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上的童年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万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迄今已在《啄木鸟》《文艺报》《工人日报》等全国数百家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200余万字。作品荣获第三届河南省文学奖、第七届河南省五四文艺奖金奖、《飞天》小说奖、《人民文学》征文奖等各类文学奖项50余次。数篇小说被译介至加拿大、土耳其等国家。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等10部。
   20世纪70年代,由于物质的匮乏,唯一能给我精神慰藉的,就是看电影。而电影,彩色的较少,大多是黑白片。那时,公社成立电影队,电影是轮流放映,每个大队轮流一次,今晚这个队,明晚那个队。适逢轮到哪个村子放电影时,这个村子的人比过年还要高兴。有大方、会来事的人家,还会派孩子把远方的亲戚接过来,吃了夜饭大家一块儿看电影。整个白天,最沉不住气的要数孩子们了,干什么都心不在焉。放牛的孩子根本不管牛是否吃饱,当太阳还老高时,就早早地把牛牵回家拴在树上,迫不及待地搬上自家的椅凳,提前到银幕前占据有利位置。
   印象中,翻来覆去放映最多的有《渡江侦察记》《地雷战》《地道战》《上甘岭》《小兵张嘎》《沙家浜》《天仙配》等,每晚放映两个片子。一两部片子,今天在这个队放映的是它,明天到那个队放映的还是它。直到所有的大队都轮流放完了,公社电影队才派人到县电影公司再取新的片子。就这,人们看电影的热情仍然不减,无论电影轮到哪个队了,即使跑个三里五里或者更远的距离,也会有人继续赶过去,把看过的电影再“温习”一遍。
   童年的我,对看电影可谓到了痴迷的程度。按照时下的说法,属于铁杆“追影人”,类似于当今的年轻人“追星”。童年的几次看电影经历,由于太过刻骨铭心,成为我永远难以忘怀的记忆。
   记得有年冬天的某个晚上,听说附近的青年队正在放电影,没有胶靴的我,不顾道路的泥泞,硬是穿着布单鞋,深一脚浅一脚地蹚过去了。一场电影还没有看下来,我的双脚早已被冻麻木了,失去了知觉。
   另一次是电影散场后,因为没有跟紧村里人,还沉浸在其中的我被一群乱起哄的人群给冲散了。我仓皇中一路追赶,结果越往前跑,路上的人越加稀少,这才发现自己犯了南辕北辙的错误,忙又掉转头,一路狂奔,一路呼喊,终于追上了同村人。
   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影不再下乡了,改在公社大礼堂放映,但收费,票价也不贵,大概是一毛或两毛钱左右(具体票价记不清了)。而此时的电影技术也有了进步,以彩色居多,黑白电影已鲜见了。那时,我兄弟姊妹众多,家庭条件仍是村里最差的。为了蹭电影,我时常跟在同村的几个年轻人身后,趁检票的人不注意,一闪身溜进了电影院。
   有一回,我跟着看电影的队伍刚出村子没多久,就被哥哥发现了,坚持要撵我回家。有人劝哥哥说:“让他跟着吧!我们几个大人可以带进一个小孩子,能免票。”见我仍僵持在那里没有返回的意思,哥哥怫然作色地威胁道:“你要去,我就不去了!”哥哥说罢,梗着头就要往回走。我知道哥哥生气了,他瞪着牛蛋一样大的眼睛,逼视过来的两道目光有些吓人,像是要吃人的样子。我的身子下意识地瑟瑟发抖起来,赶紧顿住了往前挪动的步伐。眼巴巴地瞅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我感觉自己犹如一条被遗弃的狗,那么的孤独无助。我至今都想不明白,看电影既不让哥哥背着,又不让他掏钱,为什么就不愿意带着情同手足的兄弟呢?
   每当哥哥与同村的年轻人再去看电影时,我就不远不近地尾随着,始终与他们保持着适当距离。有一次行至中途,轻手轻脚的我还是被哥哥发现了,恼怒的哥哥再一次呵斥我回去。我倔強地立在那里,久久没有说一句话。直到哥哥在长路的尽头消失了,木然的我才发疯般一路向前追撵而去。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能清晰地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一个8岁的少年独自一人奔走在窄窄的田塍上,跌跌撞撞中,不时惊起路边的青蛙扑通一声跃入稻田里,让人毛骨悚然,头皮发炸,全身激起鸡皮疙瘩。四野阒寂,我感觉黑暗宛若一堵厚重的危墙扑面而来,随时都有可能将我掩埋……
   为了看电影,我与一个叫永生的小伙伴曾经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公社电影院的大墙有两米多高,某一天,当永生发现有个地方便于翻越时,便煽动我与他一块儿逃票——这样也好,免得我今后再去看哥哥的脸色了——当我双脚落地立足未稳时,就被公社电影队的小万发现了,当场被抓个现行;而刚攀上墙头的永生,见势不妙,又纵身一跃跳回了原地。这件事的最终结果是,在惊慌失措中,永生的五根手指被墙头上锋利的玻璃碴子划得见了骨头,鲜血淋漓;而我则被小万像抓小鸡一样提溜到二楼的放映室,扑通一声扔在地板上,勒令我在那儿足足跪了一个多小时。
   关于这场经历,我在此前发表的散文《想起儿时看电影》里有过详细描述。那个年代,一个少年为了追求精神生活而经受人格的屈辱,这份影响是深远的,乃至伴随少年一生。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可供人们体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我依然保持每月要到电影院观影的习惯,这也是我对童年生活的一种特殊纪念。
其他文献
(一) 梁晓声:现实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115万字,手稿3600多页,8年时间创作……《人世间》获得茅盾文学奖,本在很多人意料之中,但梁晓声觉得很意外。  《人世间》是梁晓声“好人文化”的又一次呈现。一座北方省会城市,五口人的周氏普通家庭,十多位平民子弟的人生,在三卷本的大部头著作中跌宕起伏。梁晓声尽最大努力向现实主义致敬: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时代怎样变迁,都要努力做一个好人。  在“好人文化”寫
期刊
额上,栅栏虚掩  轻轻一推就扯出旧时光的根须  飞鸟,衔熟落日,放在远山的  篮子里  给多年后,途经的流水充饥  那一刻,有一些剪影就会飞上  枝头,捧出青涩  镶嵌在夜里  看,一只萤火虫追逐另一只  螢火虫  樱桃树  一树樱花的背后,躲着  一树红肿的眼睛  她知道,循美而来的人  唯一  一次相逢  其实,就是今生的永别  爬墙虎  至少,在裂纹出现之前  它的绿很单纯  至少,在秋天来
期刊
孔坤明,广东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大河》诗社副社长。广州花都作协副主席。荣获2018年度中国十佳当代诗人。有作品刊发于《中国作家》《人民日报》《诗选刊》《延河》《芒种》《诗潮》等。《春花秋实:凤凰山的天地良心》荣获“凤凰山杯”全国山水诗大奖赛二等奖。《春色满园》获《抒怀2017现代诗精品选集》(中国文联出版社)金奖。  夜游  夜深人静。祈福的人  带着各自的幸福  回到人间  我选
期刊
九月,秋色一遍遍涂抹  泛黄的谷粒  远山的风,催促季节的脚步  离粮仓,更近  炊烟,升起乡村的安宁  米香,弥漫谷地的辉煌  旧梦醒了  耕种的耙犁春天失语  收割的镰刀秋日哑声  鸟儿集体失踪  一如远离故土的孩子  各奔东西  曾经迎风起舞的谷穗  情牵多少游子思乡的惆怅  每次苍茫的回望  都会抒写出惨淡的诗行  故乡的记忆  秋风,醉了  醉在结满果实的枝条  金黄谷穗的田野  垄上的
期刊
七律·渔舟唱晚     誰驾轻舟画里翩,歌声袅袅入山巅。  落霞有意炫金缕,渔火含情醉碧天。  两岸奇峰垂倒影,一壶浊酒度流年。  悠哉秋月春风里,不慕天宫不慕仙。  七绝·冬日品茗     素手烹茶指染香,亭亭小叶入诗行。  何须窗外花荫密,但取壶中日月长。  七绝·春风     轻携紫燕舞云天,涂翠飞霞弄雨烟。  大地山川呈秀色,谁人长袖拂无边。
期刊
我,睁开懵懂的双眼  在你广袤的大地上肃然起敬  抚摸你的豪迈,你的丰腴的肌肤  我常常,忘了我是你最幸福的孩子  我是你滚滚历史,风雷寒潮里蜕变的鹓雏  我是你高傲的头颅上镶嵌的一颗明珠  我是你烙进灵魂里永不屈服的泱泱风骨  穿过荒烟,屈辱  你在深重苦难的厄运里浴火重生  我为你的涅槃吐尽了最后一丝气力  今天,你的壮美里嘶吼着儿女们血流成河的悲痛  你的腾起,见证了那些不屈灵魂的坚守  我
期刊
月光谣  我的幸福,要追逐月光十万里  我的昨日,在喉咙中轻轻啜泣。这月光啊斩杀了多少他乡之客琵琶紧  收养了多少颗庄稼暗恋泥土的心  这一晚,月亮总会逃出手掌:四野  光阴在枯萎也在来临。  推窗可见三秋近。一棵庄稼叩拜一片黑土野鸟的舌头融化一碗寒露的涟漪  老榆树的倒影,与它相拥而眠:那些鳞片  与秋风相爱  挥手作别的瞬间,却弄疼了自己  这月光啊  不必再等十万年,多等一年都会老了  将一
期刊
老家的家  爷爷的家在老家的一片山坡上  奶奶和二叔陪他在坡上晒了二十多年太阳  去年秋天,父亲也去了那里  四口人一起守护着那片山场  父亲说,孩子们早晚都要回来的  我把爷爷的照片贴在本子上  我把奶奶的照片贴在本子上  我把父亲的照片贴在本子上  我把二叔的照片贴在本子上  我把自己的照片也贴在本子上  我担心回家时他们认不出我年老的模样  每年我都回去看望他们  帮爷爷拔拔院里的小草  和
期刊
他叫牛三定。小时候,上过几年私塾的父亲给他取了这个名字,就是叫他做事不要莽撞,三思而后定。有了這个准则,牛三定这一生凡事小心翼翼,没出过什么大纰漏,也没做成过什么大事情,反而他这个名字倒成了熟人圈子里的笑料。有一年冬季,他刚高中毕业,有征兵的首长路过村里,看他长得英俊帅气,就问他:“小伙子愿不愿意跟我当兵去?”他回答说:“让我想想。”说想想,也就是要回家问他爸。可是当时他爸没在家,等他爸从挑河提的
期刊
1  该如何向你描述  这遍野的秋光  这蓝,这紫红,这金黄  这无边的旷野  旷野上起伏的巨浪  山河壮丽,人間盛大  所有的等待都庄重而深情  我和小路两旁的格桑花一起  摇曳,在你途经的转角  2  昨夜梦见爱情和秋天  还是那个站台,那列火车  变幻的时空里,熙熙攘攘的人群  我攥着车票,在人群里寻找  穿过一个个陌生的脚步  所有的叶子都落下来  饱含风霜  唯独那个爱我的人  仍如少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