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沙祖康的走马上任,在国际组织中的中国声音越发响亮。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国家的日趋强盛,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在诸多涉及国家、地区和全球利益的问题上,可以越来越从容自信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充分体现出中国政府积极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将“和谐”理念延伸到处理国际事务的实践之中。
2007年1月3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开始着手手任命各部副秘书长后,国外媒体就有报道:“中国的有力候选人是中国驻日内瓦大使沙祖康。”
2月9日,潘基文任命沙祖康担任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6月22日,沙祖康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宣誓就职,并于7月1日正式上任。由此,沙祖康成为继唐明照、毕季龙、谢启美、冀朝铸、金永健、陈健后的第七位中国籍联合国副秘书长。也由此成为在国际组织中担任重任,代表中国发出声音的又一位高级官员。
前六任中国籍联合国副秘书长
唐明照:1972年至1979年在任,负责政治事务,非殖民化,托管地工作。
毕季龙:1979年至1985年在任,负责技术合作与发展事务。
谢启美:1985年至1992年在任,负责技术合作与发展事务。
冀朝铸:1991年至1995年在任,负责技术合作与发展事务。
金永健:1996年至2001年在任,负责联合国大会事务及会议事务部。
陈健:2001年8月至2006年在任,负责联合国大会事务管理。
国际组织中的中国高官
吴建民:前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在2003年12月12日被一致选举为国际展览局主席并于今年连任。实现了三个第一:在国际展览局7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由一个中国人、一个亚洲人、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士就任主席。
章新胜:2005年10月24日,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以高票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陈冯富珍:2006年11月9日,经过激烈竞争,原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香港特区前卫生署署长陈冯富珍当选为世界卫生组织新任总干事,成为中国首次提名竞选并成功当选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最高领导职位的中国人。……
随着沙祖康的走马上任,国际组织中的中国声音越发响亮。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国家的日趋强盛,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在诸多涉及国家、地区和全球利益的问题上,可以越来越从容自信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充分体现出中国政府积极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将“和谐”理念延伸到处理国际事务的实践之中。
沙祖康在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宣誓仪式后说:“我来联合国履新之前,中央领导接见了我,希望我能够做一个优秀的联合国公务员,为国际社会服务,来体现来自中国的公务员的素质,为祖国和人民争光。”
从中国外交官到国际公务员,沙祖康面临着身份转变,沙祖康对此表示,“身为中国外交官,就要为实现中国的政策目标和国家利益服务;而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以后,就要为实现联合国目标和全体成员国的利益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完成角色的转换非常重要。作为联合国高级官员,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联合国在相关问题上的政策和目标,并且在工作中加以体现和贯彻。在执行联合国政策的过程中,要不受任何政府和外界的干扰,全心全意为联合国服务。但这两者也不是完全割裂的。应该说,中国和联合国的利益是一致的,做好联合国的工作,为所有成员国服务,本身就包括为中国利益服务。”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在《中国开始在联合国内尽自己的责任》一文中说,中国在联合国已表现得更加自信。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两次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就世界上最棘手问题提出的决议。这是十年来中国在联合国内越来越自信的表现,而这个过程是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增长相吻合的。
从陈冯富珍到沙祖康的当选及国际组织中中国声音的越来越多,也在说明华人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大。中华文明强调用“和”来行事。和谐理念是目前解决国际争端的最好的办法。沙祖康的外交风格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中的“和”的传统,不战而屈人,不战而服人。不战,反战而达到世界和平。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等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把“和谐社会”概念扩展为对外战略,强调建设“和谐世界”。既是对西方国家提出的“中国威胁论”的应对,同时还是一种战略概念,包含着中国要更积极参与建立国际秩序的意志,并作出有利于世界和平、有利于国际大家庭的贡献。这些都表明在复杂多变及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不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国对国际事务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已不容忽视。
2007年1月3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开始着手手任命各部副秘书长后,国外媒体就有报道:“中国的有力候选人是中国驻日内瓦大使沙祖康。”
2月9日,潘基文任命沙祖康担任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6月22日,沙祖康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宣誓就职,并于7月1日正式上任。由此,沙祖康成为继唐明照、毕季龙、谢启美、冀朝铸、金永健、陈健后的第七位中国籍联合国副秘书长。也由此成为在国际组织中担任重任,代表中国发出声音的又一位高级官员。
前六任中国籍联合国副秘书长
唐明照:1972年至1979年在任,负责政治事务,非殖民化,托管地工作。
毕季龙:1979年至1985年在任,负责技术合作与发展事务。
谢启美:1985年至1992年在任,负责技术合作与发展事务。
冀朝铸:1991年至1995年在任,负责技术合作与发展事务。
金永健:1996年至2001年在任,负责联合国大会事务及会议事务部。
陈健:2001年8月至2006年在任,负责联合国大会事务管理。
国际组织中的中国高官
吴建民:前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在2003年12月12日被一致选举为国际展览局主席并于今年连任。实现了三个第一:在国际展览局7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由一个中国人、一个亚洲人、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士就任主席。
章新胜:2005年10月24日,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以高票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陈冯富珍:2006年11月9日,经过激烈竞争,原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香港特区前卫生署署长陈冯富珍当选为世界卫生组织新任总干事,成为中国首次提名竞选并成功当选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最高领导职位的中国人。……
随着沙祖康的走马上任,国际组织中的中国声音越发响亮。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国家的日趋强盛,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在诸多涉及国家、地区和全球利益的问题上,可以越来越从容自信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充分体现出中国政府积极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将“和谐”理念延伸到处理国际事务的实践之中。
沙祖康在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宣誓仪式后说:“我来联合国履新之前,中央领导接见了我,希望我能够做一个优秀的联合国公务员,为国际社会服务,来体现来自中国的公务员的素质,为祖国和人民争光。”
从中国外交官到国际公务员,沙祖康面临着身份转变,沙祖康对此表示,“身为中国外交官,就要为实现中国的政策目标和国家利益服务;而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以后,就要为实现联合国目标和全体成员国的利益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完成角色的转换非常重要。作为联合国高级官员,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联合国在相关问题上的政策和目标,并且在工作中加以体现和贯彻。在执行联合国政策的过程中,要不受任何政府和外界的干扰,全心全意为联合国服务。但这两者也不是完全割裂的。应该说,中国和联合国的利益是一致的,做好联合国的工作,为所有成员国服务,本身就包括为中国利益服务。”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在《中国开始在联合国内尽自己的责任》一文中说,中国在联合国已表现得更加自信。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两次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就世界上最棘手问题提出的决议。这是十年来中国在联合国内越来越自信的表现,而这个过程是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增长相吻合的。
从陈冯富珍到沙祖康的当选及国际组织中中国声音的越来越多,也在说明华人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大。中华文明强调用“和”来行事。和谐理念是目前解决国际争端的最好的办法。沙祖康的外交风格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中的“和”的传统,不战而屈人,不战而服人。不战,反战而达到世界和平。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等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把“和谐社会”概念扩展为对外战略,强调建设“和谐世界”。既是对西方国家提出的“中国威胁论”的应对,同时还是一种战略概念,包含着中国要更积极参与建立国际秩序的意志,并作出有利于世界和平、有利于国际大家庭的贡献。这些都表明在复杂多变及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不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国对国际事务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已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