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陵余晖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l_cq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易县清西陵最西侧的龙泉峪,山林环抱,云淡风轻,恢弘气势中掩映着清肃宁静的气氛,道光皇帝的慕陵就坐落在这样一个千年难遇的风水宝地中。在众多帝王陵墓中,慕陵的规制不算很大,但却处处显露出精简端庄、素雅大方的美感。沉静的外表下,埋藏着那个深邃难测的帝王,也隐藏着关于这座陵寝的波澜往事。
  从东到西 一拆两建
  在所有清代帝王中,道光是惟一一位一登基就开始张罗修建陵寝的皇帝。
  自从雍正帝抛开东陵另辟西陵安葬后,乾隆为了平衡东西二陵的关系,不得不定下了“昭穆之制”,也就是祖孙隔代葬于同一陵区。按照这一规制,道光帝应该跟随爷爷乾隆葬在东陵。
  道光元年,包括一班朝廷重臣和许多风水先生在内的探陵队伍便开赴东陵寻找万年吉地。几经勘查,在宝华峪选中了一块吉壤,并绘好地形图交给了道光。道光看后很是满意,当年便动工修建。历时七年,陵寝竣工了,道光亲自到现场查看,不凡的气势和格局令他非常满意,于是把所有负责修建陵寝的大臣大加封赏,加官进爵。然而万万没有想到,这样一个耗时耗力的工程在一年后便出现了问题。
  道光八年,前往东陵谒陵的道光皇帝在拜谒了顺治、康熙和乾隆的陵寝后,突发兴致想到自己的陵寝去看一看。这一看不要紧,宝华峪的地宫里竟然已经积水一片,漫过宝床,先期移葬在这里的孝穆成皇后的棺木就如同水中孤舟。见到自己的陵寝竟然这般惨状,必是偷工减料、监工不严、欺君罔上,道光大发雷霆,下旨严查根究,当年负责选陵址和主持施工的大臣全部被捕下狱,查抄家产。
  地宫渗水,当年乾隆的裕陵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乾隆思虑再三只是对地宫进行了加固修补而没有另选他处。在一些大臣看来,宝华峪陵寝工程的缺陷只要马上采取补救加固的措施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道光却不愿意这么将就,当初动工修建時,他就提出“选建万年吉地,总以地臻全美为重,不在宫殿壮丽,以侈观瞻”,可见他对风水的重视要远远高于建筑物本身。地宫渗水涉及风水吉凶,怎么办?拆了,另觅吉地。
  初建陵寝的不如意,让道光对在清东陵继续选址失去了信心和耐心,在后来的选陵过程中也表现出谨慎和苛刻。他派出众多大臣四处找寻风水宝地,然而历时四年却对备选方案一一否定,或许他的心中已经有了打算,只是在等待大臣配合。终于,当西陵龙泉峪的提案递交给道光后,这一选址难题才被破解。
  道光十一年,道光皇帝谒完西陵后,亲自查看了属于自己的风水宝地,相当满意,并谕:“将来建立规制,一切俱从简约,以副朕之素志。”不久,慕陵开工,历时四年顺利完工。道光在位30年,一个陵寝就耗去了一半的时间,用心实属良苦啊。
  那么,为什么道光不惜违反“昭穆之制”,将原本应在东陵的陵寝迁到西陵呢?在慕陵隆恩殿前月台左侧的一个石幢上,镌刻着道光在陵寝建成时自撰的两首诗及注释,从中或许可以揣测迁陵的真正原因。
  毋谓重劳宜改卜,龙泉想是待于吾。人情可叹流虚伪,天命难谌懔典谟。鬻耢山川通王气,哀哀考妣近陵区。因时损益无非教,驭世污隆漫道迂。岂敢上沿诸制度,或能后有一规模。心犹自慊增惭惧,慎俭平生其庶乎。吉卜龙泉工始成,永安二后合佳城。山川惬意时光遇,新故堪伤岁月更。世事看花悲既往,人情寄梦叹平生。东望珠阜瞻依近,罔极恩慈恋慕萦。
  可以看出,迁陵的原因不仅是找到了理想的风水宝地,在这里更可以临近他的父母。正如他在注释中所说:“皇考仁宗睿皇帝,皇妣孝淑睿皇后安奉昌陵……兹龙泉峪在昌陵之西,相去八里许。五云在望,一脉相承,子臣依恋之忱,庶符夙愿也。”对父母的恋恋不舍或许就是道光迁陵的内在动力。
  外俭内奢 素志几何
  二次建陵,本已加倍破费,力倡节俭的道光帝为了完成“素志”,确实在新陵寝中削减了一些建筑,规模缩小了许多。但鉴于宝华峪工程的教训,君臣上下对慕陵的建造丝毫不敢马虎,故而建筑材料、结构形式等都相当讲究,其精细程度甚至超过了雍正的泰陵和嘉庆的昌陵,最终形成了外俭内奢的效果。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隆恩殿,所有木质结构都是用珍贵的金丝楠木做成的,且工艺精巧绝伦。
  隆恩殿,俗称大殿,是陵寝前朝部分的主要建筑。清代帝陵的隆恩殿和东西配殿均饰油漆彩画,大殿外围附以汉白玉栏杆,而慕陵的三殿却迥然不同,全部木质结构由金丝楠木构成,不饰彩绘,在原木上用蜡涂烫,彰显金丝楠木的天然材质,更显庄重肃穆。清代,金丝楠这种珍贵木材已不多见,到了道光年间就更为稀少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的陵寝没有一个是纯用金丝楠木的,就是用其他木材也采用包镶方法,很少用独根柱,唯独慕陵三殿的柱子完全是独根楠木。
  更令人惊奇的是,慕陵隆恩殿的天花板不是各帝陵通用的彩绘,而是木雕的杰作。整个天花板有900多块,全部是用金丝楠木以高浮雕加透雕手法雕出的龙戏珠图案,举目上望龙头挤挤,如喷云吐雾之状,加之金丝楠木特有的清香之气,形成万龙聚会、龙口喷香的精妙情景。而在门窗雀替之处,又以高浮雕的手法刻出各式姿态的龙,犹如翻腾于大海之内。粗略统计,慕陵隆恩殿内共有大小龙头1318条,蔚为壮观,堪称帝王陵寝建筑中的杰作。
  除隆恩殿之外,慕陵还有许多显露工程精细的特别之处。比如地面上的三个宫殿以及内外墙壁,也不同于其他皇陵,不挂灰,不涂红,磨砖对缝干摆灌浆,与墙顶灰黄交融的陵墙随山势起伏,把以材质本色为基调的各组建筑围括期间,显得清明肃穆、朴实凝重。还有,一座三间四柱三楼顶的石牌坊代替了其他帝陵琉璃瓦结构的琉璃花门,将陵寝建筑分割为前朝后寝两部分。这座用青白石雕砌而成的石牌坊,完全是仿木结构做法,从工艺难度和耗费银两上看,都远远超过了传统的三座门。据清宫档案记载,仅此一项改动就比原来的预算增加了2387两银子。
  道光对自己陵寝的反复折腾,确实让他破费了不少。乾隆皇帝建裕陵耗银大约200万两,而道光皇帝的慕陵虽缩减了部分工程项目,仍花去了240多万两白银,如果再把他在东陵修建宝华峪陵寝的费用和拆迁搬运费算在一起,其耗费之巨就更惊人了。耗时15年,一拆两建,在陵寝的花费上居清朝帝王之首,这让以“节俭”自居的道光皇帝情何以堪啊。   功碑不立 但求解说
  按照清朝规制,先皇帝入葬山陵后,嗣皇帝就要为其立圣德神功碑,建大碑楼,竖华表四根,以显宏伟壮丽。清朝入关后的前五位皇帝都建有大碑楼,但道光临死前却留下了四道谕旨:第一条是死后不郊配;第二条是不袱庙;第三条是不建大碑楼和华表;第四条是裁减宫内供物。
  据《清文宗实录》记载,咸豐二年(1852年)三月十二日,道光帝入葬慕陵,当天咸丰帝便发布了一道上谕:
  “我朝列圣相承,山陵礼成恭建圣德神功碑,水垂不朽。我皇考宣宗成皇帝临御天下三十年,深仁厚泽,帱载弥纶,时敕几康,躬行节俭。举凡制治保邦之要,悉本忧勤惕厉之心,洵足媲美前徽,昭兹来许。乃圣怀谦抑,遗训谆谆,不得建立丰碑、颂扬功德。泣读兹谕,曷敢有违?伏念我皇考功德之盛,天下臣民共闻共见,况实录、圣训炳苦日星,朕即竭虑阐扬,讵能仰赞万一。兹当慕陵奉安大礼告成,只承先志,不敢建王圣德神功碑。”
  从咸丰的这段话看,似乎不为道光建大碑楼只是秉承他的遗愿,但从多个角度分析,不建这个大碑楼实在是有多重苦衷。
  首先,道光皇帝在谕旨中不让建大碑楼很可能是发自肺腑的,不是谦虚之词。他之前的几位先帝或开疆拓土,或打造盛世,都建立了不小的功业,相较而言,他就显得碌碌无为了。道光生前就曾说过,“妄称显号,而亦实无称述之处,徒增后人之讥评,朕不敢也”,所以不想建功德碑也在情理之中。而且,道光在位期间屡屡丧师失地,有一种说法就是清代有制,凡帝王有失国之尺地寸土者,不得立此碑,目前虽不能证实这一说法,但从结果看确实如此。
  再有,当时的客观经济条件也对建造大碑楼带来了不小的阻力。建造大碑楼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耗钱巨,费时长。光绪初年重建孝陵大碑楼就用银40多万两,道光为嘉庆的昌陵修建大碑楼前后用去了近10年的时间。咸丰年间,内忧外患仍在加剧,太平天国让新登基的皇帝已是焦头烂额,本就拮据的财政已是没有能力再修什么大碑楼了。不建大碑楼说是谨遵道光遗命,其时不过是用顺水推舟的托词解自己的燃眉之急,不然为什么道光遗命中提到的不郊配、不袱庙咸丰却并没有执行,原因很简单,这两个项目事关皇家尊严,又不费事,不做又于心何忍呢?
  由于慕陵裁撤了圣德神功碑楼,嗣皇帝追慕祭奠的碑文无处可写,所以神道碑亭的石碑就起到了功德碑与徽谥碑两种作用。碑阳刻道光皇帝的徽谥号,碑阴刻咸丰皇帝所撰碑文,介绍了慕陵名称的由来,以及道光皇帝有关营建慕陵的遗谕。
  咸丰二年,随着慕陵地宫金刚石门的关闭,道光一朝30年的时光便永远尘封在了历史洪流中。恪守祖制的道光皇帝为了自己的身后所在而不惜违反“昭穆之制”,崇尚节俭的一位帝王却享受着重金打造的陵寝,纠结的皇帝生涯最终以看似叛逆的行为结束。外部的世界依然纷乱,不知在幽闭的地宫里,那个纠结一生的道光皇帝是否得到了解脱。
其他文献
在北京硫璃厂西街,有一家名叫“萃珍斋”的古玩店,它东临久负盛名的荣宝斋,距今已有70多年历史。如果想了解这家古玩店曾经的故事,我们不妨从一份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八月的《北平市政府警察局外二分局户口调查表》(以下简称“调查表”)入手,看看它能透露哪些历史信息。  萃珍斋于1939年开业,匾额为寿石公题写,第一任经理是黄同文。据《调查表》可知,他时年38岁,是河北深县人。也就是说,1939年黄同
期刊
《七佳儿童故事》卷  一股空气沁人心脾  远乡吹来的风  记忆中的蓝山是何方?  尖顶的教堂和农场是何乡?  那是逝去的乌有乡  平原播撒着阳光  幸福的大路我曾经过往  已无从再走一趟。  上面的诗是《七佳儿童故事》护封所引豪斯曼(A. E. Housman)名诗《施洛普郡少年》句子汉语拙译。  护封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抵被视为儿童文学的黄金岁月;无论文本还是插图都好。写儿童文学的和画儿童文
期刊
5年前,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一次紫砂壶、茶叶罐、砚台、花盆等紫砂器物展。我仔细欣赏了这些乾隆皇帝生活中把玩过的紫砂器物,心中便产生了疑问,乾隆皇帝所把玩、收藏的工艺品大多精美绝伦,但是眼前所见到的这些紫砂壶、茶叶罐等器物,工艺、品相并不算顶级,部分还有破损,样式非常朴素,这是为何?2012年7月16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冯明珠院长送我一本有关茶器、茶事的书,终于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  乾隆十年(公元1
期刊
自从翡翠从缅甸传入中国,鱼的题材也逐渐出现在翡翠雕件中。虽然如今市面上能见到一些鱼形的翡翠雕件,但是雕工精致细腻的却不多见。看看这七条颜色各异、形态相似却又各自不同的小鱼,是否让你心生爱恋?  其一为全白翠,种质温润,通透性很好,翠性足,能清楚地看见翡翠内部的结晶结构。判断翡翠的通透性好不好,一般看通透不通透,并不是单单看它能不能完全透光,它还有一个厚度的因素在里面,越厚,透光就会相对弱一些,若是
期刊
笔者在对故宫库藏清中、晚期瓷器进行重新登记、整理、核实过程中,发现道光时期瓷器的库藏数量较之乾隆、嘉庆时期有了大幅减少,且在数量不多的藏品中绝大部分是沿袭前朝的传统品种,并无创新之作。然而,一些署有“慎德堂”款的瓷器却制作颇精,不仅代表了当时制瓷的最高水平,如今更被誉为一代名器。  崇俭去奢 慎德堂记  厉行节俭是道光帝的主要执政思想,也是他的行为准则。1831年,在位于圆明园内的慎德堂建成之际,
期刊
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作品全球首次私人收藏专场拍卖将于4月5日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推出。该专场囊括35组奈良美智作品,来自“工薪族收藏家”黑河内的珍藏,此前从未在市场上亮相。“你不孤单——黑河内珍藏奈良美智作品”专场预计成交额将超过1800万港元。  在国际艺术界,奈良美智被视为最重要的日本现代流行艺术家之一。笔下的招牌便是头大大的小孩、洁白驯良的狗以及身着绵羊装的儿童。那些眼中流露出不友善的神情,同时
期刊
古董雅可陶冶性情,俗可炫耀财富,且至雅的形式可以掩盖至俗的目的。官员收受雅贿等谋私行为,在风雅的名义下得到了较好的掩护。中国是人情社会,馈赠礼物是传达人情、拉近关系的传统方式。有长物之好的官吏将灰色收入换成“古玩”、“时玩”,或收受下级和商贾馈赠的书画、珍玩,进行权钱交易。  明成弘时期,苏州籍名臣吴宽位高权重,他与吴派书画家沈周交情深厚。沈周以作品赠他,吴宽在沈周画作上题诗,为之延誉,一时间社会
期刊
香港天成国际拍卖公司的“当代文人”为主题的策展式专拍已在业内独树一帜,而即将登场的2013年春拍,除了这一备受关注的专拍外,此季将新增“中国书画”专场,于4月6日在香港文华东方酒店登场,并提前两天预展。  据介绍,此次中国书画首拍将推出一系列包括张大千、吴湖帆、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黄宾虹、陆俨少及林风眠等中国近现代大师的佳作,以及部分古代书画作品,120件拍品总估价接近1亿港元。  吴湖帆的《
期刊
由著名收藏家张永珍博士珍藏的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首次于市场露面的张大千泼墨泼彩《乔木芳晖》、玫茵堂释出的明宣德红釉直口盘、工薪阶层藏家收藏的奈良美智作品……4月3日至8日,诸多珍品将汇聚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香港苏富比2013年春拍将在此亮相,囊括了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中国书画、当代亚洲艺术、20世纪中国艺术、现当代东南亚艺术、珠宝、钟表及洋酒等专场。  值得一说的是,此次春拍适逢苏富比在
期刊
春节前夕,国家商务部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发布《2012年拍卖行业经营状况蓝皮书》,该报告显示,拍卖行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其中,以文物艺术品拍卖为代表的市场化领域受到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的影响而成为全行业下滑幅度最大的板块。相比2011年,2012年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下滑51.53%。  报告显示,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业自1992年恢复至今20年,已基本形成稳定、健康的行业基础、法制基础和市场基础,具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