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交际教学法已得到相当数量专家和教师的认可。但实践和理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自身的经验,对深圳小学英语课程设计有悖交际理论的主要矛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交际法;交际能力;英语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T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296-02
1 交际法的介绍
交际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其时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成员国之间在文化操济领域中的交际,尤其是人际交际日趋频繁,语言隔阂构成了人际交往的重大障碍,正是这种社会需求,催生了一种以满足现实需要为出发点的全新的外语教学法。
外语教学的核心是培养交际能力。这是交际法赖以立足的根本,是交际法的灵魂。贾德霖(1989)认为:“‘让游泳者到水中去’,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思想核心、至理名言” 。Robinson称:“交际语言教学特别注重和强调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语舌运用,其重点小在语舌知识上,语舌运用是为交际目的服务的,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的精髓”。概括起来,其核心观点如下:(1)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2)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交际需求;(3)教学过程要交际化。
2 深圳小学英语课程设计中存在的弊端
培养英语的交际能力,是我们英语教学的总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以及相应的英语课程设计,是对过去的英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英语知识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的一种改革。近几年来深圳的英语教学改革生机勃勃,从新大纲的制定、新教材的使用、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乃至经常变动的评价改革都表明了新世纪、新时代对外语人才的新要求和新标准。为适应这一新的外语教育形势,广大的英语教学工作者在现代英语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对深圳的小学英语课程设计从教学大纲、教学资源、教师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改革与尝试。为了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型的教学模式,交际法便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在运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以下一些问题。
(1)在教学大纲上: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将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知识为中心”的三种模式,代之以学生为中心、关联性任务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交际能力、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等。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理念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重视学而研究教,以“研学而促教”,从单纯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并重,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更重要的是重视外语学习策略和能力的形成。交际法作为一种在国际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教学方法,正好顺应了这种新的教学导向。在学习上,它主张正确引导、帮助、鼓励、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在校期间,通过互帮互助、小组讨论、课外调查等学习活动以及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在培养语言素质和运用能力的同时,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学会学习和生活。然而目前,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达不到这一要求,还是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以课教课、在课堂教学中语言信息量小、教学过程干涩、课堂练习内容单一、形式枯燥、方法不灵活、操练机械重复等,只能达到教学大纲里所要求的提高学生词汇、结构、语法等语言能力,而对提高学生语言的理解和交际能力,没有完全领悟。由于教学大纲里提到的交际教学法以及任务型教学模式篇幅较少,许多教师没有真正掌握,更没有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2)在教学资源上:
目前大部分深圳的小学采用的英语教材是“Primary English for China”从中可以看出其参照其它教材,例如香港的“welcome to English”小学英语教材的痕迹。主要体现在:①它紧紧抓住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特点,以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体验经历为素材,创造出一个个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去实践;②它注重行动学习。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TPP、活动、表演、游戏、歌曲、小诗、歌谣等行动方式;③它十分强调合作学习。力图把对活动、小组活动以及全班活动有机地融入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之中;④它侧重实施表现评价。重视小学阶段的学习评价,力图打破以往片面强调测试评价和终结评价的传统定势。
由于深圳这套教材是一套实验教材,它的很多方面都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
第一,它没有相配套的中学教材,中小学教学上连接性不强。应该考虑做到中小学的整体设计,努力实现各学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自然衔接和平稳过渡,以确保中小学英语学习的整体质量。
第二,一年级开始的学习阶段,对写和练的重视不够,很多学生进入小学中段后,反映出欠缺书写和语法能力的问题。
第三,配套练习太少,只有一本活动手册作为书面练习材料。对比香港的这套教材,它们包括有:课前预习、语法练习、读写技能练习、任务型练习等全方位的配套练习。深圳版的教材应该尝试学习香港的经验,落实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全面培养。
(3)在教师角色上:
深圳的小学英语课程设计,教师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方面有着许多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教师自身在英语本专业的知识水平。这包括教师的英语听说读写,阅读理解、语音学、语言学、语言习得、外国风俗、跨文化交际等各方面的能力。中国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天然的英语“习得”环境,英语课堂就成为了其英语环境创设的主要“阵地”,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英语课堂上首先要坚持说英语,用英语组织教学,要求孩子们在课堂上也只能讲英语,尽可能的把母语“忘掉”。因此,深圳的小学教师,首先需要保证自己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才有可能在课程设计上创设适合学生的交际练习,才能在课堂上引导和辅助学生的交际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②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理解、对教材的灵活运用能力。正如前面提到的,虽然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目标的“任务型”学习方式,使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但由于部分教师没有领会和消化新课标精神,又缺乏相应的师资培训,因此他们的教学无法彻底改变传统语法分析型的授课方式,不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4)在课时安排上:
目前,深圳小学英语课一般课堂时间长(40分钟),而小学年龄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精神听讲的时间短(20分钟)。一周内课时少(通常一周只上4节课),且存在教学对象多、相对教学时间少、巩固率低、遗忘率高、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从2007年起的新课程安排,更是压缩了不足的学习次数,每周的英语课减少到2-3节,不足的学习时间降低了掌握知识的频率和强度。英语课时少、时隔长,这对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很不利,这样的英语教学违背了外语教学规律。笔者认为,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要求开展教学。小学开设英语课,应遵循短课时、高频率的原则,并保证每天有一节英语课。低年级以短课为主,每次20分钟为宜,高年级长短课时结合。
关键词:交际法;交际能力;英语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T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296-02
1 交际法的介绍
交际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其时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成员国之间在文化操济领域中的交际,尤其是人际交际日趋频繁,语言隔阂构成了人际交往的重大障碍,正是这种社会需求,催生了一种以满足现实需要为出发点的全新的外语教学法。
外语教学的核心是培养交际能力。这是交际法赖以立足的根本,是交际法的灵魂。贾德霖(1989)认为:“‘让游泳者到水中去’,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思想核心、至理名言” 。Robinson称:“交际语言教学特别注重和强调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语舌运用,其重点小在语舌知识上,语舌运用是为交际目的服务的,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的精髓”。概括起来,其核心观点如下:(1)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2)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交际需求;(3)教学过程要交际化。
2 深圳小学英语课程设计中存在的弊端
培养英语的交际能力,是我们英语教学的总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以及相应的英语课程设计,是对过去的英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英语知识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的一种改革。近几年来深圳的英语教学改革生机勃勃,从新大纲的制定、新教材的使用、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乃至经常变动的评价改革都表明了新世纪、新时代对外语人才的新要求和新标准。为适应这一新的外语教育形势,广大的英语教学工作者在现代英语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对深圳的小学英语课程设计从教学大纲、教学资源、教师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改革与尝试。为了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型的教学模式,交际法便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在运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以下一些问题。
(1)在教学大纲上: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将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知识为中心”的三种模式,代之以学生为中心、关联性任务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交际能力、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等。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理念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重视学而研究教,以“研学而促教”,从单纯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并重,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更重要的是重视外语学习策略和能力的形成。交际法作为一种在国际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教学方法,正好顺应了这种新的教学导向。在学习上,它主张正确引导、帮助、鼓励、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在校期间,通过互帮互助、小组讨论、课外调查等学习活动以及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在培养语言素质和运用能力的同时,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学会学习和生活。然而目前,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达不到这一要求,还是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以课教课、在课堂教学中语言信息量小、教学过程干涩、课堂练习内容单一、形式枯燥、方法不灵活、操练机械重复等,只能达到教学大纲里所要求的提高学生词汇、结构、语法等语言能力,而对提高学生语言的理解和交际能力,没有完全领悟。由于教学大纲里提到的交际教学法以及任务型教学模式篇幅较少,许多教师没有真正掌握,更没有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2)在教学资源上:
目前大部分深圳的小学采用的英语教材是“Primary English for China”从中可以看出其参照其它教材,例如香港的“welcome to English”小学英语教材的痕迹。主要体现在:①它紧紧抓住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特点,以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体验经历为素材,创造出一个个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去实践;②它注重行动学习。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TPP、活动、表演、游戏、歌曲、小诗、歌谣等行动方式;③它十分强调合作学习。力图把对活动、小组活动以及全班活动有机地融入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之中;④它侧重实施表现评价。重视小学阶段的学习评价,力图打破以往片面强调测试评价和终结评价的传统定势。
由于深圳这套教材是一套实验教材,它的很多方面都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
第一,它没有相配套的中学教材,中小学教学上连接性不强。应该考虑做到中小学的整体设计,努力实现各学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自然衔接和平稳过渡,以确保中小学英语学习的整体质量。
第二,一年级开始的学习阶段,对写和练的重视不够,很多学生进入小学中段后,反映出欠缺书写和语法能力的问题。
第三,配套练习太少,只有一本活动手册作为书面练习材料。对比香港的这套教材,它们包括有:课前预习、语法练习、读写技能练习、任务型练习等全方位的配套练习。深圳版的教材应该尝试学习香港的经验,落实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全面培养。
(3)在教师角色上:
深圳的小学英语课程设计,教师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方面有着许多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教师自身在英语本专业的知识水平。这包括教师的英语听说读写,阅读理解、语音学、语言学、语言习得、外国风俗、跨文化交际等各方面的能力。中国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天然的英语“习得”环境,英语课堂就成为了其英语环境创设的主要“阵地”,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英语课堂上首先要坚持说英语,用英语组织教学,要求孩子们在课堂上也只能讲英语,尽可能的把母语“忘掉”。因此,深圳的小学教师,首先需要保证自己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才有可能在课程设计上创设适合学生的交际练习,才能在课堂上引导和辅助学生的交际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②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理解、对教材的灵活运用能力。正如前面提到的,虽然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目标的“任务型”学习方式,使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但由于部分教师没有领会和消化新课标精神,又缺乏相应的师资培训,因此他们的教学无法彻底改变传统语法分析型的授课方式,不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4)在课时安排上:
目前,深圳小学英语课一般课堂时间长(40分钟),而小学年龄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精神听讲的时间短(20分钟)。一周内课时少(通常一周只上4节课),且存在教学对象多、相对教学时间少、巩固率低、遗忘率高、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从2007年起的新课程安排,更是压缩了不足的学习次数,每周的英语课减少到2-3节,不足的学习时间降低了掌握知识的频率和强度。英语课时少、时隔长,这对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很不利,这样的英语教学违背了外语教学规律。笔者认为,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要求开展教学。小学开设英语课,应遵循短课时、高频率的原则,并保证每天有一节英语课。低年级以短课为主,每次20分钟为宜,高年级长短课时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