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细微求实效 心平气和待花开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ole_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劳心劳力,可效果总是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方法不对头。本人通过“四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变“按章就班”为“小事育人”
  
  目前,班主任把主要精力放在“规范”“约束”学生行为和校规校纪的教育上,目的是每个学生不出乱子,每个班级不出岔子。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要维持正常的教学与生活秩序,必须按校规班规进行管理,这无可厚非。但与此同时,班主任更应善于拾起身边的小事,把身边小事作为培养人优秀道德品质的素材。根据班级与学生的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进行有效德育。
  针对学生的浮躁心理,每次晨会课,我总会找一篇短小的故事,娓娓讲给学生听,在静静的氛围中让他们用心聆听书中描绘的美好世界,心灵也就远离了浮躁;学生的学习用品掉到了地上,碰巧经过时,不是旁若无人地走过去,而是帮他捡起来,让学生觉得这个班主任是容易亲近的,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地上有垃圾,不是叫学生捡,而是自己弯下腰,在学生的注视下捡起,扔到垃圾筒内,让学生觉得这个班主任以身作则,把自己当作了这个班级的一份子……学生在一件件小事中耳濡目染,良好的品德就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二、变“贬损激将”为“理智冷静”
  
  学生做错了事,班主任的第一反应是怒,常常对学生冷嘲热讽,把尊重、爱护抛到了脑后。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学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现在的学生有思想、有主见,而且每一个学生都在乎周围的人对他的态度,总希望被别人尊重,被别人接纳,被别人欣赏。尤其是自制力薄弱、习惯不好的学生,他们的心很脆弱的,教师更要小心呵护。班主任要用心灵去感化学生,尊重他们,把他们当作朋友,在交往中教育他们。
  “子扬在教棒上写下了‘老师是猪’几个字!”一群学生抢着报告我。一向与数学老师格格不入的他终于爆发了。压下心头的怒火,我微笑着走进教室,询问学生:“子扬给予老师的礼物太特殊了。这肯定有原因,我们一起来猜猜看。”甲说:“这是在骂老师。”我问子扬:“他说老师像猪一样蠢,是你心中的意思吗?”他红着脸摇摇头。“猜错了,不是的,你们把他想得太坏了。再猜!”乙说:“老师像猪一样老实。”丙说:“老师像猪一样,作用很大。”……五花八门的答案在教室里飞舞。渐渐的,猪不再是蠢笨的代名词,它变成了一只浑身充满优点的可爱的家畜。回过头来再问子扬,他腼腆地说:“我觉得老师像猪一样傻得可爱。有的题目我们明明会了,他还在那儿讲个没完。”全班哄堂大笑。结果可能不是他的初衷,但他的脸红告诉我们,是老师的冷静给予他尊严,让他有了重审自己的情感与行为。
  
  三、变“发号使令”为“自我体验”
  
  “不许……”“不准……”“必须……”“禁止……”……这些话成为很多班主任的口头禅。班主任成为规范、条约的传声筒,天天忙于发号使令,把德育简单化。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让孩子回归生活,体验生活,使之成为道德的选择者、理解者、实践者,成为道德的探索者、创造者,这无疑是丰富学生道德生命的有效手段。班主任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手段,创设“自然真实”的道德情境,调动学生相应的情绪情感,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引起学生身心和活动的变化,让学生怀着强烈的体验意识体验到特定活动和特定情境下的道德意蕴。
  让学生在实践中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让学生为父母制作生日贺卡,为父母洗一件衣服,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以此表达他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了自己的心灵。“教师节”,让学生写一份最美的作业,告诉他们:这是世上最珍贵的礼物!教室内废纸乱扔,三令五申,效果不佳。一日,不说理由,让学生排成一队,静静地、慢慢地从教室内走过。在静默中,许多学生难为情地说:“没想到教室里这么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践中,学生得到的是刻骨铭心的体验。
  
  四、变“一次了断”为“静等花开”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按照螺旋式向前发展的规律成长的。学生往往是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循环、反复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有的班主任好急功近利,一发现学生的错误,就立即掐掉坏苗,但苗掐掉了,可根还留在思想深处,我们要么斩草除根,要么用良好的品德“挤走”它。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需要通过潜移默化,熏陶、净化学生的心灵。
  鹏鸣一直私拿家里的钱,我一方面嘱咐家长锁好柜子,一方面对他讲了其母亲创业的不易:一个残疾女子,学理发,学修手机,销售手机……其后,该生有所变化。没多久,因孩子又私自拿钱把母亲气得要上吊。我告诉她妈妈,孩子改变不良习惯需要一个过程,反反复复是很正常的,并用“今日说法”里面的故事让孩子明白:偷自家的钱也是犯罪。此后,我常与家长保持沟通,与孩子谈话,一直保持了两年多。进入初中后,鹏鸣的成绩进入到班内前十名,能有这么大的变化,这是我没有料到的。
  坚持不懈,是班主任的基本功。站在我们面前的每个学生都像一把锁,要想打开锁,班主任就要用心做德育,把德育工作看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断地想着它、念着它、琢磨它、感悟它,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等到它开花的美丽时刻。
  
  (作者单位:溧阳市南门街小学 江苏常州 213300)
  责任编辑谢光灵
其他文献
“音乐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人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  ——苏霍姆林斯基    管乐队训练既是管乐教师向学生传授管乐知识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做人的过程。管乐教师应如何利用这一有利的课程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提高德育功效呢?  奏响爱国曲,培养爱国心铿锵雄壮的进行曲给人豪情满怀和意气奋发的感觉,因此,管乐队通过演奏一些爱国进行曲来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心,效
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颁布    12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新制定印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不同年龄的中小学生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学校教育质量也将据此情况进行考评。  根据纲要,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依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
【Abstract】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Singapore’s bilingual policy has managed Singapore’s multicultural and multilingual population, which is a crucial resource in ensuring Singapore’s competitive edge
这是一节语文课。空的音乐声里,孩子们开始朗诵,句句若轻柔的雨滴滴落在我心中。诵读养心啊,我不禁心一动,和着他们,一起读起来。  此刻,我的眼睛里也定是透着兴奋吧。看孩子们一个个捧着书,脸上演绎着文字里流淌的美,相信,好的朗诵是能将文字刻在心里,挂在脸上的。     “咦,那个男孩在干什么?”我抬眼看到昊正把头深深地低下去,而一只手紧紧地抓着课本,似乎正在努力遮掩着什么。  直觉告诉我:昊走神了,桌
摘要:商品社会中,教师的工作日渐“变形”,巨大压力下教师的生活日渐“扭曲”,惯性思维下教师的工作方式日渐“老化”。重新思考这些问题,对于扳正教师的身份职责,恢复教师的生活情趣,改进教师的工作方式,都是不无裨益的。  关键词:职业与事业;工作与生活;删繁就简与领异标新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121(2010)18-0012-02     暑假刚刚结束,教师节又来临。
同学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催人奋进的话语。说到“求索”,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我国的航天专家用实际行动和出色的业绩赋予了它生动圆满的诠释。  从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1999年“神一”无人飞船首访太空,中国人民正是凭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求索精神,用极短的时间奇迹般地把只有极少数大国才能实现的飞天梦想变成了现实,成为世
九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十日是一个芳香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份职业独有的朴素和感动。    趟过青春的河流,轻轻放飞季节的风筝,在九月的艳阳下游走。仰问苍穹,看丝丝缕缕的情感之弦弹奏出一份从容与平淡。时光流转,九年前,我怀揣着板桥道人“蓬门僻巷,教三五小小顽童”的理想,叩开了为人师表的大门。从此,我每天株守在三尺讲台,与天真活泼的孩子畅谈,尽情地写意生活;从此,我每天盘桓于偌大操场,
全国妇联、教育部等:发布《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同时启动“家庭护卫行动”    2月26日,为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有关精神,全国妇联编制并联合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关工委颁发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大纲》总结多年来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取得的创新成果,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
曾几何时,教育是多么光辉的职业,“天地君亲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红烛”、“园丁”,我们的社会给教师毫不吝啬地戴上一顶又一顶美丽的光环。教师们“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痴心于“清高”历经多少年。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的神圣被世俗与功利“蚕食”,渐渐变得媚俗,充斥商业气息、剽窃造假……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有人谓读书人“死心眼、假正经”,有人
【摘要】思辨能力培养是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在低年级的学习中,虽然语言技能的培养是重头戏,但思辨能力的培养同样不可偏废。本文基于思辨能力的重要性讨论上,从精读课堂的现状出发,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4》为藍本,试着探讨精读课堂培养思辨能力的可行性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精读;篇章  【作者简介】叶楠(1982-),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