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郧西县自主教育理念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以这样的方式学习,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就必须转变观念,创设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以下谈谈几点看法:
  1.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平等沟通师生关系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我们上课教学方法让学生不喜欢,你会感觉到你在讲多么动听的故事或提出问题,他们在台下都无动于衷,甚至很反感。因此,教师要认识到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行为的互动关系,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笔者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日常生活某种情况或学生在学生学习中提出问题,给予引导、点拨或组织学生合作探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笔者准备了三个同样大的纸板“大月饼”。上课时我对学生说:“中秋节到了,老师知道同学们最爱吃月饼,老师这有三个‘大月饼’要分给小军、小亮、小芳三人,小军分其中一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小亮分其中一个月饼的四分之二,小芳分其中一个月饼的六分之三。你们说说,谁吃得多?”让学生展开讨论,有的说三个人吃得一样多,有的说小军吃得多,有的说小芳吃得多。但由于没有充分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笔者不仅让三个学生上黑板演示,让他们亲自动手,小军分走第一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小亮分走第二月饼的四分之一,小芳分走六分之一,月饼分完后,一些学生在下面嘀咕:“怎么一样多呢?”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气氛异常热烈,而且就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寻找规律,验证规律。
  2.转变学习方式,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质疑,这为学生创设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的好方法。有时个别学生提出问题或疑惑,也许就是大多数同学都感兴趣的问题,或感到疑难的地方,它们会在学生之中引起共鸣。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愉快地参与讨论,合作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或积极搜集有关的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笔者引出猴子分桃例子,看他们会不会帮小猴子分一分。出示例题挂图让学生观察弄清图中的猴子跟桃子的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分分看,(每个小组给四张圆纸片表示四个桃子)这个分桃活动必须通过学生动脑,动手操作来完成。由于同学们都喜欢操作,他们非常认真投入思考、交流和操作中,经过他们的合作探究,他们会得出答案并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生活的周边。又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本人以“分豆到盘子”贯穿整个堂课。根据儿童的学习,生活经验,“除法就是分豆子”。要分多少豆子“就是被除数”,分多少份就是盘子数,也就是“除数”,盘里的豆数就是“商”。余下的豆就是“余数”。所以本人将“7颗豆子如何分到三个盘子里”这个问题让学生动脑想,动手分,然后讨论探究:如何列式,怎么试商,商和余数分别是几,被除数和除数还有商和余数有什么关系?同学们经过思考,以上问题迎刃而解,因为在“分豆”的过程中,同学们经过体验了7除以3的过程,得容易明白:分余下来不够再分的豆子数就是“余数”,盘子里2颗豆就是商,往盘子里试着放豆子的过程就是“试商”,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因为如果分余下的豆子数比盘子数多,那么每个盘至少还可以再分到一颗豆子。除数乘商加余数等于被除数,因为分豆只把豆子分到盘子里,盘子里的数量加余下的数量与总数肯定相等。
  3.转变陈旧观念,让学生感知自己是数学学习的主角
  我们伍峪坪学生大都是天真活泼,好动脑筋的,作为笔者应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中来,让他们通过独立观察、分析、操作等活动来探究,进一步让他们在互相交流合作中达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在《认识面积的含义》这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来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面积的知识,并比较不同物体面积的大小,如板面、笔盒面、桌面等面积,看谁的大?谁的小?而接着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比较两个面积较接近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如果仅用观察、摸摸的方法是无法比出他们面积的大小,必须通过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共同讨论选择合适的比较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总之,我们只有不断地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为学生创设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课堂环境,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收稿日期:2013-09-14
其他文献
有位学生曾经很苦恼地对我说:“每次考试,作文分都不高。这到底是为什么呀?”其实,作文是写给人看的——既然是写给人看就得考虑读者的观感。对于考场作文来说,就是要让阅卷老师觉得文章要么故事情节吸引人,要么道理讲得头头是道,要么文辞优美。  当下,学生作文有以下几种倾向:一是平铺直叙,语文乏味;二是辞藻华丽,内容空洞;三是堆积古人的事例或今人的轶事,缺乏自己真实的感悟和入理的分析。为此,学生要想写好作文
期刊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人,1904年生于杭州。她被胡适先生誉为中国第一才女,兼具建筑学家、作家、新月派女诗人的光辉头衔。其美丽的一生,一方面为中国的建筑事业艰辛劳作,一方面在现代文坛展现着文学才华,另一方面又在诗意的世界里顾盼生姿,倾国倾城。  筑梦  林徽因的建筑师之梦始于16岁时,随父亲寄居英国期间,受到房东一位女建筑师的启发,她渐渐了解到 “房子不仅遮风蔽雨,而且蕴涵着艺术意味,而建筑
期刊
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和定则等)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因此,规律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怎样才能搞好规律教学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题研究,总结出了规律教学的一般规律。  1.物理规律的类型  1.1 实验规律。物理学中的绝大多数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也不例外。凭借声、图、文并茂的优势,我把多媒体技术引入了农村作文教学中,把学生带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习作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不再怕写作文,而是留心观察生活,写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多媒体;提高;作文;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期刊
引探教学法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引探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启发教学思想。它体现了现代教学论的基本原理,符合中小学数学教学原则,具有现代教学方法的特点。引探教学法的基本精神是“先学后讲”,“学生先练习、教师后评价。”目前,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尤其是对理科学习,许多同学的反映就是能听懂,会做作业。但就是做不好资料上的题,考不好试。面对这种情况,我尝
期刊
【摘 要】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由于语言习惯的差异,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甚至反感学习文言文。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本文想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文言文;学习;兴趣  总听学生说什么听不懂语文也能听懂,毕竟是中国话嘛!可每当我们开始文言文教学时,就会听到很多学生说听不懂,甚至有人说它是“第二外语”!而我们作为教师,也感觉到教学文言文的难度很大!尤其是
期刊
【摘 要】文章是精神的产物,它是生命在活动中的自由表达。新课程中要求习作教学要引导孩子们抒发自由精神与真诚心灵,学会自由、真实地表达他们生命的感受与体验。 因此,习作教学要紧紧地与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使习作真正做到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与沟通,才能真正显现生命的本色。  【关键词】习作教学;课堂生活化;唤醒真情;自由表达  文章是精神的产物,它是生命在活动中的自由表达。新课程中要求习作教学要引导孩子们
期刊
创新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别出心裁,突破常规的首次出现的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方法、揭示新规律、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解决新问题等的思维活动。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学的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就只能受制于人,更不可能缩短差距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这个议题越来越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它明确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标与任务。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
期刊
历史的画卷是波澜壮阔、多姿多彩的。有时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甚至战火纷飞,尸横遍野;有时却又和平宁静,呈现出太平盛世的景象。悠悠岁月,说不尽的传奇,道不尽的风流,全浓缩在几本薄薄的历史教材中。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三尺讲台、一块黑板无疑束缚了历史教学。历史教学怎样才能展示其应有的魅力,发挥其应有的创新教育作用呢?多媒体的运用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1.创新信息的优化选择——多快好省  历史创新教育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