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语文教学中的古代文学研究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kycaro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是高校必修的课程之一,《大学语文》这本教材,经过长期反复修改,教学目的愈来愈明确,作品的选择、体例的安排,也愈来愈臻于完美。本文就对古代文学教学中一些古词义和其引申应用、上下文关系等方面进行剖析。
  关键词:大学语文 古文 注解 教学
  由于我国的历史悠久,文学遗产丰富,教材中古代文学的作品占较大的比重。因此,教好这一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非常重要。尤其是许多邻国如日本、朝鲜、新加坡、泰国等,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崇仰备致,更增加了我们古代文学教学者的肩头重任。笔者根据长期实践所得,想就古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近代学者黄侃云:“训话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又云:“话,故也,即本来之谓;训,顺也,即引申之谓。”这是说,话是推求词的本义,训是说明词的引申义。如不明古代文学中词义,又不能掌握古词义的引申应用,那就完全失去了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针对这一问题略述数端草见于后:
  一、 古代文学要不要讲古音古义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不断发展,语言适应交际的需要,也不断发展变化。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当然不会一成不变。不但语言内部要素词义、语音、语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语言所反映的外部事物如生活习惯、文物制度等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后人读前人的书,会碰到语言文字的障碍,产生隔阂。这种隔阂不消除,对古今音义乏差别不加以沟通,则今人该如何了解古人,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从何谈起?
  在《大学语文》古典文学的注释中,常遇到一些问题:教材中有的篇目某些字注古音,有的则不注。例如《诗经·氓》“将子无怒”的“将”字,教材注音为“qiang(枪)”;“其水汤汤”的“汤”字,教材注音为“shang(商)”。老师在教学中若讲古音,一些学生迷惑不解,认为若读古音,书上为何不注?若不讲古音,读来不顺口,不协韵。有不少学生问:“为什么先秦的一些作品(特别是《诗经》)字难读,音拗口?”这固然有学生不熟悉作品的原因,但也不能否认,这是古今音的不同所造成的。時有古今,地有南北,人有雅俗,因而语言文字上的隔阂是必然的现象。作为古典文学的教师,有责任消除学生这些疑惑。在教授古代作品时,我们不能把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套在古人的头上。古人已矣,套之何用?教古文就是要使今人知古。学生“知古不知今”不好,“知今不知古”也不好。学习古文,不明古音,就不明古义,就失去了学习古代文化的意义。因此,笔者主张,教学以现代规范的语言为主,同时还兼教学生些古音古义知识,以提高学生掌握古今字源词性的衍变,以及组词成句和分析词义句义的能力。语言学家吕淑湘、王力等,在教学中非常注意此类问题。
  二、教学时注意上下文
  凡从上下文察看,照旧注有矛盾或重复之处,不可轻易放过,其中很可能存在问题。如《诗经·氓》中“言笑晏晏”与“信誓旦旦”。前句朱东润本注:“晏晏,和柔貌。”《大学语文》注:“晏晏:柔和的样子。”
  古文“晏、宴、晏”声象义统一,都源于“晏”形,都含“安”义。“和柔”、“柔和”、“温和”是引申义。朱注与徐注虽有根据,但并未与上下文的语境尽合。“言笑”已是欢乐、和悦之意,“晏晏”又是柔和之意,这岂不是重复了吗?《尔雅·广言》云:“晏,晚也。”《淮南子·夭文》曰:“日至于桑野是谓晏食。”《秦策》:“‘一口晏驾。’注:日暮而驾归太阴也。”可见“晏”字还可作时间词,与“晚、迟”同义。“信誓旦旦”,“旦旦”朱东润注“诚恳貌”,《大学语文》注“明白”。“信誓”亦为“诚恳”之意,“旦旦”若也是“诚恳”,此句不就成了“诚恳加诚恳”吗?这显然与上句一样,犯了重复的毛病。
  《甲骨文字典》:“旦,从日从口,口即日之影。……以日与影相接之形表初升之时。”即日出之时也。日出为一天之始,故引申为“天”。《孟子·告子上》:“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这里“旦旦”为“天天”。由此推论,“信誓旦旦,天天申誓(信作申解),也就是天天发誓。与上句“言笑晏晏”合在一起解释,是说氓与女主人公恋爱之时,天天寻欢作乐,甜言蜜语,山盟海誓,都是女主人公婚变后回忆悔恨之词。这样解释既符合上下文意,语言与竟境,毫无牵强之感,学生也容易接受。
  注解古人之文,切忌就字论字,拘泥一义。这种注法,以一字之义而言,虽然可通;但纵观上下文与全篇之义,则往往不能尽如人意,故不可不审慎从事。
  三、与“大义”相违背者要多多推敲
  古文的注有利于今人的阅读,又为初学者入门之阶。但注者毕竟不是作者,审义核实,合者固多,而推己及人,间有不合原作之意,也势所必然。因此难免盲从犯跟别人一样的毛病。类注文之病,在于从一句看,似觉可通,但追索一家之学说大义,则矛盾显然可见,故不宜轻信。
  如《论语·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的“春服既成”。宋人朱熹在《四书集注》中释“春服”为“单拾之衣”,对“既成”未言及。宋人邢昺在《十三经·论语注疏》中云:“春服既成,衣单拾之时也。”今人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云:“成”,“定也”。“春服既成”,即“春天的衣服都穿定了”。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亦云:“初春时寒暖无常,故衣服亦须常换,至暮春三月,气候稳定,所以说‘拾衣服已经穿得住了’。”古今注释基本大同小异。笔者认为此解与孔子立言之旨“微言大义”学风相去甚远。一是穿拾衣与下文的修楔之事没有必然的联系;二是穿单衣或拾衣,纯属个人穿衣小事。孔子以礼治天下,主张定名分,明等级来评论世事。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所言“春服既成”之事,深得先生青睐,可见“春服既成”一事放在修楔之事之前,其中定有缘由,决非偶然掇合之作。
  “服”字在甲骨文和《尚书》中是“事”的意思。或与祭祀的大事有关,或与服事天子有关。“春服”即“祭服”。古代社会的头等大事是春祈秋报的祭祀。天子在一年当中,不仅每季甚至每月都有相应的祭祀活动,而且春祈秋报之祭都有专门的祭服。《礼说·月令》记载:春季“载青,衣青衣,服仓玉”;夏季“载赤,衣朱衣,服赤玉”;秋季“载白,衣白衣,服白玉”;冬季“载玄,衣黑衣,服玄玉”。由于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服饰要求,故春天一到,缝制春祭服的事,便成了国家头等重要的大事,在任务未完成之时,朝延内外之人绝对不可懈怠。《周礼注疏》上云:“中春,诏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岁终则会内人之稍食,稽其功事。”文中的祭服,指的就是祭祀时所穿的衣服。暮春时节,春夭祭服的制作任务已完成,曾子才“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孔子因而为之赞叹。因为君主春祭求一国之福,青年人春楔求一身之福,先言国事、大事,再言个人小事,等级次序井然,这正是孔子“微言大义”的一贯学风。   又如《论语·学而篇》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古今不少注家作“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杨伯峻先生还增字以就注面成其说,“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殊不知这样解释与孔门“君子反求诸己,然后求诸人”的大旨相违背,与儒家“诚意正心”的一贯原则相违背,实不足取。
  其实此语根据杨树达的《古書疑义举例续补·施受同词例》,已早揭明此文本义。
  “施受同词例”夕云:古人美恶不嫌同辞,……乃同一事也,一为主事,一为受事,且又同时连用,此宜有别白矣。而古人亦不加区别,读者往往以此迷惑,则读古书者所不可不知也。……《史记·范唯蔡泽列传》云:“人固不易知,知人亦未易也。”人固不易知者,谓贤者不易见知于人,此“知”字受事之辞也;知人固不易也之“知”,则主事之辞。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的“知”字与“人固不易知,知人亦未易也”的“知”字一样,有受事与主事之分。前“知”为受事之词,后“知”为主事词。全句的意思应为: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担心自己没有东西让别人了解。孔子一贯主张“克己复礼”即克制、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也就是要修身修己,加强自身的修养。从这个观点来看,孔子认为了解别人不是最重要最难的事,故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最难的是“但患己之无能知也。”(王肃语)自己没有东西值得别人来了解,这种思想与孔子的“内圣外王”精神才是一致的。
  孟柯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一代传人,史称亚圣,他在《离娄章句上》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把君子一切应映“求诸己”的精神说得斩钉截铁。哪有半点“患不知道别人”的思想存在。由此观之,我们在学习古人的文章时,既要注意对字、词、句的推敲理解,又要总观大义所在。由于古汉字比较复杂,有些字在某篇某段中可以这样解释,但总体来看却又与大义相去甚远,则应加以怀疑和探究。语
  参考文献
  [1]黄悼.训话说丛[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陈绂.古文的“互文见义”[J].语文建设,1995(06).
  [3]倪怀庆.“隧”字补注[J].语文建设,2006(05).
  [4](清)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庆志远.《国风》之首《诗经》之冠——《关雎》居《诗经》之冠的两种论证[J].语文建设,2012(16).
  [6]王娟.《大学语文》诗歌鉴赏教法初探[J].语文建设,2013(06).
其他文献
在中学的众多教学科目中,数学是一门必不可少的组成。为了进一步培养和提升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中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中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落实,结合实际情况
根尖诱导成形术用于治疗牙根完全形成之前发生牙髓严重病变或根尖周炎症的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是一项传统的治疗术,近来关于其诱导机理和诱导剂的研究较多.根尖部牙乳头
良性角化棘皮瘤是口腔颌面外科不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于老年人,在形态学上很像分化性磷形细胞癌.但发生于青年人,并不多见.我科于2000年10月15日收治1例,被误诊,报告如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四川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由于平时注重在学生中进行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和避震应急演练,在此次地震中均能做到临危不乱,快速撤到安全地带,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鲜活的事例说明,有无防震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地震后的效果大不一样。
目的 研制一种可直接快速地注塑成型的义齿器械供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对液压系统和部分结构的改进。结果 用该器械注塑义齿省时、省力,注塑义齿完整,颜色好,一机多用,可加工多种
针对在CATIA中使用传统方法生成发动机包络时效率低下的情况,提出了一种简化发动机动态包络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基于CAA,以CATIA为平台,Visual C++为编程工具,快速自动生成发动机多
摘要:掌握扎实的语文素质,不仅要求我们具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适当发挥和拓展。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原理和思路,着重探讨语文素质对人才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忽视语文素质培养的现象,并针对这一实际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和整改意见,以期能够为教学单位、学生自身以及用人单位等多方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语文素质 核心竞争力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
本文对比了汶川8.0级、炉霍7.6级和松潘、平武7.2级地震的地震序列类型、余震分布形状及其阶段性特征,并分析了这些特征异同与发震断裂带的特性关系。主要结论有:(1)扩大川滇其他震例对比统计认为,位于活动地块边界的大型活动断裂带上的强震往往是主震—余震型,双震或震群型地震往往不在块体边界大断裂带上。(2)强震余震区形状和余震随时间分布的阶段性受发震断裂带组合方式制约。
I.根据下列句子及所给汉语注释或首字母,写出空白处所缺单词的正确形式。1.He was badly hurt.As a result,he was r_by another player.
目的观察非贵金属烤瓷冠修复后上、下前牙牙龈发生"龈黑线"的情况.方法对300颗上、下前牙按全牙冠修复预备的一般要求进行制备,以硅橡胶取模,非贵金属铸造,非贵金属烤瓷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