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纪录片的创作特色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dess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炮声隆隆,枪声四起,抗战名曲《还乡行》激昂的乐章奏响,战火硝烟和乐队演奏的画面穿插出现,音乐纪录片《乐韵流芳》的叙述就这样开始了。
  《乐韵流芳》是一部讲述中国民族音乐家甘涛生平的纪录片。甘涛是南派二胡演奏的杰出代表。抗日战争期间。他参与组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支专业的民族管弦乐队——中央广播电台国乐队,发明了中胡、大胡等乐器。2012年,时逢甘涛诞辰100周年之际,笔者编导摄制了这部纪录片。
  “每一部影片总是会有一个人性的故事在里面,同时由于音乐的存在会显得更有意思。”美国纪录片大师艾伦·米勒在被问到专注于音乐纪录片的动力时这样说。完成了纪录片《乐韵流芳》的创作,并观看了《寻找小糖人》等多部外国音乐纪录片之后,笔者对音乐纪录片的摄制有了一些认识和理解。
  一、用音乐的语言述说
  摄制音乐纪录片,应发挥音乐的特点,大胆地用音乐来述说。音乐诉诸人们的听觉,能够表现情绪、情感,还能对事物进行一定的描绘,使人产生丰富生动的联想,从而体验到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和意境。在音乐纪录片中,音乐是叙述的主要手段,它不仅对画面起补充、深化、烘托和渲染作用,而且是主题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乐韵流芳》摄制之初,遇到了资料不全的困难。甘涛已去世多年,了解他的亲人、朋友、同事也大多离世,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关于他的文字记载也不多。这对讲述他的生平和音乐活动造成了很大困难。究竟该如何塑造甘涛的形象呢?这时,笔者想到了要充分使用甘涛留下的仅有的几首二胡独奏、合奏曲的录音,用他的音乐来述说,让观众直接聆听他的演奏,倾听他的心声,体会他的情感。这些乐曲是甘涛自我表达的最好、最贴切的语言,千言万语都汇聚在他的音乐中。这就是音乐的力量。有些时候,音乐比文字能表达得更多。
  《乐韵流芳》一片的开头,激情的演奏和激烈的炮火交织在一起,以突出主题,震撼和吸引观众。片子在20世纪初期西方文化涌入、中国传统文化转型、民族新音乐文化得以发展的大背景下,重点介绍甘涛顺应宣传抗战的需要,抓住机会实现他的音乐抱负。在叙述甘涛的出生和成长时,音乐转为他本人演奏的二胡独奏曲《还乡行》的抒情段落,解说停止,让观众静静聆听甘涛才华横溢的演奏。这段音乐营造出一个意象,让人们去联想少年甘涛对音乐的热爱,以及他是如何学习民乐演奏的。介绍甘涛二胡演奏的部分以他的二胡独奏曲《行街四合》开始,让观众聆听、品味他的出色演奏。这时,甘涛高超的演奏比任何语言都更生动、更有说服力,他演奏的音乐就是他自身最真实的写照。这一段二胡曲持续了2分45秒,其间插入字幕解说,插入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等人对甘涛演奏的介绍和评价。
  音乐的力量能够通过听觉感官直抵人心,动人心魄。大胆地、恰到好处地运用音乐表达和述说,音乐纪录片总是能一次次打动人心。
  纪录片《寻找小糖人》说的是美国民谣歌手罗德里格兹的传奇人生。片中大量使用了罗德里格兹创作和演唱的歌曲,述说他的人生经历,展现他的内心世界。例如,音乐制作人斯蒂夫·罗兰德伤感地讲述了当年罗德里格兹在圣诞节的前两周被唱片公司解约,那时他还没什么名气。这时,罗德里格兹的歌曲《因为》响起:因为我丢了工作,就在圣诞节的前两周,我在下水道对耶稣倾诉……接着,影片转向叙述20世纪70年代的南非,罗德里格兹具有反叛意味的歌曲成为解放人们心灵的音乐而大受欢迎。伴随着他的歌声,画外音响起:“市长掩盖犯罪率,理事会的女人犹犹豫豫,公众变得易怒,但忘了选举的日子……”这些歌曲和被采访者的讲述融合在一起,生动地描绘出了罗德里格兹的形象,感动了观众。
  《一路平安》是法国导演托尼·加特利弗拍摄的纪录片,以风格多样的吉卜赛音乐溯源吉卜赛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在片中,导演运用富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吉普赛音乐来讲述各地吉卜赛人的生活。比如,影片开头用一段具有印度风情的吉卜赛音乐展开叙述,时而深情悲怆时而欢快热烈的音乐和马车轱辘碾压砂石的声音、脚铃叮当声、滴水的嗒嗒声等混合在一起,描述了吉卜赛人在印度干裂的土地上四处奔波的生活情景。再如,片中用大段极具东欧风情的吉卜赛音乐,回忆吉卜赛人在罗马尼亚极权统治时期的生活,展现了吉卜赛人在匈牙利与当地人的交流。这样,使人们真切地了解到吉卜赛人的生活和他们的精神世界。
  二、建立音画交融的意境
  在音乐纪录片中,音乐塑造听觉意象,画面塑造视觉形象。这时,要将音乐与画面融汇在一起,利用视听感官的通感作用,相互延伸、拓展,建立音画交融的意境,以调动观众的情感、激发观众的联想,使他们产生共鸣。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道,意境是情与景的统一,是情景交融。他指出,景“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是客观的、知识的;情为“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之态度”,是主观的、感情的。如果将音乐纪录片的画面看作客观的“景”,那么,音乐就是主观的“情”的表达。这时,音乐旋律的情绪基调、节奏等与画面的情感内涵、节奏应该是吻合的、一致的。
  《乐韵流芳》中表现甘涛童年学拉二胡的片段,以现在拍摄的实景画面和音乐相结合,共同营造出一个意境,引发观众联想,从而完成叙事。片中这一段画面是:缓缓摇拍的镜头呈现出甘涛儿时居住的庭院,明亮光线下碧绿的树叶,红色的木屋、花窗,一把倚靠在窗前的二胡,满地树影婆娑。这时,所用的音乐是甘涛1980年录制的二胡独奏曲《还乡行》,旋律优美深情,节奏和缓从容。音乐和画面形成统一的意境,给观众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联想当年那小小少年如何在庭院中努力地拉着二胡。
  音乐的述说可以沁人心脾,感动心灵。音乐纪录片《听风的歌》记录了冰岛知名乐团Sigur Ros在家乡举办的一系列演出。全片没有解说词,只有乐队成员的讲述和他们的音乐。坚硬的山石、歪倒的墓碑、荒原、破房子、胶木唱片的噪声、录音设备的啸声和人的歌唱声,这一切都被《听风的歌》收入片中。画面和音乐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风”的意境。如风吹过,风在啸鸣;似大海上的风,又似山间的风,席卷一切,动人心魄。导演把自己对家乡的感受这样表现出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以音乐提升画面,揭示主题
  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能够展示人物或事件深层的内涵,引发观众哲理性的思考。这在音乐纪录片中,是通过以音乐提升画面内容、概括和揭示主题来实现的。这就要求创作者准确把握主题,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事件的本质,用音乐准确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事件的内涵,引导观众对作品的主题做深层次思考。
  美国导演朗·费力加摄制的《天地玄黄》可以说是一部“纯音乐”的纪录片,它以高度概括、提炼的手法展示了世界各地千变万化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展示了各地生活理念、宗教信仰等差异巨大的人们的生存状况。全片没有解说,没有人物采访谈话,只有音乐和现场声;画面是不断跳跃、变化多端的,音乐却相对平稳、一致。音乐和画面似乎是各说各的,但是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时,却产生了奇妙的效果,使观众看到千变万化的景物、生灵之间原来有那么多共通、共同的东西,这就是创作者用音乐强调的理念。例如,在《天地玄黄》的开头,画面接连展示了加德满都的寺庙和湿婆教圣僧、在耶路撒冷哭墙前祈祷的人们、在麦加祈祷的人们;伊朗伊斯法罕伊玛姆清真寺、法国兰斯大教堂、中国拉萨卓康寺、日本京都龙安寺等,以及那些地方穿着不同僧袍的僧人。这时,画面所展示的场景和人物变化巨大,但是,所用的音乐是同一段平稳、空灵、深邃的旋律。这样的音乐运用使人领悟:这些看似差异巨大的宗教其实质是一样的,这些信仰不同的人群其精神世界和所追求的东西也是一样的。这样,音乐不仅渲染了画面气氛,和画面一起形成了完整的意境,还引导人们思索,使人有所感悟,从而揭示了主题,升华了画面内容。
其他文献
近年来,安远县以远程教育为载体,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传、帮、带”作用,真正让乡土人才破“土”成“才”,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全县18个乡镇党委、29个远程教育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通过调查摸底和群众推荐,组建起依托远程教育服务乡土人才专家辅导队伍。今年以来,全县已有260人被纳入乡土人才库,组建专家辅导队18支。一方面,邀请专家学者采取集中讲课、专题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提高乡土人
期刊
在当前专题片创作领域里,有一些制片工作者喜欢将典型塑造得“高大全”,形象都是“满身光环”。这种形象固然很伟岸,但却让基层党员群众觉得“高不可攀”。其实,在塑造典型人物时,让他们多些人间烟火气,从高高在上的“神坛”走下来,走到基层群众中,这样才能让群众觉得典型可亲、可信、可学。具体来说,在塑造典型人物时,运用“三视”原则:即低视角、平视线、近视距,不失为典型人物塑造的一条可行之路。  低视角:清泉润
期刊
2011年4月12日,秦皇岛市抚宁县突发森林火灾,四千余名武警官兵和党员干部与无情大火展开了激烈搏斗。当这场突发火灾被扑灭以后,人们记住了一个人,他就是在救火过程中表现得无私无畏的秦皇岛市林业局副局长、共产党员樊渭。而我们也接到了新的任务,要制作一部反映樊渭先进事迹的专题片。这是个让我们喜忧参半的任务,喜的是我们秦皇岛涌现出这样一个优秀党员干部,这是秦皇岛人的骄傲;忧的是尽管我们及时赶到了火灾现场
期刊
当刘文炳那张充满笑意的脸庞最终定格在荧屏的时候,我不禁为之赞叹,赞叹刘文炳献身于中国农业的奉献精神,更赞叹《“稻”梦专家刘文炳》一片独到而新奇的叙事角度——不得不承认,《“稻”梦专家刘文炳》的主题是给编导设计了一个难题,毕竟此片以讲述刘文炳的过去为主,而他的“过去时”已“逝者如斯夫”,资料寥寥,照片无几;要讲述好这“往事”,难免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然而,编导却用“追忆性叙事”的手法,巧妙破解
期刊
不同的党教片创作者的摄制方式、内容设置、角度选取及整体构思都会有一定差别,而在采访和挖掘主人公事迹时,对其生平了解程度、心理理解程度及细节的把握程度也都不尽相同。正如1000个人眼中会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们应该怎样通过深入采访,将先进人物塑造成那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哈姆雷特”呢?笔者认为,创作者只有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挖掘第一手材料上,才能让接下来的拍摄、撰稿、剪辑出彩。  在行为上“磨合”
期刊
背景导读:《蘑菇书记》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委组织部拍摄的一部人物专题片,讲述了张家口市康保县北关村村书记王少文为了带领村民走上富裕的道路,不辞辛苦、全心付出的动人故事,从而为观众揭示出了一位基层党员干部真心为民的奉献情怀。  自从扛上了摄像机,多年来我的镜头已数不清记录下多少优秀党员的身影,他们那些令人感动的一言一行,至今让我这个电教人记忆犹新。如果从这众多记忆中选出一个最难忘的,如同从浩瀚的星空中摘
期刊
北宋文豪苏轼曾在《后赤壁赋》中写道:“今者薄暮,举网得鱼。”意指撒下渔网后大有捕获。如今在吉林省珲春市,工作在这里的远教人充分立足本地实际,创造性地推出了“远教视频教学网”这一学用利器。此网一撒,便搅动了原本波澜难兴的学用困局,网出了农民的生活富足。这张“网”为什么威力如此巨大?还要得益于其独具特色的“点餐式”选学、“全民式”传播、“互动式”服务三大机制卖力吆喝。  捧上菜单,按口味点餐  现在基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从严治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贯彻中央要求,落实新一轮《全国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发现问题、研判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党员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切实发现问题。问题往往是工作的突破口,要通过深入调研、座谈走访、问计各方,找准找实党员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比如党员教育针对性不强,手段单一,方法老套;党员教育实效性不高,教育内容难
期刊
电视摄像师是电视片创作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之一一,也是电视片创作人员创作意图和思想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摄像是电视片创作的前期工作,也是化稿本的抽象文字符号为具体形象的重要阶段,同时为后期的编辑制作提供可靠的基础和保证。所以电视摄像师的工作既是技术工作,同时又包含了艺术造型的创作思想、方法、措施和手段。因此,摄像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同时还应该具有很强的人文素质,才能胜任此项工作。  较高的政治思想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固本强基的思想,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基层为主、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大抓基层,把党员教育培训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  多年来,通过各级共同努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广大党员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