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向和策略研究——基于“冰点周刊”微信公众号的个案分析

来源 :新闻前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ze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时代下大众的阅读方式和习惯逐渐发生变化,传统媒体基于纸媒新闻运作的特点和人们的阅读理性,或自觉或被动的在传统媒介当中融入新的手段和技术。在互联网新技术的冲击下,曾经作为传统媒体标志性作品的深度报道也面临着新媒体环境下报道方式和传播渠道的变革。《中国青年报》旗下的深度报道品牌“冰点周刊”的微信公众号,能够较为典型的反映出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生存现状,并给予网络环境下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向和传播策略以启示。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互联网事业迅猛发展,网民数量居世界第一。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领导干部要“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重要论断。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武汉市决定成立网上群众工作部,创新走网上群众工作。市网上群众工作部的互联网受理办理工作平台——武汉城市留言板,就部署在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长报集团)门户网站长江网上。
媒体融合是媒介发展的新阶段,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也因此面临挑战.rn以往单一的媒介载体、狭窄的传播渠道,逐渐成为制约纸媒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媒体开放式、多元化的载体和
期刊
在政务新媒体平台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部门在微信公众平台积极探索,开创崭新的传播模式。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深圳卫健委”公众号)的传播主体、话语内容、传播受众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从用户体验、内容建设、创新管理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为提升健康类政务新媒体话语的健康传播能力,实现卫生健康类政务新媒体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观点多元的时代,让党报评论在舆论引导上占据主流,在思想引领上发挥旗帜作用,传播得更广、影响力更大,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党报评论的表达方式、呈现方式,讲人们听得懂的话、听得进的话,让党报声音直达人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迎来了新媒体时代。在不断变化的的新闻传播手段以及方式面前,电视传媒记者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方向,提升自身的工作素质,才能应对在新媒体背景下电视传媒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困扰实现多方面的发展,促进我国电视传媒行业的不断进步。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超高清视频、VR、人工智能等技术赋予新媒体新的活力,为新闻生产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本文聚焦5G网络对新媒体的生产及传播模式的影响,从5G技术的发展探讨5G时代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趋势,以及新媒体面临的挑战,探索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的发展。
距离1906年美国匹兹堡大学成功进行人类历史上首次广播已经过去了115年,在115年的历史长河中,广播有辉煌,亦有衰落,其命运可谓起起伏伏。在电视发明后,唱衰广播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声音时有出现,但直到如今的新媒体时代,广播依旧有着一席之地,并不间断地为电波那端的听众提供着信息服务。现今,广播绝对称不上是强势媒体,但凭借着小巧、便捷和低成本的优势,广播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纵观全国,各地广播发展情况不一,在专业化频道的分类下,有些依然辉煌,有些辉煌不再。在中国浩浩荡荡的广播队伍中,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并不显眼,
期刊
在融媒体时代,职业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挤压,新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崛起,降低了普通人参与信息传播的门槛,出现“人人都是记者”的公民传播生态。这种新的传播方式,给职业摄影记者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找准自己的目标和位置?笔者窃以为,职业摄影师应主攻摄影专题进行深度影像报道,才能“图”现摄影记者的优势。下面,笔者以自己的两个摄影专题为例。
成就性报道是党报工作者经常接到的工作任务,是媒体唱响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从业者习惯用总结式的“老模式”,把一些用过的材料“重抄”一遍或是机械堆积工作材料,导致行文枯燥、乏味,根本激不起受众的兴趣。成就报道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常报常新?本文以湖北日报《大战大考——记录2020》系列特刊为例,提出一些浅见。
随着和谐社会及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深入,电视媒体类小人物专访节目,与人们日常距离较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类电视、媒体等小人物专访持续增多。受各类因素影响,譬如任务资料不全、闪光点挖掘不充分等,致使小人物专访质量持续下降。因此,访问人员需在专访前进行充分准备,对事件背景及人物特征全面了解,制定精心访问流程,才能完成高质量小人物专访报道。本文就如何做好小人物专访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