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负担问卷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741852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治疗负担问卷(TBQ)进行汉化,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依据Brislin模型对原问卷进行正译、综合、回译。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3—7月选取青岛市医保局6家定点养老机构的240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内容效度指数与结构效度评价量表的效度,其中结构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来评价;采用Cronbach\'s α系数、重测信度检验量表信度。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20份。中文版TBQ共包括15个条目,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8.15%。中文版TBQ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0~1.00,问卷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1;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1,重测信度系数为0.77。结论:中文版TBQ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我国文化背景下老年人治疗负担水平的评估。“,”Objective:To translate the Treatment Burden Questionnaire (TBQ) into Chinese, and test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Methods:The original questionnaire was translated, synthesized and back-translated according to the Brislin model. From March to July 2021, convenience sampling was used to select 240 elderly people from the 6 designated nursing homes for the aged of Qingdao Municipal Medical Insurance Burea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content validity index (n CVI) and construct validity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validity of the scale, and the construct validity was evaluated by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Cronbach\'s alpha coefficient and test-retest reliability were used to test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cale.n Results:A total of 24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in this study, and 220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covered.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BQ included 15 items. A total of three common factors were extracted by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the cumulative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was 58.15%. The item-level n CVI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TBQ was from 0.80 to 1.00, and the scale-level n CVI was 0.91. The Cronbach\'s α of the total scale was 0.71, and 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coefficient was 0.77.n Conclusions: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TBQ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d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treatment burden in the elderly under the Chinese cultural background.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孕中期热暴露后子宫缺血对子代大鼠宫内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36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受孕后随机分为热暴露组(Ⅰ组)、子宫缺血组(Ⅱ组)和热暴露后子宫缺血组(Ⅲ组).热暴露组:妊娠第8~13天置于(35±1℃)环境中进行高温暴露,孕期其余时间温度控制在(23±1)℃;子宫缺血组:孕期全程温度控制在(23±1℃),妊娠第14天行双侧子宫动静脉部分结扎;热暴露后子宫缺血组:妊娠第8~13天置于(35±1℃)环境中进行高温暴露,孕期其余时间在温度控制在(23±1)℃,妊娠第14天行双侧子宫动静脉部分结扎.
目的:基于安全与质量提升理念构建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为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体系构建和考核评价标准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初步构建以安全与质量提升理念为指导的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框架,并于2020年11月—2021年3月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方法对全国15名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专家进行3轮函询,汇总专家意见,最终确定指标体系。结果:3轮专家咨询问卷应答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4~0.20 (n P<0.05),最终确定的新入
子宫肉瘤是一组源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内膜间质和肌层内结缔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少见,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总量的1%,占子宫体恶性肿瘤的3% ~7%,病因不明.失去手术机会的子宫肉瘤患者预后差.综合充分运用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激素治疗等手段,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目的:明确3例肾脏异常胎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采集胎儿羊水及其父母外周血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检测.结果:3个家系胎儿产前超声均提示胎儿肾脏异常,SNP-array检测结果提示3个家系胎儿在17号染色体17 q12区段存在1.4-1.5 Mb片段缺失.家系1及家系2父母芯片验证结果提示该缺失遗传自胎儿父亲,其中家系1胎儿父亲泌尿系统彩超提示双肾囊肿.结论:肾脏异常与17 q12微缺失综合征关系密切,胎儿期肾脏强回声及肾脏结构异常应考虑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可能.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治疗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99例以超声监测下清宫术为初始治疗方案的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中华医学会分型及实用临床分型;根据清宫前是否行子宫动脉栓塞(UAE)预处理分为UAE组及直接清宫组,将术中更改术式或术后行补充治疗定义为失败.应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CSP清宫失败的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计算各危险因素的最佳预测值.结果:Ⅱ型CSP患
目的:探讨通科临床培训对各专科ICU护士核心能力、ICU知识和技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3月北京朝阳医院在各专科ICU工作的32名护士进行ICU通科临床培训,分别于培训前及培训后1个月应用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调查表评估ICU护士的核心能力(掌握和应用ICU设置和管理能力、掌握和应用危重患者护理能力、掌握和应用专科技术能力、教育和培训能力),应用自制理论知识试卷和操作考核标准进行ICU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采用配对n t检验和配对χn 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n
目的:探讨自我调节常识性模型(CSM)的研究热点及演变,以期为护理工作者从健康心理学角度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结局提供更清晰的研究方向。方法:检索198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与CSM相关的英文文献,采用VOSviewer 1.6.15软件绘制关键词密度、聚类和时间分布可视化图谱,同时运用CiteSpace 5.6.R5软件对突现词进行检测。结果:最终纳入文献364篇,CSM研究年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总体呈上升趋势。CSM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解释或干预患者的疾病
背景:巨噬细胞是机体应对外界刺激的一道免疫防线,任何生物材料植入体内后的相关反应均与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有联系.目的:探讨脂多糖对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C57BL/6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分别加入含0(对照),10,100,1000μg/L脂多糖的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24 h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形态,RT-PCR检测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凋亡相关因子Bax、P53的mRNA表达.结果 与结论:①各质量浓度脂多糖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生育力保存手段主要包括:卵子冷冻保存、精子冷冻保存、胚胎冷冻保存、睾丸组织冷冻保存以及卵巢组织冷冻保存.随着冷冻保存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基于各种生育力保存技术出生的子代逐年增多.有研究表明,通过冻融配子或胚胎出生的子代孕产结局与新鲜周期存在差异.本文对生育力保存技术的临床应用,冷冻复苏技术对配子、胚胎的潜在影响,以及基于冻融技术妊娠的子代结局进行综述,探讨该技术对子代健康的影响及潜在机制,为冻融配子或胚胎的长期临床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D-二聚体为纤维蛋白经纤溶酶酶解代谢的特异性产物,也是纤溶系统活化的标记物,能反映妊娠期体内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通常认为,妊娠期D-二聚体水平升高,其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目前尚无公认的妊娠期孕妇D-二聚体的正常参考范围.检测妊娠妇女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对妊娠期可能的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对D-二聚体在妊娠期临床应用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