城市转移的机会成本,导致土地流转率不足,进一步阻碍规模经营.通过国际比较,我们认为规模化农场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而小农经济现代化的成本较高.研究还发现,在世界范围内,农业劳动力转移适应农业产出比重下降的国家拥有更大的农均在(可)耕地,它对农均粮食净出口存在显著正效应.反事实分析说明,若中国201
在以和谐与稳定为主的社会环境下,实用主义司法哲学强调的是一种结果导向的利益衡量方法.这种基于利益认同而塑造的公正幻象注定只能在利益相关方的认知期望之间形成短暂的共识,无法提供制度化的张力.在"终极价值个人化"的格局下,甚至还有可能形成获益者"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制度认同困境.从稳定社会期望的角度来看,"马锡五审判方式"最可称道之处在于其自发地建构出一种"把第三方置于期望担保人位置的机制".这样一来,对符合规范之行为的期望,以及对这一期望的期望就不仅仅来自在场的利益相关人,而且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