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rui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的德就涉及到德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基础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一方面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让学生获取基本的物理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勇于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摆在广大物理教師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对此我进行了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提高教师自身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其自身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有着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首要条件就是提高教师自身道德品质,使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效仿的楷模,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理想、原则、信念、兴致、趣味、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言行上到得一致、和谐,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中的火花。”这指出了教师道德品质对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影响作用。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既要言传又要身教,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教师要热爱教育工作,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想学生之所想,以更大的工作热情与激情参与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为学生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师还要有认真踏实的求实精神。光是工作的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踏实的求实精神,不断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做到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认真求知,不断探索,不畏艰险,勇攀知识高峰。同时既要做到专又要博,认真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做一个创新型、求知型的现代教师。总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我们要不断提高道德品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赢得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第一,利用我国古今物理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文化的文明古国,在物理学上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对世界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教学中我们要多方收集资料,利用我国古今物理取得的成就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我国古代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在许多著作中都有涉及,如《天工开物》《梦溪笔谈》《齐民要术》等等,这些在当时都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对世界其他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在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指出从中国传向西方的科学技术达26项之多,足以说明当时的中国物理科技所取得的成就。解放以来,我国在物质结构的层子模型理论,超导的研究与实践上也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原子弹、人造卫星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如在学习“声现象”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声传播这方面的运用: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军队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做的箭筒睡在地上,这样可以听到远处所有传来的马蹄声,对敌人的偷袭及早做好准备。
  第二,利用科技人才奋发图强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都是广大科技人才坚持不懈、克服重重困难所取得的。在教学中适时插入科技人员的事迹,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如在教学核能这一内容时,讲述我国科学界“两弹一星”巨星钱学森的事迹: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阻挠钱学森回国,他受监禁,遭迫害,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回国报效祖国的决心,即使在没有资料的情况下,他强行记忆资料,仍不放弃研究。后来他幽默地说:“不让我做研究,我会在这里(用手指头)发展。”终于他冲破重重困难回到祖国,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三、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对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错误,哪怕是一个数据的不准确都会造成实验现象不明显,结果不准确,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实验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任何一个成功的实验都不是偶然的,都是科学家经过无数的实践与探索,在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后才成功的。如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自学成长的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最终得出电磁感应的条件。
  物理史就是一部科学家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求学史,我们要向学生讲述科学家为求得真理所作出的努力与牺牲,学习他们捍卫真理、不懈努力、严谨认真、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如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电学方面成就卓越,他曾尝试用几个莱顿瓶电死一只火鸡,但不慎他自己碰及瓶子,被电流击昏。他不但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放弃研究,相反他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了空前的“风筝试验”。他风趣地说:“当时,我本想电死一只火鸡,结果差点电死一个傻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发明了避雷针,并获得了英国皇家协会科普利奖章。这样的实例还有许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家们不屈不挠的高尚品质,不畏艰险、奋不顾身的精神及严谨的求学态度,从而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激起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
  四、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与思想的教育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结构、运动形式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物质的运动与变化不是无序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些符合辩证法的观点,如作用与反作用、压力与支持力、正电与负电等,揭示了物质对立统一的规律;透镜成像中,物距的量变会引起像的质变等,揭示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牛顿运动定律、阿基米德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欧姆定律等,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认识到来源于实践,同时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在平时要深入钻研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将教学内容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加深记忆,同时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方法论的掌握,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物理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概念的讲述、习题的讲解,实验的探究中探究德育教育的因素,适时渗透,将德育教育贯穿物理教学的始终,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与完美统一。
  (责编 闫祥)
其他文献
政治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倾向于联系实际生活。这种形式的考查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适应考纲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努力使课堂教学既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又符合高考的要求。进入高三年级,有的教师对于复习集中训练,搞题海战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分数,增强课堂效果,但往往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我们知道,一个人能力的形成,往往不是靠一段时
【摘 要】读与写是语文教学中两个重要的部分,同时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阅读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以读促写的有效性教学方法。  【关键词】阅读 写作 以读促写    写作教学存在诸多困惑,作为教师,找不到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教学工作往往开了头又煞了尾,从系统化的作文教学计划,慢慢地变成信手拈来一个题目或话题抛给学生,离宏伟的教学目标渐行渐远。作为学生,总觉
近几年,农村公路建设是各级交通部门的任务重点,由于农村公路的特殊性,如何对农村公路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从农村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存在的问
学生作业完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各种各样学习任务的落实,学习效果的检查,知识的反馈,无不要通过作业来体现。如何评价作业呢?仅仅打“X”或“√”显然不能说明问题。
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出神入化,率性而为,相机而动,当然,成长中的教师追求一定的教学模式是必要的。新课改强调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自由和开
教师在转型过程中,要处理好传统教学与新课改的一些关系,以期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进行新课改.完成新课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运用好课堂提问.不仅能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真正打开自己的“话匣子”.还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更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中学生写作议论文,例证法是其最常用的论证方法,但往往不得要领。典型例证剖析应分成"叙——析——议"三步操作,"叙"宜"简","析"宜"透","议"宜"深"。如果能把典型例证剖析与
作文教学是令大多数老师头疼的事,用专门的时间讲作文,理论性太强,学生不易接受,把作文教学融入课文教学中让学生的文字灵动起来,强化写作技巧,文体知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
沙白先生的《水乡行》,极富诗情画意。整首诗仅仅五节,押一个韵脚,节奏舒缓、平和,读来音韵和谐优美,展示了一幅幅宁静恬美、秀丽淡雅的江南水乡图。作者按行踪把一幅幅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