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权文化的解读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net2002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作品《新结婚时代》中人物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国依然是一个以男权为中心和主导的社会,女性在家庭内与与男性世界平分秋色,甚至为女性中心之强势,只是一种虚假的精神满足。作者没有过多地从女性的主体意识上去书写女性的觉醒过程,放弃了对人性的深层拷问,从不同侧面在不知不觉中膨胀了男性的主体霸权、压制了女性的主体性。
  关键词:新结婚时代男权文化解读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当代人从爱情走向婚姻的路上,希望在自己的婚姻里爱情永存。然而,随着婚姻生活的延长,生存欲望和压力的增加,影响婚内人和谐相处的生活细节必将纷至沓来,尤其是在男女双方文化成长环境大异的婚姻里,情感的痛苦与无奈自然超越我们的想象,譬如当前的由“凤凰男——孔雀女”所组合的家庭。
  《新结婚时代》里以顾小西为代表的“孔雀女”形象,很好地折射出中国依然是一个以男权为中心和主导的社会,女性在家庭内与与男性世界平分秋色,甚至为女性中心之强势,只是一种虚假的精神满足,而这种满足感对于我们理解作品中主人公的形象,无疑有着很重要的价值提示。
  “孔雀女”们是在城市里出生长大的、在父母溺爱中或者良好的环境中长大的女孩,一向过着无忧无虑的物质生活,经常会撒娇发脾气,她们深受父母溺爱,从小没有受过什么苦,内心单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的穿的都是好的,不用讨好谁,不需恭维谁,不必使心眼就能享受美好的生活。所以,她们对于爱的理解缺乏“智慧”。
  作者王海在这里所说的“智慧”,指的就是对传统婚姻观念的理解和认同,即结了婚的女性应该保持个人的魅力,既能“上得厅堂”,又能“下得厨房”;既有“温良恭俭让”的“妻德”,又有“善弹琵琶解歌舞”使男人身心得到愉悦的“妾色”。而这些顾小西都不具备,在男权的视角里,她并不是理想的女性,所以,她凭着“孔雀女”这种女性角色本应该在婚姻这杆天平上占有较重分量的,但由于她不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再加上她是一个虚荣心较强的物质主义者和自己带有“习惯性流产”的病症等,使婚姻的天平倾向了丈夫何建国的一方。
  作者一再说明“夫妻就是跷跷板”,但每次夫妻的争吵,表面上总是顾小西“据理力争”,甚至以“冷战”、“回娘家”等来迫使丈夫妥协,但最后的结果总是以顾小西承认自己的“任性”和“过错”,付诸实际行动向“爱需要智慧”方向靠拢而结束。作者并不是以此来凸显女性觉醒与抗争男权话语霸权的艰难,而是以女性的妥协来引导我们对幸福婚姻的把握,再从文本的具体语境来看,也体现了作者对男权文化秩序的趋同。
  顾小西婚前从来不知道婚姻的复杂性,体现了“孔雀女”“幼稚”、“虚荣”特征。由于顾小西过惯了富裕的生活,从马斯洛心理学上说,生存需要、安全需要以及一部分爱的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因此她在择偶时,也不把男人的经济实力当作首要的考察内容。她崇尚并向往纯真的爱情,但看重丈夫的能力及其对家庭的责任感。在她天真而纯洁的心里,钱财如粪土。她深信,只要人有能力就可以创造金钱,就能够创造生活。这也是顾小西爱上何建国的根本原因。
  另外,“孔雀女”们经常爱看青春偶像剧,尤其是韩剧。“女人天生是爱比较的,白衣飘飘的年代比的是谁的恋人帅”,而何建国“人长得也好,可称之为帅”,因为在其身上有韩国明星裴永俊的影子,这是顾小西喜欢他的一个直接原因。在这里,“顾小西把爱情与婚姻当作一件事,并冲破父母的阻碍,勇敢地嫁给山区里出来的穷大学生,符合了男性的心理需求——传统的‘穷书生与富家女’的浪漫蒂克故事”,因为这样“幼稚”的富家女,让男人觉得既安全又温馨,既有征服欲又有荣誉感。
  婚后,顾小西享受着丈夫细心的呵护与照顾,在她的头脑里“婚姻自由”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这必然受到来自于男权文化的批评。她崇尚个人自由,对传统的“贤妻良母”角色进行了颠覆;对“相夫教子”的功能定位进行了不自觉的反抗等,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她远离锅碗瓢盆酱醋茶,将厨房经常留给丈夫去展现。“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女人或女性的‘载体’——‘厨房’,在漫长的历史建构中形成了一种牢固的女性身体感觉和伦理意识,它已成为女性人生中的重要领域,她们往往借助厨房这个狭小的空间来编织‘爱’的纽带,营造家的温馨,完成传统对自己的价值认定。”而这些都有“在席”的男性——丈夫何建国来完成。
  自己以自由快乐轻松为中心,并能够生活在两性自由对话的和谐空间之中,这应该说是婚后女性所向往的最佳生活状态,而在作者王海眼里这又是另外的一种不平等,“她所关心的妇女地位,不是在社会上,而是在小家庭中,她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是天经地义的。男人是社会的,女人是家庭的,女性应在安逸的小家庭中,尽职尽责地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淑女型的女人,王海的这种自然式的家庭理想,完全可以纳入到男人的社会秩序认同之中”。
  在小说中,尽管作者并没有把何建国看作一个完美的人物,但对何建国这一“凤凰男”的形象塑造上,明显有同情与赞赏的倾向,譬如他为人朴素宽厚、忠义孝俭,事业上蒸蒸日上,家庭里任劳任怨等等。即使像事业型的女人——顾母那样,也总是在女儿婚姻关系紧张时,劝告顾小西:“这个人啊,忍耐是有限度的”,“女的高高在上是虚的,我们家的大政方针还是听男的”,透射着作者对“夫唱妇随”婚姻生活的引导,并且不自觉地站在了男权的立场,对顾小西的所作所为进行了一定的批评。
  顾小西作为婚姻的“虚假支配者”,却妄图脱离男权文化的桎梏而独立发展,明显是不合时宜的。在顾小西“习惯性流产”这件事情上,就可以明显的看出传统文化观念的“强制入侵性”和男性话语霸权的强大性。代表着传统文化的何父认为:“儿子出息管啥用?家有金山银山,断子绝孙照样白搭。”尽管何建国在北京工作,能挣钱,够风光,但这都不比生个男娃重要,这关系到何家的脸面,关系到何家的香火。何建国的哥哥已经生了两个女儿,何家生孙子的任务就历史性地落在了二儿媳顾小西身上。何建国说过,只有爱情的婚姻是不现实的,他还认为,有了孩子才算真正有了一个家,“有了家,他在北京才算有了根,有了根,他就再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顾小西逐渐也知道:她和何建国感情再好、再深,如果没有孩子,他们俩的关系就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况且孩子对何建国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切中命脉的问题。
  传统意识里,夫妻关系是让位于父子关系的,婚姻的目的是传宗接代,女性不过是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顾小西如果因为习惯性流产不能生育,也就没有资格做何家的媳妇了。因此,当何建国试探着问父亲“如果她生不了娃……如果她就是不想生娃”时,何老爹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那咱还要她干啥?”而对习惯听命于父亲的何建国来讲,父亲的话就是对自己婚姻前景的影响性定位。尽管他曾经认为,相对于孩子,顾小西更重要。
  在后来何建国和顾小西发现彼此仍非常珍惜且一往情深,而何建国还向父亲表示如果不和小西复婚,他宁愿打一辈子光棍的时候,顾小西却不敢设想再续他们之间的婚姻。直到何建国的父亲从家乡赶来,表示不在意要不要孙子时,顾小西才踏踏实实同建国重归于好,还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实际上,有没有这样的结局已经不重要了。这样的结局明显是作者为了让读者满意,不想触及男权文化秩序而强加给情节自然发展的一个牵强的“光明尾巴”。
  从顾小西在婚姻与家庭中的地位转变(强势——平势——弱势)中,可以看出“中国依然是一个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是男权为主导的社会,女性在家庭内与男性世界平分秋色,甚至为女性中心之强势,只是一种虚假的精神满足”。即使顾小西“有智慧去爱”,但在面临何家的重大问题——子嗣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时候,也只有接受何家的定夺。
  作者并没有从女性的主体意识上去书写女性的觉醒过程,而是在完成作者的女性自审工作——“婚姻需要智慧去维系”,放弃了对人性的深层拷问,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膨胀了男性的主体霸权、压制了女性的主体性。这些都反映了作者极为强烈的男权意识和主体思想,对于理解何谓女性本位以及女性解放有着很重要的审美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海 :《婚姻是个人的事情,门当户对很重要》,《读书》,人民网。
  [2] 黄锦君:《王海 婚姻系列中的女性形象谈》,《当代文坛》,2007年第2期。
  [3] 琼·C·克莱斯勒:《女性心理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4] 郭锐:《文化转型期的女性文学创作》,《齐鲁学刊》,1998年第4期。
  [5] 冉小来:《新时期我国女性文学的艺术变革与理性审视》,《求是》,1994年第6期。
  
  作者简介:陈光辉,男,1972—,四川乐山人,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应用文写作、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工作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唉!辛辛苦苦写的作文又被扣了10分,我该怎么办呢?  上课了,老师走进教室,他的后面跟着一位新同学。这位新同学好眼熟啊:他穿着一件干净的长衫,一双有神的大眼睛深深的,像装着两潭秋水,整个人看上去温文尔雅,十分有气质。啊,我想起他是谁了,他是著名的大诗人李白啊!让我高兴的是,老师让李白坐在了我旁边,以后向李白讨教作文就方便啦!  这一节是作文课,老师让我们写一件自己开心的事。唉,讨厌的作文,我好像有
期刊
写话要求:  1. 创设情境,激发孩子写作兴趣,启发孩子想象,仿照课文结构创编一首儿歌。  2.品读文字,引导学生领略想象的神奇与趣味。  问题预设:  1.朗读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我学写字》的第一小节,想想“我”学习“小绵羊”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说说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2.選你最喜欢的小节自由读,想想“我”又想到了哪些事?假如是你,你又会想到什么?  3.爸爸、妈妈
期刊
原文:  电脑和恐龙  在一个中午,一只霸王龙复活了,闯进了一间巨大的房屋。  这房屋里空空的,只有一台电脑。霸王龙问电脑:“你是谁呀?”电脑不认识霸王龙,就在网上查了查,对霸王龙说:“原来你是霸王龙呀,我的名字叫电脑。”随后,霸王龙在这间房屋里找出了一张地图,突然,它发现了一个很眼熟的图形,问电脑:“这个图形怎么很像我的家呀?”电脑说:“对,这个地方叫美国,是所有霸王龙的故乡。现在这个地方还有不
期刊
当我学着写“草原”,  我就仿佛躺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  打几个滚儿,翻几个跟头,  逮逮蚂蚱,逗逗蟋蟀,  还要采一束野花送妈妈。  当我拿笔把“花园”写上我的小练习本,  一下子,树木啊、花朵啊、房屋啊,  凡是我眼前看到的一切,都变得五彩缤纷。  我站在一片花海中,尽情地旋舞着,  我仿佛拥有了一双翅膀。  当我的笔写好了“大海”,  我的眼前就出现几只海豚在嬉戲。  瞧,它们跳起多高! 
期刊
2月19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和弟弟吵架了,為了一支铅笔。他想拿我的铅笔用,但是没有经过我的同意。这时候我很生气,我的心里冒出了一团火。我压住火气,对他说:“这是我的,还给我吧。”弟弟偏说这是他的,就不还给我。他不但没还给我,还冲我做鬼脸呐!这下我再也忍不住了。我用双手拼命去抢,弟弟也非常用力地抢。我们两个的脸都抢红了。最后,我把铅笔抢回来了。弟弟哭了。妈妈赶紧把弟弟抱走了。外婆走过来,对我说,
期刊
期刊
早晨,秋高气爽,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上海纺织博物馆参观。  一走进这个神秘的博物馆,我就好奇地东张西望。琳琅满目的展品令我目不暇接。  我们跟着讲解员大姐姐来到三楼的一个多功能大厅。  我们看见这里有很多桌子,每张桌子上有几个盘子,盘子上有一条白手帕、两根橡皮筋和两个夹子。  在讲解员大姐姐的指导下,我先把白手帕折成一个很大的三角形,再把大三角形折成中等的三角形,最后把手帕折成小小的等腰三角形。  
期刊
昨天下午放学后,按照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和爷爷一起做一件手工,我们选择的内容是“熊猫青竹图”贴画。手工开始之前,我们准备好了卡纸、胶水、剪刀、水彩笔等。首先,我们用一张白色卡纸剪一个大圆形做熊猫的身体,剪一个小圆形做熊猫的头。然后,用一张橘黄色的卡纸作为底纸,在底纸上用铅笔轻轻地画上贴熊猫的位置,把剪好的两个白圆形按位置贴在上面。再然后,用黑色水笔画上眼睛、耳朵、腿,用桃红色和浅水红色卡纸各剪一個鼻
期刊
听妈妈讲过《小马过河》这个故事,虽然明白故事的大概意思,但是理解得并不是那么深刻。我通过参加童话书“读一读”、绘本剧“演一演”和创意小插图“画一画”的社区阅读实践活动,对《小马过河》有了新的体验和认识。  一匹小马第一次运一包小麦去磨坊,半路遇到一条河。牛伯伯说水浅,小松鼠说水深。小马不知道怎么办,就返回家问妈妈。妈妈告诉它:“遇到問题时,完全不听取别人的意见是错误的,但是只听信别人的话,自己不动
期刊
星期一第一节下课的时候,我的同学优优跑到了我的座位前对我说:“给!我送给你两支铅笔。”我没来得及说谢谢上课铃就响了。  第二节下课的时候,我看了一看这两支笔,它们是一模一样的!我心想:太棒了!没准它们俩是一对双胞胎呢!于是,我给这两支铅笔各取了一个名字,一支叫花花,一支叫彩彩。  这两支铅笔的上部是粉色的,下部是白色的,中间有一个小草莓卡通形象。它的眼睛似两粒小红豆,嘴巴弯弯的,笑眯眯地看着我,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